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351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這事兒,細思極恐??! 諸葛恪也拱手,“言必信,功必獎,賞必罰,晚輩也請關公重賞關四公子?!?/br> 大家都這么說,廖化也拱手附喝道:“末將復議……” 其實廖化心里在說。 ——『關公,你看過來呀……』 ——『其實,我……也有功勞??!』 …… 終于,千呼萬喚。 關羽的丹鳳眼再度開闔,他像是做出了某種決定,當即道。 “我即刻致信于大兄!” “傳關某令,任命關麟為江夏太守,此戰所有江夏俘虜,包括九千余江夏水軍,包括敵軍將領,關麟關太守能勸降多少,關某悉數獎勵于他!” 這…… 此言一出,眾人面面相覷。 如此獎賞,會不會有些“空頭”的味道了? 畢竟如今的境況下……這九千余江夏水軍似乎不像是能歸降的樣子。 難不成……他們不投降,還要云旗養著他們么? 諸葛恪也覺得有些不公,當即拱手,可正打算開口說話,卻被廖化攔住,示意他……關公做出的決斷,除非云旗公子勸,別人……還是洗洗睡吧。 諸葛恪卻還是忍不住,張口說:“晚輩斗膽向關公請命,既四公子為江夏郡守,那晚輩毛遂自薦,做江夏長史,輔佐四公子!” 唔…… 諸葛恪的話立刻吸引了關羽的眼眸,關羽淡淡的問:“你此來是過繼于諸葛軍師,尚未入蜀,如何做這江夏郡長史?” 諸葛恪宛若料到了關羽會這么問,當即回道:“久聞家父諸葛一心為公,如今新奪江夏,北望南陽,東望淮南,正是荊州用人之際,晚輩當致信于家父,家父勢必諒解孩兒之不孝,勢必允準孩兒歷練于此,且以孩兒為榮?!?/br> 這…… 關羽眼眸微瞇。 他遲疑了片刻,方才吟出一個字: “——善!” 其實,關羽對兒子關麟的期待,何止是任諸葛恪當長史輔佐于他。 關羽更希望,這個兒子能像以往那般,創造神奇! 這九千余俘虜,或許在別人看來,是無解難題,是糧食吞噬者。 但在云旗的手里。 關羽篤信,這兒子能做到——“能人之所不能”! 他一定會以“不可思議”的方法,讓這九千余俘虜均成為他的部曲,為他效力,要知道,這已經不是云旗第一次創造神奇了! 除此之外,諸葛恪能做秩俸六百石的江夏郡長史,輔佐關麟。 那劉曄? 這個月旦評的“佐世之才”,他能輔佐曹cao,緣何不能做秩俸六百石的江夏郡丞,也輔佐麟兒呢? 關羽眼眸微瞇。 他的心思急轉,眼神堅毅且篤信。 ——『關某的麟兒,能人之所不能,謂之麒麟兒!』 …… …… 第207章 有朝一日刀在手,屠盡天下斷章狗 在漢代。 一個人從單打獨斗,變成一方勢力,乃至于再成長為,別人無法忽視的實力。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開府。 所謂“開府”是指,建立府署并擁有自選隨員的權利。 往往是很高級的官員,才被允許。 在這特別是“東漢”,這個所謂“二重君臣關系”格外看重的年代,尤為重要。 在二重君臣關系中。 皇帝,是當之無愧的第一重君主,這是“帝臣”關系; 第二重“君主”則是所謂“辟主”或者“府主”,也就是所謂的“辟屬關系”。 而之所以關羽要以“江夏郡守”來獎勵關麟,他的目的是,讓關麟以郡守的身份開府。 從而,郡守下的屬官,就都與關麟建立起辟屬關系。 不夸張的說。 如今,關麟展現出的能力、見識、眼界……已經達到了一種讓關羽都不得不鄭重其事對待的地步。 在他的眼里,關平、關興、關索,可堪為將。 關平甚至有往“帥”發展的潛力。 可唯獨關麟,他與這些兄弟都不同,他展現出的是多方面的才華。 ——有謀略,有見識,有膽識。 若不是那“叛逆”的性子,關羽都覺得這兒子是照著“諸葛孔明”的方向發展的,是未來下一代的肱骨。 正是因此,關羽已經有意開始按照“肱骨”之才的路子培養這個兒子了。 他關羽作為高階將軍可以開府; 孔明作為軍師將軍也可以開府; 那么關麟,權且就讓他以這郡守的身份,開始培養自己的班底吧,也算是為未來提前打下基礎。 當然,關羽給關麟“江夏太守”之位的同時,也給予了他莫大的挑戰。 九千余俘虜,如何歸降? 蔣干等降將,如何安置? 還有……劉曄,這等漢室宗親,如何勸他棄暗投明呢? 這些難題,關羽想想就頭疼。 “廖主薄,你即刻再去趟長沙,將此消息告知于云旗讓他速速赴任——” 關羽繼續吩咐。 廖化拱手,他其實也想向諸葛恪那般,張口討要個江夏郡的差事,可……終究沒有諸葛恪這般膽氣。 “末將這就去?!?/br> “我也去?!敝T葛恪提議道…… 廖化眼芒望向關羽,關羽并不阻止,只是擺擺手。 “速去速回!” 話音落下,廖化與諸葛恪已經走出了衙署。 “呼……” 諸葛恪長長的吁出口氣,儼然,他還是十分滿意這個“江夏長史”的官銜。 “唉……” 倒是廖化嘆息一聲,盡來回跑,可最后……他什么也沒有。 當即,表情有幾分落寞。 諸葛恪卻道:“廖主薄不是一心想棄文從武么?” 啊…… 這沒來由的一句話讓廖化一怔,他反問諸葛恪,“什么意思?” 諸葛恪不假思索:“江夏郡守人選定了,是云旗公子,那就好辦了,云旗公子作為郡守開府,他麾下都尉一職,如今可尚是空缺?!?/br> 這…… 都尉么?掌管一州之軍務的都尉么? 廖化不由得雙眼冒光。 需知,在大漢,凡是帶個“尉”字的,都與軍事有關,三公中的太尉是最高軍政長官,負責整個帝國的軍事事務。 縣尉則是縣令麾下,負責整個縣城的防護,甚至還有小到“亭尉”,大漢百里一亭,亭尉掌管的就是每方圓百里的軍事防護。 至于,諸葛恪提及的“江夏郡都尉”嘛,自然就是掌管一郡之兵馬,早就盼著刨去這“主薄”文職的廖化,如何能不心動呢? 等等…… 廖化突然想到了什么,他反問諸葛?。骸八墓釉诮挠斜??” 諸葛恪一愣,不過他反應很快,連忙回道:“關公方才不是說,那九千余俘虜,若是四公子能招降了,就統統賜給他嘛?如此……不就有兵了么?” “呵呵……”聽到這兒,廖化就冷笑了,他一雙眼睛望向諸葛恪,就像是在問,“你特喵的在給我搞笑么?” 是??? 這九千余俘虜若是能招降,一早就招降了,人家家兒老小都在北邊兒呢? 投降?怎么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