眠春山 第177節
問心無愧,這就是姜青禾想說的。 徐禎沒有哪一次像現在這樣愛她,他把姜青禾放下來,親吻著她的臉頰,在月色縈繞的草原里擁吻。 他都很難說自己人生里有問心無愧的事情。 姜青禾她說:“雖然現在我能力有限,中間也有好長的路要走,幸好我有足夠長的時間?!?/br> 她知道她未來漫長的人生里,要走哪一條路。 在這個夜晚,她清晰地剖析著自己的情感,她知道她對于歇家這份“職業”,已經不再是從前那么淺顯。 當她的物質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后,不管是以前想要的彩色衣裳,還是過冬能輪換著穿十五天不重樣的棉襖、皮襖。又或者是口腹之欲,想要吃到更好的,用更好的,她很容易滿足,這些都不能再吊著她往前走了。 雖然錢還是可以的。 可人的一生里只充斥著錢的話,那多么乏味啊,她想要讓草原真的欣欣向榮,讓生命得以堅固,而不因饑餓、寒冷、風雪和意外變得脆弱。 姜青禾想,她也愛上了這片包容著無數生命的草原。 所以她想要她的名字,能夠在未來與這片草原緊緊關聯。 第143章 全員上學 不過路是走出來的, 不是說出來的。 在姜青禾說完她的豪言壯語后,她還得繼續忙活。半夜起來,在大家還睡著的時候,牛羊無意識地哼叫中, 他們一行人載著牛羊糞以及羊毛和些許皮子, 坐在勒勒車上駛離了這片草原。沒有告別, 反正還會再見面的。 初春的草原霧氣濛濛,牧草覆蓋土地,車轱轆駛過,骨碌碌的聲響驚起禽鳥,姜青禾還看到了一場日出, 陽光劃破云層,霧氣消散。 在一路顛簸, 抄各種近道后, 他們抵達了土默特小部落的冬窩子。 此時河灘前的溪水潺潺流動, 山谷間的鳥雀鳴叫不停, 牲畜棚里還有幾只羔羊在吮吸母羊的奶, 至于其他的羊群,膘情好健碩的羊被帶去了離湖泊近的草原放牧。 而留在這里不遠處的, 都是已經產羔或者即將要生產的母羊, 不時有牧民的勒勒聲傳來。 還在冬窩子里的牧民阿媽曬出了羊毛褥子和羊毛被, 用樹枝用力拍打, 有的在溪水里洗刷碗筷。 她們已經不像之前那么熱切歡迎姜青禾了, 因為真的家人怎么會要次次像客人那樣迎接呢。 她們只是都放下了手里的活,笑著說:“圖雅回來了啊?!?/br> 烏丹阿媽手里在搓小梅朵的衣裳, 她抬起頭,臉龐上滿是笑, “從草原過來,有沒有看見哈圖他們進山了?” 姜青禾接過哈斯塔娜遞來的酪蛋子咬了口,她搖搖頭,“沒瞧見啊,他們干啥去了?放羊?” “才不是呢,”吉雅提著一桶洗好的衣裳過來,她看了看旁邊的山林,用蹩腳的方言說:“去試你上次送來的,那個筢(pá)子” “摟柴去了是吧,”姜青禾替吉雅補完了這句話,她還以為啥呢。 其實要讓一個以牛羊糞來生火的部落,徹底放棄燒牛羊糞,實在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扇绻麄儗⑴Q蚣S燃燒殆盡,那么今年牧民開荒的田地就沒有肥料。 所以大家努力適應著去撿拾干柴和砍樹。 除了這件事,這一整個冬季里,牧民們也有在學習,比如哈斯朝魯和格日里泰跟徐禎學著最基礎的木匠活,從一開始的生澀,到如今已經能做出像樣的木桶來。 都蘭除了教大家方言以外,她也在穰穰子上用炭筆,跟琪琪格學蒙文,雖然真的很難,但她已經學會了不少詞的寫法。 而琪琪格也能教其他人算賬,即使從一開始的二十個,到最后只有高雅罕學會了點皮毛,但這也很好嘛。 不過其他牧民阿媽還是在練她們做毛氈的手藝,因為論起做氈來,她們是很擅長的,只不過她們只會做厚重的氈,那種輕薄一些能做鞋的氈面,她們要慢慢摸索。 