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書迷正在閱讀:穿書后,她被死對頭帶飛了、快穿之愛上be文女主是我的宿命、心聲泄露后我被反派家族團寵了、出逃被抓,危險帝少黑化了、這個系統說她喜歡我、暗夜一顆星、穿越十九代,收祖宗為徒、成為病嬌癲婆的僚機后反被戀上了、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和死對頭同居相愛了
“呂縣令,你將簽訂的三年免戰和平條約給我。此次與鮮卑的談判成果本刺史會上表朝廷,上表天子的?!?/br> 呂德勝頻頻點頭,“好的好的,刺史大人一定要替樂大人、陳大人、劉大人還有郭縣丞、李主簿等人多多美言幾句啊?!?/br> 呂德勝只給了他一份拓本,開玩笑,原本他當然自己留著啦。 對此,施燾沒說什么。 臨走前,他對呂德勝說道,“另外,那兩個去送信的人不要用了?!?/br> “為什么?” “運氣太差,和衙門犯克!”施燾冷冷地說完,便甩開袖子,大步離開。 呂德勝:……好嘛,看來刺史大人是氣瘋了,總得讓人把氣給出一出。后面他再補償李榮兩人好了。 侯城與鮮卑的談判,只用了兩天時間,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這速度,絕了。 隨著這消息的傳開,侯城縣令呂德勝的大名,也隨之廣為人知。 但是呂頌梨覺得,還不夠! 老百姓正經的談判聽不懂,那話本子總該聽得懂吧? 于是呂頌梨親自cao刀,采用的是現代軟文爽文的寫法,弄出了一出關于呂大人侯城談判的折子戲。沒辦法,現在的文人寫的話本子還太含蓄了,寫出來的本子她不是很滿意。 本子寫好之后,錢花出去,水軍撒出去,名聲打出去! 大家都來領略一下呂大人的風采吧。 而隨著話本子的擴散,呂德勝的名字,又勾起了很多讀書人關于去年三絕碑的記憶。 四為句的橫空出世,對于讀書人實在是太過震撼了。更別提,如今這三座石碑還在萬松、白鹿、嵩山三大書院矗立著。石碑上,康成帝宋秩、呂德勝以及三位書院院長的名字,為讀書人所銘記。 而呂德勝這一舉措,無不在表示他正是四為句的踐行者,一下子就俘獲了很多讀書人有識之士以及老百姓們的好感。 用后世的話來說,就是呂大人出圈了。 這請功的奏折還沒回到長安,整個北地已經有了呂大人的傳說,并且呂大人的事跡還有往南移的跡象。 第259章 爭取獎勵 三月二十四,剛到望平的恭親王一行人就聽到談判結束的消息。 恭親王恍惚,呂德勝談判速度這么快的嗎?然后他一拍大腿,直呼先帝錯啦,不應該讓呂德勝當御史大夫,而是應該把他放在鴻臚寺,專門和外族打交道才對! 下屬們面面相覷,然后請示他,“王爺,那我們還去侯城嗎?” “去!”來都來了! 不止恭親王等一行人吃驚于呂德勝的辦事效率,蔣氏一行人聽聞談判大捷后,都與有榮焉。 又比如像徐家這些被兒子說服,為了兒子的前程,舉家遷往遼東郡的家屬們,聽到這個好消息,心里是真的松了一口氣。 遼東郡乃至平州不安全,幾乎每年鮮卑都會南下,更別提侯城還與鮮卑草原接壤,更是危險。這一路上,他們都在暗暗地憂心這點。 現在呂大人剛到侯城,就解決了這個大問題,真好。 至少接下來三年,他們不用擔心會卷入戰爭中了。至于三年后?再說唄?;蛟S到時呂大人又能再談成一個和平條約呢?家屬們樂觀地想。 隨著呂德勝呂大人事跡的傳播,他竟然漸漸地有了一個名士的雅稱。 不少有識之士或者飽讀詩書之人開始包袱款款前往遼東郡,想去目睹一下名士呂德勝的風采。反正那里現在安全得很。 他們或者一個人獨身前往或者三五成群結伴而去,但無一例外,很是放松。 看著這一幕,某些隱士呢喃,遼東郡有高人啊。 大黎朝廷,天子宋墨看著平州刺史施燾的奏折還有呂德勝的請功折子,最初的興奮過去之后,他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若是與鮮卑談判取得巨大成果的人不是呂德勝,該有多好。 這呂德勝是真的有點氣運在身上的,在那樣的險境之下,他竟然沒有折損,反而還立功了,運氣是真的好。 左安民覷了一眼皇帝,試探著說道,“皇上,這呂德勝一介小小縣令,竟然敢負責牽頭與鮮卑談判,這規格是不是不太夠?” 張獻一聽就不干了,“左大人,你沒聽見剛才平州刺史所說嗎?因為送信的人發生意外,導致平州刺史和郡守沒在約定的談判時間內出席,人呂縣令是硬著頭皮上的,還把事情辦得那么漂亮,該賞才對?!?/br> 左安民不和他糾纏,而是對宋墨說,“呂德勝這事是辦得還行,但是,皇上,微臣覺得,如果呂德勝把談判的時間拖延一下,等待更高身份的人到場主持,談判的成果是不是會更好?” 張獻聞言,冷笑,“左大人有沒有想過,就算事情按你所說的發展,鮮卑那邊答應十年,我們敢信嗎?” 左安民這廝分明就是想弱化呂大人在此次談判中的作用和功勞,有他在,休想! 左安民一噎。 宋墨聽著兩位大臣的爭吵聲,并不覺得心煩,此時他的臉微紅,興奮的。 這是他登基第一年,大黎和鮮卑王庭和平條約的簽定,這事將載入大黎史,可以視為他為帝的功跡之一。 另外,此事還可以從側面印證了他乃奉天承運的真命天子。 宋墨興奮之余又帶著些許遺憾,他甚至還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