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書迷正在閱讀: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
因著守孝,諸多事情,許澤平也不在幕前晃了,而是轉為幕后指揮。 希望學院在六月二十日建成,在建院立碑之時,許澤平讓楊縣丞將程哥兒的名諱添了上去,許澤平要為程哥兒爭取屬于他的利益。 在這碑的背后,程哥兒與曹周氏不再是誰的夫郎、誰的妻子,他們擁有自己的名諱程安意、周婉婷。 眾匠人,聽著楊縣丞講著希望學院前身希望私塾的故事,看著碑后那兩個名諱,都是十分的敬重。 因為有他們的奉獻,才有了如今的希望學院。 這一刻,他們也不再覺得哥兒、女子是那么的無用。 若非時代的束縛,或許這些哥兒女子也并不比他們這些漢子差。 七月初一,希望學院開收蒙童。 因為第一年開放,師資有限,只收了三十個蒙童。 這三十個蒙童,有十五個是來自嶺北另外兩所私塾。 新收的三十個蒙童、加上希望私塾原先的三十個學子,希望學院如今就有六十個學子了。 許澤平在開學后,出了一套考卷進行摸底,將六十個學子分成了三個等級。 目不識丁的,乃是三等蒙童,由希望私塾的老童子給他們啟蒙。 一知半解的,乃是二等蒙童,由洪書吏給他們授課,學習一年級的內容。 考卷全部答對的,便是一等蒙童,由蔣書吏給他們授課,正式學習二年級的內容。 七月中旬,兩個長袍秀才找到了縣衙。 這兩個長袍秀才不是別人,正是嶺北兩所私塾的先生,王蒙和蔡文學。 “許大人,您這樣做,豈不是砸我們的飯碗?” 王蒙和蔡文學一見到許澤平,行了作揖禮以后,就忍不住開始控訴。 現如今他們兩手里的學子,只剩下一半,另一半都跑到希望學院去了。 剩下的這一半學子,聽著他們原來的同窗說希望學院新穎的教學方式 ——先生們會根據每個人的學習的進度,分配不同的班級。 不但有國文課、還有算經課,國文就是學習【千字文】、【百家姓】這些書籍,算經課就是學習先生從來不教授的【九章算術】。 且他們還有射箭的健康課,不像從前那樣,只會關在課室里背書默譯。 這樣新穎的教學,引得這一半學子也是心動不已。 已經有不少的學子父母,向他們打探退課退束脩的事情了。 許澤平對于他們的控訴裝聾作啞,溫和的說道:“兩位秀才,你們這是在說什么?本官怎么聽不懂?” “大人,您別糊弄小生了?!蓖趺芍卑椎耐逼屏耸聦?,“我們知道這希望學院就是府衙出資同那曹家商戶一起辦的,不收取學子的束脩,這不就是針對我們這兩家私塾嗎?” “何為針對?”許澤平聽這話,他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憑借優越的身高直視著二人:“難不成不收束脩就是針對你們?若是你們真的學業精通,知識淵博,又豈會讓學子離開?若你們能夠教出個秀才舉人出來,還怕這些學子會跑去希望學院嗎?! 要知道博文學院,半年束脩達五兩乃是十兩銀子,那照樣是大把的學子帶著銀子去求學,你們可有這個本事? 若真的有這個本事,本官辦的希望學院又豈會給你們造成麻煩?!” 論嘴皮,說實話,許澤平還真的沒有怕過幾個人。 在許澤平縝密的邏輯下,二人灰溜溜的離開了縣衙。 看著威嚴壯闊的縣衙,他們二人頭一次覺得不能夠這么坐以待斃,若是這樣下去,他們真的是會餓死的。 于是二人對視一眼,爭斗了將近半生的死對頭,起了結盟的心思。 盛安二十一年九月,嶺北從前視若水火的兩所私塾合并成了一所私塾,取名精誠私塾。 私塾中的學子輪流去王先生、蔡先生家中上課,比如: 今日十四名學子在王先生這里上課,明日十四名學子就去蔡先生家中上課。 許澤平聽著陳靈的匯報,簡直是要笑哭了。 他以為的合并,是二人統一在誰家上課,卻沒有想到是讓學子們輪流去他們二人的那里上課... 這樣所謂的合并,不過是口頭上的合并罷了,合并遲早是會崩盤的。 二人終究是還沒有領悟到,交流知識的深層感悟。 不過也罷,也算是達成了許澤平的初步目標。 時隔小半年,十月初六許澤平再一次收到家中書信,他的外婆李元娘在九月初九重陽節那晚于睡夢中安然長逝。 許澤平看到書信,抹了抹眼角,這輩子他的三個祖輩都先后離世了。 在三個祖輩這里,許澤平都是真心實意感受過他們的寵愛。 阿奶會拿著蒲扇,抱著他和阿姐坐在橘樹下講故事.... 外公外婆,每年都會給他們這幾個孫輩寄曬干的蕨菜、菇子,還會給他們送他們養的土雞土鴨... 許澤平放下手里的書信,推開窗戶任由寒風拂面,吹散他不舍的遺憾和愧疚。 看著那茭白的月亮,許澤平覺得自己也是十分的不孝順,外公外婆那么疼惜自己,而他卻連他們的最后一面都不曾見…… 如許澤平預料的那般,王蒙、蔡文學所合并的私塾在十月底崩盤。 原因無他就是兩名學子在爭論【九章算術】中的方田問題,各執一理,而這兩人又分別是王蒙、蔡文學的得意門生,自然認為自己所講都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