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1151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這一次翻閱米倉山注定不會輕松。 …… …… 漢中,陽平關上,夏侯霸跪在地上在向夏侯淵與賈詡稟報。 “據探馬來報,劉備出二十萬大軍北上進攻漢中,其中魏延率三萬大軍走下辨城,意圖從陳倉道出軍,陳到、陳氏率兩萬大軍走金牛道,劉備則親率十五萬大軍意圖翻越米倉山,南渡沔水,這是要繞過陽平關,直接從米倉山翻到定軍山上去?!?/br> 隨著夏侯霸的稟報。 賈詡眼眸微凝,夏侯淵則是面朝賈詡,直接發問,“又是定軍山?好啊,他劉備若敢將主力屯于定軍山上,那文和……咱們大可效仿圍困劉封、馬謖的計劃,將劉備主力困于這定軍山上,扼斷他們的水源,或是……再往河流中投毒,以此……莫說是十五萬,就是五十萬大軍來攻漢中,他劉備也是必敗的局面……哈哈哈,這仗……反倒是好打了!” 夏侯淵說著說著就笑了起來…… 反觀賈詡,他的神色一如既往的凝重,他轉過身,望向那掛起的輿圖,手指從成都劃過,劃到梓潼……劃到金牛道,劃到米倉山,劃到定軍山,劃到陽平關……最終劃到漢中之地。 這時…… 他才緩緩的張口發問:“走米倉山,劉備的軍師是誰?” “法正!”夏侯霸不假思索的說。 夏侯淵又露出驚喜之色,“竟不是諸葛亮?那好啊……若是諸葛亮,咱們還需忌憚一番,這法正……名不見經傳,此前也不過是劉璋手下的一個小小文吏?能有何能耐,劉備用他,這是去死之道??!” 與夏侯淵的驚喜截然不同,聽到法正的名字,賈詡的臉色更加暗沉,他的聲音緩緩的吟出,卻是一字一句字字深重:“妙才,你怕是小覷這法正了……據我所知,劉備能奪下巴蜀靠的可不是諸葛亮,正是這法正……” “啊……”夏侯淵一驚,“有這等事?” “昔日劉備入川,損了軍師龐統,有人提議給劉璋,讓他堅壁清野,如此一來……耗也把劉備給耗死了,劉備聞言……本已生出懼怕之意……正是這法正正確的揣摩了劉璋的心思,篤定他不會堅壁清野,這才給了劉備喘息之機,后來……劉備的兵馬圍攻成都,也是法正去游說……使得劉璋獻城投降!呵呵……或許,這些事例無法證明法正是個精于兵法的軍事,但卻足以證明他揣摩人心的本事……怕是不亞于昔日我大魏的郭奉孝,不亞于東吳的周公瑾了!” 郭嘉郭奉孝? 周瑜周公瑾? 夏侯淵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儼然,他沒想到賈詡給于這法正這么高的評價?!澳前凑瘴暮瓦@么說,法正……可不是馬謖之流可以比擬的!這場仗……還不好打了!” “打自然要打……不過卻不能隨了他劉備、法正的心思……”賈詡瞇著眼,眼珠子仿佛已經嵌在了那輿圖之上,“他們想在定軍山分出勝負,我們便不能讓他們抵至這定軍山,我們要在米倉山就阻擊這支兵馬……” “米倉山?”夏侯淵的眼眸向輿圖的右下方移動,“文和的意思是?出兵米倉山……在那里阻斷劉備的大軍?” “是!”賈詡的語氣變得嚴肅,“無論是魏延的陳昌道還是陳到、陳式的金牛道,此皆為佯攻,將軍只需派遣兩將扼守險要,分別阻之即可,真正的威脅……就是在劉備這主力大軍上,米倉山是一座險山哪,山中無道,需要人為去拓出一條山道……可一旦劉備大軍拓山道,翻過了這米倉山,那定軍山便如他們的囊中之物……十五萬大軍,足以控制定軍山所有山峰,山下水源亦會派兵駐守……到時候,居高臨下……我們就被動了!” 說到這兒,“咚”的一聲,賈詡的手重重的砸在輿圖中米倉山的位置,他的語氣變得急迫,“所以,現在就是比速度了,看是我軍先登上米倉山,占據山頭扼要……還是敵軍登上米倉山,翻過山巒進抵定軍山……這一戰的關鍵,就在于速度……就在于登上米倉山的速度!” 