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會演戲啊 第355節
書迷正在閱讀:被抱錯后,我成了所有人的白月光、病美人眼紅聲顫,殿下哄誘成癮、驚,小嬌夫竟是無情黑蓮花、白月光回來后奪了朕的位、將軍和他的冤家殿下、白色血跡(nph 萬人迷)、夜寵、大小姐作死,聯姻對象來贖人、中了苗疆少年的情蠱后、星際獸人幼崽飼養指南
“現在好像有些傳聞,說一些電影為了搶占排片,降低自己的分成比例,而且選在了上映前一天打個措手不及……方導你也是業界的重要人士,你覺得這種方式是合理的嗎?是一種市場正?,F象,還是不道德的競爭手段,弊害無窮?!?/br> 這達康書記很上道??! 方沂當然不可能給華藝挽尊:“市場化要么更公平了,要么更有效率……這個顯然是兩不沾?!?/br> 達康書記:“但是院線方還是歡迎的,暫時不用對分成做出讓步了……而且說實在的,院線方建設成本也很大,回本很難,不得不錙銖必較……” 方沂:“你說的是超短期情況,院線方似乎在這一個檔期,占到了一點點的便宜……但電影市場是長期市場,維系有效的篩選機制應當成為所有從業者的共同意識,篩選機制建立的越晚,將來虧的越多?!?/br> 組織了下語言,方沂干脆指名道姓:“比如我后面的影院,花了上億來建設,據說這兩年利潤近三分之一不是票房分潤,而是各種附加服務……比如零食、電玩機、紀念周邊,而且越來越這樣!我現在把這些服務當做是軟性服務,而imax影廳、杜比全音效那些當做是硬件服務——砸了那么多錢,是為了培養觀眾的觀影習慣,盡可能的讓觀眾把電影院當做日常生活消費,來的次數更多,來的更久,好利用軟服務進行消費……” 話說的有點長,達康書記瞪大眼睛,努力理解方沂的話,但還是有點跟不上。 方沂只能簡化道:“這其實是典型的局部最佳,卻不是全局最佳的例子。你看到的是每多放一場《一九四二》,院線就從一百塊錢中多拿了兩塊錢,我看到的是每多放一場《一九四二》,你失去了爆米花、電玩機游戲幣、周邊紀念品……這樣的收入,和潛在的???,難道就兩塊錢嗎?所以院線和《一九四二》并不是同一個戰壕里,實際恰恰相反?!?/br> 達康書記漸漸明白了方沂的意思,而且他立刻想到了一個bug,足以推翻方沂這些假設。但達康書記只是個小主持啊,自然不會問出來,而是就此罷休,“方導給了很深刻的意見啊,我覺得我們都應該再想想,是不是還看的太淺了……” 現場的記者們馬上活學活用,把方沂的話簡化一下就發到網站上。實在記不住的,回去聽一聽錄音筆,看看錄像,能一字不差的復述。 網媒時代就這樣,不再等到電影放映后再判定高下,整個宣傳活動都會成為龐大的流量,足以讓他們寫上十幾天。 溜出了紅毯,眾人進入后臺,有小段時間作準備。劉天仙給方沂一個大擁抱:“我聽到你剛剛的話了,說的好有道理?!?/br> 方沂抱著她轉了一圈,“給你留了座,等會兒觀影坐我旁邊?!?/br> 劉天仙楞道:“我以為我是群眾呢,就是你的某個特殊影迷,悄悄的待在前面幾排,偶偶戳一戳你的后腦勺那樣子,還得看我手夠不夠長……” 方沂:“那看看有沒有要和你換座的,你去問問,這兒應該有坐二三排的?!?/br> 推著她問:“有換的嗎?有嗎?” ——當然不可能會有人換啊,老板娘客套一下罷了。 柳蜜試圖把話題拉回來,她雖然不接觸發行這些東西,但聰明到能知道方沂和達康書記那些話的意思,她問:“方導,你說的那些,是建立在我們電影遠遠比《一九四二》受歡迎的隱藏條件上,如果這兩部電影同樣的受歡迎,那肯定分成越低越占排片優勢?!?