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623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美髯迎風吹揚,關羽的左臂亦是舒展自若,這讓徐晃有理由相信……關羽何止是活著,就連他受傷的左臂,怕是都痊愈了。 ——『龐令明的箭,到底射中的是什么?是一塊兒石頭么?』 “公明將軍,速速歸城……” 城樓上曹仁朝著徐晃大喊…… “唉呀——” “唉呀——” 徐晃憤憤的嘆息,他無助的收起開山斧,撂下狠話,“云長,這一次算你贏了,可這份恥辱,我早晚找你討回來!” 關羽一捋長髯,釋放出的是一如既往的上位者對下位者才有的盛氣凌人: “關某的大刀隨時奉陪——” 徐晃最后深深的看了一眼關羽,盡管不服氣,卻還是吩咐:“撤,撤……” 他無奈的帶著幾名親兵,迅速回城。 倒是關興,他性子急,連忙問關羽:“父親,不追么?敵軍看到父親已然喪膽,可以趁勢攻城??!” “不,堅守于此即可!云旗下達的任務并非攻城,而是阻撓樊城對襄陽的支援?!标P羽伸手止住了關興的話。 只是,這一刻,他的心頭暗下感慨道。 ——『方才,若是公明真的沖陣,我如今的狀態還真未必是他的對手!』 不怪關羽這么想…… 先是中毒,又是傷口感染,還有命懸一線,甚至他大半個人已經邁入鬼門關,再也出不來了。 這些都發生在一個月內。 就是他關羽神武無雙,在經歷了如此病癥,在床榻上裝暈了這么久之后,如今能發揮出的戰力,怕是保守估算,能有一半兒就不錯了。 只是,關羽了解徐晃,知道徐晃會去救襄陽,會義無反顧的沖陣。 可他更了解曹仁,打了這么多年交道……曹仁從未在與他關羽交手時冒過險! 關羽篤定,只要他露面,曹仁就是有再多兵,也不敢去馳援襄陽。 ——寧可放棄襄陽,也絕不冒險! “父親……”這時,關平也適時張口:“若只是攔截樊城對襄陽的支援,那這次咱們關家軍的任務未免太簡單了點兒,襄陽那邊正在激戰,是否要讓孩兒帶兵去支援!” “不用!”關羽那丹鳳眼瞇起,仿佛幾十日的暈厥,在床榻上,他想通了許多事。 也試著更多的去揣摩敵人的心事。 “我等不去支援襄陽,這才是讓曹仁、徐晃,讓襄陽的守軍徹底絕望!” 呃…… 這話脫口,關平怔了一下,他好像突然間想明白了。 如今四弟的部署,樊城外的兵馬何止是關家軍? 怕是有大幾萬人了? 若支援,何須關家軍支援。 如今,這幾萬人都按兵不動,不去支援攻取襄陽,換作是曹仁,他會怎么想?他只能把腦袋深深的埋進殼里! 他還哪里敢邁出城門一步! 至于……襄陽的守軍,他們更絕望,因為他們很快會意識到一個可怕的事實。 ——他們不僅沒有援軍了。 ——甚至,敵人的援軍還沒動呢! 這城,天王老子來了,也守不住??! 心念于此,關平不由得心頭喃喃: ——『這,才是四弟的謀劃,是他的攻心之策么?』 …… …… 蜀中,成都城外。 綿延的隊伍早已整裝待發,諸葛亮跟隨著劉備、法正從隊伍的后方快步向前。 諸葛亮不住的囑咐劉備:“若遇到難以決策時,主公要多聽孝直的!” 儼然,因為法正在劉備的身邊,諸葛亮放心了不少,他了解法正,也知悉法正的才學,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法正與劉備那“堅不可摧”的關系! 這使得劉備就算會不聽他諸葛亮的囑咐,也一定會聽從這個“好基友”的提議。 馬謖遠遠避在眾人之后,因為方才被劉備瞪了一眼,他心里有些犯怵,不敢向前。 楊儀則是匆匆的行至劉備、諸葛亮的身邊。 “主公,諸葛軍師,下官有一事稟報!” 劉備露出些許不滿,他冷冷的瞪了楊儀一眼:“吾二弟命懸一線,有什么事兒,能比這個還重要?” 