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110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關羽本要按照這個,深入的往下想。 馬良眼珠子一定,他仿佛捕捉到了某些其它的信息,他連忙提出了質疑。 也趁著這個計劃……轉移話鋒,讓這一對父子間的關系,不至于進一步的劍拔弩張。 “關公,這交州的軍火商人即便到我荊州販賣,如何不來尋關公,反倒是尋四公子呢?” “還有,江陵城雖不阻攔往來客商,但斧鉞刀槍,還有那些軍械、軍輜均是管制之物,如何進得了城?” 這個問題傳出,關羽略微沉吟了一下,旋即大手一擺。 “荊州四戰之地,這里可從不缺乏那些倒賣軍輜的商人,他們唯利是圖,尋到云旗,多半是覺得能詐他一筆,至于刀槍斧鉞這類管制之物,這些年偷偷帶入城的還少么?” 是啊,誠如關羽所說…… 為了對抗關羽,曹cao沒少往江陵城布下細作,這些細作勾結地方,有一百種方法能把管制之物帶入城中。 再加上這亂世之中,人人家中搜出些兵器,也是再尋常不過的事兒,軍火商人更是不在話下。 至于另外一點…… 這個時代的軍火商人,有許多都具備自行鍛造、生產軍輜的能力。 更有不少,本就在地方為官。 諸如歷史上,糜芳、傅士仁,他們就是依托于官方背景的軍火商人,倒賣些軍械給周圍城郡,這種事兒,再平常不過。 當然,這中間糜芳參與的相對少,傅士仁參與的更多。 不過,在這個禮樂崩壞的年代,這種貪腐、倒賣、投機的現象,很是普遍! 都是“功勛之臣”,前半輩子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后半輩子穩定了一些,就不能享受享受? 誰沒有個“接著奏樂、接著舞”的夢想! 話說到這兒,關羽再也忍不住。 他豁然起身,目視周倉。 ——“周將軍,前面領路!” ——“關某倒要見識見識,是何人要賣軍械給這小子!” 說著話,關羽已經大踏步邁出此間。 周倉連忙跟上,關索也跟上,只留下馬良一人,他凝著眉…… 他還在揣摩著這件事兒。 他總感覺這事兒有些奇怪,可具體哪里奇怪,偏生又……又說不上來! 到最后,馬良也不由得邁開雙腿,往得勝橋方向趕去。 口中,不住的喃喃:“多事之秋,多事之秋……” …… …… 得勝橋南北景色迥異。 北邊是溪水潺潺,雜草遍地,野花無主盛開,南邊,則是一片山嶺,山嶺中間則是一塊兒開闊的平地。 昔日,劉備入蜀前,漢軍便會來到這里,練習山地戰。 所謂——望峰息心,看水養神。 曾幾何時,劉備與諸葛亮也喜歡站在這“得勝橋”一邊看山看水,一邊縱論時局變換。 只不過,此刻的得勝橋上,再沒有“望峰息心、看水養神”的意境,無數百姓齊涌至此,居高臨下的看著那山巒之下平地上“精彩紛呈”的一幕。 關羽與馬良、周倉、關索趕到時,百姓們正在紛紛議論。 “這商賈的玩意有點兒意思啊……” “方才那連弩,一弩十發,竟真的將一頭牛射翻在地,又是十發,那牛就咽氣了,這威力……若當真戰場上三十五步之內,豈不是再厚的鎧甲也能洞穿?!?/br> “你可太高看現在的鎧甲了,我兒子就是關家軍中的一員,他身上的鎧甲哪有牛皮硬???” “不過,比起那連弩,我覺得,那能自己往前走的木頭牛、木頭馬更有意思,若是咱有一頭,那豈不是方便多了,想去哪就去哪?還不用喂草料,試試看,保不齊還能犁地呢!” 橋上,一輛馬車旁。 糜芳也聞訊趕來,不只是他,整個荊州,達官顯貴、豪門氏族、將軍謀士……聽說四公子在這兒驗軍輜,一股腦的都過來了。 這可太新鮮了! 糜芳突然注意到關平,大為驚喜,連忙將關平拉到身邊。 “坦之,你這四弟是真有辦法呀,云長不給他軍輜,他就自己買,別說,單從那連弩與那木頭牛馬看,這軍火販子還挺靠譜的,我方才派人去打探,似乎是從交州那邊來的!竟想不到,如今的交州竟能制出這等神奇之物!” 糜芳的語速很快……語氣本也是欣欣然的。 可當他想到,這些錢都是他的,這些軍輜原本也該是他的時候,他的心情莫名的就沉重了許多。 好想找東吳的某個人日上一下! 