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590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不過,在古代,還真的很難找到比大蒜素更棒的天然抗生素。 事實上,自打張騫出使西域后,古人也早就發現了大蒜有治療風寒和急性腸炎的功效,這源于“百合科蔥屬植物”特殊的抗菌機制。 洋蔥、大蒜這類植物中,含有一種叫做“蒜氨酸”的化學物質,它本身無臭無味。 但如果外力打擊導致大蒜破裂,那么“蒜氨酸”就會和“氨酸酶”碰面發生分解反應。 我們聞到的蒜味兒,就是大蒜素與其他硫化物產生的獨特氣息! 那么問題來了…… 其實吃蒜,也相當于服用了大蒜素,也可以做到殺菌的效果,但每一枚蒜中的“大蒜素”含量太少了,最多不超過八毫克…… 按照關麟的估算,老爹要抑制、解決病菌,那至少需要一天吃上二十公斤的大蒜…… 至于能不能治病,關麟不知道,但究是身體強如老爹,這等劑量的大蒜,“胃穿孔”是板上釘釘的了! 所以……還是得提取。 果然…… 在提到使用“大蒜素”時,貂蟬遲疑了一下,她問道:“如果是大蒜的話?行么?” “我也不知道?!标P麟一擺手,余光望向了這院落中那些“莫名其妙”受傷,又“莫名其妙”感染的兔兔和狗……還真是群倒霉的小動物??! “試試吧,內服加外敷,試試這些動物傷口處的反應……” 說到這兒,關麟又轉向張仲景,“官醫署這邊就有勞仲景神醫cao持了……” “濟世救人本就是醫者天職?!睆堉倬案锌溃骸袄戏驅Χ④姷寞徔跓o能為力,本已是內疚萬分……” 關麟與張仲景、貂蟬……還有大喬拜別后,匆匆轉身往下一站去了,該去看看那埋藏著許久的秘密武器了! 臨行前,他不忘朝士武吩咐,“告訴我大哥、二哥……讓他們采買的東西中再加一樣大蒜,大量的大蒜!有多少要多少!” 用“血不濕”換“大蒜”,想想是畫風……丫的,就突變了! 話說回來…… 通過橘子提煉的青霉素是未來…… 而通過大蒜,提取出的大蒜素是現在。 至于芥菜……那特喵的是秘密武器,是老爹當真細菌感染,病毒入侵,高熱之后,能否續命的關鍵! 倒是關麟走后,張仲景突然變得嚴肅了起來,他一絲不茍的問向貂蟬:“紅昌,那青霉素、大蒜素提取的步驟圖,我要看一下!” 說起來…… 這等從橘子的青苔中,從大蒜中提取“救人要素”的方法,像是突然為張仲景打開了一扇醫學界全新世界的大門。 這一下,格局就徹底打開了! 中醫是華夏的,這點毋庸置疑。 可,西醫……如果是華夏發明出來的,那不是中醫的一部分嘛? …… …… 江陵城郊,沔水山莊。 秦弩中“蹶張弩”的生產正在按照統一標準的“流水線”式的作業…… 關麟提出的,將秦弩制造所需的一百七十多道工序簡化成一百道,然后一百人為一個組,建立一條線,然后標準化生產…… 這個想法還是保守了。 因為一百七十多道工序中,其實大多數并不繁瑣,真正繁瑣的也就那三十多道,故而……在黃承彥與劉曄商議過后,最終將這些工序拆解再合并,最終簡化成了五十道。 每五十人為一組…… 每人的工作量幾乎拉平。 至此,整個沔水山莊所有的工房,停止了一切其它器械的制造,全力以赴,優先制造“蹶張弩”…… 可新的問題還是出現了。 那就是……哪怕按照如今按照這個全新的“流水線”式的生產模式,可一個月補齊四萬支蹶張弩的難度依舊很大。 很明顯,夜以繼日,“兩班倒”的生產……已經完全不夠了。 劉曄與黃承彥正在討論的便是,能不能適當的給“工人”增加做工的時長…… 說起來,一天是十二個時辰,沔水山莊所有的工坊有規定,每天只需要做六個時辰的工,其余時間均用來休息。 六個時辰就相當于后世的十二個小時,似乎……也挺長。 可……古人是最淳樸的,他們沒想那么多,只覺得……每天做工六個時辰,就能吃飽飯,就能穿暖衣,就能有地方住,還能攢下錢來,這已經是莫大的“福報”、莫大的“幸運”了! 再加上,最近沔水山莊內部開始建立私塾…… 這些“工人”子女均能不花一個大錢就入學讀書,這無疑……又是帶給這些“工人”們一輪全新的希望。 日子真的是越來越有盼頭了。 “唉……” 倒是此刻的黃承彥長長的吁出口氣,感慨道:“這些工人,遠比我們想象的要能吃苦……” 因為招募的多為“工匠”,所以在關麟提及過一次“工人”這個稱呼后,整個沔水山莊大多數的百姓都如此自稱。 至少……“工人”這樣的稱呼可比“苦力”好聽多了。 隱隱還多出了一些口號——咱們工人有力量! “唉……”黃承彥話說到一半兒,又輕嘆口氣,“這些工人能吃苦,卻不是咱們加給他們更重負擔的理由啊……工房中的做工,負擔本就不輕,六個時辰他們多半已經足夠疲憊了吧?若是再加幾個時辰,他們如何能扛得???他們又如何能心甘情愿?” 