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341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關麟輕聲的解釋道:“孫劉聯盟是他一力促成的,這些年也是他一力維護的,他對孫劉聯盟,對吳侯都很重要,我有一種預感,只要他在,至少五年內孫劉聯盟穩如泰山,可若是……他被老天收走了,那……這聯盟也就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br> 關麟沒有把話講完。 可意思……卻再明白不過。 諸葛瑾不可思議的望向關麟?!斑@便是你要救大都督的理由……” “足夠充分了吧!”關麟語氣雖輕,卻是推心置腹。 其實…… 在救不救魯肅的問題上,關麟猶豫了好久。 要知道,如今的大局勢是三國鼎立,是孫劉聯盟聯合起來對付曹cao,也可以說是老丶二與老三聯合起來對付老大。 按照博弈論的原理與思路,只有在老丶二、老三同時不斷壯大的時候,老大不斷抽抽的時候,這份同盟的關系才會愈發穩固。 反之…… 如果只有老大與老丶二打,那結果一定是……老三沒了。 王老吉與加多寶打架,和其正沒了。 可口與百事打架,“非?!睕]了。 統一與康師傅打架,今麥郎沒了。 古往今來,皆是如此。 但關麟不能如此,現在的局勢是老三要沒了,無論是“孫”,還是“劉”,老二是打不過老大的…… 礦的數量差著呢! 所以,一定時間內,也許是五年,也許是十年,最好,也是最穩固的局面依舊是三足鼎立。 在老大的勢力被蠶食到一定程度之前,在“三足”勢均力敵前,老丶二與老三不能內耗,必須精誠團結對抗老大。 當然,這說起來容易…… 可整個三國中,能看懂這個“三足鼎立”局面的,也就那三個人。 劉備這邊是諸葛亮; 曹魏這邊是曹cao的“子房”——荀彧荀文若。 東吳這邊,就是孫權的“荀彧”——魯肅魯子敬了! 諸如呂蒙、陸遜、朱然之流的大都督,或許在統兵作戰上有一手,但在大局觀上,還是要遜色魯肅一大截…… 比如致使關麟老爹涼涼的“白衣渡江”事件。 若是魯肅在,未必會發生。 因為水淹七軍后,孫權與呂蒙的眼界只能看到關羽成長為中原最大的威脅。 可魯肅,他是可以看到,張遼已經被曹cao從合肥調走,北邊與西邊同時出現了機會。 之后,便是魯肅在“白衣渡江”與進擊“合肥”中做出最有利的選擇。 而魯肅一定會選擇進擊“合肥”…… 因為他只要活著一天,就絕不會允許老丶二與老三內耗! 當然,這是孫劉聯盟層面上的分析。 如果跳脫這個領域,魯肅的存在,魯肅的眼界……在未來,真正三足鼎立、勢均力敵的時候,將會是對關麟,對關羽,對劉備的一大威脅。 可…… 那太遙遠了。 當務之急,關麟要做的,還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得幫魯肅這個老實一把,幫他打出去。 不拿下合肥,孫權就會一直惦記荊州,他猶如困獸! 可若是幫他打下來合肥……那局面就豁然開朗了。 曹cao在淮南、徐州、青州……就將面對巨大的威脅,他必須得分重兵囤積于壽春,如此這般,就是有九個礦,戰線拉長,多線作戰的曹魏……壓力就空前巨大了。 故而,關麟特地來尋諸葛瑾…… ——就是為了救老實人魯肅; 只是,似乎沒有想象的那般順利。 呼…… 諸葛瑾發出一聲輕呼后,感慨道:“我知四公子好意,怎奈……吳侯是不會同意將大都督送來長沙的,除非四公子允許仲景神醫隨我一道返回東吳,若如此……我與吳侯定對四公子不勝感激?!?/br>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關麟直接擺手,“諸葛先生,今日我對你坦誠,也希望你對我坦誠,華佗是怎么死在曹cao手里的,你、我心知肚明,若是仲景神醫去了江東,那他還回得來么?