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書迷正在閱讀: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
老師的眼光他是相信的,老師能夠看中老幺,那么他所說的決計不是假的。 “老師能夠收老幺為徒,是他的福氣?!痹S澤禮拱了拱手,“澤禮在此替他謝過老師?!?/br> 柳淮之心里美滋滋的,他摸了摸自己續起的長須,他就說嘛,他柳淮之想收的徒弟就沒有收不到的??! 想到那個小家伙的推辭,柳淮之哼哼一笑,他就不相信這下還能夠逃出自己的手掌心? .... “此次八股文的題目,洪縣官是出的比較簡單的——首孝悌?!绷粗匀皇强催^許澤禮的答卷的,往往越是簡單的題目,便越是難以寫出出彩的文章來。 首孝悌,是出自【三字經】,原句是首孝悌,次見聞。 說得是一個人首先要孝敬父母和友愛兄弟,接下來是學習和聽到的知識。 “澤禮,你破題破的很好,但是引用盛安帝以孝治天下來承題是有些懸的,下次可莫要如此沖動了?!绷粗@所以單獨拎出來講,自是他知道一些皇家秘事的,說實話這也不算是秘事,只是聰明人都會選擇不說。 因為盛安帝,也就是當今的皇上,是踩著先皇的尸骨上位的。 盛安帝真正孝悌的其實是他的母后,而非他的父皇。 先皇也就是文景帝之所以能夠登上皇位,靠的就是當今的太君后覃臻,也就是他的結發夫郎。 大景朝的建國并不久,開國皇帝乃是文景帝的父親文武帝。 文武帝清剿前朝逆賊之時,落入陷阱,乃是太君后的父親定國大將軍一命換命救下來的! 定國大將軍一聲戎馬卻只有覃臻這么一個哥兒,現如今定國大將軍為救自己壯烈犧牲,文武帝深感愧疚,便封覃臻為長榮縣君,并且放話將來長榮縣君就是下一任君后! 文景帝的母族并不好,他的母妃是個宮女出身,本人也是文不成武不就,奈何他生的好,且又會討人喜歡,哄得覃臻滿心滿眼皆是他.... 本來文武帝看到的繼承人是他的次子,但因為覃臻以及覃將軍留下來的勢力,最終還是選了文景帝。 事情如果到這里,那便是一樁美談。 只可惜啊,文武帝駕崩,文景帝上位。 昔日一生一世一雙人的美好誓言都變成了泡沫,不過三月,數十位妃嬪入宮,而且令覃臻絕望的是,文景帝心尖尖之人浮出水面了,這人不是別人,正是他的義妹武安侯嫡女,她一入宮便就是冠絕后宮的德惠貴妃。 若非先皇口諭,只怕覃臻就連這君后之位都要拱手讓人。 覃臻再有怨恨和不甘心,他也明白最重要的就是保全自己和兒子的安危。 在文武帝沒有去世以前,盛安帝龍昭承是文景帝唯一的獨子,是大景朝最尊貴的皇太孫,但是他的祖父去世以后,一切都變了! 他見過了人心的炎涼,他目睹了父皇的涼薄,明白父后為了自己的委屈求全....他更是明白若非父后交出了外祖父的虎符,自己的太子之位絕對是要拱手讓人的。 龍昭承父子的步步后退,文景帝便是步步逼進,這么一拉扯就是四十年。 四十年中,龍昭承步步為營,自然也是建立了自己的勢力,但是他的勢力威脅到了文景帝。 龍昭承見慣了爭權奪利,他已經厭煩了,心中也做出了做個封地王爺帶父后和家眷離開的打算了.... 只是文景帝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那就是為了讓德惠貴妃之子上位,派遣太子北征游牧族! 世人皆知關北游牧一族身強體壯,從文武帝開國以來就是一塊難啃的骨頭,北征游牧族隕落的大將不在少數,且太子向來不善武力,這一決定擺明了就是要太子去送死。 彼時太子與賢王之爭已經陷入了白熱化,其他皇子皆明白皇帝的心思,自是不敢摻和。 就在文景帝以為勝券在握時,他的五子逍遙王站了出來,愿意追隨大皇兄北征! 文景帝在位四十年,但是子嗣并不豐盈,活著成年的兒子只有五個。逍遙王便是他最小的兒子,剛剛成年娶妻。 逍遙王雖說年紀輕,卻是大景朝出名的武將,不但武意高超,而且手底下還有一支精銳騎兵! 文景帝是要讓太子去送死的,又怎么會讓他有這么強悍的助力,自然是一口否決的。 但是他低估了逍遙王的膽子,在太子龍昭承北征后的第三天,逍遙王偷摸帶兵支援了太子。 這一場北征雖是勝利了,卻是極為的壯烈!逍遙王為了殲滅游牧族的一只主力軍,一少數抵擋多數英勇犧牲。 龍昭承扶棺回京都,還沒有緩過神來,就傳來了逍遙王府入了歹人,逍遙王妃早產了,且生的小公子生死未卜.... 他的大腦一片空白,五弟犧牲,那么這小哥兒就是五弟唯一的子嗣。 這一刻,龍昭承明白,不爭就是死。 逍遙王府就跟鐵桶一樣,那個不長眼的敢撞上去入王府搶劫?唯有文景帝那個涼薄之人寵愛的涼薄之子! 正是這糟心事,龍昭承主動做局,發動了宮變.... 柳淮之的話一出,許澤禮心中一顫,他想起了上輩子逍遙王遺腹子回都城后被盛安帝偏寵所聽到的一些閑言閑語了。 逍遙王遺腹子被認回以后,盛安帝親自為他賜名熙華,且不顧規矩執意讓他一個哥兒繼承他父親的王位,封地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