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1029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這次,孫紹、太史享、周峻、黃柄彼此互視,交換過眼神,他們變得更堅定了。 “趁著云旗公子布下的這驚天謀略,趁著這天賜良機,我們必須做成這件事兒,必須讓那孫權狗賊為他往昔的一切行為付出代價!” 小喬有些失神了,她知道,這是包括他兒子在內共同的決定,可她還是有些擔心。 因為在她經驗世界里,孫權可以敗無數次,可對于兒子周循,對于眼前鴻雁的這些小輩,他們只要敗一次,就徹底的完了! “或許放在公瑾被毒害之時,我若知道真相,我也會像你們一般不顧一切,可現在……時間仿佛抹平這一切,讓我變得異常平靜?而你們能有多少兵?孫權再不濟,他手中還握有五千車下虎衛,這些都是忠誠于他孫權的……我……我雖是女子,可我知道那孫權不好對付,你們要做的事兒,我……我真的害怕!” “嗖、嗖、嗖——” 劍刃出鞘,四個人,四把劍同時拔出,他們鄭重的望著小喬,余光則已經瞟向了窗外,“喬夫人還不知道吧,早在半年前這里就是我們鴻雁豢養死士的地方,我們的劍……隱忍了半年之久,終于……終于在今日可以出鞘,喬夫人看看,這些劍正無比鋒利!” 這…… 小喬深吸一口氣,莫名的因為這些小輩的話,讓她剎那間變得堅定果決了許多。 只是,她尤是無法置信,“你們說……半年前,周府……周府就已經是圈養鴻雁死士的地方?那些死士都藏在這府邸中?為何我……為何我一無所知!” 小喬一邊說話,似乎是因為緊張,她連連后退,不自禁她退出了房門,到了房間的后門處,沒曾想……竟是后背撞到了什么。 而在薄薄的日影下,一把把明晃晃的刀劍反射著森然的寒光,讓小喬徹底驚醒了…… 再抬眼,她看到了院里烏壓壓的站了五百多名白衣死士,各個手持利刃,肅殺恐怖。 這一刻,她總算意識到孫紹他們沒有在騙人,這五百死士,幾個月來都潛藏在這里,引而不發! 一切的隱忍都是為了——今朝??! 就在這時,只聽得“哐當”一聲,像是屋中什么響徹。 緊接著,這些白衣死士紛紛站起身來,腳步整齊劃一…… 孫紹是第一個走出房間的,他的劍指向那東吳的行宮處。 “諸君可都準備好了?” …… …… 晨曦微露,建鄴城大門洞開,遙遙可見那浮橋之上,一隊隊騎兵正在前行。 而在這些騎兵的擁簇下,一輛奢華、闊綽的馬車正在當中。 這是孫權與他的五千車下虎騎……聽聞近江處遭遇飛球的突襲,煉獄火海之下,連江的鐵索隨時有被融化的風險,孫權再也坐不住,第一時間帶車下虎騎前去江邊一窺究竟。 不少百姓聞訊也趕來,紛紛站在城頭,眺望著江面上那紅撲撲一片的大火。 人群中議論紛紛。 “聽聞昔日,樊城就是被關家四郎一把天降大火給焚毀的,如今近江的大火,除了是為了破吳侯的鐵索橫江?是不是還有威懾的目的?” “別說了,這不,吳侯已經帶車下虎騎前去支援……有車下虎騎在,莫說是鐵索橫江還在,就是真被融化了,蕪湖港也沒那么容易失陷……” “可別說這大話了,若不是那關麟不燒百姓、黎庶,一把大火直接把蕪湖港給燒了,到時候……哪還有車下虎騎?哪還有東吳的水軍?更何況,當年柴桑、廬江時,許多人也是這么說的,可現在柴桑、廬江又是誰的么?” “這不,那關家四郎還沒燒蕪湖港么?咱們建鄴城也沒攻破么?