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1296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自是少不了曹彰、曹真對姜維的贊譽,寒暄過后… 姜維還有軍務,拱手告辭。 曹真與曹彰一齊將他送到帳門外,目送著他走遠,這才一起緩緩退回了軍帳。 曹彰忍不住問道:“你說這姜伯約與那關麟血海深仇,這我是知悉的,可父王怎么就從天水撿到這個寶貝??!” 曹真解釋說:“他爹在的時候,姜伯約還不至于如此睿智,但或許是他爹的死吧,這對他的打擊太大了,讓他迅速的成長起來了,也成熟起來了…” 說到這兒,曹真頓了一下,“咱們大魏最缺的不是將才,而是能與那關四匹配的年輕帥才啊…事實證明,那群老家伙們思想固執,還沉溺在自己那老一套的東西中,這些墨守成規的東西卻是總被那關麟給預判到,若是咱們大魏多幾個如姜伯約這樣的才俊,何至于淪落到現如今的地步!” “哈哈哈哈…”曹彰聞言笑了,“聽子丹這意思,是打算好好栽培這姜伯約咯!” “既有才華,又謙遜低調,更是與那關麟有不共戴天之仇,無需擔憂其忠心,這樣的年輕人,我不栽培,你父王也會栽培——” 隨著曹真的這一番話,曹彰頷首,繼而一捋那黃須沉吟道:“哈哈,倒是我怎么聽聞,子桓與那司馬仲達走的很近,可子丹對那司馬仲達卻是敵意重重!” “這不一樣——”曹真回道:“姜維沒了爹,那便是沒了家門,這樣的人最容易被咱們宗室掌控!可那司馬仲達… 像是驚覺話說的有些多了,曹真趕忙閉嘴,然后話鋒一轉,“怎么與子文胡言亂語起來了?哈哈哈哈,咱們先聊軍務,軍務——” 的確,盡管現在…因為強大的對手,曹真與曹彰不得不精誠團結。 可事實上,曹真與曹彰心里面兒都清楚著呢,對外,他們是勠力同心,可對內,那耀眼奪目的世子之位,誰不想爭奪! 一邊是子桓,一邊是子文,一邊是子健—— 這大魏世子之位,尤是懸而未決呢! … “呼”… 姜維本是坐在自己的軍帳中,他習慣每日將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在夜間悉數過一遍。 包括那關麟的部署,那炸包的破解,現在的局勢,接下來的戰略。 誠然,姜維能被稱為天水幼麟,他的才學與聰慧是無可厚非的,可十幾年追隨父親與鮮卑胡虜征戰的日子,更讓他學會了思考。 每一日,都要靜靜的思考。 他是聰明與勤奮的結合—— 就在他冥想之際。 “伯約…”一道聲音從門外傳出。 這聲音,姜維一下子就聽出來了,是天水的老鄉,也是父親昔日的同袍。 這時候的姜維也顧不得冥想了,連忙起身,將這位叔叔迎進來,“叔叔這么晚前來,當是有事兒吧!” “是有事兒?!边@男人迎上姜維的目光,似乎看起來有些激動,甚至是…謹慎。 他是左右環顧,確保不會隔墻有耳后,這才說,“今晚巡邏時,抓到了幾名那關麟派來的細作,拷問情報,這是伯約你擅長的呀!” 聽得是細作,也聽得是拷問情報,姜維立刻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可,這事兒,他又覺得不對勁…以往也有過拷問細作,但往往這些叔伯會是第二天才告訴他。 怎么這一次… 姜維本想問,可話到了嘴邊,立刻就吞咽了回去,想來是…對方的身份很重要吧! 這次叔伯們逮到的是條大魚! “辛苦了,走吧…” 隨著姜維的話脫口,男人已經領路在前。 而誠如姜維想的,這一次,對方的身份的確很重要,還真是條大魚—— … … 第684章 伯約,我是你爹呀 會是怎樣的一個細作呢? 怎樣的一個細作?值得的叔叔深夜來喚他審問呢? 又能審問出怎么樣的情報呢? 帶著這樣的疑問,在這樣敏感的時節下,在叔叔的引領中,姜維走出軍帳。 夜半時分的魏軍大寨顯得格外的冷清,黃土地面上回蕩著他沉悶的腳步聲,因為破解了那敵軍“爆炸”的原故,四處軍帳中的氣氛倒是沒有白日時的壓抑與惶恐。 仿佛,一抹淺淺的斗志再度激蕩了起來,但整體上,這一抹斗志依舊很渺小,無法動搖這沉悶的氣氛。 