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只要謝辰能保持這樣的天賦,他甚至一輩子可以只靠數學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如果他能。 全國第二的位置太高了,如果不是第一的位置上壓著楚千澤這個熟悉的名字,這一幕逆襲的戲碼讓人非常沒有真實感。 高二尖子班內不少學生暗暗咂舌,有些想不明白。 而旁觀這一幕的楚千澤眸色淡淡,他收回視線想,長眉無聲一挑,唇角也隨之一勾,幾分愉悅晃過面上卻無人可見。 而謝辰在辦公室才露了個頭,就被丁正叫到了那間熟悉的會議室,這次里面再次坐了幾個生面孔。 五六個中年人客套的聊著什么,在聽到聲音之后聞聲看了過來,氣質一個比一個沉穩。 中間坐著的那個中年人很少開口,偏偏被圍著成為中心,他看向謝辰時,眉心的折痕很重,偏偏氣勢內斂,看人的時候雖然安靜,卻總給人一種無聲的壓力。 謝辰對會議室之內的氣氛毫無感覺,他一眼就找到了核心人物。 中間那位中年人像是早年記憶里的那些導師,未來人文教育的斷層,讓他們在面對謝辰的時候雖然很想表達親近,卻還是因為長年科研而缺乏自然的人情味,安靜冷淡。 對方身上的感覺有些像,卻還是不一樣的。 謝辰心道,這個時代終究是蓬勃跳躍的人類社會。 謝辰隱約猜到了他們的來意。 …… 全國高聯的第二名,縱然顯眼,卻也不值得上面如何在意,真正導致了這場會面的是那張卷子。 那張卷子透漏出了太多東西,越是聰明人,越能從其中看出貓膩。 什么位置給出什么樣的答復,在落筆的那一刻到底是藏不住的。 而如今國際形勢莫測,互聯網的高度發展意味著全球信息化的必然,如今世界各國都在試圖收納頂尖人才,這一規劃逐漸橫縱同步發展,最通俗的解釋就是向下培養本國人才,向外引進他國人才。 總之暗地里的你來我往,比明面上的戰爭還要勾心斗角,九城一中與東城實驗中繼京城三中后設立的都可以稱為少年班,只不過冠著不同的名稱并進而已。 上面想要讓這群小天才們有更強的歸屬感。 這一點不是他們可以cao控的,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最后還是要看人本身。 謝辰的異軍突起無論對誰,都是個意外之喜。 當時九城一中的轉班文件是必須手續,中間還有許多手續要后行補辦,如今催進度的人來了。 謝辰想的沒錯,但他還是低估了自己。 未來許多高科技集團,他們的核心人員掌握著科技的革新,在迭代的知識流轉中,他們進行的工作無疑是領先與創作。 而在這之外,他們可能連代碼輸入都不會。 做出最先進科技的大牛,會考慮九九乘法表的原始推演嗎? 他們負責建造數據模型,驗算卻交給了超級計算機。 負責推進科技進步的那一小撮人,并不意味著他們能非常明晰底層知識建構到底能基礎到哪個地步。 他們不知道,謝辰也不知道。 謝辰做了一張卷子,他由上而下反向驗證,反而暴露了他所思考的位置。 他在學習,卻也在暴露。 一個初入常人知識體系,還沒有學會隱藏自己的超級天才。 第278章 好苗子啊 在丁正讓學生去將謝辰叫來之前,學校已經開過一輪會議,其中主事的幾位校領導平日不常露面,說實話在這幾位抵達學校之前,誰都沒有想到對方沖著的學生是謝辰。 由于某些特殊原因,直到一圈領導坐下面對面,還有幾位面上端著笑,腦子里卻是一頭霧水。 但這點疑惑很快就在一問一答中散去,丁正作為高二尖子班的班主任,又是謝辰的擔保人,其中很多不起眼的試探都是丁正開口。 在得知謝辰之前的荒廢,前來的幾人沒有露出太多詫異,似乎在這之前已經就基本信息有了個了解。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先前一同考核謝辰的齊巖也被一并叫了過來,談著談著齊巖自然沒有瞞住最初在謝辰身上感覺到的些微不協調。 只一兩句的涉及,對方顯然有人是專業的,很快就溫和抓住這點問了出來。 齊巖之前與丁正屬于熟人之間的聊天,心里想什么就說什么也不打緊,但是此時面對的這幾個人,哪一個都不是普通人,那些猜測性的話無論怎么說,對于一個十幾歲的學生都充斥著主觀情緒的臆斷。 齊巖沒有多說,他道:“謝辰做出改變應該也是長大了,他在積極融入人群,是個很不錯的孩子,我也只見過幾面,了解的不多?!?/br> 說完擺了擺手,有意堵住了后續的再問。 那位中年人禮貌止住,他融在幾位中年人之間看不出多么特殊,人們會下意識將他與另外幾人同類化,但如果將他單獨拎出來,就會發現他的年齡可能才三十幾。 正是青壯的時候,而另外幾位不管如何,都是一眼四十開頭的樣子。 或許一開始便有了計劃,沒有人在這方面多加針對,旁邊還有幾位校領導見縫插針的打著圓場,聊了幾句齊巖逮住時機起身離開。 只有最開始在聊天中抓住關鍵溫和反問的那個人男人,看了眼動身離開的齊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