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書迷正在閱讀: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
“勞煩黃大人了?!?/br> 知府的政務行移書這些遠比縣令來的復雜,他們整整花了三日時間才將這些處理好。 第一日,黃知府為許澤平引薦了府衙中的各位官吏。 同知,葉行。 通判,朱丹。 推官,曹文。 典史,陳河。 同知,府衙的二把手,協助知府處理府內事務。 通判,府衙的三把手,協助知府處理府內事務,兼管地方行政與朝廷監察于一身。 這兩個官職的作用職責類似,相互監督,亦是相互制衡。通判看似官輕,但是他有向皇帝直接奏報州郡府內的事務的權利。 至于推官和典史,一個正八品、一個正九品,屬于府衙小吏,可子承父業,多數為本地官員,多數時候都是看上面的人的行事。 推官類似后世的市級法院院長兼地方兼職地方審計,當知府大人不在府衙之時,由他來審問。 這一點,是限制了同知的權利。 典史職責比較的雞肋,掌管出納文移,兼職府衙宗卷、文書工作。 比如府衙內的縣令調動敕命、知府交接這些文書都是由他來負責的。 黃知府介紹完各位官員以后,并沒有著急讓許澤平與他們接觸,而是領著他上了知府辦公的衙房,將長南府八縣情況交任給他。 長南府是個小府甚至可以說是貧苦的府城,下面只有八個縣,只比一些州城大些。 長南八縣:長樂縣、長??h、南廣縣、南永縣、懷安縣、懷??h、嶺中縣、嶺南縣。 這八縣依次往南,越往南越窮。 最窮的就是莫過于嶺南縣了,如今嶺南縣還沒有官員愿意去任職,無他,上一任縣令是死在倭寇手里的。 目前嶺南縣是由西河水軍的指揮使在管理,許澤平詢問黃知府原因。 黃知府也有些窘迫,他支支吾吾的說道:“許大人,嶺南太亂,一是無人愿意去往;二一個是,圣人說、由下一任知府大人來處理?!?/br> 許澤平聽聞此話,也是頭疼,圣人這擺明丟給他難題了。 一縣怎么可能沒有人愿意去往呢? 圣人一道圣旨下來,莫非還有人愿意冒掉腦袋的風險不來嗎? 八縣的各大問題,黃知府花了兩日時間闡述給了許澤平。 怕許澤平事務繁忙給忘記了,還專門用小冊記錄了下來。 許澤平看著黃大人這頗有風骨的草書,也知這位黃知府是極為認真負責的官員,只可惜能力有限。 到了第三日,黃知府與許澤平當著眾位官員的面,讓陳典史書寫了行移文書。 盛安二十二年十二月初十,許澤平正式接任廣南縣長南知府一職。 在許澤平繁忙公務這幾日,程哥兒也是在安排后宅事項。 程哥兒讓小虎去尋摸了一處宅院,白琳以及林家眾人在小虎的幫助下,買下了那處二進宅院,搬了過去。 至于過戶的契書,因為買宅子的銀錢是林家掏出來的,登記在了林家小兒子林天賜的名下。 至此林家眾人也算是在長南府安了家,開始他們人生的新篇章。 程哥兒將林家眾人安排好以后,開始規整家中的四個宅院。 立春院乃是正院,面積最大、宅院也是最多的,一共是六間屋子:主屋、東西廂房各兩間以及小廚房。 然后就是立夏院,乃是次院,一共四間屋子:主屋、東西廂房以及小廚房。 立秋、立冬院都不大,都只有一間主屋、一間廂房。 看似是小四進,其實跟一些三進院差不多大。 程哥兒讓人將立秋、立冬院收拾出來,立秋院撥了出來,主臥加了一張床,讓秋天與秋月住了進去,也算是給他們的體面。 廂房做了大通鋪,讓粗使的丫頭住著。 春月和夏月要照顧兩個孩子,就跟著圓哥兒、滿哥兒先住在正院的東一廂房的耳房里。 兩個小家伙也有兩歲了,程哥兒開始嘗試讓他們獨立。 每日晚上都是先到東一廂房中將他們哄睡,從而在返回主臥中。 至于,立冬院改成宴請賓客的地方。 立夏院留給幾個孩子住,立春院就是他和平平住的正院。 若非這宅子是朝廷所建造的,程哥兒還真想將立冬、立秋院打通,做一個大院子。 因著長南府地處大景的最南端,這里的冬季倒是十分的好過,如今十二月了,他們身上還穿著秋裝,即使下過兩場冬月,他們也最多加了一件薄棉襖,這倒是比嶺北的冬天好過許多。 也因著氣候,程哥兒到現在都還能夠看到一些盛開的花朵,這讓他倒是十分的開心。 許澤平正式擔任長南知府以后,程哥兒這頭也要準備開始宴請長南府府城的官員妻室了... “許大人,今日下屬在流芳小院定了桌宴席,為許大人您接風洗塵,還請大人賞臉光臨吶?!?/br> 剛送走黃大人,許澤平準備下值回去,葉同知就迎了上來,腆著憨厚的笑容十分的殷勤。 黃知府說葉同知,十分的會籠絡人心,看來不假。 “既然葉同知做東,那本官也就卻之不恭了!”許澤平看著葉同知紅潤的圓臉,順勢說道:“只是本官最是熱心腸之人,喜好熱鬧,朱通判、陳推官、陳典史,不如我們一道前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