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也不知他在那紅墻白瓦之下,是否能臥榻安眠? —— —— “向公公?!?/br> “奴家在?!?/br> “那墨寒庭,真的不肯派鎮陰司的一兵一卒去神都城下驅鬼除靈,替朕守著這座神都城嗎?” “是。他方才還在宮門之外,與內衛府月長歌動起手來,兩人似乎不分上下?!?/br> “向公公,你在朕身邊伺候多久了?” “回圣人,已有四十三年零七個月十八天?!?/br> “你到時記得清楚……四十三年,朕登基也不過才數十余載,雖說外有大唐虎視眈眈。而神都城內,柳傾城自以為耍了點小伎倆,將監天司,鎮陰司,甚至欒氏,陳氏籠絡的一個不拉,難道她以為,只要朕身邊無人可用,這大周便會改朝換代嗎?” 哐當,一個酒杯用力的摔在地面上,嚇得向公公打了個激靈。 他知道圣人正在氣頭上,不敢言,不敢問。 “柳傾城,你本不必如此,為何非要走上這一條路呢?這些日子,可真是苦了我神都百姓了啊?!?/br> 圣人望著長天,朗朗晴空之下,一股nongnong的殺氣直沖霄漢,仿佛連他都可以一眼看盡到那股洶涌澎湃的亡靈大軍正在神都城下肆虐猖狂。 “向公公,擬旨?!?/br> “喏!” 第103章 國運之力,守城! 神都城下,激戰猛烈。 面對黑云壓城般的亡靈大軍,這些凡夫俗子的守城近衛顯得頗為無力。 沒有鎮陰司的仙人出手,他們只能用民間最樸素而又傳統的偏方,諸如些黑狗血,童子尿,朱砂墨,黃符紙等等。 他們將這些晦氣之物涂在兵刃之上,出城殺敵時,即便對方是亡靈之身,也會因此而受傷。 可即便如此,依舊無法抵擋住源源不斷的怨靈煞氣。 他們不老,不死,不滅。 即便前一刻剛被一盆黑狗血淋得痛哭嚎叫,神魂瓦解。然而不到一盞茶的功夫,它們卻又離奇詭異的死靈復蘇,再度恢復先前那張牙舞爪的兇煞。 這些民間污穢,只能夠拖延它們的攻勢,卻無法令他們擊潰。 “這些怨靈,似乎有不滅之體,根本就不會真靈堙滅?!?/br> 守城將領瞧見這般景象,已是心灰意冷,它們知道這不過是困獸之斗,臨死反撲罷了。 沒有仙人出手,它們遲早會破開城門,長驅直入。 到那個時候,死的便不只是他們這些可以為國,為民,為圣人赴湯蹈火的將士了。 而是更多手無寸鐵的婦孺百姓,神都,將變成一座名副其實的鬼城! “給我死守城關!戰至死,也絕不退讓!” 就在他下達最后一道命令之后,忽然身后一聲高喊:“圣旨到!守城將領王戰,接旨?!?/br> “末將接旨?!?/br> 王戰心中如烈火中燒,這一道圣旨,宛如令它起死回生,心中那灰心喪氣之意全然掃凈! “傳圣人諭:鳴國鐘,賜爾等國運之力!” …… 與此同時,城東,建春門。 “傳圣人諭:鳴國鐘,賜爾等國運之力!” 鳴國鐘。 國鐘,象征著一國之尊,萬人之力匯聚而成。 一旦鳴鐘,意味著一件事情,那邊是到了國難危急存亡之時。 皇城之上,仙人禁空。 其實有兩個含義: 其一,七境以下的修行者,無論方士俠士修士,皆不可御空而行,否則即是對一國之帝王的大不敬,會遭天譴。 其二,修仙之人當斷紅塵,斬凡根,不予過問凡間國事,更不可妄圖插手國運興衰。 這一條規矩,既是對凡人最大的保護,卻也是對大的禍患。 一旦遇到依靠凡人之力無法解決的大難,即便是高高在上的仙人,也不能隨意出手干預。 故而天道有情,賜一國之帝王國運之力,可調動萬民歸心,可祭獻一國之氣運,賦予凡人非凡之力。 鐺! 鐺! 就在圣旨昭告天下的那一刻,神都城上一口霞光萬丈的古鐘緩緩在晨輝之上顯現。 它的出現,使得全程百姓紛紛走上街頭,仰望長天,一時間神都竟然有恢復了昔日那人潮入海般的氣勢,只因為大家都在好奇。 自大周遷都洛陽以來,這國鐘從未出現在神都上空過。 “是圣人!” 國鐘鳴響,回蕩在整座大周王朝的每一處角落。 仿佛萬民歸心,凡大周子民,皆能聽聞這國鐘余音繚繞。 霞光異彩,灑在地面的白雪上。 “國運之力下,我輩將士,何懼那些邪魔鬼怪,隨我出城,迎戰!” “殺!” 一時間,神都所有城門大開,那些身披五彩霞光的士兵猶如天兵天將,一劍便將城外的死靈斬殺斃命。 國運之下,即便是煞氣,也將蕩然無存。 它們的不老,不死,不滅,全都化作虛無。 “弓弩手,放箭!” 萬箭齊發,林間雪海之中那些原本還在囂張猖狂的冤魂惡鬼瞬間失去了不死之身。 被殺,會死。 中箭,會亡。 這些隱忍許久的守城禁軍幾乎傾巢出動,每一劍下,猶如在為那些枉死的弟兄們報仇。 每一刀劈開,像是在傾訴心中對仙人的憎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