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620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他是嫉妒的。 他會想方設法去在自己的心頭去揣摩,去證明……這小子沒有那么厲害! 而……一番調查,他發現……這小子在謀略上是真的有幾把刷子,沒辦法,馬謖只能從德行上去尋找關麟的缺點。 殺牛、吃牛! 逆子,忤逆,不孝……這些都是巨大的黑點! 只不過…… 因為涉及的是關麟,因為此前關麟的那封答卷,特別是最后一封的“以人為本”、“攤丁入畝”,無論是劉備還是諸葛亮均是對其側目連連。 馬謖的一番話脫口,諸葛亮一怔。 劉備則是斜睨著眼睛,懷揣著特殊的眼芒,瞪了馬謖一眼。 他仿佛直接把馬謖這個人過慮了一般,分毫不理睬他,淡淡的接著問諸葛亮。 “孔明,我知你意,那以你之見,若是云長有個閃失,何人能鎮守荊州?” “我有兩個人選?!敝T葛亮一如既往冷靜的分析,“其一是黃漢升,他曾在荊南多年,對荊州頗為熟悉,無論是武技還是弓馬、統率又均是上乘,由他統御,雖不比云長,倒也是個不錯的人選……” “其二是子龍……”諸葛亮將他心目中的人選言出…… 其實,這個人不好選…… 荊州四戰之地,之于巴蜀,又相當于一個獨立的所在,關羽、張飛與劉備桃園結義,自是忠心耿耿,但張飛性情魯莽,重武輕文,未必能守住荊州! 若是魏延、孟達的話,諸葛亮信不過…… 劉封的話,這又涉及到“世子之爭”,諸葛亮不敢讓劉封去……想來想去,只有黃忠與趙云,當然比起黃忠,趙云更合適,也更得主公劉備的信任。 諸葛亮的言外之意,是讓劉備選出合適的人選,若關羽真的有個閃失,也好在荊州部署,避免……沒有準備。 “孔明之意,我已知悉……”劉備幽深的眼眸下,深深的嘆了口氣。 倒是一旁的法正,忽的“唔”的一聲,一手捂住了心口……一手捂住了嘴巴。 劉備立刻察覺,關切的問:“孝直最近那莫名的癥狀發作的更頻繁了!” “我無恙?!狈ㄕ牡溃骸笆墙袢诊L大了些,有些風寒罷了?!?/br> 法正迅速的將那捂著血的手收回背后,不讓他的好基友劉備擔心……“有孔明坐鎮益州,這里穩如泰山,倒是主公此番赴荊州,我放心不下,還是與主公一道去吧……” “可你的病……” “我好的很呢,哈哈哈……”法正故意大笑,表現出一副無事的模樣,只是他背后那手中藏著的吐出的血正滴滴的往下滑…… 諸葛亮看到這一幕,不由得閉上眼,心頭感慨: 『多事之秋啊——』 倒是一旁的楊儀,一名從荊州來的信使悄悄的行至他的身邊。 用極輕極細的聲音道:“楊先生,借一步說話!” 楊儀見這信使是一個熟人,是他在關羽手下任功曹時,就認識的一個同僚,他抬眼望了眼前方正憂心忡忡的劉備、諸葛亮,旋即還是跟著這信使走到一旁。 卻見這信使將一封信箋遞給了他。 信使的聲音極為小心意義,“此為關公親筆……關公有令,盡可能晚的將這信交到主公與諸葛軍師手中!” 唔……楊先生連忙拆開信箋,而這不拆開還不要緊,一拆開之下,他委實嚇了一跳。 看著上面關羽的親筆字跡。 他驚問道:“為何關公要把這信交給我?” …… …… 第341章 青龍刀再現,關某在此,公明受死! 信是關羽親筆寫給楊儀的。 為何是楊儀? 因為他曾經做到過關羽的功曹,也是關羽將他舉薦給劉備,算是關羽能信得過的人。 至于,為何交給他? 這是關羽要確?!瓋鹤雨P麟的計劃順利進行。 不能讓成都這邊什么動靜都沒有,萬一被曹魏的眼線發現,反倒是橫生枝節。 除此之外,關羽都不知道大哥,或者三弟在聽到這情報后,會不會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兒,他必須要平衡這兩者間的關系。 又不能讓成都什么動靜都沒有,也不能讓大哥、三弟真的帶兵去荊州! 所以,他要楊儀在最后,也就是大哥、三弟出征荊州前,再告訴他們。 當然,這些……信使是不知道的,楊儀也只能靠猜的。 但終究,他得知了一個事實: ——第一,二將軍無恙! ——第二,這是一個陰謀! 心念于此,楊儀不由得心頭感慨: ——『這陰謀連自己人都要騙過了么?』 ——『天佑大漢,天佑荊州??!』 …… …… 襄陽東南二十里處,龐德軍的軍寨。 陰風獵獵,黃沙卷起那弩矢射的支離破碎的旗幟,在漫漫的沙石、帳篷內,無數被射死的魏軍兵士露出一個個凄慘的模樣。 此刻,早晨清冷光束的照射下,這些魏軍將士的臉色一個個煞白……一個個陰冷不已。 血尤自從他們的身上,從一枚枚弩矢與皮膚碰觸的地方不斷涌出。 三萬五千顆首級,遍布于這破敗了的軍寨中,任人采摘,這些首級,隨便拿出一些,都是大功一件。 還有那到處都布滿的弩矢。 當年草船借箭,十萬支弓箭就能將二十條船上的草人悉數射穿,如今這是百萬弩矢,足夠將整個營盤,每一處全部覆蓋。 這是無差別的打擊,避無可避。 陸延與廖化也趕到了這里,侯音也在……作為南陽兵的統領,他自不會錯過這么一場大戰。 只是,方才從遠處四萬蹶張弩,四萬弩矢齊放,只是覺得遮天蔽日……仿佛將天穹都遮蓋住,敵軍的狀態,殺敵的數量也不過是個猜測與數字。 可直到這百萬支弩矢射落,這四萬弩兵走近,他們才發現,也才意識到,當這百萬弩矢從天而降,當被這遮天蔽日的弩矢無差別的覆蓋時,這些魏軍是多么的絕望? “若是我在南陽,還帶著這支南陽軍,怕是一輩子都殺不了這么多人!” 侯音感慨道。 陸延年輕,看到這一幕已經驚愕的說不出話來了。 倒是廖化,自打跟隨關麟起,他沒少立功,此番雖然射殺的敵人夠多,可這功勛,難免讓他覺得有種習慣了的感覺…… 盡管心頭渴望著建功立業,可當真的戰功擺在面前,麻木了呀! 這就是跟對人后的“麻木”??! 他感慨道:“這是大功一件,咱們手下每個兵士,都與有榮焉哪!” “不能這么說?!焙钜舴路饛牧位@“與有榮焉”四個字中讀出了幾許深意,他感慨道:“這功勞可不止是咱們的?” 這…… 侯音的一句話讓廖化與陸延迅速的把目光投了過來。 “侯將軍是何意?” “云旗公子這是布了一個大局,從二將軍中毒箭起,這個局就開始了……” 侯音鄭重的分析道:“這個局包括四萬枚蹶張弩的鍛造,包括四萬將士訓練與秘密運輸,包括關將軍的詐死,包括一步一步的讓魏軍懈怠,咱們不過是完成了這最后的一擊,若是將所有的功勞悉數攬在咱們的頭上,那就大錯特錯了!” 廖化與陸延一下子懂了…… 侯音的意思是讓出一份功勛!把這份書寫功勛的戰報中,寫上每一個有功之人的名字! 這是大格局??! 反倒是廖化覺得,他的格局小了,惦記著這莫大的功勞,想要將功勞據為己有了。 當即廖化吩咐道:“即刻命人點驗戰果,要快,這里的功勞,記上咱們一些,卻也要記上沔水山莊的黃老與劉先生,記上那些日夜趕制蹶張弩的工匠,記上公安郡的傅士仁、糜芳將軍,記上他們不遺余力的提供弩矢的材料,也記上諸葛元遜,記上關家軍的將士,還要記上四公子,記上二將軍……這中間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人都有著莫大的功勞!” 說到這兒…… 廖化只感覺胸腔中激蕩不已,原來分享戰功是這么的快樂! “咳咳……” 輕咳一聲,廖化繼續吩咐:“即刻將弩矢撿回,敵軍的鎧甲、兵器一并收繳,然后一把火燒了這兒!按云旗公子吩咐的,分一半兒的兵士隔著漢水朝樊城方向吶喊!” 廖化說的朝樊城方向吶喊是計劃中這支四萬人軍團的最后一步,是威懾! 聽過廖化的吩咐,陸延提醒道:“廖將軍,現在……難道不應該先去支援襄陽城那邊么?傅士仁與糜芳將軍那邊似乎已經開始攻城了!” “不用支援?!绷位瘮[了擺手,“首先,云旗公子并未安排我等攻城,況且,方才侯音將軍說的對,無論在哪里,所有的功勞,所有的好處全部據為己有,此為取禍之道,我們就在這兒清理戰場,待會兒去漢水邊吶喊,做好我們自己的事兒,若是糜芳、傅士仁將軍需要我們支援,我們再去,不需要的話,這功勞,我等不該去枉搶!” 經過侯音的提醒,廖化一下子,就宛若通曉了什么是“為人處世”? 什么是“人情世故”? 江湖從來不止是打打殺殺,是人情世故啊—— 恰恰原本的蜀漢陣營中,最缺乏的就是“人情世故”! 不過半個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