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813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這是得經歷了什么? 經歷了多少?才能如此這般的不自信? 張飛又是下意識的揮掌,又是猛地一拍馬超的肩膀,他咆哮著張口:“大哥怎么用俺張飛,那便怎么用你馬孟起,俺張飛統多少兵,你馬孟起也統多少兵!除非俺大哥與孔明瞎了眼,否則必重用你馬孟起——” 張飛這像是宣言一般的話語,讓馬超心頭一陣悸動。 他突然發現,張飛那拳頭……似乎也沒那么痛了,因為看到了希望……他這身子骨,還扛得??! …… …… 江州,諸葛亮風塵仆仆的趕到這邊。 他此前本在都江堰,他在實地考察,尋求糧食的增產之法,為未來……一定會來到的漢中之戰積攢充足的糧草。 諸葛亮甚至預料到,漢中一戰一定是一場持久戰,考慮到魏軍可以通過祁山,源源不斷的從下辨城運兵支援漢中。 那么。 漢中的博弈,比的就不止是雙方的排兵布陣,更是后勤的保障與運輸能力。 糧草至關重要。 原本,都江堰糧草增產的問題就夠難了。 可誰曾想,劉備提出了新的要求,下辨城局勢危如累卵,兩位上將軍身處下辨,生死未仆,劉備要出征。 于是,諸葛亮風塵仆仆的趕至江州,就近籌糧。 蔣琬也是風塵仆仆的趕來,剛剛進城,就直奔諸葛亮臨時辦公的衙署。 “怎樣?” 看到蔣琬,諸葛亮忙不迭的問。 蔣琬如實回稟:“按照軍師的吩咐,所有糧庫均已摸底,除南中外,幾乎所有糧庫均未有半分存糧……南中的話又是南蠻部落之地,無論是商務署,還是攤丁入畝均涉及不到那邊,從那邊征集糧食頗為困難,那些蠻王頗為抵觸?!?/br> “南中么?”諸葛亮瞇著眼,他輕輕的撫額,“南中雖名義上臣服于主公,可事實上,他們一直沒有按年月繳納貢糧,從那邊調糧……暫時不要考慮了,就說現有的城池,哪一座還能擠出些許糧草!” 諸葛亮為了劉備的大軍北征幾乎是cao碎了心。 他不是巧婦,可他卻真的在做“無米之炊”…… 這個…… 蔣琬也知道,下辨戰場局勢的瞬息萬變,他凝著眉,神情亦是頗為凝重。 倒是諸葛亮身旁的馬謖提議道。 “其實,還真有一部分糧草……” 諸葛亮驟然回頭,蔣琬也把目光望向馬謖。 馬謖則解釋道,“商務署對整個巴蜀的商賈予以管轄,其若是售賣糧草,則需在糧倉中轉過度,便是為此,我們的糧倉中其實是壓著一批商務署的糧食,這些是商賈之糧,倒是可以拿來應急……只是……” 馬謖的話講到關鍵的地方,突然戛然而止,他沒敢說,這樣做的后果。 事實上,這樣做,后果很嚴重。 要知道,嚴格意義上,商務署壓得這批糧食,只是例行的檢查,這些糧食都是商賈的,商務署是沒有資格隨意調派的。 一旦商賈收不到糧,那商務署的聲望將一夕間墜地,甚至……再無商賈愿意加入商務署,支持商務署。 這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諸葛亮哪里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他闔著目,“下辨城,若能攻陷,那對于北攻漢中將至關重要,可如今……兩位將軍深陷其中,生死未仆,足可見,這下辨城攻陷的難度,我又聽聞,曹休率三萬精騎趕至下辨城馳援,事急從權……主公也必須第一時間支援,否則翼德與孟起就兇多吉少了?!?/br> 諸葛亮說了這么一大番話,卻是咬著牙苦澀的張口:“可是,商務署的糧,不是我們的,是商賈的……好不容易因為云旗提出的‘商務署’約束商賈,穩定物價,這等局面來的何其不易?現在,要因為這下辨一戰,讓這一切都打回原點么?” 聽著諸葛亮的唉聲嘆氣。 馬謖道:“比起商賈,無疑……下辨城更重要,數以萬計的蜀軍更重要,兩位將軍更重要!” 蔣琬沒有說話,他能理解諸葛亮的心情,可這種時候,必須做出抉擇。 自古,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是啊……”諸葛亮有些感慨:“翼德與孟起還是太心急了,圖謀漢中當一步一個腳印,可三巴戰場打的太順利了,因為那云旗的《斗戰神》,這幾乎將一年的戰場濃縮到了一個月,這也給了翼德,給了孟起過多的信心!” 