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 第113節
書迷正在閱讀:末世重生:我帶全家狂卷億萬物資、我有病、外婆家的小飯館[美食]、星際孵蛋指南[穿書]、帶著種地小游戲穿三國、太子他厭世、鮫人失控,放開這個Alpha、缺德地圖持續為您導盲、他給的實在太多了、咸魚天師的鬼王室友
再次查驗發現,沒有百姓被漏,確實平白無故多出了五百畝。 宣王看著當地府衙官吏詢問的眼神,閉眸沉思,“這五百畝就有你們縣衙代為耕種,別忘了按時繳納賦額即可?!?/br> 至于退給那些人,他可沒有這個精力。 第55章 遂州的百姓歡天喜地送走了宣王。 宣王臨走前,大家還送了萬民傘,成千上百的人送了五六里路,若不是被宣王勸下,看隨行百姓不舍的樣子,還要再送五六里。 宣王負手站在路中間,看著隊伍中的年輕人攙扶著耄耋老者走著鋪滿陽光的土路,滿臉喜意地離開,臉色的笑容比太陽還燦爛。 宣王嘴角微微勾起,等到百姓們都走遠了,嘴角一垮,一把跳上馬車轅坐,不住地用手捶著膝蓋,嘆氣道:“還好走了,再陪他們走下去,本王要累死?!?/br> 他雖然不老,但是自己真的是個瘸子。 可是送行隊伍中還有八九十歲的老者,他一個身強體壯的王爺總不能先說自己撐不下去吧。 隊伍中的人看到他這模樣,不禁發笑。 “笑什么?本王也是沒辦法,難道拋下這么多百姓,咱們一溜煙跑了?”宣王給了他們一個白眼。 宣王也沒有休息多久,很快就上了馬車,讓隊伍啟程,他們下面還有一場硬戰要打,因為下面他們要去的地方有藩王的封地,雖說國策不允許藩王干涉地方內政,可是一些地方藩王不該做的事還是一個都不缺地去做。 田地的侵占兼并這事,如果會大面積發生,多半是地方發生了系統性的腐敗。 兩王之事結束沒多久,甚至在他出發前,齊王、晉王的家眷才開始被流放,以他們的腳程,估計兩個月才能到流放地,但愿這次不會有藩王昏了頭,想要和兩王家眷作伴。 遂州的百姓對宣王他們是戀戀不舍,可是對于遂州的官紳士族階級,可是歡天喜地,就等著打算等到宣王他們走遠了,放鞭炮慶祝。 在確定宣王不會弄個“回馬槍”后,遂州一些有門路的人開始給京城的一些人寫信告狀。 狀告宣王貪圖享樂,威逼地方民眾,擾亂地方秩序…… 進而,霍瑾瑜那邊也收到了不少官員對宣王處理地方田地兼并侵占一事的彈劾、不滿,不少折子控訴宣王沉迷享樂、收受賄賂、驕奢yin逸、威逼地方富紳、擁兵自重、怕是有不臣之心…… 霍瑾瑜當做沒看到,讓顧問處將這類折子暫時壓下。 半月后,位于錦城的慶王在折子里哭天喊地,說宣王硬闖王府,搶走了王府不少的地契和銀錢,簡直是強盜,實在是無法無天。 霍瑾瑜視線移到手邊的另外一份折子,上面清楚標注了,慶王伙同當地的駐軍侵占了二十三頃田地,威逼兩千多名屯田軍成為佃農…… 慶王也有臉哭! 不過宣王的手段看起來還是有分寸的,沒有動用武力。 慶王表示,他那是怕丟臉,沒敢在折子里說,宣王當時的陣仗,他還以為要拆他的王府了。 霍瑾瑜同樣當做看不見。 一些事,她當做看不見,就是給大家面子,若是計較起來,慶王損失的就不是現今這些了。 但是他與地方駐軍勾結,這就是大忌。 若不是顧忌兩王的影響,加上就算她不怎么調查,也知道此次調查田地侵占兼并的事情,肯定有不少藩王、宗室牽扯在內,要追究,也是等事情解決后,一起追究,現在先不要給他們太大“壓力”。 