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書迷正在閱讀: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
王老太聽著陳靈的口音,抱柴火的手僵了一瞬間,馬上又反應了過來,若無其事的從周強身邊將劈好的柴火往柴堆邊抱。 周強是個練家子,眼神敏銳,他自然也注意到了王老太的不自然,回頭瞪了一眼陳靈。 這時,陳靈才反應過來,尷尬的摩擦著雙掌,然后訕訕走到灶房打水洗了一把臉。 至于許澤平這頭,他跟著王老頭從村頭一直轉悠到了村尾的后山,看著后山一丘丘梯田,大概也知道問題所在了。 嶺北并非他想象中的平原,這里氣候類似藍星的東北,但是地勢卻是類似廣西丘陵地貌... 一丘丘的梯田好似龍脊,卻是很美。 但是美不能夠當飯吃,夏季一旦干旱,只能夠靠人力從村頭前面的河流挑水過來灌溉梯田中的秧苗。 許澤平扭頭在看向與梯田平齊的地,同樣是這樣的情況。 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的開出渠道引河水到村后山來,在建造出灌溉田地的水轉筒車。 開渠引水好辦,許澤平跟著岑先生造船,也接觸過水利這方面的東西,只要畫出小王村的平面圖這些,他就能夠算出合理的渠道。 主要是水轉筒車,許澤平也只是見過,具體的數據他還得去摸索一下。 小王村的問題和思路,許澤平已經知道了,等到他回到王老頭的家中想要記錄下來之時,才發現沒有帶筆墨紙硯。 額,這還真是個尷尬的問題呢。 頭一次,許澤平也暗自羞惱自己犯了這樣的低級錯誤。 最后他們兵分兩路,許澤平和曾捕快趕往下一個村落,陳靈以及周捕頭回鎮上去筆墨紙硯。 等到許澤平他們離開后,王老太在收拾床榻時,摸到了一角碎銀子。 她顫顫巍巍的拿著銀子找到了王老頭,又將今早上陳靈喊大人的事情說了出來... 王老頭拿著旱煙的手哆嗦了一下,他們這是要遇上好官了嗎? 第248章 青云路48 (捉蟲) 許澤平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將小滿鎮二十七個村都尋訪了一遍,二十七個村子基本上遇到的問題都是和小王村差不多,因為夏季少雨,莊稼干涸、他們只能夠顧上一頭,另外一頭就顧不上了。 為何說差不多,而不是一模一樣? 因為有十七個村子的河流就在梯田下方,只需要造出水轉筒車就能夠幫他們解決最大灌溉問題。 而剩下的九個村子,和小王村一樣,需要挖溝引渠,將河流引到梯田下方。 尋訪完成以后,許澤平并沒有回嶺北縣城,而是就住在小滿鎮上,他時不時會去觀察小滿鎮河流的動態。 二十七個村落共用的是遼北州的母親河遼河,遼河從嶺北而下貫穿整個遼北州。 遼河源于遼河山脈,自嶺北、嶺河一分為二,嶺河占據了遼河的主河流,嶺北占據了遼河的第一支流。 這也是為何嶺河縣比嶺北縣富裕的緣故,雖說兩地的氣候環境差不多,但是嶺河糧食總量卻比嶺北多出一倍。 許澤平尋訪小滿鎮地勢最高的高山村時,曾經爬到高山村的后山上,向嶺河縣的方向瞭望,就發現嶺河縣的百姓比嶺北百姓聰明多了,他們的耕田是依著河流而生的平原,而他們住的地方是在丘陵高地之上。 耕地在平原上,遼河汛漲期時,確實有被河水覆蓋耕田的可能。 但許澤平翻閱嶺北水利典籍,發現遼河的汛漲期多數是在四月中下旬天氣回暖、冰層融化之際。 這就完美的與嶺北、嶺河的農耕時節所避開。 逼近寒冬,遼河也漸漸到了枯水期,許澤平明顯發現小滿鎮這一條東岔河的水汛變小。 他知道適合挖溝引渠的時機到了,又花了半個月的時間,他將九個村子最適宜河溝的方向和寬度設計了出來。 此時已經到達了十月中旬。 小滿鎮已經被冰雪所覆蓋,昨日傍晚他又去觀察了一下東岔河,如他所預期的那樣,河岸兩邊已經干枯。 他們最先要將東岔河這條岔河的水引入小王村前那條溪流,讓河流水與溪水融合為一,一端通向小王村的后山,一端通向大王村后山的溪流...這么依次挖通匯合,才能夠保證水源最缺的高山村,人們能夠用到足夠多水流。 但是這是一項大工程,必須所有人都摻和進來才行。 不然許澤平沒辦法保證,能夠在明年河流汛漲期來臨之前,完成這項工作。 “陳主簿呢” 半個月的趕數據,使得許澤平推開房門那瞬間還有些恍惚,看著站在門口的周捕頭問出了這個問題。 “大人,楊縣丞來了,陳主簿去鎮口迎接去了?!敝懿额^看著臉色蒼白的許澤平,關切的說道:“大人,您可要保重身體??!您是我們嶺北的希望,您可千萬不能倒下了?!?/br> 許澤平露出了一個蒼白的笑容,敷衍的說道:“行了行了,大早上的你就別咒我了。我自己的身體,自己清楚,給我端點包子上來,我都快餓死了?!?/br> 跟著許澤平走訪各村子這么久以來,周捕頭是打心眼佩服這個年輕的縣令,不管多苦多累的路程,許縣令沒有半句怨言,總是走在最前方觀察著各村百姓的生活。 然后回到住的地方,也總是挑燈將每個村子的情況記錄下來。 他知道只要許縣令在,他們嶺北的百姓總會過上好日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