黃承彥與劉曄爭執的焦點在于,劉曄提出把每個工人每日做工的時間從六個時辰加到八個時辰。 說起來,這個數字也不是瞎掰出來的,劉曄是經過復雜的計算,算出……只有如此,才能按時交付給關麟足量的“蹶張弩”,否則……一個月的時間還是太緊了。 但……黃承彥不同意,堅持不允許增加這些“工人”的負擔。 一時間,兩人爭執了起來。 “黃老,也就一個月,過去后……咱們可以補償這些工人哪!也可以在這個月多給他們發放一些錢糧……這些都不是問題?!?/br> 劉曄依舊堅持自己的主見。 可黃承彥仿佛是鐵了心,他轉過身,語氣沉重與堅定。 “我說不行,就是不行!” 說到這兒,黃承彥揚起手,擺了擺……迅速的往此間工坊的門外行去。 倒是劉曄意味深長的望著黃承彥那拉長的背影。 此時,天已漸昏,本該是交接班的時間,白日里做工了六個時辰的工人該去吃飯,然后休息……今夜要上工六個時辰的工人也是先吃過飯,然后進入工坊,開始了新一輪流水線的作業! 這個時間,幾千人都會蜂擁回居住的區域,等待后勤部將熱騰騰的飯菜送到他們手里。 故而…… 這個時辰也該是工坊一天中最為冷清的時候。 可……莫名的,當黃承彥走出這里時,已經有幾十工人就守在門前,像是專程在等著他。 “你們?” 不等黃承彥開口…… 已經有工人張口問道:“黃老,自愿加兩個時辰做工,是在這里報名吧?” 啊……黃承彥一怔。 又一名工人道:“閑著也是閑著,聽說云旗公子急著要這批弩,咱們覺得……能多干會兒就多干會兒……嘿嘿,其實也不費多少力氣?!?/br> 這時,一個年輕的工人笑著道:“是啊……多干多得嘛!多攢下些錢,俺還盼著能娶一房婆娘呢!到時候,晚上就有人給俺暖被窩了?!?/br> 他的聲音落下,登時,一干工人均“哈哈哈哈”的大笑了起來。 而聽著這些工人的話,黃承彥沉吟了一下,不由得問道:“誰告訴你們,自愿加兩個時辰做工的?誰告訴你們來這里報名的?” “咱們工人中都傳開了呀……” “怎么……怎么就傳開了呢?”黃承彥不可思議的聽著這些話,他甚至顯得有些生氣,覺得……這等讓工人加工時的做法,簡直喪盡天良。 哪曾想…… 就在這時,一名年齡稍大,像是讀過書的工人連忙回答:“黃老也莫要生氣,說句實在的,做這些工坊的活,也辛苦,咱們誰不想著……早點去休息,早點鉆進去那被窩!” “可咱們也都是有良心的呀,黃老與云旗公子對咱們可不薄,不僅不吝財物,給咱們建房舍,使咱們有了遮風擋雨的地方,每日給咱們吃的,不是黃米,也非稀粥,而是香噴噴的米飯……隔三差五還能宰上兩頭豬……逢祭祀的時候,還能殺雞宰羊,讓咱們吃到這些rou糜……還有……還有咱們自己釀的酒水,也時不時的能送來。不瞞黃老,我們這輩子命苦啊,遭逢亂世……顛沛流離,被趕過來趕過去,風餐露宿的……只有在這里,才算是過上了安穩的日子?!?/br> 說到這兒,又一名質樸的老人道:“黃老啊,我還有兒子,也在這里做工,原本我倆都是附近的農戶,饑一頓飽一頓的,可現在……在這里不僅能吃飽,還有錢哪,這十里八鄉的誰不羨慕咱家啊,附近各村有女兒的人家,哪個不想把女兒嫁到這沔水山莊來……不瞞黃老,前些時日,我這兒子還成親了呢……這些,都是因為黃老與云旗公子啊……” 說到這兒,這質樸的老人感慨道:“有恩就要報??!云旗公子與黃老那就是咱們的恩人哪,恩人讓咱們加個工,那有啥?那是咱們本就該做的……恩人體恤咱們,每天只讓咱們干六個時辰,這不比以前給人做佃農,一宿一宿的干活強啊……何況,加工的時辰還額外給咱們錢糧,這世上哪有這么好的事兒?” 說到這兒,這老人眼睛都發亮了起來,一張滿是溝壑的臉上蕩漾著幸福的神色。 簡直就像是——渴望干活! ——對干活,對加班望眼欲穿。 儼然…… 這些話讓黃承彥也動容了,他被成功的說服了,他指著這工房:“進去吧,劉掌事在呢,去向他報名吧……報名吧……” 說著話,黃承彥感慨萬千的往外走……可方才走出這院落的大門,他驚住了,因為眼前這條并不寬敞的小道上,無數工人正三五成群的往這邊趕來。 “剛下工,趕快來報名……可別人滿了,報不上了……” “話說回來,是這里報名吧?” “那不是黃老么?黃老……那每日加干兩個時辰,是在這里報名么?話說回來,咱力氣足,每日只睡三個時辰就夠了,其它的時候,咱都能來干活??!” 摩肩擦踵、人山人海,絡繹不絕。 黃承彥只能一個勁兒的揮著手,口中喃喃:“是里面,去吧……都快去吧……劉掌事在,劉掌事在里頭?!?/br> 而隨著他的一道道聲音,隨著這些工人一副副急切的表情,他動容了…… 經歷了這么多年的人世繁華,其實,已經很難在因為什么讓這位黃老動容。 可莫名的,當看到這一個個工人不辭勞苦的要來這里時,他的淚水在眼眶中就止不住的往外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