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583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另一名解釋道:“聽說是關公攻樊城時,被敵將龐德的毒箭所傷……毒入左臂骨頭,還是仲景神醫的弟子提出刮骨療毒的……” “那……”方才那百姓又疑問道:“既是他提出刮骨療毒?為何他自己不去做???” “你以為這是刮魚鱗哪?隨便搓搓就完事兒了?這是人的胳膊,還是關公的胳膊,萬一沒有刮去毒……那命保不齊都沒了,莫說是那仲景神醫的弟子,就算是仲景神醫本人怕是也……” “那按你這么說,還有誰能刮骨療毒……” “聽說那河內司馬氏二子司馬懿的夫人懷孕誕下第二個兒子時,因為難產,命懸一線,那時是華佗神醫為其剖腹取子,母子平安,神乎其技啊……” 說到這兒,人群中一個小女孩說:“阿娘,你不是說華佗神醫被那曹cao殺了么?” 此言一出,眾皆沉默…… 除了惋惜華佗神醫的不幸外,也對關羽胳膊處的傷勢添滿了擔憂,刮骨療毒?哪是說起來這么容易呢? 華佗之后?還有誰能刮骨? 倒是卓榮……聽到了這么一番話,有些動容,不知道是想念師傅,還是心系于病患胳膊處的毒瘡。 凌統微微凝眉,心頭暗道: ——『不曾想,竟有一日與這關云長‘同病相憐’!』 其實準確的說不是“同病相憐”…… 關羽是毒加金汁,凌統是瘡口、灼燒加污水感染,但嚴重程度已經十分接近了,唯獨因為“烏頭”的藥效,讓關羽更痛苦一點兒。 卓恕適時的靠近卓榮,小聲道:“如此倒是正好,妹是華佗的弟子,普天之下若有一人能為關公刮骨療毒,那一定唯獨meimei了,倒是……妹可以以這個向關羽交換,讓他授意仲景神醫救治凌統將軍……如此,豈不兩全其美?” 卓恕這一番合乎情理的提議一出口就被卓榮否定。 “師傅教授我的是醫者只有救人,沒有交換……仲景神醫與師傅并稱為當世神醫,他一定也與師傅一般,醫者仁心,不會放任病患痛苦!” 說到這兒…… 卓榮再度指指天,提醒道:“哥……那午時的宴席,你怕是趕不上了!” “啊……”這時,卓恕方才醒轉,他直接拋下馬車,“我跑著去……” 說話間,他擠出這蜂擁的人群,快步往諸葛恪的府邸那邊跑去。 一時間,這馬車中倒是只剩下卓榮與凌統二人。 原本,卓榮已經吩咐馬夫緩緩前行,可最終,沉吟再三,還是喊停了馬夫……她再度下了馬車,擠到那告示處,伸手將告示撕了下來,她大聲吟道。 “我能為關公刮骨療毒——” 當即就有幾名文吏將卓榮圍在當中問長問短,凌統看著卓榮這副模樣,再加上方才被卓恕挑動心弦,一時間,他發現他對這位卓榮姑娘充滿了好奇。 又不止是好奇…… 仿佛他的心頭真的生出了幾許情愫。 …… …… 荊州,江陵城西城郊。 不過是幾個月,如今的沔水山莊已經擴充了整整一倍,圍墻就快修到江陵城的西城門了。 與之對應的是這里的“勞力”從原本的兩千余人,發展到了如今有超過六千人,工于其中,生活于其中。 因為“證審”的緣故,凡是能加入到其中的,均是與曹魏、東吳沒有任何牽連者,均是身份清白之輩。 他們必須要經過幾輪嚴格的“審查”,更需要至少三個人簽字作保。 沔水山莊的成分,由此可見一斑。 除此之外,丐幫弟子的家眷,兵士的家眷也可以來此做工,賺補家用……沔水山莊對其中的“勞力”算是十分慷慨。 其實很多勞力不過是為了吃飽飯,穿上衣,可真的到其中,他們才驚愕的發現,他們甚至還能攢下來一定的積蓄,甚至每天可以休息六個時辰(十二個小時),簡直太良心了! 在亂世中,再沒有地方,能找到這樣的營生了! 再沒有地方,能這樣吃飽飯、穿上衣,賺著錢的活著。 而在黃承彥與劉曄的統籌下,這些人分為了許多部門,大多數是做軍械的,也有少數是做生產工具,諸如農具……還有一些是在沔水山莊后種植耕田。 與其說是種植…… 不如更精準點兒說,是嘗試新農具的使用,“龍骨水車”、“水轉百戲”、“水力鼓風機”等等,已經紛紛投入農業生產。 如今的這一代,在劉曄的改良下,已經是第三代。 只等明年的收成,從那收成的數字里見真章…… 不得不說,黃承彥畢竟年齡不小了,許多事情有心無力,倒是劉曄的出現,為這里注入了全新的生機。 關鍵是他仿佛沉浸其中,對關麟留下的那數不盡的制造圖,不光是軍械,是農業,是生產工具,他均是熱衷至極。 