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 第205節
書迷正在閱讀:末世重生:我帶全家狂卷億萬物資、我有病、外婆家的小飯館[美食]、星際孵蛋指南[穿書]、帶著種地小游戲穿三國、太子他厭世、鮫人失控,放開這個Alpha、缺德地圖持續為您導盲、他給的實在太多了、咸魚天師的鬼王室友
周語堂給了他一個白眼,“御北郡王,我好似年前和你說過,我家去年年底已經給我訂了一門親事,是翰林院柳編修的女兒,聽說可美了?!?/br> 這門親事他爹他娘可滿意了,來信耳提面命,讓他要潔身自好,否則打斷他的腿。 “……哦。我忘了?!被粲腊财届o道。 即使這樣,誰也別想逼他成親,老師一封信他還能忍得了,如果再來一份,他就給娘和宋大人寫信,讓他們去催老師。 “……”周語堂使勁磨了磨牙,“沒事,禮金別忘了就行?!?/br> 他今年八月就要回京成親,到時候帶著他的愛妻一起來宣州,讓她欣賞一下他們在宣州努力的成果。 霍永安沒理他,若有所思道:“你的事都定下了,徐銜蟬也快定下了,我豈不是危險了?!?/br> 徐銜蟬與龐寬的事情今年終于在徐於菟那里過了明路,因為徐於菟在河北當差,他們在邊陲這邊,目前三人至今還未一起見過面,都是龐寬趁送東西的時候,兩頭跑,現下親事在哪里辦,據說還在掰扯。 “郡王殿下,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你認命吧?!敝苷Z堂將手中的冊子一合,得意地躲過霍永安砸過來的書冊。 忽而他覺得腳下虛浮,好似踩在棉花上似的,感覺天地一陣搖晃。 身后書架上的書冊也不斷滾落! 周語堂頓時大驚失色,是地動! 屋外也傳來衙役的驚呼,“地龍翻身!” 霍永安和周語堂連忙躥出屋子,眾人站在院中空地上,心有余悸地看著面前的房子。 大地的震顫沒有持續多久,很快就穩定下來。 郡王府這片的房子比較結實,沒有多少損壞,但是不清楚其他地方。 讓霍永安欣慰的是,雖然之后又發生了兩次余震,但是程度比較弱,推測這次震動幅度不大。 傍晚時刻,出去維持秩序的衙役和官兵回來,沒有人因為地震死亡,有三戶人家房子因為年久失修,地震的時候塌了,人被砸在下面,被周圍居民救了出來,兩人被砸傷,傷勢不重。 擔心之后有大的余震,許多人暫時不敢待在屋子里。 夜晚的時候,宣州城少有的燈火通明,好多人都不敢睡,擔心自己在睡夢中被地龍吞噬。 郡王府這邊,霍永安、徐銜蟬、賈拓、洛平川他們同樣沒睡,尤其徐銜蟬的臉色比夜色還沉。 眾人坐在院中,看著中間隨風跳躍的火堆。 就在一個時辰前,他們得到消息,河北、直隸發生大震,范圍涉及到同昌府、大繞府、江鎮府、睢寧府、薊州等地,河南、京城等地都有震感。 事實上,他們這邊的震感還算輕微,無人傷亡,京城那邊造成了三十余人傷亡,房屋倒塌上百間。 天壽山、密云、古北口、潼關、居庸關等地的許多城垣墩堡被摧毀,不少人被壓死,一些地方造成的地陷達到三尺深。 這些都是靠近他們宣州的情況,現下看來他們宣州沒有人傷亡,真是幸運。 賈拓見大家靜的有些嚇人,只聽見風扯著火不斷廝嚎,輕咳一聲,干巴巴道:“大家振作起來,京城那邊沒事,陛下與朝廷現下肯定在努力賑災救援,咱們要相信陛下?!?/br> 徐銜蟬踩著自己的影子,腦袋一直垂著,“殿下,明日我想去大繞府一趟,去找我哥,不見到他,我不放心?!?/br> 這次地震重心主要是河北、直隸兩個地方,她哥還是大繞府的知府,現下就算劫后余生,想必現下也十分忙碌,她去了也好幫忙。 “徐銜蟬,你抬起頭來,徐大人吉人自有天相,一定會無事的,馬上我讓人給你籌集一些糧食和藥材,你再帶五百人,這樣路上也安全?!被粲腊矒炝艘桓窕鹑舆M了火堆。 火星四濺,火焰一下子竄起,迎風又高了兩分。 “謝謝殿下?!毙煦曄s嘴角扯出感激的笑。 洛平川輕聲道:“你盡管去,現下徐大人那邊正是需要人的時候,其他事情有我呢?!?/br> 霍永安從腰間接下一面銅令牌扔給徐銜蟬,“有了這,去河北的路上沒人會為難你,你可是代表咱們宣州去支援河北,不用怕?!?/br> “謝謝?!毙煦曄s一手抓住,忍住眼眶的淚水,啞聲道:“你們等我的好消息?!?/br> …… 此次地震來襲時,霍瑾瑜早朝剛剛結束,當時亦有不少的震感,眾人驚慌,荀五等人擁著她出了殿,來到殿前廣場。 即使在宮中,霍瑾瑜也依稀聽懂宮外百姓們驚慌失措的呼喊聲。 在衙門上班的群臣也迅速回了宮,大家站在廣場上,穩定了情緒后,開始商議如何處理地震的影響。 現下主要是探查地震的規模和范圍。 霍瑾瑜對于地震的了解也比較多,不能因為現下對京城這邊影響比較少,就覺得無事,很有可能此次地震重心并不在京畿附近。 后面的調查也印證她的猜想,此次地震重心在直隸、河北那邊,目前粗略估算至少有三十多個州府受影響,單是直隸地區,現下至少有兩千多人傷亡,河北那邊的情況,現在還在派人探明。 霍瑾瑜想起了太學現在研制的熱氣球,現下是五月,風向穩定,若是順利的話,說不定能成,而且在天上,更能對范圍有精準的估量。 太學學生接到命令后,興奮不已,將家底都掏出來了,不僅將之前在京郊飛的四個給了出去,連倉庫保存的兩個熱氣球也拿了出來。 天蒙蒙亮的時候,清晨起來做活的百姓就看到德勝門那邊升起了一排熱氣球,一共六個,順著風往直隸方向飄去。 …… “不是只有四個嗎?怎么多了兩個?” “欸!我看方向怎么不對勁,這是跑哪里?大清早的就飛起來,那群太學學生越發不正常了?!?/br> “別亂說,我聽說那孔明燈上不僅有太學的學生,還有欽天監的官員、戶部的官吏?!?/br> “呵……那樣從天上掉下來,可了不得??!” “聽你這語氣挺不厚道的,人家這是去探查直隸、河北的地震災情,聽說那些地動重災區連路都損毀了,如果在地上探查,不知道要多久,而且容易出亂子,在天上好,天上都是路啊?!?/br> “真的?這么說太學這次立功了!” “可不是,其實太學之前生產的那個鉛筆就挺好的,雖然不好練字,但是識字時,省紙、省墨,價格也便宜?!?/br> “我聽說他們最近還研究了一款眉筆,比鉛筆要軟,要細,用起來不錯,用多少削多少,就是價格有些貴?!?/br> “這些新東西出來本身就貴,過個一兩年可能價格就下來了。哎呀!老天爺保佑,保佑他們一起順利,我聽說河北那邊的地龍翻的可狠了?!?/br> “這是肯定的了,咱們京城離這么遠,就出現傷亡,河北、直隸這些重災區不用想,唉,我打算上午去城外的護國寺拜拜,求求老天爺?!?/br> “我也帶孩子去拜拜,昨日發生地震時,我正要進屋,我娃在外面玩的好好的,看到我進屋就哭,沒等我去哄,我家房子就塌了,一步!就一步差點被埋了?!?/br> “那確實要拜拜老天爺還愿?!?/br> …… 老百姓都要求神拜佛,霍瑾瑜這個皇帝根據慣例也不能少了,昨日余震結束后,她就帶著百官去天壇了。 當天她讓翰林院寫了一份祭文,第二日,她親自登上祭臺,為受災的百姓祈福,祈禱他們平安無恙。 雖然霍瑾瑜知道地震的成因是什么,但是她也不能說出來。 既然百姓相信災難降臨是天意的警示,為安民心,她于情于理都要走過場。 當然不僅霍瑾瑜要自反省,官員也要同樣反思、反省。 