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會演戲啊 第141節
書迷正在閱讀:被抱錯后,我成了所有人的白月光、病美人眼紅聲顫,殿下哄誘成癮、驚,小嬌夫竟是無情黑蓮花、白月光回來后奪了朕的位、將軍和他的冤家殿下、白色血跡(nph 萬人迷)、夜寵、大小姐作死,聯姻對象來贖人、中了苗疆少年的情蠱后、星際獸人幼崽飼養指南
這話說的大家感興趣了,嘈雜雜的聲音驟然一停。 “現在電影上映一般是給全國的院線經理看,他們有水平,又在第一線,照理來說對市場行情的判斷很好,因此在排場率上有很大話語權……可是啊,山中者迷,不一定他們判斷的是對的?!?/br> “比如《愛有來生》這片子,拿去給院線經理們看的時候,有些人知道質量好,但他們前幾天就是不給排片,就因為我們沒有國際章,他們不相信可以翻盤……這種想法對新人導演相當不公平?!?/br> “另一個問題是,排場率的調整可以快一點,不要到三四天才來調整,既然我們要做類型片,扶持中檔片子,那就要重視一兩天關鍵檔期對中檔片子的重要性;如果《愛有來生》做成純粹的愛情片,七夕節當天沒拿到好排場率,接下來口碑逆襲也白搭了?!?/br> “電影票對我們國家來說,還是一種輕奢品,它沒有走入到尋常萬家,一段時間內消費了,不管電影怎么樣,觀眾都不會再花錢看另一部了……長此以往,新人導演很難出頭,總是死在第一步?!?/br> 方沂看到總菊的同志奮筆疾書起來,三爺頻頻點頭。 連寧昊和盧川都在拍手。 三爺問他:“我們現在很多東西是抄自好萊塢那一套,大片上映要簽訂排場率的合同,保證排片,不是你想改就改,院線也有苦衷?!?/br> 《無極》上映的時候,發行方和各大影院簽了排場率——很多人納悶,這么幾把爛怎么還在放啊,因為不得不放。 白底黑字的合同寫著呢。 點映對于國內還是個新鮮事物,不是常態化的商業手段。 《英雄》搞過點映,但是為了沖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無極》搞過點映,評價相當差,于是發行方組織控評,并有計劃的簽訂排場率。 點映這玩意兒是個夜壺,大家只有急了的時候拿來一用,天亮了就嫌棄它不正規。 方沂回答:“好萊塢也有超前點映,試映等等辦法,拿到了觀眾的正向反饋,院線也更敢舍大保小——我是這樣想的,電影行業在我國,不僅僅是拿來賣錢,不是單純的娛樂產品?!?/br> “他確實有意識形態上的因素,是文化陣線的一部分,所以更要聽到人民群眾的意見,不要讓圈內人自己玩,讓大的都壓住小的?!?/br> 說罷,方沂得到了同行漸強的掌聲和議論,不像他上臺前那樣安靜。 第204章 三駕馬車】 方沂屁股坐對了。 一是為了上峰考慮,高屋建瓴;二是幫撲街小導演說話,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很少有人為小導演說話。 盧川就不提了,他的人生是easy模式。 處女作姜紋主演——方沂都不敢開這個掛。 寧昊雖然是帶頭的,但他也已經脫離了小導演的范疇,不用再考慮排片對電影票房的影響。在稍微熱門的檔期,青年導演們的小成本作品,你跑遍了全京城都不一定看得到,因為排場率只有千分之幾。 下跪,詛咒……各種方法都沒用,靠譜一些的法子是點映,讓點映真正發揮出作用來。 寧昊領著一戴鴨舌帽,有些小帥的年輕人過來,“方沂,這是楊青,拍《夜-店》的,主演也是徐光頭?!?/br> “楊青是你們央戲的,你們央戲現在人才濟濟啊?!?/br> 方沂和楊青聊了一會兒央戲的趣事兒,熟絡起來些了,楊青說:“《夜-店》上映的時候就吃了排片的虧,觀眾評價挺高的,但是找不到地方看我們的電影——我是新人導演,我沒有一點點渠道幫忙,全靠徐光頭到處跑綜藝,給電影曝光度,好險賺到了錢?!?/br> 徐光頭也算是伯樂了,楊青這片子是自編自導,成本幾萬塊錢。 能找到嫩模都很稀奇,但徐光頭去捧場了。 楊青上下打量了一番方沂,感慨道,“你做導演真的天賦異稟,我懷疑你自己拍一部自己的紀錄片,可能都會有一定票房;愛情片,懸疑片……這些獨角戲多的類型片,方導,別人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br> 方沂實際上比楊青小了十歲,但楊青不敢跟姜紋一樣,對他師弟長師弟短的喊。 論電影上的成績,方沂比徐光頭目前還要好一些。 兩人交換了聯絡方式,約定以后有機會合作。 這番引薦后,寧昊自然而然的溜達來找方沂,“你那個玩具不錯,哪里搞來的?dj是國外的牌子嗎?” “國內的?!?/br> “你為什么用國內的???” “因為好用?!?/br> “多少錢?” “四十萬?!?