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728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那是新野城! 他先是驚呼:“是新野城?他的目標是新野城?” 然后,張遼的眉頭深深的凝起,他的聲音加重了,語調也變得急促了?!八趺淳湍苓x擇攻新野城?” 是啊…… 整個北岸的布局,唯獨新野城的布防最弱! 特別是昨夜將于禁調往漢水后,新野城的布防……只剩下龐德與一萬多人了! 這…… 這…… 一時間,張遼只感覺心頭“咯噔”一響,他內心中尤自急呼。 “這小子,怎么就能繞開漢水的防線,怎么就偏偏選……選擇新野城?” 他不懂…… 這一刻,他完全不懂! 整個漢水被封鎖,別說敵軍的斥候,就是一支飛鴿都放不過來! 那么……在這么多選擇中? 這小子怎么就都選到了最優解! ——這特么什么意思? ——這特么是開天眼了吧? …… …… 第400章 黃某打了一輩子仗,這仗聞所未聞 因為,這一支一萬五千人的騎兵軍團繞開漢水的防線,狂奔直擊往新野城。 張遼原本的計劃有些被打亂。 他有些隱隱的驚慌。 這太離譜了。 這支騎兵太離譜了。 那關麟太離譜了! “文遠將軍不必驚慌?!闭煞堑能妿熩w儼也在,他也一邊看著輿圖,一邊琢磨著這件事兒。 沉吟了片刻,他試著分析,“或許是巧合呢?是那關麟察覺到我等的防護是以白河為邊界,故而,避開鋒芒,選擇從唐河繞過漢水,然后再轉到白河向上進攻?進而……去救援新野城中的關家兵!” 趙儼這看似有點靠譜的分析,多少讓張遼心頭的驚慌感消散一些。 呼…… 一聲長長的呼氣,張遼沒有回話,而是繼續望著輿圖,想象著這支騎兵如今的位置,距離新野城的距離。 趙儼接著說,“從唐河到白河再到新野城,即便是騎兵,少說也得行進一日一夜,可文遠將軍在朝陽城與新野后的‘鵲尾坡’都布有兵馬,這本是以防萬一……現在正好能用上這兩支兵馬?!?/br> “待得這支騎兵殺至新野城,這兩支兵馬可以殺出……斷其后路!這也是原本文遠將軍計劃中的圍城打援?!?/br> 趙儼的話永遠帶著一股魔力,能讓主將緊張的心情得以放松。 張遼輕聲道:“我自知道此圍城打援,只是這關家四郎能避開我軍在漢水的防線,又能走這條我軍埋伏最少的道路,這點委實邪乎……” 張遼還是忌憚于關麟那“莫名其妙”且“不可思議”的情報能力。 這時,趙儼直接快行兩步,走過這輿圖,走到距離輿圖兩步遠的沙盤處,他指著其中幾處埋伏,“文遠將軍大可以即可調動這些埋伏,讓他們轉移埋伏的所在,占據扼要,截殺這支荊州騎兵!” 說話間,趙儼指著三處:“依我看,這三處……都可以設伏,時間上也來得及,縱使不能擊潰這支騎兵,可每一道埋伏均可以扒下其一層皮,等到了新野城,這支騎兵還能有多少人?待其進入新野城,只需要龐德將軍聯合‘朝陽城’、‘鵲尾坡’的守軍,就可以將這支騎兵一并圍困在其中?!?/br> 趙儼越說語氣越重,像是整個局勢他悉數掌握在手掌心中一般。 當然,作為謀士,趙儼只能出謀劃策,最后的決定權還是張遼。 此刻的張遼凝眉沉思,在沉吟了許久后,他做出了最終的決定,“大魏在這關麟身上吃過的虧太多了,千萬不可輕視這關麟?!?/br> 說到這兒,張遼一邊改變沙盤上魏軍的部署,一邊吩咐:“趙先生方才的提議很好,我即刻會下令,沿途設下三處埋伏,先扒去這支騎兵的一層皮,此外……我會傳出飛鴿,讓龐德將軍強攻下新野城,避免夜長夢多……” 趙儼點頭,“新野城不過是一支關家殘兵,軍糧已斷,料想餓了兩日,他們能有什么力氣?且外城已經搖搖欲墜,攻破新野城輕而易舉……” “沒錯,攻下新野城,也就可以以此設下埋伏,將所有的兵力投入這埋伏中?!?/br> 話是這么說,可張遼還是覺得這支騎兵有些邪乎,他不敢大意,“但,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本將軍會再派徐晃將軍領本部兩萬兵,馳援龐德將軍……” 這…… 趙儼一驚。 