話說回來……吳侯一直扣押著那些大族族長,這也不是個事兒??!” “噓……你不要命了,小聲點兒!” 人群中,不乏鴻雁的人,他們一個個帶著斗笠,看到孫權的馬車后,分別從兜里的垂檐上抬起一點眼睛,遠遠的去觀察那馬車。 終于,一個鴻雁之人位置極佳,看的真切,他小聲朝身旁的人說道:“的確是孫權,如假包換!” “我即刻去把這消息傳往周府……孫權既出,鴻雁也該行動了!” 這邊廂,鴻雁的暗潮涌動有條不紊。 那邊廂,呂蒙湊近孫權,輕聲道:“吳侯帶五千車下虎騎,我越想越是不安,思慮再三,萬一建業內部出現變故,那當如何是好?” 孫權看著呂蒙:“這不,還有你嘛!有你在,能有什么變故?建鄴城還留有官兵……足以震懾群小,更何況……事有輕重緩急,當此之時,若然橫江的鐵索當真被融化,蕪湖港有失,建鄴城就是駐守數萬兵馬?又還有什么意義?退一萬步說,那些大族族長被幽禁,這些大族的部曲投鼠忌器,怎么會有亂子?” “但……”呂蒙還是覺得哪里不對。 可偏偏,除了一個“但”字,他什么也開不了口,似乎……是他多心了。 號角吹響,車下虎騎迅速的向蕪湖港疾馳…… 不少百姓望著那涌動的兵馬,時不時的議論,“可謂是多事之秋……” “洗洗睡吧,誰知道等到正午的時候,這城頭又是誰的大王旗?” “哇哇,娘,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儼然,人群中不少老幼孺婦也在,他們一個個懷揣著迷惘的眼神,充滿著對江東前途的擔憂。 …… …… 孫紹指點著建鄴城的地圖,上面詳細標注著建鄴城的每一處要塞。 他慷慨的說道:“孫權帶五千車下虎騎前去支援,建鄴城內群龍無首,周循將軍會想方設法拖延孫權大軍抵達蕪湖的時間,我們需要做的是……在孫權到達蕪湖之前,先一步將困在行宮內的各大族族長給救出!” 當即,孫紹吩咐道:“周峻你帶一對死士去攻打行宮,太史享你去阻攔呂蒙,黃柄……你帶百人控制宮中,務必將吳國太、步練師等吳宮女眷掌握在手中……” 說到這兒,孫紹又囑咐道:“我親自去控制武庫……” “好……” 眾人齊聲應答。 孫紹最后補充著說道:“按照云旗公子的計劃,天上的飛球會空降一只兵馬協助我等,荊州水軍也會大力進攻蕪湖港吸引孫權的注意力,我等任務……也是決勝之道……便是救出這些大族族長,只要獲得他們的支持,將這些族長先一步送到蕪湖港,說服那里的守軍放棄抵抗,喜迎荊州王師,這一戰就贏了!” 太史享主動請纓,“倘使我軍奪下宮殿,敵軍勢必會包圍宮殿,那時……武庫的軍械將成為敵軍爭奪的焦點,也是最為兇險之地,紹兄,不如我與你交換,我來攻武庫,守武庫!” 不愧是太史慈的兒子,這種時候主動站出,要承擔最艱難的任務。 黃柄、周峻也附和道:“對,武庫至關重要,紹兄又是我鴻雁首腦人物,萬不得有閃失,所以這武庫,我們來守……” 孫紹面露威嚴的張口,“鴻雁雖非軍旅,然也最講究規矩,我是鴻雁之主,這種時候我的話便是規矩,都按我說的做……” 說罷,他豁然起身,健步走到窗外,走到那一個個死士的身上,漫天的日光溢了進來,外面好似浩渺深邃的蒼穹,朝陽初生,艷麗如血……就連風吹來的都像是飽滿的詭計! 院落中站立著的幾排死士,他們以矍(jue)亮的目光望向孫紹,前排的兵士高呼,“將軍?何時殺敵?何時誅那孫權無道——” 孫紹的目光緩慢地、一一凝視過這些堅忍凜冽的臉,他能清楚的記得,第一排的這幾人,每一個都因為一些家仇……與孫權不共戴天、不同日月! 