而牧民阿叔在練削皮子的手藝,力求能夠做到薄到透光但皮子仍然有韌勁,不會被戳壞。 這還是姜青禾跟毛姨商量出來的,皮子的新用途,做羊皮燈。 但這種所需的方法和對皮子的要求太高太精細,所以需要不停地練,就連毛姨這樣的能手,在鏟皮子想要將它鏟到薄如蟬翼時也做不到。 關于這個法子,姜青禾只能暫時先想想。 所以在這個冬天里,牧民們都有各自忙碌的事情,哪怕開春忙碌的時候也不曾懈怠,尤其關于漚肥。 這種對于姜青禾來說是個酷刑,沒有人能受得了漚肥時的味道,牧民當然也一樣,因為牛羊糞基本不算臭,除非是腐爛的。 但是漚肥咋說呢,好比現在姜青禾站在這里,隔著遠遠的一路,都能聞到對面在攪拌時的臭味。 “哦,怎么能這么臭!”吉雅捂著鼻子抱怨。 對岸的高奇格跳腳,他干嘔了聲,“圖雅,能不能不要這個東西?!?/br> “可以啊,”姜青禾笑瞇瞇地說,“那今年的高粱、蕎麥、黏黍子什么的,都不要了嘛?!?/br> 吉雅和高齊格閉嘴,誰會不喜歡吃蕎麥和高粱呢。 姜青禾心下頗為好笑,其實她的認知也有錯誤,她以前單純地以為牧民愛吃青稞、面粉和掛面。 但并不是的,青稞是因為好種,面粉是真的愛吃。 不過在開地之前,姜青禾帶來了種類豐富的糧食,比如蕎麥、高粱、軟硬糜子、黍谷子、谷子、紅豆、黃豆、苞谷面等等,看看大家喜歡吃什么,到時候多種些。 這為一眾牧民打開了另一扇大門,他們發現自己壓根沒有那么愛吃青稞。 他們最喜歡的是高粱,不管是煮著吃,還是用高粱面做的粘糕、面條和煎餅都愛吃。 其次是軟糜子磨成的黃米和紅豆,做的粘豆包大家也贊不絕口,他們還喜歡用硬糜子炒出來的炒米,比小麥還要受歡迎。 甚至連黏谷子這種牲畜不是很愛的東西,但卻被牧民所喜歡,蒸成的白小米能吃好多,甚至超過了青稞面做成的糌粑在他們心里的地位。 苞谷面也沒人排斥,做的饅頭大家也很愿意吃,蕎麥就是好吃不耐餓。 這些糧食極大的豐富了牧民只有羊rou、奶制品包括一些面粉的生活,雖然他們最喜歡的還是rou,可這飽腹感極強的面食,讓他們頭一次產生了吃飽喝足的感覺。 所以姜青禾給他們定下了以高粱為主,其他各種糧食為輔的耕作結構,未來還可以再調整。 她還曾笑話大家實在太好養活,因為喜歡吃的這些糧食完全不挑剔,不用太精細也能成活,剛好適合他們這些剛種地的新手。 但是好養活是好養活,該上的肥還是要上,這讓大伙極為痛苦,姜青禾聽了一耳朵的牢sao。 直到長老喊她,“圖雅你來一下?!?/br> 大家才不再嘀咕,姜青禾走過去,長老指了指前面那條小路,“走吧,去瞧瞧?!?/br> 牧民們要開的荒地就在這條小路的盡頭,那里小溪匯聚到了龐大的黃水江里,只要能把兩岸荒地開墾出來,真的可以實現糧食鋪滿田野。 姜青禾扶著長老走過了一個緩坡,她伸手撩開一旁垂下的樹枝,“這里要盡快開一條路出來,不然農具都不好運?!?/br> 這條路實在太窄,要開路就得把兩旁的樹給砍掉,然后再填土,才能成為一條大道。 在這里當著長老的面,姜青禾也說起曾經跟土長說過的話,“人還是太少了?!?/br> 不同的是長老也贊同,“真的太少了,羊都比我們人多?!?/br> 他拄著拐杖走過一個臺階,稍稍喘了口氣接著說:“等走敖特兒的人一離開,能留下種地的更少了?!?/br> 姜青禾稍微思考了下走敖特兒的意思,其實敖特兒就是帳篷的意思,走敖特兒意味著牧民帶著小帳篷和勒勒車,離開駐扎點去更遠的草原放牧。 牧民雖然選擇定居,但作為游牧民族,他們依舊要保留自己的習俗,沒有辦法割舍下,所以就讓一部分人帶著羊群去放牧,短暫地進行轉場。 到要剪春毛時將羊群帶回來,然后等剪完春毛之后,再轉到賀旗山背后的高山夏牧場放牧。 