/br> 這話不等到方沂來反駁,路垚立刻搖頭:“我看了上座率,《一九四二》的上座率不行,一半都不到。確切的說,是很不行——我們的樣本量很小,但是可以判斷了,《一九四二》不像他們以為的那樣受觀眾喜歡?!?/br> 柳蜜追問:“原來情況不糟?我以為特別糟呢,我看你們‘戰斗’了一整天?!?/br> 說的是這些家伙一整天都在發圍脖對線。 老實說,最開始是慌了,是計劃之外的變數嘛。但是這么多人也不是吃干飯的,很快看破了對手的虛實,至于為什么仍然“戰斗”一整天,方沂解釋:“獅子搏兔,亦用全力?!?/br> 大哥成終于說話了:“我沒想那么多,誰不給我面子,我一分鐘都等不了,馬上要還回去?!?/br> ———————— 郭小四,韓涵,江楠這些青年作家,也是首映禮的嘉賓,今天客串一把影評員。 《一九四二》不是請了一堆冀省文壇的老作家鼓吹嗎?把那片子吹得像是國產《辛德勒名單》一樣,簡直馬上要沖奧沖戛納,21世紀最有良心的商業片云云……為了打擂臺,共和時代在很短的時間聯系了以上作者,算是有意塑造反差。 共和時代這個廠牌很有號召力,對人才不拘一格,有亞洲頂尖的合作團隊base。而當前的小說作家大多有ip改編想法,和以前那些寫散文寫傷痕文的不一樣,自然更親近共和時代。 魔都到京城雖然有上千公里,無非一張兩小時機票,但通往名利的路可比這遠多了。 郭小四拍《小時代》過程其實不順利,受了不少專業人士的隱性歧視,哭了幾場,所以郭小四求爹喊娘地讓方沂演大男主也有這原因,把方沂請來演偶像電影,其他人還敢嘰嘰歪歪嗎? 我專心伺候一個爹,不比伺候一群爹來得好? 可惜方沂沒看上他這電影,竟然連兒子也做不得?不過沒關系,就算方導不愿相認,郭小四也愿意自帶干糧來當編制外野兒的,電影還沒開始放,他已經用了滿滿一張紙。 方導是他的精神導師,也是他小說里面各種杰克蘇男主的現實具象化,是繆斯男神,而今終于追星成功了。拋開事實不談,郭小四的人生還蠻勵志的,但他應該最恨“勵志”這種詞,因為這個詞有憐憫的暗義,而他真正寄望的是方沂這樣強而不自知的人生。 他在紙上邊兒寫:“我知道我不是一個很好的記錄者,但我比任何人都喜歡回首自己來時的路,我不但的回首,佇足,然而時光扔下我轟轟烈烈的向前奔去,第一次來故宮博物館時,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感覺,因為獨屬于我的《清明上河圖》,我早已遇見……” 寫到一半,郭小四發現棗紅色羽絨服的劉天仙和龍袍柳蜜奇怪的對視一眼,這一眼時間不算短。 第547章 場內場外】 眼神里有什么情緒呢?一般來說,只有當事人明白。 但郭小四這人心思細膩,性格敏感,偏偏就明白了:柳蜜在后悔!柳蜜紅了之后,在片場還是有點霸道的,一般人入不了她的眼,遇見了連眼皮兒都懶得抬一下,現在居然也后悔了。 郭小四又往前,仔細看第一排的方沂,忍不住點點頭想:但要是錯過了方沂這樣的人,就可以理解了。 說不定柳蜜還有更多的心思,像是嫉妒、茫然、酸楚之類的……這些表現出來就那一眼,但就是這一眼,就被另一個享受一切的劉天仙意識到了,因此兩人對視。 這是什么? 這不是《小時代》拍的狗血劇情嗎?理想走進現實啊。 郭小四在那看的嘖嘖稱奇,再次感慨可惜沒有邀請到方沂來演他的《小時代》男主,他表情可能過于生動了,被旁邊的韓涵注意到。 韓涵問:“你也看方沂電影?” 郭小四:“我當然看!” 韓涵的語氣帶有懷疑:“你真看假看?” 