他沒想到,在三處埋伏,三支軍隊,超過三萬人的協同布防下,張遼將軍還是不放心,還要往那邊增兵。 ——『文遠將軍是有多忌憚這支騎兵……不……』 ——『文遠將軍忌憚的,是這騎兵背后的關家四郎吧?』 趙儼眼珠子轉了轉,當即問:“文遠將軍,若是調走徐晃將軍的兩萬兵?那……那偃城處的防護可就只剩下一萬兵,且沒有什么可靠的將軍了?!?/br> 張遼已經料到趙儼會這么問,不假思索的回道:“所以,我會再給你一萬新兵……你去圍偃城?!?/br> “啊?!壁w儼一驚,他沒想到千斤的重擔一下子落到了他的身上,他遲疑了一下,“我擔心,若關羽這時候攻的是偃城……” “不會!”張遼擺手,“那關家四郎邪乎,可關羽就沒有長眼睛,他怎會知道,這連營百里是十余萬人的埋伏,怎知道那偃城只有兩萬人?何況……” 說到這兒,張遼的眼眸瞇起,“呵呵,云長……我了解他,他若不先攻回這關家大營,那他就不是關云長了?!?/br> 聽著張遼這信誓旦旦的話…… 趙儼微微咬住牙,不知道為何,張遼將軍越是篤定,他反倒是越擔憂了起來。 …… …… 唐白河中的白河。 這條發源于白河鎮攻離山,流經嵩山、南召城、方城、宛城、臥龍崗……最后是新野縣的河流。 這條南陽百姓口中的母親河…… 從古至今就以支流眾多而聞名。 細細的去數,整個支流達到了恐怖的二十九條。 而這也為黃忠這支騎兵的北上提供了最隱秘,且最安全的環境。 當然,這安全也是相對而言…… 因為張遼的部署,如今的沿途也是荊棘叢生、暗箭刀槍…… “轟隆轟隆——” 超過萬余馬兒的馬蹄聲響徹,宛若雷鳴、宛若虎嘯…… 每一個騎士身著鎧甲,手持長矛、戰戟,背跨長弓,威風凜凜,氣勢磅礴。 說起來,這支超過一萬五千人的騎兵隊伍,其中的戰馬,是關麟能拿出的所有的馬。 這都不知道是多少場戰役的戰利品! 是賣了多少“血不濕”,才從北境換來的戰馬。 倒是唯獨黃忠…… 他的馬與尋常甲士的馬有些不同,準確的說,不是馬……而是黃忠腳下踩著一副“鐵馬鐙”。 因為整個一萬五千人的騎兵隊伍,唯獨黃忠一人踩踏著這鐵馬鐙,又因為它并不顯眼,一時間,大軍疾馳……沒有人會特別留意。 當然,這也是因為馬鐙在漢代其實已經出現,比如鮮卑、烏桓、匈奴,他們就會使用單邊馬鐙,作用是上馬時踩踏用的。 可黃忠踩踏的雙邊馬鐙,這還是這個時代,破天荒的第一次將此作用于戰場。 至于……這雙邊馬鐙的由來,是關麟臨行前贈給黃忠的。 黃忠尤記得,就在一早……他點過兵,臨行前,就準備翻身上馬時。 關麟的手下士武神神秘秘的把這個交給了他…… 并且告訴他這叫“馬鐙”,且簡單闡述了下使用的方法。 當然,這個鐵馬鐙……黃忠踩上去的一刻起,他就明白這玩意是干啥用的。 誠如士武提到的,原本在馬背上騎射……需要雙腿夾住馬肚子,整個全身只有屁股這一個支撐點,故而很難借力,也很難射遠…… 騎馬時平衡性與穩定性也沒有保障。 但…… 有了這鐵馬鐙后,就截然不同了。 黃忠起初還沒覺得怎樣,可一路急行,漸漸的適應了這馬鐙后,他會有一種感覺…… 這騎術精進何止是一日千里? 以往的百步穿楊需要站在地上,可現在……似乎在馬上也可以。 這無異于大大的加強了遠射的靈活性! 此刻的黃忠,一邊感受著這鐵馬鐙,他尤自回憶起……他第一次踩踏上鐵馬鐙的瞬間,就小聲問士武,“有這等好東西,怎生不給將士們每人配一副!如此戰斗力豈不倍增?!?/br> 士武聞言笑了,“這話在我第一次見到這鐵馬鐙后,也問過云旗公子……” “他怎么說?”黃忠好奇了。 士武耐心的道:“云旗說,這鐵馬鐙制造簡單,只要窺探過,就能知曉方法……可北境有十幾萬騎兵,荊州才有多少騎兵,若是這個大范圍的使用,那被曹魏學了去,豈不是助了曹魏的騎兵?這鐵馬鐙雖好,可現在顯露出去,有百害而無一利。按照云旗公子的說法,至少荊州得有五萬騎兵,方才能配備上,作用于戰場!” 誠如,關麟提到的…… 鐵馬鐙最大的作用,除了原本騎馬時一個支撐點增加到三個支撐點,帶來的平衡與穩定外,更重要的是騎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