這一批人走了之后,留下的照顧產羔的母羊,擠奶做奶制品,還要修路、翻地、下種等等事情。 姜青禾走過了那一條狹小的路,她看見了兩岸狹長的地貌,遍地生長著雜草,牧民在地里割草,小娃則蹲在里面一點點拔。 她心里琢磨著,轉過頭問了長老一句,“引人進來怎么樣?” 但這句話說出口,她又搖了搖頭,能住在一起的牧民都是知根知底的,貿然引人進來,萬一發生了什么也很難預料,不能保證人都是好的。 不過長老和她的想法有些不同,他說:“其實我們部落,應該可以稱作阿寅勒,但之前它是用來稱牧戶的,而不是牧營地?!?/br> “是因為這些牧民在好些年里,他們的蒙古包漸漸聚在了一起,人越來越多后,就變成了阿寅勒(村落)?!?/br> 長老回憶著以前,他想起了很多,面對著寬闊的荒地他說:“像烏丹、薩仁,”他又念了好幾個姜青禾熟悉的人名,“這些都是半路聚在一起的啊?!?/br> “圖雅,我把這些半道來的人稱作是額頓霍喜格?!?/br> 這個詞一出來,讓姜青禾有些微怔愣,它代表恩賜的財富。 對于她來說,只有特別有用的人才能夠得上這個詞。 而長老告訴她,并不是這樣的。 他甚至輕輕吟唱那古老的歌,“流水潺潺,山泉淙淙美麗的草場四季常青。 這里居住著五百萬人民,人們相親相愛,彼此不分。 在主人的洪福照耀下,吉祥如意,欣欣向榮?!?/br> 姜青禾已然懂了,她笑著說:“等碰見合適的人吧?!?/br> 她心里想著這件事,往雜草地里又走了幾步,看到孩子們捉蟲子玩,有的在地里打滾,被他的額吉一把拉起呵斥。 之前有過的念頭又冒了出來,她指著春山灣的方向跟長老說:“灣里有一個地方,它可以讓孩子學到點東西,有更多的玩伴,眼下他們都會說些方言,我覺得可以讓小梅朵這些孩子去那里上學?!?/br> 畢竟之后大人越來越忙,無暇管照孩子,這些孩子最大的也才十一二歲,最小的五歲,放養著很容易出事情。 “可以去嗎?”長老問,他也想孩子們能學點東西,哪怕出去多點玩伴也可以,只是他不知道這個叫春山灣的地方,里面的人愿不愿意。 姜青禾說:“可能要請都蘭和吉雅去那里帶他們了?!?/br> 畢竟兩個民族的習慣完全不同,也很難共通,姜青禾這個辦法只是權宜之計,畢竟她更想看到的是牧民有自己的蒙學。 能學點不同的,騎馬、射箭、放牧、分辨草料、彈奏冬不拉等等,只是不知道今年能不能給辦上。 這個要不要去童學的問題,在傍晚大家回來后,坐在外面的院子里進行了詳談。 烏丹阿媽說:“叫小梅朵去吧,她天天打滾,衣裳都不夠她換的?!?/br> “讓我家的也去,他啥也干不了,只會拽著我的大腿,我都要變成那只吃了白毒草的羊了!”薩日蓋幾乎是拎著她家那個皮小子,懸空提到姜青禾面前的,她做夢都想有個人能管教一下自家的娃。 一群人討論得唾沫橫飛之際,姜青禾拍拍都蘭的肩膀,她說:“要你帶一帶他們了?!?/br> 都蘭笑著說:“挺好的,反正我家的羊少,正好分出去給其他人放,帶著他們玩也挺好的嘛?!?/br> 吉雅湊過來說:“好玩的事得讓我去嘛?!?/br> 只不過這件事大人們說定了,還沒有問過孩子的意思。 小梅朵說:“要看看那個地方才能知道要不要去???” 姜青禾帶著他們去童學轉了轉,這群老是在草原上追逐打鬧的孩子,連一只螞蚱都讓他們歡喜的,看見了這么多好玩的之后,紛紛都喊著跳著要來。 最后姜青禾跟土長說過后,暫時定下了糧食的問題,決定再加一畝地種糧食,土長跟灣里大伙說了這件事,雖然有些人心里很不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