郭小四仿佛受到奇恥大辱:“看!我關注方導比你關注他早得多,他任何作品我都反復觀摩過……倒是你,你為什么看他?你不是這也瞧不起,那也瞧不起嗎?” 韓涵懶得搭理,擺手結束爭論:“他拍電影,不裝?!?/br> 實際上前邊兒的方沂和劉天仙也有一小段對話,方導不瞎,知道女友在通過某種眼神上的戰斗捍衛主權,正打算回頭:“干什么呢?” ——被小女友用腿別住了,不讓他回頭。 “方沂,你不看電影回頭干什么?后面有什么好看的?” 得! 方沂聳了聳肩,決定不摻和這事兒。 柳蜜當然是頓時心如刀割了,恨不得使出九陰白骨爪。 張無忌! 影廳一黑,金光閃閃的龍標停了兩三秒,電影正式開始。 由于小時光這廝因考試很久不更,導致部分人忘了劇情,現在大概簡略介紹下已經寫了三四遍的電影梗概:《十二生肖》是雙雄戲,商業片,大哥成扮演jackie陳,負責耍寶、跑酷,方沂扮演關教授(紅色特工),負責打戲和扮帥。 電影里邊兒的第三主角算是柳蜜,她演一個胸大女殺手,臺詞寥寥,是商業片里面常見女花瓶。 現在回看這電影劇情挺無腦的,不過爆米花片好像也就這一回事。 開篇大哥成在京城近郊,穿上輪滑衣秀了一把極限運動的技術,成功從防衛嚴密的基地里面偷出東西,展示了jackie作為主角的才能和人設。 這片子世界觀承接91年上映的《飛鷹計劃》和86年上映的《龍兄虎弟》,jackie在里面是一個世界級的探險家或者說盜寶賊。由于這系列電影“斷更”時間比某些人久得多,不得不在12年上映的《十二生肖》這個系列片第三部里面,再次安排雷同劇情,好解釋jackie的身份。 接著是jackie召集團隊到巴黎,緊接著方沂出場,電影主線實際上才真正開始。 雙雄戲的拍攝是有技巧的,比如jackie手底下那堆嘍啰出場時像幻燈片一樣,快速切過,而且不給整個畫面,而是讓畫面處于jackie和手下分割狀態。 關教授出場的時候,頓時給了整個畫面,他時間也長得多,這就是給觀眾埋下“他比其他人重要”的心理暗示。 關教授面容俊朗,文質彬彬,除了西裝撐得有點鼓之外,整體上風格偏儒雅,然而這種印象在方沂在古堡中落單,不得不一打三的時候被打破了:觀眾目睹了方沂鍛煉有效的身材,他拳拳到rou,略顯狼狽和掙扎,這種風格反而使得戰斗更加血腥暴力……成年人都知道,有一些人是十分喜歡反差的,他們內心最深邃的xp就是反差。 ——效果好得驚人! 前后三分多鐘的洗手間大戰,觀眾頻頻驚呼,還能聽到吞口水的聲音。 電影隨即轉到新副本,迪拜。這段副本里面,方沂和女殺手柳蜜有商業片常見的香艷劇情,比如女殺手失手從迪拜塔跌落,而關教授大吼一聲撲過去救她,鏡頭馬上給了女殺手同志深深的溝壑,又比如女殺手和方沂打斗中,從大腿根兒掏出一截帶毒的匕首…… 咱們不要問她這么做的邏輯性在哪里?相信老二的判斷就行了。 導演方沂感覺到手被捏緊了,劉天仙咬著牙,適當展露她現在很“憤怒”。 實際上小女友安全感很足,她這么做只是為了讓方大導多多對她愧疚。她其實還能分心想想自己的感情路,一系列女配好似走馬觀花,在這場無限制格斗擂臺賽中,劉天仙把先上臺的、還沒上臺的、以后打算上臺的選手全pk下去,奪得桂冠。 而柳蜜在想啥呢? 按常理說,她該想想成功、榮譽、咖位之類的東西,是她最想要的標志物……可惜并不是,她這會兒想的是那件棗紅色的羽絨服,終究沒有披在自己的身上,龍袍也沒這個好。 還記得那會兒拍《十二生肖》,問過方沂有沒有第二部續作,以她別扭十足的風格來說,這就是比較直白的邀約了,可惜方沂老老實實的說,沒有。 