姜維一邊思慮一邊向前,終于,叔叔將他引入了一個帳篷,這是一處簡易關押敵軍“細作”的牢房,里面則是一片漆黑。 “人呢?” 姜維詢問身前的叔叔。 叔叔則是點起了燈,昏黃的燈影下,這屋子內,一個狹長的人影巍然浮現在姜維的眼前。 那人是背對著姜維,姜維則是從人影開始向上打量。 一邊打量他一邊發問:“你便是荊州軍的細作?那么,你是關羽麾下的?還是關麟麾下的?” 隨著這一句話的吟出,姜維的目光從下掃到上面。 而隨著目光緩緩向上,突然間,姜維心頭怔了一下… 莫名的,他對面前的男人產生了一種熟悉感。 一種異乎尋常,就像是深深鑲嵌、烙印在內心深處的永恒的、無法改變的熟悉感。 他的目光迅速的向上抬,這種熟悉感越來越濃重,就好像他們之間存在著某種深入骨髓又根深蒂固的聯系—— “你…你到底是誰?我們…我們是不是認識?” 異常深重的聲音自姜維的口中吟出。 仿佛整個空氣中都彌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壓抑感,如同被厚重的歷史塵埃所籠罩。 這時,對面那男人緩緩的轉過身來。 室外漆黑一片,室內燈光昏黃,他的面頰棱角分明,臉龐上每一處的坑洼都像是書寫著那段戎馬邊陲,黃沙漫天中以命相搏的歲月。 他已經徹底轉過身,頜下長須無風自動… 而伴隨著他摘取那厚重斗笠與面紗的是一道對于姜維而來,無比熟悉的聲音。 “你、我怎么能不認識呢?” “伯約,我是你爹呀——” 這… 這… 毫無征兆! 毫無任何征兆! 隨著這一連兩句低沉、厚重的言語,這一刻的姜維面色驚怖至極,就好像,就好像他頭上的天穹突然間被劈開了。 這一夜,這深邃的一夜… 對姜維而言,這一夜…注定是驚與喜并存; 注定是心情跌宕起伏; 也注定是天雷滾滾,五雷轟鳴,就連人生觀都要一次性的震碎了! … … 麥浪如金色的波濤起伏。 曹彰與曹真、姜維率領的兵馬與傅士仁、凌統、甘寧率領的兵馬就在小平津關外遙遙對望。 眾所周知,伊闕(現龍門石窟)、函谷、廣城、太谷、轘轅、旋門、小平津、孟津八個關口合稱為“八關都邑”或是“洛陽八關”… 便是這八處關口,將群山環繞的盆地洛陽城緊緊的包圍,庇護其中。 說起來,在中平五年,也就是黃巾起義鬧得最兇的那幾年,漢靈帝作為一國君主做出了兩項事關帝國安危的決定。 一個是廢史立牧,將刺史一職改為州牧,另一個是在洛陽周邊諸關口各設置一名都尉,具體負責這個方向的防務,合稱為“八關都尉”! 洛陽八關,或者說是八關都邑…便是由此而來。 而從關中要攻至洛陽,繞不開的便是這“八關都邑”中的兩關——小平津關、孟津關! 此刻,漢魏兩軍便在這小平津關前陳列,戎裝整齊。 天空上的云緩緩流過,十幾萬大軍,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號角聲響起,傅士仁騎在馬上緩緩行進,身旁跟著凌統與甘寧… 說起來,如果不是關麟的話,對于傅士仁而言,這輩子…怕是絕對沒有機會,由這兩位江東的上將軍做他的副將,聽他的趨馳。 曹彰、曹真、姜維也迎著傅士仁這邊,驅馬緩緩向前。 在相隔百步的地方,彼此停住了馬蹄,就這么遙遙相望。 這還是姜維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會戰,參加這樣戰前的談話,他有一種難以遏制的亢奮與緊張,但似乎又因為想到什么,所有的亢奮與緊張迅速收斂。 他只是昂起頭,望著敵將。 心頭暗自嘀咕。 ——『那個便是攻下襄陽,奪下許昌,間接助關羽奪下洛陽的傅士仁么?』 ——『那個便是百騎劫曹營,威震天下英的甘寧甘興霸嘛?』 ——『那個便是江東素有國士之風…與張遼張文遠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凌統凌公績么?』 ——『這樣的猛將、義士…竟悉數都是那關家四郎關麟的麾下么?這位關家四郎,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