唔…… 賈詡的話讓夏侯淵恍然大悟,他連忙問兒子夏侯霸。 “蜀軍先鋒登米倉山的是誰?” “是蜀軍老將軍黃忠,副將嚴顏……” 隨著夏侯霸不假思索的回答…… “哈哈哈哈哈……”這次,夏侯淵爽然的大笑了起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笑聲震天動地……夏侯淵笑的也是前仰后翻。 賈詡疑惑,連忙問:“夏侯將軍?何故發笑?” 夏侯淵大手一擺,“我笑他劉備太過小覷于我,竟派一個老叟去先登米倉山,開拓山道……哈哈哈哈,米倉山崇山峻嶺,想要翻越何其艱難?等這黃忠翻過來,怕是一個月都要過去了,哈哈哈哈!” 這…… 賈詡見夏侯淵有些輕敵,連忙勸道:“夏侯將軍不可輕敵??!” “不怕!”夏侯淵頗為豪邁的昂著頭:“在整個大魏軍隊中,誰不知道我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一個老頭子跟我比速度?呵呵……文和……你且放寬心,依我看,等我翻過米倉山在漢水設伏,這黃忠保不齊來慢悠悠的趕來,到時候無需在山巔阻敵,直接在漢水半渡而擊之,此戰必定大勝……哈哈哈……哈哈哈哈……” 夏侯淵說著又笑了起來…… 賈詡還想勸,可聲音卻被夏侯淵的笑聲壓了下去……他隱隱覺得哪里不對,但想想……夏侯淵神速之名,絕非浪得虛名……陽平關距離米倉山又比梓潼與米倉山更近一些。 所有的事實上擺在這兒……論急行軍、論速度,夏侯淵不該敗給這位老叟黃忠??! 心念于此,索性……賈詡不再發言。 他的目光一如既往的凝在輿圖上的“米倉山”…… 心頭喃喃:『這是與劉備大軍的首戰,此戰若勝,那蜀軍的士氣與戰意也就垮了,當能為漢中再爭取三年的穩定!』 『多事之秋,如此多事之秋……大王在洛陽已是心力交瘁,漢中可不能再生事端了!』 …… …… 第600章 干了,翻過這座山頭—— 夏侯淵向外走出房間時候,賈詡不忘大聲囑咐,“夏侯將軍,昔日元讓(夏侯惇)將軍便是在這黃忠手中吃了大虧,千萬不可麻痹大意??!” 對于賈詡的囑咐,夏侯淵只是腳步微停,以此示意他聽到了,然后就邁起步子出了房間。 屋外,夏侯淵的長子夏侯衡、次子夏侯霸迎面走來。 夏侯霸看到了父親,迫不及待的說道,“爹,聽說這次來進犯漢中的還有那黑臉鬼張飛,當年我那從妹就是被他擄去……這次無論如何,也得狠狠的教訓下他!” “是??!”夏侯衡也感慨一聲,“當初娟兒妹子被擄走,迫于無奈,還為那黑臉鬼生下了一子一女,此為我夏侯家莫大的恥辱,當初三巴戰場讓他僥幸得勝,這次……無論如何,不能放過他!最好生擒了他,用他換回大妹子!” 夏侯淵聽到夏侯涓的名字,原本平靜的臉色不由得激蕩起幾許波瀾。 他“唉”的一聲長嘆,然后說道,“民間總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今時今日的涓兒……怕已經不再是你們的從妹了……不過,你們說的對,這份擄女之仇,不可能揭過去,咱們夏侯家一門也該好好的給他算算了!” 說到最后,特別是“擄女之仇”這四個字時,夏侯淵面色一改,變得咬牙切齒起來。 儼然…… 盡管嘴上不說,可夏侯淵是思念這個女兒的,也正因為愛之深,恨之切,他對讓他們父女離散的張飛自是恨得牙癢癢! 賈詡在房中聽到這一番對話,不由得也邁步出門,提醒道:“妙才將軍切勿動怒,將軍與那張飛的仇恨是私仇,可今日將軍要做的是國仇……是魏與假漢在西線戰場決戰中的首戰……再說了,這一仗的對手是黃忠,并非那張飛,夏侯將軍切記冷靜,凡事三思而行,此戰……只可成功,不可失??!” 