真像是頭一次和他見面時,在待機室里面,一模一樣的不解風情。 又聽說方沂現在拍軍事大片,那豎起的十來米高的巨型“浴霸”,在央媽的報道下,不少人都知道他的雄心,而自己在拍什么呢?《小時代》! 所以方沂不太可能再和自己合作了,這種感覺,在那會兒殺青的時候就所感了,只是現在完全確認。 還能怪什么呢?還有什么意義? 《十二生肖》可能是柳蜜拍過的生涯最高評分電影,說起來她也算廣義上的女主角,數年內都難以超過這電影票房,但她不覺得開心。 ——此刻關注電影的當然也不止方導、演員等等“大人物”,其實也有還在事業奮斗期的小人物,限于本書篇幅,大概率寫不到他們飛黃騰達那天的小人物們。 一心娛樂的演技老師張松文,以及他的學生熱巴在魔都的零點場影廳觀看了電影。 第548章 背影秒殺大哥成】 劇情已經演到了倒數第二個副本,南美叢林:為了追回銅首,關教授和jackie陳深入隱秘基地,一命通關,情報資源全收集,打出了sss級別分數。 然而,銅首還是在最后一刻被飛機帶走。 關教授開上amg,狂踩油門,jackie陳跳進副駕位。amg碩大的三叉戟標志在鏡頭中越來越大,完全對得起奔馳給方沂的全方位贊助價,與此同時,兩人也終于追到了機翼處,jackie扒住飛機的蒙漆鋁皮,艱難地往還沒完全關閉的駕駛艙攀爬。 大哥成的動作片一直有驚險的跳躍戲,算是他個人的招牌,雖然其風格以喜劇打斗為主,但各種所謂的銀幕硬漢,其實沒有人像大哥成一樣跳得這么多,這么狠。 跳燈:《警察故事》(1985),踩在欄桿上,前面就是那根布滿裝飾燈的鋼管,時間非常緊迫,只能大喊壯膽,跳到了鋼管上,隨即送往醫院。 跳熱氣球:《龍兄虎弟》(1986),從一處山崖上跳下之后轉移到飛機里,再往熱氣球上跳。 跳鐘樓:《a計劃》(1987),十幾米高度,僅兩層帆布作緩沖,拍攝數天完成。 跳樓:《我是誰》(1998),從鹿特丹通泰大廈一躍而下,被譽為“史上最危險的動作場面”。 跳空調:《寶貝計劃》(2006),靠著墻邊的空調主機連續跳了13層樓,因其他演員說錯一句臺詞,不得不重新跳一次。 …… 省略的還有許多,時間到2012,《十二生肖》,當方沂將不再年輕的大哥成托舉上機翼的時候,他無比艱難、真實的攀爬過程,也許讓觀眾意識到,像大哥成自己說的那樣:“這是我最后一部大動作片子”,一個時代就此落幕,哪怕設計的動作,穿的衣服和從前一樣,電影世界的時間線也才過去一陣子,但變遲緩的jackie清楚的表明,屬于jackie的銀幕形象已經不再能打。 電影也恰恰給了個從方沂處抬頭,目送jackie的鏡頭。如果是《十放》這種毒舌中略帶文青的欄目,多年后它可能會這樣描述這段鏡頭的意義: “《十二生肖》憑借當時還算成熟的特效技術,天王巨星的加盟,老套但夠用的劇情贏得了觀眾的青睞,觀眾總是被同一種橋段不斷打動,我們把它叫做情感共鳴,導演將這種橋段以不同口味的搭配,讓它看起來像是新東西,我們把它稱為經典致敬,而年復一年的復制使用,再來點兒貌似激烈,實則無趣的老人打斗,我們把它叫做‘大哥成《十二生肖》之后的電影’……” “在這部最后代表作的畫面里,你以為看到了新老巨星交接,其實你看到的是大哥成被方沂送上神壇,這時候你情不自禁和方沂一樣抬起頭,你希望他從此破碎虛空,位列仙班,消失的無影無蹤,留下爍今的傳說,不要再回到現實世界,因為在這輛仍然行駛在地平線的快車上,不再有他的座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