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書迷正在閱讀: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
縣城都沒有錢沒糧,他們不往外逃又能夠如何? 現如今城中的房屋也是損壞嚴重,一些商鋪、宅子想要低價售賣,都沒有人敢來接手... 畢竟外頭的倭寇還忽視眈眈著呢! “現如今縣城中還有多少百姓?” 嶺南的董縣城窘迫的笑笑:“不足八千人?!?/br> “原來呢?” “將近兩萬人?!?/br> 嶺南縣城的海產豐富,加上水運又發達,只要倭寇不來犯,他們的日子其實還是很好過的。 因為很多商人都喜歡南下來他們這里收購海產品,如此經濟貿易、他們在縣城很好討生活。 多數百姓在農耕結束,也都喜歡跑到縣城來打些零工,掙點小錢。 縣城能夠支撐近兩萬百姓過活,經濟上又怎么會居大景倒數呢? 當真都是倭寇搶去了嗎? 董縣丞看著知府大人凝重的神色,也不敢插話。 “我聽前任知府說過,你們這里的稅收情況,一年糧食稅收不到三萬石,照理說你們不更應該花心思在農業上面嗎?為何都擁擠進入縣城?你說的人口數量來說,本官是百思不得其解?!痹S澤平沒有直面話題,而是委婉的說起:“莫非是糧食不好種植,都跑來從商?若是從商的話,那為何你們這里的商稅也不多?一年也就一萬多銀錢?” “大人,黃知府沒有跟您說嗎?”董縣丞舔了舔嘴皮,他道:“我們廣南省三府一洲是還有一份額外稅收的?!?/br> “什么?”許澤平一下子腦袋蒙了,這還有什么他不知道東西在內嗎? “我們還有一份軍稅?!?/br> 他們收上來的總稅收,要先勻出五成作為軍稅給西河水軍。 這剩下來的稅收才是他們的純稅收,這一份純稅收的三成用于縣衙,另外七成上交給府城。 以地方財政去養兵,這一點是許澤平是真心不清楚的。 好像也沒有人跟他說過.... 在他的概念中,大景有軍屯...衛所的將士能夠自足自給。 所以廣南窮,不是真的窮而是養兵窮? 這個問題還真是與他所想有很大的出入??! 就這個問題,許澤平好像打開了一個新思路,“是不是在倭寇擁有那個千里鏡以前,沒有這么緊盯我們嶺南?” 董縣丞已經在嶺南為官二十載了,說實話若是沒有今年這個意外,他是該辭官歸鄉了的。 “大人,您說的沒有錯?!倍h丞將他知道的都吐露了出來,“這個寶貝好像是他們今年得到的,從前倭寇突襲都是有規律的,約莫三到五年一襲,畢竟相隔著八百里的南海?!?/br> 西河水軍享著廣南省財政的供給,自然也不吃干飯的,為了更好的保護百姓, 他們在廣南省的每個縣都設縣衛所,駐軍五百到一千。 南海太廣,各地都有上岸的地方。 而這一點,就與其他省拉開了差距,因為其他省只有州府設置衛所。 從前倭寇沒有千里鏡,不清楚嶺南的局勢,所以每次偷襲,有衛所將士頂著,他們既是搶,也搶不到什么東西。 而且將士撐一撐,他們還能夠支撐到援軍趕來。 等到援軍一到,這些狡猾的倭寇就駕船跑路。 今年這一次不一樣,他們借著千里鏡洞察了衛所將士的行動...偷襲成功。 衛所五百將士,慘敗,無一生還。 援軍趕到時,嶺南城已經失守。 許澤平看著抹眼淚的嶺南官吏,心中大震,其實他們到現在也還不知道嶺南失守背后的勾當... 許澤平替這五百將士憤怒,也替嶺南的百姓感到難過。 他終于知道為何西河提督能夠將整件事情忽悠過去了。 因為千里鏡,還真是“事出有因”吶??! 許澤平閉了閉雙目,他深呼吸一口氣,轉移了話題:“現如今縣城中沒有地方住的百姓有多少?” 第309章 廣南行13 “大人,現在還留在縣城中的百姓,約莫有將近兩千人沒有地方住,他們如今基本上都滯留在城郊的觀音寺中...” 倭寇入了嶺南縣,不光搶奪了錢財糧食,還焚燒了不少的房屋。 滯留在觀音寺的這批百姓,便就是被被焚燒房屋的受害者。 “楊主簿你帶人去觀音寺告訴這些百姓,你就說縣衙要修建水泥廠,招募工人。不拘男女,包吃包住還會發放銀錢?!?/br> 許澤平最初的想法是給百姓們搭設臨時住所,讓他們渡過這個難熬的時期,但和洪延沉敲定完計策以后,他又改變了主意,反正要搗鼓水泥,還不如將這批勞動力抓起來,還可以杜絕白嫖的心理,一舉多得! 小農社會,勞動才能夠換取美好果實。 許澤平看向董縣丞:“董縣丞,你去尋摸工匠,我們要搭建廠子?!?/br> “是!” 將這兩步安排妥當以后,許澤平回到衙房開始畫水泥廠的圖紙,心里則是在想兩件事情:一,水泥的配比;二,水泥的利潤到底是上交還是? 水泥的原材料是石灰石、黏土以及鐵礦粉,許澤平已經在工地上干活,對于水泥如何配比心里是清楚的。 現如今為難的地方,是原材料以及煅燒,石灰石和黏土好找,石灰石可以到火山口附近去找、而黏土就更好找,嶺南就靠近南海,隨處都可以挖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