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79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呼…… 聽到這兒,諸葛亮呼出口氣,這事兒不大不小,但處理起來極是麻煩,必須與主公商議過方能下決斷。 可主公…… 諸葛亮再度望向那空落落的主位,難免一陣神傷。 “繼續……” 諸葛亮擺擺手。 又一名文吏稟報道:“如今益州各郡、縣物價極其不穩,許多本地氏族囤積居奇,糧價一度炒的極高,民怨沸騰……坊間隱隱已有呼聲,劉皇叔治下不如劉璋治下!” “物價么?”諸葛亮輕吟出聲。 他清楚,物價是由地方諸侯調控的。 但往往調控物價靠的不是強制手段,而是商業手段。 這又繞回了之前的那個難題,府庫的錢財都被將士們搶了,沒有錢?如何調控物價?這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繼續!”只聽過了兩個問題,諸葛亮的神情就已經變得蕭索了起來。 第三名文吏站出來,拱手道:“益州初定,那些戰亂之下,大量荒蕪的田畝如何分配?這也是諸位文武反復提及的,主公似有意,將成都最肥沃的田畝與住宅分發給有功將士們,且已經草擬出了名單!” 這次,不等諸葛亮開口。 一道清脆的聲音從屋外傳來。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伴隨著這道聲音,一個二十歲出頭的清俊少年緩緩走入,他言談落落大方,當先向諸葛亮拱手行禮,口中言道:“謖拜見軍師!” 來人正是馬良的弟弟馬謖。 “幼常來了?!敝T葛亮揚起手,示意馬謖坐下。 馬謖跪坐于一旁側席。 他名義上是一名小小的主薄,可實際上,卻與諸葛亮有師徒之誼,諸葛亮對這個弟子極其看重。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看來幼常是有話要說?!?/br> 諸葛亮目光和緩的望向馬謖,像是刻意給機會要讓這個他器重年輕人好好的展示一番。 “益州初定,百廢待興,自是有數不盡的難題,可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若是一味的把精力都放在那些‘小事兒’上,難免誤了大節?!?/br> 這番話讓諸葛亮眼前一亮。 馬謖侃侃繼續道:“于益州,當務之急唯有兩件要事,其一便是曹cao占據漢中,隨時南下,我軍當如何應對?” “其二便是荊州,聽聞如今的荊州局勢瞬息萬變,江東已經試探著向荊南發動奇襲,我更聽聞,江陵城中一張布告躍然而出,將長沙三郡的歸屬與合肥戰事緊密相連,若東吳合肥勝,則長沙三郡歸吳,于此主公與軍師都該早做打算!” 別看馬謖年輕,可一番話侃侃而談,有理有據…… 諸葛亮贊許的點頭,他感嘆道:“幼常說的有理?!?/br> 說到這兒,他回望那些文吏,“誠如幼常所言,事有輕重緩急,若是爾等有荊州與漢中的奏書,當先來報……” 這……諸葛亮的話脫口。 一干文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個個均沉默了起來,似乎……并無漢中與荊州的奏報啊。 當然,漢中的話,還情有可原。 曹cao剛剛奪下漢中,定也會稍加休整,可荊州……許久了,白眉馬良的簡訊可有許久沒來了。 似乎,自打關羽拒不執行那“湘水劃界”的約定后,荊州就再無消息了。 越是往這邊想,諸葛亮的眉頭越是不由得凝起。 ——『云長??!』 諸葛亮心頭暗嘆…… 從他離開荊州起,他心頭最大的擔憂便是云長。 這份擔憂,諸葛亮每天都會出現。 云長那孤傲、自負的性子,始終是荊州的一大隱患! 心念于此,諸葛亮緩緩起身,語氣驟然加重:“爾等記下,若然有荊州急件,第一時間報送于我。無論何時!” ——“喏!” 眾文吏起身應答。 倒是馬謖,他“吧唧”著嘴巴,眼眸中精芒閃爍,他也在琢磨著…… 荊州如今的局勢會發展到何種境況? 長沙、桂陽、江夏三郡,扛得住么? …… …… 江陵城…… 晨曦中,薄薄的日影透進西城郊的一處土地廟。 院落中十口大鍋支起,大鍋內熱騰騰的粥正在不斷的翻攪,冒著那撲鼻的香味兒。 無疑,這些香味能使得饑餓的人肚子里更加的翻涌; 也能使飽經風霜的人,感受到一絲凜冽秋風下的溫暖! 而圍攏在這大鍋周圍,是一個個身著破爛、無家可歸的乞丐、流民。 他們是這個時代,最底層,也是最可憐的人。 此刻,他們的一雙雙眼睛,正望眼欲穿的地盯著那大鍋內的粥水,這般濃稠的粥,他們已經有小半年沒有喝到過了。 先是每人分了一碗粥…… 果腹后的這些乞丐、流民,紛紛把腦袋轉向土地廟的門口。 那里,不知道何時支起了一座站臺。 雖有些撿漏,但依山傍水,倒是別有一番風情。 就在這時…… 那熟悉的乞丐頭兒在眾人翹首以盼的目光下,邁著豪放不羈的步子快步走上了高臺。 臺下的乞丐們竊竊私語。 “看看,魯大哥如今的衣衫,氣色……完全不一樣了,這跟對了人,日子都有盼頭了?!?/br> “是啊,也不知道……魯大哥向關公子提到咱們沒有?咱們誰不想也有個盼頭呢?” “你這就不該問,若是魯大哥沒向那關公子提及咱們,那……這么多粥,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竊竊私語間,那乞丐頭已經走到了高臺上。 他扯開嗓子大喊道:“兄弟們,今兒個俺喊你們過來,可不只是為了喝粥!” “俺告訴你們一個天大的好事兒,咱們兩千多乞兒,從今往后,有靠山了!” 這話脫口…… 這些乞兒紛紛張口,“那關四公子答應當咱們的靠山了?” “哎呦,那可是讓關公都下‘罪己書’的公子啊,如果是他……那可……那可……” “總算熬出來了,熬出來了……” “不過,關四公子是賊曹掾吏,是官老爺,他會……會收留咱們一群乞丐么?” 議論聲越來越大……越來越雜。 還是那姓“魯”的乞丐頭兒示意大家伙兒安靜下來。 他連忙繼續喊道:“別誤會,別誤會,咱們的靠山,可不是關四公子……” “咱們的靠山,比關四公子還厲害,他呀……他就是‘洪七公’他老人家!” “他老人家說了,從今往后,事兒咱們做,飯他管,有他一口的,絕對餓不到咱們!” “咱們也再不是那任人欺凌的乞兒,咱們聚在一起也有名字了!” “從今往后,咱們就叫‘丐幫’!” …… …… 第78章 何謂丐幫?重諾守信,一心向北 ——洪七公! 這名字,所有乞丐可不陌生。 所謂紙包不住火,盡管,官府已經盡量封鎖有關“洪七公”的事兒。 可,前段那張貼的到處都是、滿城風雨的告示事件,依舊是傳得沸沸揚揚。 而坊間的議論中,這件事兒的始作俑者,便是這位赫赫有名的“洪七公”。 更有甚者,坊間傳說,這洪七公背景深厚,神龍見首不見尾,就是關公,對他也一籌莫展。 當然…… 隨著合肥戰事的傳回,這個本打上“敵國jian細”、“作惡多端”的洪七公,突然一下子洗白了,變成“荊州的英雄”了。 ——是他保全了荊州。 ——是他將湘水劃界的約定棄之如糟粕。 ——是他保住了長沙、桂陽、江夏三郡。 更夸張的說法是,是他呼風喚雨、撒豆成兵助張文遠大破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