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雙驕 第177節
雖然明白這是應有的規矩,但覓瑜還是有些不好受,思及親人先前的那份大禮,更覺得不是滋味,忍不住在心里想,她是不是不該過來? 盛隆和看在眼里,微微一笑,狀似隨口道:“除夕習俗,炮竹要燃放至凌晨,以表去舊迎新,怎么因為我們來了就停了?” 聞言,趙得援連忙命人去放炮仗,很快,噼里啪啦的聲音就響了起來。 盛隆和又以覓瑜的名義派人打賞,一串串喜錢發下去,眾仆從的臉上都有了真心實意的笑容,氣氛也再度熱鬧起來。 祝晴喜笑顏開:“怪道別人都說,女兒是貼心的小棉襖,果然不無道理!瞧瞧,娘的紗兒出嫁了,還想著在大年夜來見爹娘,散財給家里增添喜氣!” 趙得援咳嗽兩聲,皺眉暗示。 祝晴置若罔聞,繼續挽著女兒的胳膊,說笑:“之前啊……” 趙尋瑯上前一步,低聲勸說父親:“爹,算了,娘不會聽的。左右這是在家里,話流不到外頭,就讓娘說去吧?!?/br> 趙得援無奈著一張臉,搖搖頭,嘆了口氣。 進入堂屋,一桌嶄新的團圓宴已經布置好,圣上賞賜的三道年例擺在正中,繪成一幅吉祥圖案。 待得眾人分席就座,屏退仆從之后,聽著外頭傳來的鞭炮聲,看著屋里雙親的笑臉,覓瑜才明白,原來先前不是不熱鬧,而是還不到熱鬧的時候。 可惜趙得援的笑意只出現了一會兒就沒了,取而代之的是責備的瞪眼,以及訓斥:“真是越來越不像話了,哪有大年夜跑回娘家的道理?還帶著王爺一起!” 祝晴反嗆回去:“怎么就不像話了?紗兒帶著女婿回來過年,說明她心里惦記著娘家,惦記著我們這對爹娘,這樣不好嗎?我看你才是不像話!” 她笑著安撫覓瑜:“乖女兒,別聽你爹的胡話,往后你想什么時候過來,就什么時候過來,便是明天、后天、大后天也可以,娘都高興,都歡迎?!?/br> 趙得援被氣得直結巴:“你、你明不明白這里頭的道理?紗兒已經嫁人了,是別人家的媳婦,哪里能放著婆家不待,在大年三十回到娘家?” “更不要提紗兒現在的身份,是太、是王妃,若是讓圣上與皇后殿下知曉,她今晚帶著王爺來了這里,你說,他們心里會怎么想?” 第188章 祝晴不以為然:“看紗兒這身打扮, 便知她是在參加完宮宴后趕過來的,禮數上不曾有錯,即使圣上和皇后殿下知道了, 也不會挑理?!?/br> 趙得援瞪得更急:“你能確定圣上和皇后殿下的心思?” “你就能確定了?” “我——” 趙尋瑯輕咳一聲, 示意父親, 太子殿下還在這里,這樣當著人家的面,又是爭論帝后的心胸,又是訓斥他的妻子, 是不是有些不好。 趙得援也反應過來,收斂怒容,干咳兩聲, 看向女兒, 一本正經著含混道:“……總之, 不許再有下次,記住了嗎?” 覓瑜乖巧點頭:“是, 女兒記住了?!?/br> 當然,這只是她在口頭上答應,至于實際上的行動,則要看盛隆和還帶不帶她過來, 若他肯帶,她自然是愿意來的。 不是她裝模作樣, 實際上, 在一開始,她的確是有些發怵的, 但隨著娘親為她辯護,以及盛隆和在桌案下悄悄碰她的手, 她就完全不感到害怕了。 之所以表現得乖順,只是為了讓爹爹的火氣盡早消除。 果然,見她認錯態度良好,趙得援神色稍霽,不再擺出一張嚴肅的臉龐,含起笑容,向盛隆和敬了一杯酒。 “承蒙圣上厚愛,王爺照拂,賞賜三道年例,臣等一家銘感五內。下官在這里敬酒一杯,祝愿我中原天下海晏河清,圣上福壽綿長,王爺萬事如意?!?/br> 伴隨著盛隆和的微笑回敬,屬于趙府的夜宴終于開啟。 