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306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他忍不住再度把目光貼在這答卷上。 答卷上的文字依舊——“湊不出就湊不出唄……根本沒必要湊!” 可諸葛亮的心境卻發生了變化,天翻覆地的變化。 那方才收到的急報,曹仁暈厥、曹純殞命的急報,再次快速的閃過腦海,最異樣的一點立即就被諸葛亮抓住了。 他下意識的張口,“云旗這答卷,是篤定曹cao會走?可他怎么會判斷出曹仁出事兒呢?” “刺殺……刺殺?難道……在這封答卷之前,云旗就已經知曉此‘刺殺’之事?所以才……才會有如此敷衍的答案?” ——“滴滴噠” 想到此節……諸葛亮的額前已滴下冷汗。 他的一只手緊緊的握住了另一只手的手腕,聯想到楊儀與戰報中均提到的。 虎豹騎殞命落日谷。 諸葛亮仿佛一下子更透徹了。 他輕聲吟道: ——“這不會是他布下的局吧?” …… …… 無論是漢中,還是蜀中的消息,總是滯后的。 諸葛亮與劉備尤自驚詫于曹仁與曹純被刺殺,一死一暈厥時。 襄樊最新的戰報……已經傳到了許都,傳到了鄴城。 ——滿寵、文聘、呂常、牛金悉數殞命。 ——江夏一戰,曹軍損失慘重,關家軍隨時逼近襄樊。 此刻曹cao的四子曹植與主薄楊修正加急從鄴城趕往南陽。 在他們看來,南陽是有一支駐軍的,是于禁的兵馬。 楊修提議曹植假借父親之名調動這支兵馬馳援襄樊。 如此間不容發之際,哪位公子有此魄力,那這公子既為大功! 晨曦中,巨大的城門關閉著,如同蟄伏的巨獸,兩邊已經有守門的門吏肅立,因為太早街道上寂靜無比,馬蹄聲變得格外的清晰。 楊修與曹植疾馳到大門左側的軍營處勒馬,一名副將看到兩人,連忙躬身道:“末將拜見四公子,拜見楊主薄,不知公子與楊主薄來此,所為何事?” 曹植道:“我奉父親之命,來此調兵,此為調兵文書,凡請你即刻點兵出征襄樊!” 副將道:“公子恕罪,莫說點兵出征襄樊,就是往附近郡縣調兵,末將也不敢?!?/br> “這是為何?”楊修駕馬上前。 這副將道:“于禁將軍人在許都,可將軍下過軍令,襄樊局勢危機,汝南城中所有兵士嚴陣以待,沒有他的命令誰也不能輕舉妄動,更不能去馳援襄樊?!?/br> 此言一出…… 曹植面露為難之色,楊修卻罵道:“荒唐,四公子就是來此是奉曹丞相之命調兵馳援襄樊,于禁再大,大得過曹丞相么?爾等速速點兵,耽誤了襄樊戰事,你擔待的起么?” 副將忙跪下,“主薄恕罪,借我十個膽子也不敢耽擱,只是……于將軍的軍令也不能違抗。于禁將軍如今就在許都,若是四公子執意調兵,不妨將丞相的調令交予于將軍,于將軍勢必即刻趕回,到時候由他親自領兵馳援襄樊?!?/br> 要知道,于禁的兵素來以紀律鮮明著稱。 而于禁本人,在曹cao的心目中,乃五子良將之首。 這從曹cao稱王時,將于禁遷為左將軍,假節鉞就能看出曹cao對于禁的喜愛與器重。 要知道,差點把孫十萬突突干凈的張八百,那時也不過封賜了個征東將軍。 徐晃、張郃還是雜號將軍。 由此也可見于禁在曹魏將軍中的地位。 而他持軍嚴整,繳獲來的財務從來不允許兵士們私藏。 他軍令如山,在他手下……違抗軍令者殺無赦。 也正是因此,縱是曹植與楊修趕到,副將哪里敢私自點兵? “此去許都,一來一回至少兩天過去了,早已耽擱了救援襄樊的大事兒,再不開門,我先斬了你?!睏钚夼?。 副將恐懼的說道:“主薄就是殺了末將,末將也不敢違抗軍令??!” 楊修冷笑,“你以為我不敢?” 忽然間,劍光閃過,一道鮮血飛濺,噴濺在楊修與曹植的身上。 曹植大驚,“德祖?” 楊修卻大聲朝其它的兵士吼道:“想試試吾劍鋒利否?事急從權,曹丞相調兵文書在此,爾等速速點兵!