仿佛這個新世界的大門打開后,他劉曄就留戀其中,完全拔不出來了—— 當然,除了軍械、農具、耕種…… 這里還有不少人從事“后勤”,讓這里的每一個人能吃飽飯,穿好衣,休息的時候有一個避風之所,這在亂世已經是神仙般的日子了。 故而,沔水山莊的每一個人,每一個勞力,都對這位黃承彥,對“關四公子”感恩戴德! 此刻,關麟剛剛抵達這邊…… 因為張星彩提前來告訴黃承彥——『‘關四’他想吃魚了,吃荊河里的大魚!』 黃承彥當即就心領神會。 他回想起此前與關麟在這沔水山莊后的湖泊前,一邊釣魚一邊感慨。 那時候的黃承彥釣上一條小魚,饒有興致的說關麟這個忘年交說:“今晚你小子有口福了,有‘魚rou’吃了!” 哪曾想,關麟卻是對那“小魚”不屑一顧,只是笑著說,“老黃,咱能不能有點兒追求,這湖這么小,也就這些小魚了,咱什么檔次?能吃這么小的魚?放生了,快放生了!” 那時候的黃承彥直接笑了,反問關麟,“若放了這小魚,那可就沒有魚湯咯?!?/br> “小魚煲的湯沒勁……”關麟直接說,“早晚有一天,咱們得干下來襄樊,咱們吃那襄江里的大魚……我聽說那襄江里的魚一支十幾斤重,味道別提多鮮美了,還有……有朝一日,咱們也得把中原也給干下來,到時候咱們吃黃河大鯉魚,那個味道更是鮮掉舌頭!” 黃承彥本覺得關麟是在吹?!?/br> 可看他信誓旦旦的模樣,莫名的覺得,竟還真有點兒譜,黃承彥接著說,“咱先別說黃河大鯉魚,襄江里的大魚,咱怎么吃?” “煮著吃、蒸著吃唄!”關麟笑著回答。 當然,他知道黃承彥問的不是這個問題,接著補充道,“其實很簡單,不用咱們終極目標的十萬秦弩,就五萬蹶張弩,咱們找個靠近襄樊的山,萬弩齊發,朝著襄陽城的上空射他一個時辰……什么狗屁襄樊,統統都沒了,到時候,誰還能攔住咱們去襄江里撈魚?” 那時候的關麟還在與黃承彥暢想秦弩五萬齊發的壯觀景象。 這是五萬弩啊…… 用腳蹬的蹶張弩,從天而降,遮天蔽日! 也就是那一次…… 黃承彥記住了……關麟這小子早晚一天要吃襄樊的大魚。 倒是沒曾想,這“吃魚”的日子來的這么快,這小子變得這么“心急”! 黃承彥與劉曄匆匆趕到鍛造“秦弩”的巨大工房時,關麟早就到這里了,他在詳細的觀看著匠人們組裝弩機。 其實這里制造的秦弩是做了一些改良的。 蹶張弩倚靠雙腿與腰去射擊,張力大小是可以達到三石的。 但黃承彥與劉曄……對此做了一些改良,通過大量的嘗試,將“秦弩”的長短、弓弦的張力進行了優化,甚至增加到了一些“物理”學當中借力的原理,在每一張弩矢上增加了“助力的機械”裝置。 又優化了箭矢又與弩機上的凹槽摩擦所喪失的一部分動能。 更是為秦弩增加了關鍵的部位“郭”。 要知道,在后世,很多專家提出,限制秦弩威力的其實是“郭”,秦弩沒有關鍵性的部件“郭”,所以威力不夠強! 只是…… 現在,在黃承彥與劉曄的精益求精下,何止加上了“郭”,簡直是煥然一新! 按照匠人所言…… 如今的秦弩,真實的張力大小,在雙腿的極限力量下,可以達到五石,射程超過三百五十步! 如果順風,甚至可以達到五百步! 當然,這雖然不像后世“瞎逼逼”說秦弩的射程超過ak47兩倍,但三百五十步單單靠人的腰肢與雙腿,已經是弩矢中的極限了吧? “云旗公子……”看到關麟,劉曄當先開口。 黃承彥也輕吟出一聲,“云旗……” 他知道關羽如今的狀況,也知道關麟的心情不好,他沒有用“臭小子”這樣的稱呼,也沒有直接一句“臭小子你還知道來我這兒”的數落。 甚至,他看著如今關麟那冷峻的表情,他還有些擔憂,擔心他不要因為替父找回場子,而太過沖動、魯莽! “黃老,劉先生……”聽到他倆的聲音,關麟轉過身,目光炯炯,他指著這些秦弩問道:“現在,咱們有多少秦弩了!” 這個…… 劉曄與黃承彥彼此互視,劉曄說了個大概的數目。 “一萬七八千吧……” 其實,秦弩早在幾個月前就開始制造,再加上沔水山莊六千勞力,制造的速度很快。 可架不住……還有八牛弩,還有龍骨水車等一系列農具的制造。 分擔下來……一萬七、八已經算是不錯的數字了。 只是…… 這個數字還是讓關麟有些失望,“少了點兒!” 這…… 劉曄微微凝眉,黃承彥則問道:“你是打算提前用這秦弩?不攢到十萬枚,一起用了?” “藏不住了?!标P麟吧唧了下嘴巴,“老爹都被人欺負了,做兒子的,不報這份仇,傳出去還以為我關家滿門都是慫蛋呢!” “那?你需要多少!” “至少四萬吧!”面對黃承彥的詢問,關麟說出了一個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