楊儀心下畏懼,卻還是把信箋遞了過來。 劉備并不接信,只說:“交給軍師讓他處理即可?!闭f著話,就要再度向前。 諸葛亮卻是與楊儀交換了下眼神,他迅速的展開信箋,映入眼簾的唯有信箋中的十一個字! 這正是這十一個字,諸葛亮原本凝起的眼眸剎那間睜開,他急問楊儀。 “這信,誰給你的?” “荊州信使?說是二將軍吩咐,只能在最后的時刻交給主公與軍師?!?/br> 這次,諸葛亮不等楊儀把話說完,他拿著信小跑著行至劉備的面前,此刻的劉備正直翻身上馬,看到諸葛亮慌張的神情,疑惑的問: “是大事兒?” “是!”諸葛亮重重點頭,尤自補上一句:“比天還大!” 這下,劉備再不遲疑,停止了翻身上馬,迅速的接過信箋,法正也在他的身旁,湊過眼去看。 而信箋中,那寥寥幾筆在劉備與法正的眼瞳中浮現。 ——“大兄勿慮,愚弟詐死賺襄樊!” 這是關羽親筆的字眼,而隨著這些字眼一出,劉備心頭“咯噔”一響,自打接到荊州急件,他心神恍惚,生怕二弟有個閃失。 一整日的憂慮就屬這一刻最釋然了。 “二弟沒……” 劉備本想如釋重負的吟出一句,“二弟沒死”,一旁的法正立時打斷,“主公,慎言……” 法正的話引起了劉備與諸葛亮的注意。 法正示意讓兩人隨他往一邊走去,避開眾人的耳朵…… 劉備與諸葛亮意識到法正是有話要說。 當即……跟著法正走到一旁。 法正這時神秘兮兮的說,“二將軍詐死賺襄樊,此為妙計……可主公亦可借二將軍詐死賺張郃呀!” 此間三人都是絕頂聰明之人,法正提醒到這份兒上,劉備與諸葛亮立時明悟…… 法正的意思是,這兵已經點了,這該出兵出兵,只是,這一支兵馬是殺往荊州?還是繞個道殺往巴中,突襲那張郃?這就是一念之間了。 這是天賜良機下的——聲東擊西??! “孝直妙策……”諸葛亮不由得感慨,驚嘆于眼前的年輕人,在極致的驚愕之下,應變的速度如此迅捷…… 法正的話還在繼續,“既二將軍無恙,主公便不用擔憂,可二將軍無恙我等知道,漢中的曹軍卻不知道!主公照常赴荊州,漢中的曹軍必定會誤判,那遷徒巴郡百姓的張郃也必定會懈??!若是那時,主公遣一大將從米倉道出,于背后襲擊張郃部?足可大獲全勝!” 這便是軍師的價值,這便是法正對于劉備的價值—— 聲東擊西,出奇制勝—— 利用信息差,將信息差帶來的機會牢牢把握住,將優勢轉變為巨大的勝勢! 說白了,就是演…… 是詭道! ——兵者詭道也! ——人生如戲,全憑演技! 隨著法正的一番話,劉備頷首,他沒有回答,而是轉過身……再度行至軍前,翻身上馬,他勒動白馬的韁繩面對三軍將士:“吾與二弟桃園結義,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龐德于荊襄害了吾弟,又兼得曹仁、徐晃皆有切齒之仇,啖其rou而滅其族,方雪吾恨!吾意已決,此番進擊荊州,必將那龐德、曹仁、徐晃剁為rou泥,以告誡吾二弟在天之靈!” 這本是一番宣言…… 可當劉備的淚水揮灑而出,此間數以萬計的甲士均能體會到他的決然。 “報仇——” “報仇——” “報仇——” 三軍同仇敵愾,齊聲吶喊,聲震九天。 這一刻的諸葛亮與法正彼此互視一眼,不由得均是驚嘆于劉備的表情的瞬間改變。 方才還是大喜,現在又是熱淚…… 他的宣言,他的語氣,他的淚灑,就宛若他從未看過那封關羽的親筆信,從未聽到過法正的提議一般。 倒是楊儀有點懵…… 這啥情況??? 不是已經……已經收到二將軍的信箋了?那……那這是哪一出???怎么還“切齒之仇”?怎么還“啖其rou而滅其族,方雪吾恨”了? 楊儀擔心…… 主公怕不是看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