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書迷正在閱讀:穿書后,她被死對頭帶飛了、快穿之愛上be文女主是我的宿命、心聲泄露后我被反派家族團寵了、出逃被抓,危險帝少黑化了、這個系統說她喜歡我、暗夜一顆星、穿越十九代,收祖宗為徒、成為病嬌癲婆的僚機后反被戀上了、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和死對頭同居相愛了
近來大兒媳,對于他們兩老決定舉家搬離長安城一事,頗為沉默。蔣氏也能理解,對方是舍不得娘家人,他們這一走,就遠了,畢竟平州距離長安城三千多里。她讓丈夫去幫一幫,好歹讓大兒子抽出空來,好好開解一下他媳婦。 人和人的想法,盡是不同。 年初二大女兒回家探親時,偷偷告訴她,她婆婆和公公竟然也動了和他們一起離開長安城的心思,但是他們想等大伯徐正回來后,看看平州的情況如何再做決定,不過已經在悄悄地收攏家財了。近來長安城真的是太動蕩了,也難怪他們起了那樣的心思。 “不幫!你也別太過心疼他了,男人在外面摔摔打打很正常,累點也正常?!彼诔⒕筒焕蹎??如履薄冰的,不止身累,心也累。 呂德勝現在用起大兒子來,是毫不憐惜的。 當小兒子被他踢出門后,他的目光就全落在大兒子呂致遠身上了。 粗看,老大大問題沒有,只是有些小瑕疵,不聰明、一根筋,耳根子軟。再思及大兒子和大女兒出生時,家里光景不好,他在妻子娘胎里吃不上啥好東西,大概是這個原因,大的這兩個孩子出生后,都不怎么聰明。有這個根子在,老大身上的小瑕疵,似乎也能理解了。 如果大兒媳主意正,大兒子聽她的,那也行。但問題是,大兒媳自己也不是一個能拿主意的人。 等呂德勝意識到這個問題后,他最近又想了一些事。 他終有一天會老去死去,一想到,自己死前沒把老大教好,等他死后,沒長輩看著了,大兒子也升級為最年長的長輩,他要是作起來,給孫子呂驍拖后腿怎么辦?給閨女給小兒子等人添麻煩怎么辦? 一想到這個,他這當爹的能死不瞑目。 所以,他決定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反正他現在有空,就把大兒子提起來,磨煉磨煉。 其實他這做老子的和呂驍這做兒子的,都不介意給他們夫妻倆做依靠,前提是,這倆人要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幾斤幾兩,不能惹太多麻煩。 所以,他最近都把大兒子踢出去歷練。能磨煉幾分就幾分,不求他有多出息,反正已經不指望他長本事了,就希望他能明白世道艱難,明白自己本事一般,能力普通就行。 呂致遠:……爹,你真是我的好爹! 兗州,通華縣,縣衙 張獻攬鏡自照,看著已經有白絲的兩鬢,黯然神傷。 他今年才三十出頭啊,頭發中就已現白絲了??上胧艘咽暧杏?,還只是一個俸祿五百石的縣官,仕途不順啊。 想當年,他出仕時,曾有個瞎子經過他們村,他老子娘可憐他,讓他端了一碗凈飯給對方。 那瞎子吃過之后,還碗的時候,定定地看著他,說他一表人才,文采斐然,將會以文入仕。 他當時矜持地笑笑。 那瞎子后來又道了一句可惜,可惜他命犯小人,一開始便將仕途不順,注定要蹉跎多年,而立之后,方有轉機。歲逢甲子,得遇貴人,若得其相助,然后仕途才會開始順遂…… 對方自稱烏道子,說完之后,對方就離開了。 當時他并不在意對方的這番話,對此只是一笑置之, 卻沒想到,他的仕途真的就如他所言那般,等回頭他想再找對方的時候,卻無從找起了。 他伸出手,將鬢角的一根白透了的發絲拔了下來。 就在這時,妻子張氏推門而入,手上還端著一只碗,溫和地說著話,“這兩日,你有些咳嗽,我煮了一些梨水,你喝一碗吧?” 張獻上前接過,“辛苦你了?!?/br> 他的妻子溫柔賢惠,這些年,他在大黎最邊境的地方為官任職,她一直跟著他,從不喊苦喊累,他亦非常愛重她。 這時,他的心腹嚴良來敲門。 他往天上看了一眼,此時天已黑沉,他知心腹這時前來,必有要事。 此處不是談事的地方,他準備帶著嚴良移步書房。 妻子將梨水遞于他,他接過一飲而盡,臨走前,讓她早些歇息,不必等他。 路上,張獻得知嚴良帶了一封信來找他,說是朝中御史臺呂德勝呂御史之幼子呂明志托人給他遞了一封信。 張獻聞言,有些驚訝,一問方知,那呂明志如今已然來到了兗州通華縣,目前正借住在青溪村。也就是說對方到了他的地界上,張獻尋思著,對方不知道有什么事要找他,如果事情不難辦,他就給他辦了。 第151章 決定拼了 呂頌梨想得沒錯,張獻對于呂家的觀感不差。 張獻這些年來一直都有留意長安城的動向,而且一直都知道呂德勝得寵,乃天子近臣,在御史臺穩壓嚴華一頭。 每每聽到嚴華在呂德勝跟前吃癟,是他在邊境縣郡時寥寥無幾的慰籍之一。 收到嚴華被康成帝下旨陪葬的當晚,他都喝醉了。 嚴華當時怒吼的那句話,他也知道了,甚至猜測,嚴華應該成了呂德勝的替死鬼。應該說,陪葬的大臣里,有兩個是呂德勝的替死鬼。 對于呂德勝這個人,他是十分佩服的。他也是一個人單蹦,沒有家族依靠,妻族也沒啥助力,卻能在朝堂里混得風生水起。 所有人都覺得他不會有好下場,連他之前都是這么認為的。jian臣妄佞,等康成帝一去,必死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