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書迷正在閱讀: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
婚后,夏天是真正的大人了,程哥兒自然是要將他培養起來,做一個合格的管事。 這樣,他的身邊就只有秋月這一個一等侍童。 因為有兩個小家伙要看顧,那他們二人自然是忙活不過來的。 許澤平也明白程哥兒的顧慮,出了孝期,他要下鄉普查人口這事,程哥兒也是知道的,到時候有少了一個幫襯的人,要看顧兩個孩子、又要打理中饋,程哥兒自然吃不消。 “后日休沐,我們去牙市買兩個順眼的侍童如何?” “好!”程哥兒雖然也想平平守在兩個小家伙身邊,但他知道這是不現實的,平平是一方官員,要做得事情太多了。 時間一天天過去,轉眼就已經來到了三月初九。 夫夫二人簡單的辦了一場出孝儀式,脫下了素縞換上了常服。 孝期結束,程哥兒開始著手cao辦夏天的婚禮了。 看了下黃歷,三月二十六是個好日子,于是程哥兒就將夏天的大禮定在三月二十六。 夏天和小虎都是奴,要說三書六禮這自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熱鬧的大禮,主仆一場,程哥兒自然也是要補給他們的。 從一月十八到三月初九,五十天的時間,陳靈帶著周捕頭終于將縣城四千五百人登記完成。 這比他們現有的黃冊上多了將近一千人,這一千人中有外縣遷徙過來的商人、有大戶人家買賣的奴才、還有流浪黑戶的流民、從鄉鎮移居縣城的百姓... 陳靈等人將登記出來的一百多流民領到了縣衙,等待縣令大人安排。 許澤平第一時間是檢查他們的身份文書,看這些流民是來自哪個地方。 又細細盤問了一番,確定這些人都是良民,這才想著給他們編攢戶籍。 從這些流民的嘴里,許澤平也了解到他們的來歷,原來去年河東省大旱,百姓民不聊生,而當政者又腐敗,朝廷撥下來的賑災糧基本上都剝削完了... 河東多數百姓都受不了這樣的日子,朝著各地逃命去了。 流落到嶺北的這一百多百姓,有八成來自文州、二層來自化州。 文州和化州都是隸屬河東省。 聽聞百姓遭遇,許澤平也不經嘆息,當政者腐敗,苦的只會是百姓。 按著許澤平對大景的地圖印象,河東省隸屬中北部、和河東與遼河中間只隔著河北省。 河東省上面是河北省、下面是安南省、左邊是幽州、右邊是涼州。 百姓四逃,首選的是這兩省兩州。 而幽州與涼州是直轄州,隸屬燕京管轄。 若是有流民逃到幽州和涼州,兩州知州不可能不知道,更何況幽州和涼州還有皇室郡王壓在頭上。 那剩下的只有一種可能,通往幽州和涼州的道路,已經被河東官員封死。 流民只能夠向南或是向北逃亡... 許澤平看著面前這瘦骨嶙峋的流民,心中的思緒萬千,向北、向南逃亡的流民還沒有將這個事情暴露出來,只有一種可能,安南、河北、河東這三省的官員早就勾結在一起了。 “爾等可還想回歸故鄉?”許澤平溫和的說道:“若是愿意回去,本官可向上峰遞折子,讓衙役護送爾等回去?!?/br> “大人,草民們愿意留在嶺北縣?!?/br> 他們這些人一路北逃,吃了很多的苦,也見了很多事情,只有流落在嶺北的這半年中,讓他們感覺到了安定。 官府會在冬日布施,給貧苦百姓發放糧食。 托著嶺北官府的福,讓他們蹭了好些吃食... “求大人不要將草民趕回河東?!?/br> 許澤平見眾人這么堅定,于是給他們編贊戶籍,分到了七個鎮。 而轉身,許澤平就書寫一封書信,將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寫信告訴了許澤禮。 阿兄已經在戶部站穩了腳跟,若是這件事阿兄能夠利用得當,再往上爬一兩個品級絕不是問題。 戶部郎中已經是燕京的實權官員,而在往上,那就將是中流砥柱。 姐夫在阿兄的運作下,如今已經是蘇靈縣令。 蘇靈隸屬蘇皖省華湖府,亦是出了名的上等富縣,縣內將近十五萬的人口,對于寒門舉子來說,是很高的起點了。 因為蘇靈與前領相鄰,是很多人爭相前往的富縣。 在盤查出流民事件后,嶺北上下官吏原本還有些的疑慮徹底打消,徹底的服了縣令大人這人口普查的政策。 針對于嶺北下面的七個鎮,許澤平分成了三塊—— 第一塊是大吉、大利兩鎮,地勢平坦,是嶺北的中部,交給楊縣丞去普查登記。 第二塊是大喜、大順、小吉三鎮,是鄰北的南部,交給陳靈去普查登記。 第三塊是小利、小滿兩鎮,嶺北的北部,許澤平負責。 按照黃冊記載,大吉、大利兩鎮生活著近四萬人口;大喜、大順、小吉三鎮生活著近三萬五人口;小滿、小利兩鎮生活著將近一萬八人口。 至于是否屬實,就要看這次普查了。 如今已經三月,許澤平至多在嶺北呆上半年。 若非這時間緊迫,這次普查許澤平也不會親自上陣。 程哥兒知道許澤平要下鄉的事情,所以在三月初十的白日就為他收拾起了行禮。 等到許澤平下值回來,就看到了內室里擺放的木箱中整整齊齊的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