再有遲疑著,殺無赦!” 一干副將的確看到了這份假冒的文書,連忙驚慌的點兵。 曹植整個人變得憂心重重,他小聲道:“德祖,是不是有些過了?畢竟這文書……” “四公子啊四公子……”楊修連忙道:“此刻,怕是你二哥、你三哥已經調兵往襄樊趕去了,若是這種時候,都沒有這般魄力,那丞相如何會把世子交給你?” 此言一出,曹植猶豫了一下,他輕吟一聲。 “德祖說的對——cao刀必割,執斧必伐……” 說話間,他看了一眼地上的尸體,高舉著這封“偽造”的魏公詔書,點兵出城! …… 另外一邊,許都城。 曹丕也面對著與曹植同樣的困境,這里駐扎的是高覽將軍的兵馬。 這位高覽乃是當初在官渡之戰時,與張郃一道歸降曹cao的,演義中的他被趙云在長坂坡殺了,正史中卻并無這段記載。 事實上的他活的好好的,且因為當年“帶兵進組”的原因,手下還有一波兵馬,就駐扎在許都城郊。 同樣是高覽不在…… 同樣是曹丕來此點兵。 此刻的曹丕十分焦躁,他身旁的吳質錚然拔劍朝向眼前的副將。 “再不點兵,我殺了你?!?/br> 這名副將躬身:“中郎將要殺,只死末將一人,可若是末將私自點兵,違抗了軍紀……那曹丞相會誅殺我們所有人?!?/br> 與曹植不同的是,曹丕沒有楊修那樣“偽造筆記”的大師,他也沒有膽量偽造一封父親的詔書去點兵。 而此刻…… 襄樊局勢危機,曹丕如何會不知道,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立功”的機會。 吳質又急又怒,揚起劍來,“你大膽……我殺了你!” “等等……”曹丕立刻阻止。 “這是為何?”吳質連忙問,曹丕目光幽幽,他感慨道:“若是仲達(司馬懿)在,他一定不會讓我殺人?!?/br> 這…… 吳質也是曹丕的智囊,此刻卻有些沉不住氣,“若是困于此,那救援襄樊的第一功可就……可就拱手讓給子健公子了?!?/br> 曹丕微微咬唇,我語氣堅定:“等……等下去,本公子等高覽將軍回來!仲達說,公無渡河,公欲渡河,有的河……不是勉強就能渡過去的!” …… …… 成都,左將軍府。 劉備的面前擺放著漢高祖劉邦的畫像。 他一直將劉邦作為自己的目標。 在劉備的眼里,劉邦有大志、識大體、平易近人; 劉邦堅韌、識人、仁義; 劉邦也是從這巴蜀之地殺出去,一統天下。 ——高祖如此,他劉備也要如此。 事實上,劉備與劉邦是有本質差別的。 劉邦呢?就是有血有rou,他清楚自己的平凡,清楚自己的斤兩,比起劉備,他識人,更識己,而劉備比起劉邦,更堅韌。 所以,同樣是“夷陵之戰”,若是劉備要做,他會說——我或許不行,我或許不“度德量力”,但這事兒我定了,我非要打。 可若是劉邦,若是他要發動“夷陵之戰”,他會說,不用“或許”,我就是不行,但我特么的很現實,你們來弄,你們說咋干就咋干,我能拿的住你們就行! 作為一個君主,劉邦識己所以放權,識己所以兼聽。 在這點兒上,劉邦就比劉備成功。 那么劉備呢? 劉備起于微末。 他的成長經歷,注定造成的是高祖劉邦截然不同的性格。 在中原時,他為了生存,反復橫跳于各路諸侯之間,與呂布、袁術、曹cao磕磕絆絆,他的折騰托起了他的名號,所以他一路一直在經營自己的魅力,打造自己的人設。 ——打擊劫掠者,讓百姓有飯吃,寬人待士,與民同樂。 連泰山的、徐州東的、汝南的山賊勢力都知道,劉備這個人能打又仁義,有事兒他真上,故而來與他聯合。 ——劉備又能克制自己的本性,喜怒不行于色。 客居劉表賬下,他想表達自己的觀點,卻當先去看主家的意思。 能把到嘴邊的話咽回去的人,最不好惹。 ——他客氣的待周瑜; ——他裝可憐的對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