免除受災地區的賦稅,給受災地區撥款撥糧撥藥,這些也是基礎cao作。 …… 大概真是老天爺保佑,熱氣球的首次實用順利,六個熱氣球在兩天內將受災區域全部探查了,并且還與各州縣的官員聯系上。 徐銜蟬往大繞府趕去的時候,也瞅到了頭頂的熱氣球。 當時隊伍中的人被嚇了一跳,還以為是什么奇怪生物,后來看到上面有人,大伙才清楚是移動工具。 還好當時熱氣球上的戶部官吏認識徐銜蟬,想著對方從宣州而來,如果能從她口中得到消息,也就不用再去宣州一趟了。 徐銜蟬也從他們那里得知大繞府此次地震果然傷亡慘重,全城三分之二的房屋都有損毀,大繞府衙也倒塌了一半,不過徐於菟只受了輕傷,被倒下的牌匾砸到了胳膊,目前正在組織人們救災。 徐銜蟬徹底將心放到肚子里,重新出發時全身充滿了干勁! …… 紫禁城,乾清宮偏殿,此時六部尚書圍在一張桌子旁,看著最新探測的地震受災區域。 目前根據河北、直隸地方府衙上報的第一波情報,從地震發生到現在,估計有一萬兩千二百余人死亡,損毀的房屋足有十萬多戶,還有壓死的牲畜更是不計其數。 現在又正值夏收,百姓更加心急,若是有人趁亂生事,天災已經夠慘了,決不能再產生人禍。 而且過了端午后,天氣變得越發炎熱,也要疫病的產生,災區的尸體也要處理,不能再產生了瘟疫。 所以霍瑾瑜讓南寧侯鄧盟率領兩萬羽林衛前往直隸賑災,河北地區則是由毅王、霍永安負責,毅王派遣三萬邊陲戰士就近支援距離冀州最近的十三個州縣,霍永安則是率領一萬五千宣州軍負責剩余的八個州縣。 此次所有支出由朝廷承擔,不由地方負責,但是派往地方救災的士兵要遵紀守法,不得欺辱、掠奪百姓財物,若有發生,罪加一等,由當地百姓和官員共同監督。 首次因為地震派兵救援,其實群臣心里有些拿不準,但是河北、直隸許多地方城區幾乎成為一片廢墟,若是無外人支援,靠本地民眾肯定不行。 他們就擔心,若是這其中有人治兵不嚴,災區百姓不僅要遭受天災,還要經歷兵禍,到時候不提百姓,發布命令的陛下肯定會受到指責。 所以群臣商量了一下,決定還是要多派人去災區。 前兩日陛下往河北、直隸撥糧二十萬石以及許多藥材,還任命了三名巡撫,現在大家覺得不夠。 眾人吵吵嚷嚷。 睢寧府受災嚴重,而且人口密集,一個官員監督不夠,怎么也要兩個。 宣化府的知府被砸死,知州也重傷,要有接任的官員…… 潼關的城墻、城門倒塌,需要派遣懂兵事的將士…… …… 弄到最后,在京的京官有一個算一個都派出去了,翰林院也空了大半,霍瑾瑜不僅將國子監國四學子派出去,國三學子也有,還有軍事學院那邊,也給了一個州縣作為任務。 霍瑾瑜不能去災區,派宣王作為代表,同時將廖修遠、公文棟兩人派去了災區。 對于京城的百姓來說,他們這段時間最喜歡是守在德勝門那邊,因為出去賑災的人都喜歡走那里。 德勝門!得勝歸來!他們雖然不是去真刀實槍的與敵人干仗,可也是去救人,大家都希望能有個好預兆! 五月的陽光豐沛鮮盈,看著熱烈,但是不曬人。 吃過午飯的百姓蹲在路邊攤子的陰影處,看著水泥路上川流不息的馬車。 …… “宮猴子,今兒過往的馬車都有哪家的?” “多了,馬坡巷的孫翰林家的、史將軍都走了,哦,還有西城鐘大戶給直隸捐的價值三千兩的傷藥、南城的西華伯家送去直隸的一千匹布……” 眾人豎起耳朵,仔細聽著。 有錢官紳富戶捐錢、捐糧給災民也是常態,只是沒有今年這么大規模,也有可能受災的是直隸、河北,距離京城比較近,不管如何,看著這一波波車輛往直隸那邊運,他們就覺得心里頭滿滿的,酸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