聽到這兒…… 也不知道是“國仇”是“決戰”這樣的辭藻刺激到夏侯淵,還是養女夏侯涓被擄走這件事兒激起了他的憤怒。 夏侯淵這個尚義奇男子,他那俊郎的面頰突然變得兇神惡煞。 “哈哈……” 伴隨著一聲譏諷似的大笑,他大手頗為豪邁的一揚,“若真是那黑臉鬼,或是馬超馬孟起,因為三巴、梓潼之威,本將軍或許還會生出幾分忌憚,可黃忠?哈哈哈哈……他都快七十了吧?俗話說‘人老無能,神老無靈!’我夏侯淵怕天、怕地、怕神明,卻還不至于把一個半只腳邁入棺材的老叟放在眼里!縱是本將軍讓他一百里?他也翻不過那米倉山!” 說到這兒,夏侯淵展現出霸道的一面,他直接吩咐,“衡兒!霸兒!” “末將在!”夏侯衡、夏侯霸當即拱手。 “著令你倆即刻點八千精銳隨我翻越米倉山,在那漢水之側設伏,將這黃忠與蜀軍先鋒隊伍一網打盡!” 隨著夏侯淵的吩咐,夏侯衡、夏侯霸再度拱手,“末將領命——” 不是“孩兒領命”,而是“末將領命”。 人言,魏軍中軍紀嚴明,可夏侯淵這支神速軍團中,更是軍紀嚴明!若非如此,在古代急行軍的長河歷史中,三日五百、六日一千談何容易? 只是…… 聽著夏侯淵的話,賈詡不由得又生出些許不祥預感。 八千精兵! 沒錯,是那八千精兵! 心念于此,賈詡連忙道:“將軍,如今我們與蜀軍比拼的是速度,是誰先翻過那米倉山,輕裝簡行……是為提速的關鍵,精簡兵卒亦為關鍵之一,八千精卒……恕我直言,在山巒中調度起來并不容易,聚攏在一起也容易暴露行跡,不如……削減為三千,如此速度更是迅捷如風,更無虞暴漏的風險!妙才將軍以為如何?” 賈詡提出了頗有建設性的經驗。 他出身關中,先后在董卓、張楊、張繡、曹cao手下做幕僚,其中就不乏駐守宛城這樣的山地城池…… 對山地作戰是有一定經驗的。 但……儼然,夏侯淵不這么想。 他大手一擺,“文和多慮了!哈哈哈哈……我們的對手,不是那平定三巴的張飛,也不是下辨立功的馬超,更不是七進七出的常山趙子龍,黃忠?哈哈哈……這老家伙,縱是他曾經威震荊南又如何?如今他老了,等他翻過米倉山?呵呵……本將軍早已率軍收回三巴、平了蜀中!” “哈哈哈……文和,你就安心在家待著吧!等我將這黃忠的腦袋劈落,咱們一道向我大哥上書請功!” 說到這兒,夏侯淵不再理睬賈詡,接著吩咐,“傳我軍令,此次急行,所有軍輜悉數清點,出征將士小心看護,隨身行囊輜重,勿要折損——” 隨著夏侯淵這最后一句話……不,準確的是,是最后一番囑咐的吟出…… 整個陽平關一下子忙碌了起來。 點兵的點兵,清點物資的清點物資……一派繁忙卻又井然有序的模樣。 唯獨賈詡,隨著夏侯淵的走遠,他“呼……”的一聲長長的吁出口氣,像是陷入了某種遐想……不過很快,他就想通了,再睜開眼睛時,口中喃喃吟道。 “也好,這樣也好——” …… …… 米倉山腳下,黃忠的三千急行軍已經趕到了這里。 這之前的行軍,有陸路,有水路,即便是山道,也有跡可循……容易通過……當然,即便如此,十五日的路程,愣是讓黃忠在五日內完成! 一個個兵士……已經有些累成狗的模樣! 不過…… 從眼前的米倉山起,累……已經無濟于事!因為此間再無山道,再無行跡可循,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攀援。 速度……意料之中的,會降下來不少。 “將軍?這是作甚?” 一群五斗米教的弟子,本是監視黃忠一行,將這邊的情報飛鴿報于漢中…… 可現在,他們卻是以“俘虜”的身份被押解到黃忠的面前。 事實上,這些五斗米教的探馬很容易就被發現了。 因為黃忠跑的太快了,手下的兵勇又多是荊南弟兄,荊南多山,當年討伐叛逆……沒少在山巒中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