等到快到年底的時候,彈劾宣王的折子已經堆疊成山,用三口箱子都裝不下。 即使知道她不處理,群臣還是孜孜不倦地彈劾。 當然也有一些人為他說話,可是奈何宣王的身份帶著敏感性,加上他自從得到這個任務后,民間聲望越發高,一些人擔憂確實也能理解。 讓許多朝臣不解的是,陛下是否對宣王殿下太縱容了。 此次派遣宣王下去處理民間田地兼并侵占事宜,陛下不僅派了兩名顧問處學士跟隨,其中一名還是顧問處首席,還給了宣王便宜行事的權利,還派了羽林軍護衛…… 而且民間那邊的風向要讓一些人迷惑。 和朝堂這段時間不間斷的彈劾不一樣,民間百姓反響一直很好。 自從宣王出發,百姓都是支持的態度,表示前些年宣王殿下孤身去草原拯救四公主,現在又為民請命,為百姓奪回侵占的田地、為百姓伸冤,尤其宣王殿下他的腿還有殘疾,真是大好人、青天大王爺! 每次聽到宣王受到刺殺,或是受到一些藩王的刁難和彈劾,消息都會很快傳到民間,引起百姓極大的憤懣,對不配合的地方鄉紳官員藩王,那是口誅筆伐,編成兒歌傳唱。 說書先生看到風向,將這些事情匯總編成故事,來吸引百姓。 年底這段時間,京城最流行的是《宣王三降夜叉,為名請命誅邪神》,在許多茶館都很受歡迎,這個故事比起以往的故事,更加精彩狗血,現下還沒有寫完,聽出最后一冊要年后才能出來。 路邊茶攤,一身青袍的說書先生高聲道:“俗話說,夜黑風高夜,殺人放火時,大家都知道,鬼在夜間的實力要比那白日強數十倍……” 百姓們兩手插兜,神情專注地看著說書先生,連手邊的瓜子、花生都不碰了。 一刻鐘后,這一出戲講完,滿臉皺紋的說書先生敲了一下驚堂木,“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茶攤的眾人發出失望聲,不過還是鼓掌叫好,打賞的打賞,鼓掌的鼓掌。 說書先生看著桌上堆積的銅板、尤其看到其中夾雜著碎銀,臉上的笑意更大了,不住地說謝謝。 茶攤老板遞上一杯熱茶給他暖胃。 冬日里,寒風吹的緊,他這個茶攤也是因為位置好,在背風口角落里,所以才能吸引這么多人。 眾人聽完,有些意猶未盡。 “不知道宣王殿下什么時候回來?” “天下那么大,恐怕明年都回不來?!?/br> “欸,你們聽說沒有,宣王又病了,聽說這次病的挺重的,陛下又派了御醫去了?!?/br> 對于生病他們也能理解,畢竟宣王年紀也大了,而且舟車勞頓,水土不服,只求宣王身邊的人能照顧好他吧。 “唉,老天爺保佑宣王殿下??!” “嘖……你們啊,你們真信宣王病了?!闭f話的男人一臉不屑地看著茶攤的人。 “為什么不信,我聽說因為各地彈劾的折子太多了,宣王殿下被氣病了?!?/br> 男人不以為然道:“從宣王離開,到現在,大家都為他說好話,你們知不知道,這些話,對于一個藩王來說,可是催命的毒藥,宣王能不病嗎?” 一個有些稚氣的少年不服道:“按照大哥你這說法,為了宣王好,難道還要我們罵他?” 男人一拍桌子,“那是當然,你們聽過什么叫‘自污’嗎?你們等著吧,如果宣王沒那么蠢,過段時間,大家都會聽到宣王變壞的消息了?!?/br> “呸!說什么胡話呢,是你自己想聽到這消息吧,陛下可是宣王殿下的親弟弟,他有多信任宣王殿下,朝中誰不知道?!?/br> “呵呵……陛下真信任宣王,也就不會讓他干著活了,你看康□□王他們就不用,還不是因為宣王好欺負?!?/br> “你胡說,宣王殿下才不會出事?!?/br> …… 眼看著要吵起來,茶攤老板連忙出來調解,周圍人也和稀泥。 