反觀關平,他的語速有些急促,“聽說我二弟、三妹也來了,糜太守可見到他們了?” “他們呀……”糜芳指著得勝橋下的一角,“那十幾個騎著馬的就是你二弟帶來的,這邊十幾個穿綠色衣袍的是你三妹帶來的,接下來可是重頭戲?!?/br> “你四弟要試試那‘奇怪戰車’的威力……讓你二弟、三妹對著打呢,哎呦,關二公子對上關三小姐,大家伙兒守在這兒,就等著看這一場呢!” 糜芳與關平的話,恰好被匆匆趕來的關羽一行聽到。 因為關羽的出現,得勝橋上的百姓們下意識的騰開了一條道,也騰出了最好的位置,似乎,就是為了專程留給關公。 “諸位百姓,多謝!” 周倉替關羽向周遭的百姓拱手一拜,旋即引著關羽站到了橋的正中間。 糜芳與關平也注意到關羽來了。 “云長?!泵臃碱H為客氣的朝關羽打了個招呼。 關平則是拱手:“父親……” 關羽抬手示意,旋即目光緊緊的望著橋下。 此刻,橋下人自然看不清楚橋上人的面貌,可橋上人居高臨下,視野之內的一切,倒是都看的清清楚楚。 特別是,關興這邊,十余騎士一字站齊,每個人手中拿著的是木制“演武”時使用的木棍。 切磋嘛,點到為止,沒有鐵刃,更不會開鋒。 不過,難得有這樣的機會,又是騎兵對步兵,還有小米拿,他們一個個的難免磨刀霍霍、蓄勢待發。 反觀關銀屏這邊,正是在那商賈“游坦之”的安排下,布置偏廂車…… 對面是十匹馬,他們準備了八駕偏廂車……也是一字擺開,只不過,游坦之反復叮嚀著關銀屏些什么。 像是教授她,真的比試開始后應該怎么做。 一時間,最清閑的反倒成了四公子關麟,他騎在一只木牛流馬上,饒有興致的把玩著這輕便的“連弩”…… 他心里則嘀咕著。 ——『人言,你大爺永遠還是你大爺,此言不虛??!』 ——『老黃不愧是黃月英的父親,這墨家機關術的本事簡直了得!』 的確,歷史上諸葛亮與黃月英制成的“諸葛連弩”。 哪怕是完全體,那至多能儲藏二十支弩矢,也就是兩輪齊射就得重新上“弩矢”,這在戰場上不耽誤事兒么? ……而且太大、太過笨重,威力尚可,但射程較短。 還是魏國“天下之名巧”馬鈞改良了一番,才將箭匣擴充到五十支弩矢的容量。 射程也更遠了十步,威力也更大,最、最、最重要的是成功減重,可以成為類似于弓箭那樣,任何甲士都能隨身配備。 當然,這中間的改良很難…… 不過,對于關麟而言,前世這玩意雖是管制,可他還是按著“百科”上那些大神復原的“設計圖”做出過的。 ——打野雞、兔子是一把好手。 當然,關麟有幾個痛點始終沒有解決,也不是他沒解決,是百科上的大神都沒解決。 比如容量,比如射程,但原理與思路是有的,繪制給黃承彥的制造圖也標注出了這些。 倒是沒曾想,黃承彥這成品,直接把那些“痛點”完美解決了。 關麟這才意識到,或許真要論及百工之術,特別是墨家機關術這類的手工技藝,古人的能力值簡直拉滿,說是吊打后世的那些“專家”,一點兒都不夸張。 木牛流馬也是同理…… 其實,單單一個木牛流馬,關麟就繪制了三份制作圖。 都是百科上的大神完美復原的。 最簡單的一份設計圖,核心原理,木牛流馬就是個獨輪車…… 復雜點兒的,其中就運用到了“杠桿原理”、“幾何原理”、“勾股定理”總總,通過這些能夠讓木牛流馬實現永動。 當初,關麟看到這玩意真的動起來了,也驚為天人。 他還拉著黃承彥問原理。 黃承彥說了一大堆,具體就是“左右側壁近上緣的垂直中心線上,各有一個孔的木箱,木牛那三尺長的軸就穿過流馬的這兩個孔,流馬可以在該軸上前后幌動?!?/br> “車轅的把手一面拉前一面下壓,品字頂孔就移向品字左孔之上,即重心移到前腿上,此時品字右孔被撬高,即后腿不受力并被凌空提起,在重力作用下或流馬上的梢釘推動下向前腿靠攏……” 其實后面還有一大堆…… 那時候,關麟聽到這兒,直接都懵逼了,直呼“師傅別念了”。 那一刻,他也是服了! ——『老黃,我承認,你牛逼!』 當天晚上,關麟還專門下廚,多做了菜犒勞老黃! 關麟琢磨這,老黃這要是到后世,但凡是科技樹稍微點亮一些的朝代,第一次工業革命壓根就沒“瓦特”啥事兒了。 甚至,第二次工業革命保不齊也能提前許多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