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書迷正在閱讀:穿書后,她被死對頭帶飛了、快穿之愛上be文女主是我的宿命、心聲泄露后我被反派家族團寵了、出逃被抓,危險帝少黑化了、這個系統說她喜歡我、暗夜一顆星、穿越十九代,收祖宗為徒、成為病嬌癲婆的僚機后反被戀上了、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和死對頭同居相愛了
“但如今,朕將不計前嫌,惟才是用。朕許諾,但凡爾等盡忠于國,雖仇必賞。不必擔憂朕再清算舊賬?!?/br> “自今日起,爾等都是大明新朝的臣工,別無二致?!?/br> 殿下眾臣高呼跪拜,“呂皇萬歲萬歲萬萬歲?!?/br> 沈碗和旁邊的周承中對視了一眼,然后很快就低下頭。 兩人心里想,不說呂皇剛才的話是真是假,但她既然說了,那他們就姑且這么信著。再說了,大黎舊臣,有問題的都已經清算完畢了,她當然不會再清算舊賬啦。 呂頌梨接著說道,“新朝自當有新氣象。接下來,朕要宣布三件大事!來人,宣第一道圣旨!” 這時,她身邊的太監總管打開圣旨,開始大聲誦讀。 誦讀圣旨的太監總管不是別人,正是李杰英。 對于郭春生這些平州班底臣屬來說,李杰英很陌生。此時一個個就盯著他看,心里在想,這人是從哪里冒出來的? 張獻等從大黎跳槽到平州的臣子們則若有所思。 沈碗等人則是覺得牙齒有點酸,李杰英一介太監在新朝混得那么好? 林染倒是不意外,他之前掌管宮禁,自然發現過一點蛛絲馬跡的。但對方尾巴收得漂亮,查起來麻煩,他手上事情多,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李杰英才不管他們怎么想呢,這是他為呂皇服務的第一天,不得努力地表現? 眾大臣一聽才發現,呂皇所說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更改官職制度。 大明將之前朝代的三公九卿制,改為三省六部制。 朝堂上,文武百官分站兩列。 他們都心知肚明,呂皇實行三省六部制,是為分封功臣做準備。 李杰英正在大聲宣讀新朝擬定的三省六部制制度:“三省即中書省、門下省還有尚書??!” “六部即尚書省下轄的吏部、禮部、戶部、兵部以及刑部?!?/br> “另,各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其余不變,如御史臺、大理寺等?!?/br> 呂頌梨靜靜地聽著,同時,也在透過冕旒觀察著殿下文武百官的反應。 三公九卿制,是綜合性中央行政體制,將行政、軍事、監察權力融為一體。 三省六部制將國家政務分為決策、審議、執行三個主要環節,分別由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負責,六部則具體執行各項政令,這種分工使得行政過程更加明確和高效。 三省六部制較之三公九卿制優越的地方在于,其分工明確、相互監督、相互牽制、分散相權、集中皇權、提高行政效率,加強中央統治力量。 之前追隨呂頌梨的班底臣屬們聽得最認真,他們覺得,三省六部制能被呂皇當作首件大事來宣布,肯定是有其道理的。 而大黎的一些老臣則不以為意,以為呂皇是嘩眾取寵。 但是,朝堂上的大臣們不管心里怎么想,都裝作一副認真地聆聽的模樣。 但是他們越聽,越覺得,這樣的架構,感覺還可以??? 呂頌梨淡掃一眼后,收回了目光。 李杰英繼續念道,“其中,中書省負責草擬和頒布皇帝的詔書,門下省則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政令?!?/br> “吏部掌官吏任免、考課、升降以及調動等?!?/br> “禮部掌禮儀、書院、外交等。戶部則掌田地、戶籍、賦稅等財政事宜?!?/br> “兵部掌選用武官及兵籍、軍械、軍令等?!?/br> “刑部掌法律刑獄,與大理寺并列?!?/br> “工部掌工程營建等?!?/br> “六部長官稱尚書,侍郎則主要協助尚書管理好本部?!?/br> “詳細的三省六部制的信息稍后會下發各部。欽此!” “呂皇英明!” 殿下的大臣們,如今能站在這里的,都是國家棟梁,也是這個時代或驚才絕艷或聰明絕頂之輩。 整個聽下來,他們發現了,新朝的權力架構,非常耐人尋味。 特別是大黎的舊臣們,心中更是震撼,娘耶,他們這位女皇有點東西啊,這個新的權力架構非常地完整且有前瞻性優越性。 整個新朝實施三省六部制的話,如此明確的職責分工,不僅提高了辦事效率,責任還到了部門到了個人。 而且中書省、門下省還有尚書省三者之間形成了相互監督、相互牽制的關系,有利于減少決策失誤。 最最重要的是,三省六部將原來丞相的權力分散到三個省份和六部中,分散了丞相的權力,加強了皇權。 只是他們身為人臣的終極目標得改一改啰,以后啊什么封侯拜相,都不如之前有吸引力啦。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他們這位呂皇了不得啊,就是不知道這套官員制度的擬定是出自誰人之手? 就在這些大黎老臣們震撼于呂皇的才華之時,原平州的官員們則早就習慣了州長,不,呂皇的足智多謀。他們紛紛對大黎舊臣的一驚一詫投以鄙視的眼光。 至于他們擔心的問題,他們是一點也不擔心,相權削弱了有什么關系?反正他們捫心自問,誰能在呂皇主政的朝廷里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相位?別做夢了好嗎?現在相權分散到六部也挺好,雖然沒有人能吃到rou,但有六個人喝到了rou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嘛。 有精明的,已經在猜測,接下來的論功行賞中,自己大概能得個什么樣的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