一時間,諸葛亮也迷惘了,突然他不知道,這雷厲風行的攻下三巴,然后馬不停蹄,繼續北上攻下辨城,這一切……是對是錯? 是不是太急了? 對他而言,蜀中的治理既已廢除人頭稅,推行攤丁入畝,那就該以人為本……可現在的局面,是在挖蜀中治理的根哪! “我無法定奪,此事……還是問過主公,由他決定吧!” 諸葛亮揮手,“商務署的存糧就在江州,現在,咱們一起動身往梓潼,面見主公,親自向他稟明此事,要魚還是要熊掌……唯主公可以抉擇?!?/br> 說著話…… 諸葛亮就轉身往門外走去。 就在這時。 “報——” 一名信使迅速的闖入此間,將一本書籍呈上。 “這是?” 諸葛亮好奇,這種時候……誰會送來一本書呢? 卻聽得這信使道:“此乃襄陽關太守與建安名士王粲合作編纂的《英雄記》……說是已經完成兩人的記傳,請諸葛軍師過目?!?/br> ——英雄記? 兩人的記傳? 諸葛亮微微一怔,他連忙接過這書籍,拿在手中,赫然……書籍的正面寫著《英雄記》三個字。 諸葛亮翻開第一頁,赫然……一個名字出現在他的眼前。 是——馬超,馬孟起! 而屬于他的章回有一個醒目的題目: ——《英雄記:從雍涼庶子馬兒到漢神威將軍》 在這題目的下一列,一行篆體小字凌然于眼前。 不忠?不孝?不義? 不,這只是西涼馬兒搞砸了而已! 神威天將軍,從來重情重義。 他永遠值得信賴—— …… …… 第441章 駕人龍之婉婉兮,載云旗之委蛇 梓潼,一張巨大的地圖鋪展開來。 法正正在向劉備講解進軍路線。 “下辨位于祁山道與陳倉道之間,是逆魏輸送兵馬、糧食往漢中的重要來源,如今的情況,是馬超進入了下辨城,張飛也率大軍馳援,而下辨城內有曹洪、楊阜、趙昂,還有馬孟起的克星,那個叫做王異女人的駐守,更兼之雷定七部氐人坐鎮,外部,則有曹休率三萬精騎馳援,按照現有的情報,如今的局面大致可以分為三種?!?/br> 劉備與法正并不知道下辨城如今的戰況。 他們還在做北上進軍的準備,分析種種可能。 “孝直接著說?!?/br> 劉備目不轉睛的盯著那地圖。 語氣雖是平靜,可心中的緊張感卻是油然而生,呼之欲出。 法正接著分析,“為了守住下辨城,魏軍可謂是不遺余力,現在的情報,其一,翼德與孟起均被圍于下辨城中,其二則是兩人被困于山巒之中,其三則是兩人分別被圍于不同的地方,若是前兩點還容易救援,若是第三條,則尤為麻煩——” 說到這兒,法正手指從下辨城順著東側的“河池城”滑動到“陳倉道”,再從“陳昌道”順著往下繼續滑,滑動到勉縣、滑動到關城,滑動到陽平關。 法正的語氣中也透著擔憂:“況且,救援下辨城,不止是需要制定擊敗曹洪、曹休的計劃,更要防范魏軍漢中的兵馬隨時馳援,出兵若是少了,很難救下兩位監軍,出兵多了,萬一夏侯淵神速下關城,從那邊,直殺至葭萌關……如此三巴門戶大開,若殺至劍閣,則梓潼危矣!劍閣若失,則我軍就沒了退路,糧道也徹底斷了!” 法正細致的分析,其實就是想表明一點,現在的局勢,去救下辨城,無異于虎口拔牙,是九死一生。 劉備臉色陰沉,其實,法正提到的這些,他如何想不到呢? 要知道歷史上,三巴、下辨、漢中這一系列的戰斗是在足足一年之后才開始打響。 這多出來的一年,劉備需要全力組織生產,調整益州官員結構,消化入侵占領的民心問題,還有最重要的,征兵與籌糧。 毫不夸張的說,張飛“三巴”拿下的太順利了,這讓整個征討漢中的進度加快了不少,但同時,對后勤……是巨大的考驗。 縱劉備有諸葛亮這等萬世難得一遇的治國、內政奇才。 可現在的劉備,他的儲備,他的底蘊,依舊是經不起一場大??! 任何一場潰敗,都會讓整個蜀中的防線、士氣、戰意……還有那新興的政令,一切的一切都會瓦解。 故而,法正把困難都擺明,就等劉備做決定。 沉吟…… 良久的沉吟。 終于,劉備艱難的睜大眼睛,這一次的北伐,他還是義無反顧…… 他還是那個“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劉備。 且不說馬超。 單單三弟張飛一人深陷那鬼蜮莫測的戰場,他劉備就必須救。 “我知孝直說這些的目的,可我請教孝直的是如何進軍,而非進軍的困難,而非戰敗的后果,孝直只說行軍路線即可?!?/br> 劉備幾乎是咬著牙說出這一番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