茶攤斜對面的二樓廂房,里面的人將下方的熱鬧看的一清二楚。 徐於菟吩咐道:“白釉,你跟上那個拎著鳥籠的男人,看看他是什么來頭?!?/br> 白釉點頭,小跑下樓。 謝少虞拎起一旁在火爐上咕嚕咕嚕的銅茶壺,給徐於菟、宋致倒滿。 倚靠在窗戶的宋致將窗戶的縫隙關小了一點,失笑道:“看來宣王礙了不少人的眼?!?/br> 徐於菟:“也有人想要挑撥陛下和宣王殿下的關系?!?/br> “徐兄不必擔憂,你我都知道,陛下很信任宣王,否則也不會在京城為宣王造勢?!敝x少虞溫聲說道。 宣王做的事情能在京城傳的這般熱鬧,其中陛下的縱容和引導不可或缺。 而且一旦下面彈劾宣王的折子堆滿了一箱子,陛下就讓人傳出宣王生病的消息,然后派御醫去診治,弄得群臣無言以對。 所以現下京中再次傳出宣王病重的消息,謝少虞就知道彈劾宣王的折子又堆滿了一箱子。 宋致坐下,微微吹了吹guntang的茶水,看著白霧在空氣中化開,唇角勾起,“比起上次宣王病重,這次可是快了十天?!?/br> 看來宣王惹到的人不少。 等到明年,估計宣王病的會愈發頻繁了。 宋致抬眸掃視面前二人,“咱們要不要打賭,看看明年,宣王還能病幾次?!?/br> 謝少虞提醒道:“老師,朝廷禁止官員賭博?!?/br> 宋致:“咱們又不涉及到錢財,只是日常玩樂?!?/br> 徐於菟:“現在已經有人覺察出不對,明年若是再病,可能會有人上奏讓宣王回京,所以陛下多半不會用這一招?!?/br> “通透!”宋致抿了一口茶,將茶盞放到桌上,唇角弧度不變,“不過宣王這一波也不虧,早知道有這么多熱鬧,我當初就不生病了?!?/br> 聽到這話,徐於菟、謝少虞頓時無語,額角降下黑線。 謝少虞嘴角抽抽,要笑不笑道:“老師這想法確實不錯,當年也是您和宣王殿下一起去韃靼王庭救了四公主母子,這次若是您和宣王殿下在一起去,百姓也喜聞樂見?!?/br> “不用這么期待?!彼沃伦旖腔《仁樟耸?,有些尷尬地咳了一聲,“這事就不要搶宣王的風頭了?!?/br> 徒弟越大,越不乖了。 徐於菟同樣沒有留情,“宋大人,於菟以為,您與其猜測明年宣王會不會生病,不如想想,若是宣王那邊遇到困難,陛下會派誰去幫助他?” 過了這個年后,許多人回過味,為了保住他們侵占的那些田地財產,肯定會反擊。 陛下這次出動了宣王、兩名內閣學士、七名御史還有羽林軍護衛,仍然不順利,可以想象若是其他人,恐怕會更難。 宋致呆了一瞬,頓時扶額頭疼,“徐於菟,若是陛下真這樣,我可不會客氣,你就等著吧?!?/br> 徐於菟:…… 比起他,他覺得陛下會更屬意宋致。 …… 臨近年底,霍瑾瑜派人往邊關送了一批紅色綢布,她今年沒時間去邊陲巡視,要讓一些人失望了。 不過她沒忘去年的約定,人去不了,可以送些紅綢、喜餅、喜糖讓邊陲成親的將士能添些喜意。 而且她還讓人打了一批喜幣,主料是銀,與去年的龍幣一樣大小,正面是畫,背面則是刻著“花好月圓,佳偶天成”,送與成親的邊陲將士。 對于邊陲將士,去年霍瑾瑜走后,大家上頭時,也會期盼皇帝今年再來邊陲巡幸,隨著年底臨近,京城那邊一個個政策推出,大家推測陛下可能不會來了。 誰知道陛下并沒有忘記他們,派人送了紅綢、喜餅、喜糖,還有皇宮大內工匠制作的喜幣,成親的新人們拿到東西時,笑的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