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299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什么“老爹瞎七八嘚瑟;” 什么“簡直是臉都不要了;” 什么“讓他別瞎浪;” 這是兒子能說老爹的么? 就是老爹不是關公,也不該這么言辭鋒利吧? 退一萬步說…… 關麟敢這么說,他廖化敢當著關羽面這么說嘛? 頓時間,廖化只感覺……脖頸間一陣發涼,就像是青龍偃月刀再朝他打招呼。 ——涼颼颼的…… 當即……廖化捂住了耳朵,“四公子若有信,我可以幫你帶到,可帶話的事兒,勸關公的事兒……你還是另請高明啊,這活兒……我可干不了?!?/br> 慫了…… 的確,不是每個人都有關麟那般直面關公怒火的勇氣。 更多人不用關公的怒火,只一個眼神,就蔫了…… 這…… 關麟望向廖化,略帶一絲惆悵,其實他本人去是最好的,反正損老爹也不是第一次了。 怎么讓老爹面紅耳赤,怎么讓他羞愧難當,怎么讓他恨不得找一條地縫鉆進去。 關麟有著豐富的“戰斗”經驗。 可……長沙距離江夏還是太遠了,七百里加急,他渾身會散架的,那咋辦哪? 正值疑惑…… 卻聽得一個聲音突然傳出。 ——“我去!” 關麟尋聲望去,是諸葛恪…… 他挺直了腰板,一絲不茍道:“我可以跟廖主薄一道去,此間有水路,也有陸路,我騎術還不錯,能跟上廖主薄的馬,廖主薄不敢說的話,我可以替四公子轉達?!?/br> 諸葛恪就是對關麟太好奇了。 對他寫的《原道》好奇; 對他那思路清奇的砸缸更是好奇; 對他能精準預判出文聘燒船的想法,簡直好奇到了極點; 如今……關麟說出這么一番“言辭鋒利”的話,諸葛恪先是驚訝,可很快,他就釋然了。 他意識到,這位關四公子的想法似乎從來與眾不同。 而這,也是他們之間在眼界上巨大的差距。 諸葛恪渴望了解關麟。 他從來沒有對一個人這般渴望過。 他要找到他與關麟眼界上的差距,要解答阻隔他進步的那口“缸”究竟是什么? 那么…… 他就必須參與到關麟這等“不可思議”的行動中,從這些行動中尋找到答案。 嘶…… 關麟也沒想到,諸葛恪竟是主動請纓。 這太讓人意外了。 “你想好了?”關麟已經寫完了竹簡,一邊將竹簡卷起,一邊問諸葛恪。 諸葛恪重重的點頭,“總不能一只待在井中,坐井觀天吧?” 這一番話,讓關麟對諸葛恪的評價頓時高了不少。 他點了點頭,拍了拍諸葛恪的肩膀。 “我看好你……” 講到這兒,關麟不忘提醒:“至于……我爹的話,你不用怕他,你就把他當成一個外強中干的紙老虎好了,你是我的人,他不敢動你……” 莫名的,關麟的這一番話,特別是那句“你是我的人,他不敢動你”,考慮到對方是關羽,這讓諸葛恪感覺十分霸道。 言及此處,關麟則是頓了一下,接下來的話卻突然嚴肅了起來。 ——“瑯琊少年哪,我還是得囑咐你幾句,你務必語氣一定要足夠冷,足夠狠,你要氣場上壓住我爹,就跟我親口說一個樣兒,一定得讓我爹放棄進攻襄樊,改攻江夏,若他一意孤行……”說到這兒,關麟將手中的竹簡重重的塞給他。 “若他一意孤行,你便將這封竹簡中的內容念出口?!?/br> 諸葛恪并不知道關麟這封竹簡的內容。 可張星彩卻是心如明鏡,這又是一封……讓關公下罪己書的竹簡哪! 張星彩已經能想到,二伯一旦聽到這封竹簡中的內容時,他的表情,他的臉色……他那跌宕起伏胸脯處,呼之欲出的怒火中燒。 “——咕咚”一聲…… 張星彩咽了口口水,而此刻的廖化搖著頭,無奈的領著諸葛恪去挑馬。 糜陽也拱手退了出去。 一時間,這諾大的房間只剩下關麟與張星彩兩人。 直到此時,張星彩才忍不住開口問:“云旗弟縱是勸二伯,只需陳明緣由,算上你此前預判立下的大功,若然理由充分,言之鑿鑿……二伯斷不會拒絕的吧?何必……又要如此針鋒相對呢?” 講到這兒,張星彩眨巴了下眼睛,又補上一句,“我怎么感覺你是故意的呀!” 隨著張星彩的話音落下。 關麟“唉……”的一聲長長的嘆出口氣,這次還真就是故意的。 他低聲感慨道: “星彩姐,你如何了解我爹呢?” “我爹這人就是太自負了,勸……能勸他的人都在成都了。與其讓我他,還不如狗血淋頭的罵他一頓,不放狠話、不駁斥他、不把他罵的幡然醒悟……他就會永遠的鉆在他自己那個牛角尖里,一意孤行,置三軍將士于不顧,我何止得罵他,更得罵醒他呀!” 這…… 張星彩大眼睛連續的眨動,似乎關于這一對“關家父子”的事兒上,她插不上嘴,也無法評判誰對誰錯。 不過…… 那襄樊與江夏的選擇。 張星彩忍不住問道:“為何云旗弟就篤定,攻襄樊……二伯會敗的很慘,乃至于身首異處,關家軍悉數覆滅呢!” “這個……” 關麟口中喃喃,其實這個問題,他不好回答。 說到底,他也是推導出來的。 是將現如今的局勢與水淹七軍時的局勢對比。 別看現在的局勢,曹仁暈厥,曹純、文聘、牛金、呂常、滿寵殞命,看似好像是襄樊曹魏勢力大廈將傾。 可事實上,現在的局勢比起水淹七軍時,差的遠呢。 最大的差距是曹魏的內部。 要知道,關羽水淹七軍時最大影響不是陣斬一萬、俘敵三萬; 不是斬龐德,擒于禁。 而是——讓曹魏膽寒。 讓整個北方大地震動。 讓那些潛伏在中原與北方的反曹人士,爆發出了大量的叛亂。 ——許昌爆發過耿紀判亂; ——陸渾爆發過起義; ——代郡爆發過叛亂; ——宛城爆發過叛亂,逼使曹仁不得不下令屠城。 還有魏諷在曹魏的根據地、大本營鄴城的叛亂。 還有荊州刺史胡修,和南鄉郡太守傅方起義,率眾投降關羽。 司州粱縣有軍隊離洛陽百里起義響應關羽。 這些才是水淹七軍最大的影響。 也是因為這些大條件下,關羽才獲得了最佳的北伐戰機。 固然,現在也是大捷,將曹魏襄樊的中堅力量給悉數殲滅。 但比起……水淹七軍時的影響力,相差甚遠。 何況,水淹七軍時都沒能奪下襄樊,都頂不住曹魏全明星的各路馳援,更別說現在了。 ——不是不能打,是打不起??! 相比較而言,江夏以北就容易多了。 原本這里就是文聘率他的部曲駐守的。 并沒有太多曹魏的兵馬,相對獨立。 而文聘一死……這無異于群龍無首,隨便派個曹魏的官員,根本就鎮不住場子,無濟于事。 故而,取江夏是輕而易舉的事兒,是最穩妥的做法。 那么…… 問題來了,要如何向張星彩解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