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1055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再比如,如今流傳的這兩句話……這兩句與如今劉備的這場大婚有關的話。 ——巴蜀要出一個皇帝。 ——吳懿的meimei要嫁給帝王! 如果按照歷史的推演…… 算上養子,劉備的四個兒子,劉封、劉禪、劉永和劉理…… ——封禪永理! 這可是古代皇帝專用的祭祀活動! 似乎……在這些信息渲染下,江東關家父子大捷,劉備再不用顧及孫劉聯盟的情義,果斷休了孫尚香后,如今第一時間娶吳懿的meimei。 這一樁婚事,似乎就有那么點意味深長了! …… …… 第547章 巫山神女?不,是巫山云雨! 桌案上擺放著各種水果與點心,還有那饕餮盛宴一般的美食,讓人不由得食指大動。 酒席間,一個個蜀中官員,一個個追隨劉備許久的文臣、武將互相敬酒,推杯換盞、談笑風聲。 因為劉備迎娶吳懿的meimei,這在蜀中已經算是大事兒的大事兒…… 不光是這酒席上,整個巴蜀的氣氛都變得熱烈而奔放。 反觀此時的法正,似乎是為好基友高興,面對那溫熱的酒水,法正連飲了三樽。 他似乎尤自意猶未盡,連連直呼,“再來,再來!” 這時,法正的仆從連忙提醒法正,“太守不可再飲酒了,主公與諸葛軍師三令五申,要太守少飲酒水……說是那病……” 仆從喚法正為太守,乃是因為劉備占據益州后,任命法正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 只是,這位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如今正在興頭上,哪能說不喝就不喝? 他長袖一擺,“今日高興,明日再少飲酒,你且退下……” 說話間,法正肆無忌憚的繼續舉杯暢飲。 仆從看著一臉憂心,卻也不敢再去勸。 “孝直好酒量……”糜竺不知道法正的病狀,他一邊夸贊,一邊感慨道:“說起來,孫夫人遠去,東吳亡國在即,主公本也不用再顧慮那所謂的孫劉聯盟。吳夫人有大貴之相,又是益州重臣……如此天造地設般的姻緣,之前……我等屢屢勸主公迎娶,可主公卻是推遲再三,還得是你法孝直啊,別人勸不動主公,可你這么一勸,這喜事兒就成了!” 隨著糜竺的話,孫乾與簡雍彼此互視,他倆自然知道……這樁婚事,對后方穩固,對即將到來的北上漢中有多重要? 簡雍一邊笑,一邊道:“是啊,我自涿郡起就追隨主公,卻還是不及孝直了解主公啊,主公礙于他與劉瑁乃是同族,故而對這娶妻之事有所猶豫,可孝直卻說,‘論遠近親疏,這種關系哪有晉文公與子圉(yu)之近呢?’主公這才不再猶豫,同意了這門親事??!” 這就是語言的藝術…… 也是為何法正如此被劉備喜歡,認之為基友。 要知道,子圉乃是晉文公的親侄子,晉文公卻娶了子圉的妻子,也就是娶了自己的侄媳婦。 與晉文公比,劉備不過是娶了已故同宗兄弟的妻子,平平無奇,平平無奇! 當然,這里必須多講一句。 在漢代,娶寡婦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兒,且不會有任何非議。 一者,一些寡婦有子嗣,再生時成功率也會變大,這在生育率低下,且講究“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古代至關重要。 二者,古往今來……婚姻的本質……其實就是一場交易,寡婦的家族需要再抱住一座大山,大山也需要聯合當地的權貴,穩固局勢……一來二去……這般女子先后嫁給數人……締結聯姻的做法,在大族中屢見不鮮。 還真不是所謂的“魏武遺風”…… 這時代,風氣就這樣。 比如……桂陽太守趙范想把嫂子嫁給趙云。 劉備娶吳懿的meimei。 蔡文姬先后嫁了三人,其中第二人還是南匈奴的左賢王,并且生有兩子,后又與董祀生有一子。 更不用說,那名聲赫赫的人妻收割者——曹孟德! 或許與我們的固有觀念不同,這個時代……并沒有三從四德,女人的地位其實是極高的! 倒是伴隨著簡雍、孫乾、糜竺的話,法正一邊喝酒,一邊堆笑著。 “小事一樁,小事一樁……” 儼然,法正有些高興的過頭了。 事實上,他并不是因為這門婚事而高興,他是由衷的為好基友如今的局面高興。 一者,荊州連戰連捷,逆魏北遷,東吳亡國; 二者,蜀中局勢穩固,如今因為與東州派的翹楚級人物吳懿聯姻,好基友劉備的地位穩如泰山,堅如磐石…… 那么接下來……北上漢中,一切的顧慮與隱患全都提前解決了。 或許,真如傳聞中那樣,巴蜀要出一個帝王呢—— “哈哈哈……哈哈哈……”法正心情大好,越喝越是高興。 可突然間,熱酒下肚……讓他心頭仿佛突然劇烈的疼了一下…… 但法正不以為意……依舊是談笑風生。 