這么多仇恨匯聚而起的目光,似乎于整個東吳而言是那樣的渺小,但此刻匯于一處,又讓人不自禁的想起四個字——“鋒芒畢露!” 孫紹感慨道:“諸君都與那孫權狗賊有不共戴天之仇,自我父親小霸王孫策殞命后,自東吳第一猛將太史慈將軍殞命后,自江東的大都督周郎殞命后,自徐琨、吳景、孫翊、黃蓋將軍……殞命后,諸君就與我一道隱忍到今日,這十余年來我識諸君,諸君識我,我與諸君都知曉那殺人的幕后兇手就是孫權,可我等從未起事,我等始終在隱忍……我等在等,在等將那孫權狗賊一擊必殺之日!今日吉時已到,破賊之勢就在今朝,若勝……我與諸君均能告慰那一個個先烈的在天英靈,若敗……我與諸君與那些英靈同去——” 眾死士一齊跪下喊道:“追隨鴻雁,誅滅無道,萬死不辭——” 太史享高呼一聲“以血盟誓……” 當即,眾死士齊刷刷的抽出刀劍,一片冷耀如血,轉瞬之間,刀起血揚,每個人都在胳膊上劃出細微的傷口,任憑鮮血淅瀝而下。 太史享、孫紹、黃柄、周循……也拔出劍來,割破手臂,將血莊重的涂在唇上。 直到這時…… 孫紹方才高喊:“出發,破賊之日,就在今朝——” …… …… 建鄴城行宮的望樓之上,幾個守衛面色悚然的在議論著什么。 “你們說吳侯這次帶著車下虎騎去支援蕪湖?能頂得住那荊州軍么?” “我可聽說了,何止是荊州軍,這次……就連那關云長都來了,親自統籌部署進攻蕪湖,再加上煉獄火海在前,周循怎么可能守???怕是吳侯趕到之前……蕪湖港就被攻陷了!” “吳侯手下還有呂蒙將軍,這段時間,在呂蒙將軍的提議下,吳侯大刀闊斧的改革,還田于民,這已經頗具成效……或許有呂蒙將軍的幫助,東吳能轉危為安呢?” “呵呵……睜開你的眼睛看看,現在東吳還拿什么轉危為安!拿行宮里的那些大族族長么?這無外乎是飲鴆止渴,一個不好就會被反噬……” 就在這些守衛議論之時…… 突然,有個窗邊的守衛顫聲問道:“那、那是什么?” 幾個守衛一起擁到窗口,只見得遠處街道上煙塵滾滾,數匹馬當先奔馳,數百人隨后奔跑,超過一百的旗幟,在曜日的映照下,上面的字眼清晰可見。 太史—— 太史慈的太史! 孫—— 孫策的孫! 周—— 周瑜的周! 還有徐琨的徐,黃蓋的黃,吳景的吳…… 還有那一個個永遠無法瞑目的名字,以及他們姓氏所代表的旌旗。 來了,他們來了…… 他們怒氣沖沖、殺氣騰騰的殺來了! “啪”的一聲,一名守衛嚇得雙腿癱軟,整個人跌倒在地上,他驚慌的喊道:“快……快去稟報呂蒙將軍,快去稟報呂蒙將軍……” 只是,也不知道是因為這一個個望樓上的守衛悉數腿軟,無法動彈,還是他們本能的不愿意去動…… 那守衛喊得聲音夠大,可卻無一人去稟報呂蒙。 呂蒙此時正在閣中讀書,他很喜歡讀書,讀書使他能短暫的忘卻一切煩惱…… 這時,一名親衛跑的上氣不接下氣,飛奔過來喊道:“呂將軍……不……不好了,宮殿……宮殿方向被人進攻了,行宮處放棄抵抗,賊軍已經……已經沖進去了!” 什么? 呂蒙大吃一驚,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他一蹦三尺,連忙問道:“賊兵?哪來的賊兵?” 他連忙沖了出去…… 此時的街巷上已經是一片混亂,遙遙可以聽到街巷中那整齊的步伐,以及威儀棣棣的喊殺聲…… 這喊殺聲來自行宮,來自武庫,來自附近的一個個街巷。 “呂將軍,是……是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