/br> 寧昊表現出很夸張的樣子?!百F了吧,四十萬,怎么可能呢?這個價格,我不如上直升機啊?!?/br> 方沂不說話。 寧昊勸他,“其實你自己也發現了,這玩意兒還不能實用,它只能拍遠景,拍近的就晃得很明顯——國外也在做無人機,我知道這種產品,拍《無人區》的時候我考慮用過,不行,最后還是花大價錢找的吊臂,效果確實達不到我要的,但是起碼穩?!?/br> “淘汰掉吊臂攝影機,你覺得可能嗎,飛天上的能夠這么穩?” 方沂不知道理工男汪濤能不能做出來他吹噓的無人機,達成究極無敵版dj,但他知道電影圈的人有錢,逮住了要往死里宰。 盡管有諸多缺陷,dj這玩意兒有一個優點就足夠了,方便。 《無人區》的拍攝地在戈壁灘。那地方最適合無人機去拍攝,吊臂太麻煩了,磨損也大,而且這倆當前并不沖突。 如果寧昊心中構思出一種分鏡,他現在可以立馬拍出來看效果,然后再上吊臂;而不需要讓整個劇組停擺兩三個小時布置機位,發現不合適。 這對于導演來說太吸引人了,省的誤工費不知凡幾。 方沂片子在鵬城和港地票房都不錯,登頂過一段時間周冠軍;汪濤親自跑去影院看了他的電影,以及影院觀眾們高漲的情緒。 終于讓汪濤在股份上松了口,使得方沂認購到了百分之二十,但再也不能增加。 兩導演站在場邊,討論無人機的事情,吸引到了其他青年導演們的注意力,不時要瞥向他倆,盧川注意到了這一幕,他覺得自己被排斥出去了,很不爽,打了個招呼就擠進來。 “聊什么?” 寧昊指著天上。 “哦,”盧川秒懂。 這哥們自詡為導演中的極客,對技術相當感興趣,連英特爾新出了某款型芯片都要洋洋灑灑夸贊一通,整天關注好萊塢的視效進步,批判國內止步不前。 盧川問:“國外的吧?” “國內的?!?/br> 盧川皺眉頭,詫異的看方沂,“你哪淘到的?” “我是股東?!?/br> “我能不能加一個?” “不接受新股東了——除非國師或者斯皮爾伯格愿意投錢,那我也很愿意讓步?!?/br> 盧川靠住墻,抬了抬自己的眼鏡,一時不知道說什么。 寧昊插話:“他說要四十萬?!?/br> 盧川呆住了,“牛逼?!?/br> 好事者給他仨拍了照片,正好是方沂講無人機的事情,而倆導演在了解??墒?,在其他人看來不是這樣,盧川和寧昊兩人臉上的求知欲讓他們誤會了。 以為方沂在講某種高深的電影理論。 “方導演嗎,我們把您的話做了會議記錄,能不能麻煩您再去確認下,看看有沒有遺漏的,或者您現在還想再補充?” “為什么是我?” “因為只有您的建議適合推廣,其他的比較專業了,我們看不懂?!?/br> 同志的話相當委婉。 他也許想說的,是方沂提的建議組織能幫上忙,出臺文件,其他人提的還是導演的技術問題,是術而不是道。 方沂把小直升機借給了寧昊和盧川。在他離開后,盧川管不住自己了,“寧導,我想看看效果,我很喜歡這種機械……” 盧川說的急,寧昊只好看著他玩兒,又回頭看方沂的背影,看到方沂又回到了前排,三爺也在那跟他說什么,不禁學著盧川一樣的感嘆: “牛逼?!?/br> ——小直升機在天空中左右騰挪,時而懸停,時而俯沖著拉進和目標的距離,云臺從這邊轉到另一邊,仿佛天空中架設了一條隱形的滑軌。 眾多小導演都在底下艷羨的仰著頭看,使得盧川非常得意,更加賣力的cao作起來。 方沂回來的時候,發生的就是這一幕。 “買了,我買了?!?/br> 盧川看的方沂直接道。 “寧導?” 寧昊呲了呲牙,小直升機在他微禿的天靈蓋飛過,留下一道陰影,他仰望天空睜大眼,瞳孔中的飛行器在漸漸放大。 “你說呢?!?/br> 第205章 東京攻略】 《關于鼓勵小成本影片點映試行的通知》。 研討會之后,方沂一直關注著《人物》雜志,看上面有沒有給他記錄一筆,終于在九月下的新一期看到了自己。 上面的配圖是寧昊,方沂,盧川三人,角度相當妙:方沂揮著手講什么,另倆背對鏡頭,露出腚和后腦勺。 為什么要這么拍。 大概是領導也喜歡相貌堂堂正正的吧。 “長期以來,我國小成本電影一直存在立項難、上映難、營利難等現狀,在近期由中影牽頭組織召開的青年導演研討會上,來自各大院校的青年導演踴躍發言,其中,導演方沂提出這樣的意見……” “擴大點映適用范圍;靈活調節排場率?!?/br> “他認為……” 《人物》雜志是人民出版社主管的重點學術期刊,部級期刊。很少有演員能上去,雜志封面絕不可能用流量明星的藝術照,而是選取有一定影響力的政商界人士,而且封面照也以嚴肅調為主。 這期雜志的封面是姜志強——《臥虎藏龍》《英雄》《十面埋伏》等作品的制片人,圈外聲名不顯,圈內是鼎鼎大名。 什么時候自己才能上去呢? 不是在里面的某一頁,而是在封面上。如果光是做演員,除非做到大哥成那種級別,不然幾乎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