這邊,左將軍府的宴席中,法正漸漸的醉了,話也變得密了,心也變得疼了…… 那邊,吳家府邸…… 吳懿與李嚴一道在池塘邊散步,他們也喝了一些酒,meimei的再嫁,吳家抓住劉備這棵大樹,這都是讓他欣喜的,可李嚴在酒席間小聲對他提及的一句話,卻讓吳懿……不由得憂慮了起來。 這無關乎于聯姻“紐扣”與益州內部的團結,而是更敏感的一條: ——繼承! 或者說是——世子人選! “踏、踏……” 吳懿與李嚴的腳步聲在這特殊的夜晚,在池塘邊顯得格外的清脆,漸漸地,吳懿的腳步變得厚重了起來。 李嚴卻說,“無論如何,都該恭喜吳將軍哪……” 吳懿腳步一頓,沉聲道:“原本那觥籌交錯間,我也是覺得我吳家該被恭喜,理應被人道賀,可李尚書……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若非你的那番話,我吳懿竟還活在夢里!” 很明顯吳懿的話中有些頹然。 這與他白日里的心情截然不同……他的臉色暗沉如紙,就好像……命中注定,他們吳家不是大喜,而是當有此一劫。 “唉……”幽幽的一聲嘆息,吳懿恨恨的道:“早知道,我這妹子嫁給劉皇叔后,吳家會卷入奪嫡之爭……乃至于在將來成為眾矢之的,我……我……唉……唉……” 像是懷揣著極大的悔意……吳懿一個勁兒長吁短嘆。 李嚴緩緩張口,像是進一步的引導:“昔日漢靈帝留下一封詔書給他最信任的宦官,也是那西園八校尉之首的蹇碩……意圖立二子劉協為繼位之君,可事情敗落,被何皇后與十常侍聯手銷毀遺詔,誅殺蹇碩……” “二皇子,也就是如今的天子雖是躲過一劫,可無論是蹇碩,還是當今天子背后的董太后都難逃一死……我總在想,若是當年漢靈帝留下的詔書是傳位給次子劉協,那蹇碩、董太后還會不會有此一劫?還會不會有后來的宦官與外戚的爭斗?有那國賊董卓入京?有這漢室的天下分崩離析?” 這…… 李嚴句句提及的是漢靈帝,是那奪嫡之爭,可句句又映射到這一次劉備與吳懿meimei的聯姻。 在他的提醒下,吳懿不免多想。 其一,劉備不年輕了! 其二,meimei若懷有劉備的子嗣,劉備的長子阿斗又不成器,這世子之位……他們吳家定然是要爭的。 可爭歸爭,真的爭到最后……他們東州一派,與劉備麾下元老一派……必有一方慘??! 吳懿不是不敢……而是承擔不起。 要知道,倘若慘敗,吳氏一族或許也會如同那董太后消失于洛陽一般……徹底的在這巴蜀之地消失。 成王敗寇,自古亦然—— “正方……救我啊……”吳懿突然轉身,他恭恭敬敬的朝李嚴拱手,語氣迫切至極,“正方,你與我都是從外域流寓于此益州,又都是這些年苦心孤詣……這才有了一方門楣,你既提出了這一條,必定有破局之策……看在你、我之情義的份兒上,你得給我指上一條明路??!” “這……”李嚴故作遲疑…… “正方……”吳懿的語氣更迫切了,再看向李嚴的目光愈發的望眼欲穿。 “唉……”李嚴故意做出無奈之下的甩手,“你、我同僚多年,我如何能見死不救呢?何況……吳夫人若有子那必然年幼,就算是那劉禪不成器,可主公手下的元老不會善罷甘休……所以,依我之見,你需一方援手啊……若能得良助,重重的將那些元老打壓下去,到時候……誰還敢動吳家?” 這…… 李嚴的話吳懿只聽懂了一半兒,還是一少半兒,“我去哪尋援手???正方……你就別賣關子了!有話你就直說吧……” “子遠(吳懿的字),你別忘了……”李嚴提醒道:“這益州之地除了咱們東州一派、主公的元老一派……還有一派,這一派的能量亦不容小覷……” 唔…… 李嚴的話讓吳懿一怔,他連忙問:“是荊州一派?可……這不對呀,荊州一派的首要任務是諸葛孔明啊,他一顆公心,豈會幫我?豈會打壓那些元老?” “錯了!”李嚴提醒道,“孔明乃主公最信任之人,主公可以把整個巴蜀托付于他,他早已超然于這些派系……” “那……”吳懿接著想,荊州大族除了投靠曹cao“蔡”、“蒯”兩族外,就輪到“龐、馬、向、習”四大家族…… 等等…… 吳懿突然想到了一個人,他脫口道:“是劉封?是主公的養子劉封?” 在提到這個名字后,吳懿渾身猛地顫了一下,像是恍然驚醒,他驚愕的說,“正方,你的意思是……是……” 與吳懿那迫切的語氣截然不同,李嚴顯得很鎮定,他緩緩的抬手,眼眸也眺望向那皎潔的月色,“還是那句話……主公已經不年輕了,便是吳夫人有孕,是男是女也未有定論,即便是男娃,可在繼任大統時,他又能長得幾載?與其賭這么一個未知……倒不如支持主公的養子劉封,東州派與荊州一派勠力同心,將來劉封公子繼位……又怎么會為難吳家呢?非但不會為難,還會委以重任哪……” 這…… 無疑,李嚴的這一番言之鑿鑿的話讓吳懿動心了! 他不由得心頭喃喃: ——『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