吳侯又肯放他回來么?所以……仲景神醫赴東吳,我不可能答應!” “那……此事就難辦了?!敝T葛瑾搖了搖頭,“誠如你的擔憂,吳侯又豈不會有如此擔憂呢?” 心念于此,諸葛瑾遺憾的搖頭,踏步繼續向前…… 眼看就要走遠。 哪曾想,就在這時,關麟補上一句,語氣頗為遺憾: “如此倒是可惜咯,原本還想把合肥當成見面禮送給子敬大都督呢,唉……可惜咯,可惜咯!” 這次……關麟也扭過身,伸了個懶腰,作勢要離去。 可諸葛瑾站住了,他心頭那根“敏感”的神經,宛若一下子被觸碰。 他剎那間跑了過來,他的眼神中飽含期盼,他一把拉住關麟的胳膊。 “關四公子留步!” “關四公子——” 關麟看著諸葛瑾這雙望眼欲穿的眼睛,調侃似的張口:“不是諸葛先生要走吧!” “不走了!”諸葛瑾語氣鄭重,“再也不敢走了——” …… …… 三日前,諸葛亮從成都動身,今日……總算是趕至巴中。 他是來考察當地土著的商業,以及土地、田畝模式…… 包括巴中地區各項賦稅的交納。 在關麟那封答卷的提醒下,諸葛亮已經開始著手于“商務署”的建立,以及推行“攤丁入畝”之前的調研工作。 只不過,巴蜀地區成分復雜,區域間差異極大,要想做到那兩點并不輕松…… 諸葛亮需要大量的時間。 而自打今日來到巴中后,諸葛亮已經能感受到,此間田畝的分配,佃農的數量,豪門地主的強勢,以及佃農年年的入不敷出。 ……這些,每一項都是攤丁入畝這項‘國策’的巨大阻力。 “看起來,需要一步一步來了!” “欲速則不達!” 站在一處田畝中,諸葛亮頭戴斗笠……頂著正午的陽光。 馬謖在一旁跟著諸葛亮,他饒有興致的也查問著此間的商賈、農人。 他知道諸葛軍師是來考察商業、農業的,也知道諸葛軍師打算成立商務署,相當于專門的部分管理蜀中商賈。 可馬謖并不看好…… 他“吧唧”著嘴巴,口中喃喃:“也不知道軍師是從哪聽到的這提議?成立商務署?呵呵……論及充實府庫,什么比鑄小錢來的快?” 馬謖的眸中放光,宛若已經找到了生財最快的辦法。 就在這時。 一匹快馬在官道上疾馳,似乎是因為看到了諸葛亮,他迅速的翻身下馬,快步往這田畝里跑。 待得趕至諸葛亮面前時。 這人連連喘著大氣。 “何事如此焦急?” 來人乃是一名小校,就是巴中本地人。 他忙不迭的開口:“回稟諸葛軍師,不好了……在……在距離巴中五十里的山道間發現了曹軍大量的兵馬!” “什么?” 這個消息一出,究是一貫氣定神閑的諸葛亮,他的眉宇迅速的凝起,只一個瞬間,表情就無比緊張。 馬謖則迅速的反應過來,他連忙提醒道,“糟了,三日前……主公就……就命人卸下了米倉道與荔枝道的所有防護,若然魏軍殺來,怕是……怕是……一馬平川……能直抵巴中城下!” 一時間,馬謖的眉宇不由得倒數而起。 諸葛亮卻連忙問:“巴中還能籌集多少兵?” 小校如實回道:“大多數均放假歸家……短時間內,能……能籌集千余?!?/br> 此言一出,馬謖如臨大敵,“諸葛軍師,如今巴中兇險,你需即刻撤離此處??!” “——我走了,巴中就沒了!”諸葛亮言辭堅定。 “那?”馬謖也慌了。 “不用慌亂……”像是只經歷了一個極其短暫的思慮,諸葛亮就做出了決定,“巴蜀,巴蜀……無巴中,如何還能有蜀中?巴中無論如何,不能丟!” 諸葛亮當即朝那小校吩咐,“你即刻領我去城樓上?!?/br> “諸葛軍師……巴中只有千余人,怕是……怕是……”小校面露為難之色……他知道,如今的西川,若然諸葛軍師有個閃失,那……那對于劉皇叔,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這千余人,我一個都不用,將他們都藏起來……將城門洞開!” “啊……” 諸葛亮的話,讓這小校一驚。 諸葛亮接著朝馬謖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