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書迷正在閱讀:穿書后,她被死對頭帶飛了、快穿之愛上be文女主是我的宿命、心聲泄露后我被反派家族團寵了、出逃被抓,危險帝少黑化了、這個系統說她喜歡我、暗夜一顆星、穿越十九代,收祖宗為徒、成為病嬌癲婆的僚機后反被戀上了、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和死對頭同居相愛了
但隨著謝家的倒臺,他們原先掌握的信息都變得沒什么價值,唯獨當初謝湛對呂頌梨的分析還能拿得出手。 賣消息的那家人,一開始只覺得這只是個搭頭,但那些老狐貍卻覺得這條信息是最有價值的。 然后這些官場老狐貍們通過反推,可以影影綽綽地推斷出她出手的痕跡。 比如她對四皇子用的就是堂堂正正的陽謀。所以,新帝明知道她這是報復是借刀殺人,但是他能拒絕嗎?從新帝的利益出發,他很難拒絕。 老狐貍們越是分析呂頌梨這個人,對呂德勝就越是嫉妒,對家里本來還算順眼的小輩,也覺得處處不如人家一個姑娘。 有段時間,這些長安城的公子貴女們也感受到了長輩們挑剔的目光,對此他們既不解又不滿,直到長輩們將原因告訴他們,他們直接呆滯了。 這會,張獻只感嘆,呂公有福氣,生的兒女都好聰明。 “呂大人,你和令媛對我恩重如山……” 呂德勝打斷他,“打住,我剛才和你說的那些話,只是想讓你心里有個準備,并不是想挾恩求報。你如今也不必感到為難。但是我相信,你很快就能明白,你和左安民注定不是一路人。左安民不是一個能容人的,你想上位,他必不能容?!?/br> 呂德勝的意圖很明顯,就是送張獻上位,和左安民打擂臺。因為他太清楚枕頭風,呸,是天子近臣的作用了。而且他相信,左安民和謝家謝湛應該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既然他在天子身邊安排了人,那他們也不能落后。 小閨女在流放途中,不清楚長安這邊的局勢,但呂德勝相信,她將張獻送到他跟前,也是想用上他。 張獻在呂家做客半個時辰,才離開。離開的時候,呂德勝送給他一個錦盒。 張獻到家后打開,發現里面是一本小冊子,薄薄的小冊子上記載了呂德勝為官多年的心得。 第180章 眾臣驚恐 張獻看到這本小冊子的時候,眼眶一下子就紅了。 他年少命途多舛,于春風得意之際,遇到嚴華這個不類人師的師傅,仕途被他生阻于康莊大道之外,外放邊陲之地沒日沒夜地熬著,青絲熬成了白發。 這十二年,他能得到的,來自官場同僚的幫助和善意極少極少。他沒想到,偶遇的呂氏父女不僅在仕途上狠狠地扶了他一把,后面還給予他如此大的幫助。 此時此刻,他已經在心里將呂德勝當作了給自己授業解惑的恩師了。 其妻張氏默默地陪著他,只有她能理解他的不容易。 張獻收拾好情緒之后,便讓妻子先去休息,他告訴妻子,他得好好思考接下來他要走的路。 這一晚,張家的書房燈亮了整整一晚。 張獻也思考了一個晚上,他覺得呂大人說的是對的,他的建議,也是最適合他的。 他發現自己確實不適合做孤臣。另外就是,現在朝中,派系林立。但總的來說,分為三個派系,四位顧命大臣兩兩一派,左安民協助新帝,自成一派。 他要在朝中站穩,要么投到左安民陣營里,要么直接和他對上。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如果投到左安民麾下,左安民于他,是大樹,也是掣肘。 或者投到兩方顧命大臣麾下,和投到左安民陣營是一樣的道理。 但是張獻是外放過的人,沒那么天真,他深知在別人手底下干活的為難。 既然都要一搏,那么,寧為雞頭,不做鳳尾。 做雞頭,自成一派,直接由皇帝定生死。做鳳尾,無端端地在自己頭上頂著一個婆婆,多了一個能左右自己的人。 張獻這個決定一下,再回想呂德勝的話,他深知自己也領教了一番呂大人的手段。呂大人用的是陽謀,卻讓他心甘情愿地按他的想法入局。 對于他的選擇,呂德勝并不意外。 呂德勝對他非常的了解,他本身的性格以及自身的經歷,讓他做不了孤臣。 人都是需要安全感的。像他這般的孤臣,就是皇上手中的一把刀,自己自動摒棄防御,不防守,只攻擊,相當于將一切都押在皇帝身上。 張獻給仕途不順的經歷,會讓他在得到權力之后,會下意識去抓住更多的東西,來保障自己。 另外就是,目前的政治環境也不允許他做孤臣。新帝也不夠強大,他保護不了他手中的劍。 做他的劍,一旦一旦殘缺了,廢了,不夠鋒利了,就等著被拋棄吧,后面新帝又會很快地選出他的新劍。 對于新帝這沒多少日子就拋棄一個大臣的毛病,呂德勝莫名有些心虛。 新帝這毛病,好像還是小閨女在大理獄那回,給他養成的?當時小閨女好像和新帝說過,他富有四海,人才濟濟,欲為他效勞的人才前仆后繼,讓他不要在意秦家幾個小將。 這話,很顯然,新帝聽進去了。 但新帝這樣,也讓大臣看到了其涼薄的性子。 接下來一段時間,張獻在家苦讀小冊子。 新帝登基之后,早朝像極了菜市場,熱鬧得很。 很多以前不需要議的政事,如今都要拿出來議一議才能確定往下該怎么辦。 并且,很多事情,議到最后,還是沒個結果。 現在大朝,就像菜市場一般熱鬧,你方唱罷我登場,你不服我,我不服你。你給我使絆子,我給你添點油加點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