依照禮節,眾人應當品嘗年例,以謝圣恩,但一來,府里在受賞時已經嘗過,二來,覓瑜與盛隆和也在宮宴上用過,周圍又沒有外人在,便未曾拘禮。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盛隆和首先起了別的話題,不然以趙得援的謹慎,是不敢這么明目張膽地忽視年例的。 就是這話題起得有些不好—— “聽紗兒說,每年除夕夜,府里都會喝團圓湯?” 祝晴笑著應聲,主動給他盛了一碗:“這是清白觀的習俗,我與紗兒他爹成親后,便帶到了家里,一碗團圓湯,寓意新的一年團團圓圓?!?/br> “王爺既然來了,不妨喝上一口,討個吉利?!?/br> 趙得援一驚,伸手試圖阻止。 然而為時已晚,盛隆和道謝接過,舀起一勺,用了一口。 他的動作停頓了片刻。 席上也安靜了片刻。 覓瑜局促地笑著,頂著父親責備的目光,小聲提示:“這湯里共有八種餡料不同的圓子,每一料都是娘親精心配制的藥草,服之可以養生補氣……” 盛隆和聽罷,靜默稍頃,微微一笑,道:“原來如此,難怪別具一番風味,讓紗兒念念不忘?!?/br> 祝晴渾然不覺,笑吟吟地應和:“殿下有所不知,紗兒小時候可不喜歡這湯了,每次都要她爹爹催促,才苦著臉喝下,長大后終于發現了它的好……” 盛隆和含笑聽著,沒有再碰手邊的湯碗。 覓瑜也在一旁陪著笑,配合地轉移話題。 席間,她對上兄長的目光,看出對方的無聲詢問:你是特意帶太子殿下來找不痛快的嗎? 她也只能裝作看不明白,目光一轉,糊弄過去。 其實她心里是覺得自己有點冤枉的,她又沒有向盛隆和推薦這道湯,不過隨口一提,哪里知道他便記上了,還當著她娘親的面說了出來? 在這樣的情況下,她能怎么做?讓他不要喝湯,還是讓娘親不要盛湯?進退兩難之間,她也只能委屈他,當一回貼心女婿,哄一哄岳母大人…… 好在之后沒有發生類似的事情,趙得援出過不少地方的欽差,祝晴年輕時也行醫四方,夫妻倆見識過不少天南地北的風味,都呈現在了這年夜宴上。 除了口味不佳的團圓湯之外,其余菜式皆色香味俱全,令人食指大動。 雖比不上宮宴奢華,但在麟德殿里,覓瑜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帝后的身上,根本沒心思用膳,盛隆和給她夾了幾筷子菜,也不過讓她略略墊了些肚子。 她本是打算,等回去后再好好和他用一頓,她相信他不會拒絕,她也已經想好要置一桌什么樣的席面,沒想到他帶著她回了娘家,讓她感到一陣驚喜。 現下,她與親人、愛人在一起,熱熱鬧鬧地享用團圓飯。 世間最幸福之事,也莫過于此了。 趙家祖籍檀州,當地人冬日喜用暖爐,趙得援延續了這一習慣,支了一口湯鍋,用炭火煮著,把片好的兔rou放進去涮,撥動時漫如云霞,堪稱一絕。 香氣隨著湯水咕嘟嘟地往外冒,蒸騰飄散在室內,讓氛圍也變得舒適無比。 “來,夫君嘗嘗這個?!币掕A起一片涮好的兔rou,放進盛隆和的碗里,“這是檀州那邊的風俗,名曰撥霞供,紗兒從小便格外喜歡,不知夫君覺得如何?” 她沒有用殿下的尊稱,她不想在這種時候還注意禮節,除夕之夜,本就該合家歡聚,反正在座的都是她的親人,聽見也沒什么。 盛隆和顯然很受用她的這份親昵,十分給面子地嘗了一口,不吝稱贊:“都說檀州人最擅烹制兔rou,今日一品,果然如此,紗兒真是有好口福?!?/br> 覓瑜甜甜笑開:“夫君喜歡就好?!?/br> 趙得援咳嗽一聲,不知是在提醒她注意稱呼,還是留神舉止。 不過,得了太子殿下的贊許,他還是感到頗為自豪的,拈須一挺胸膛,展開笑容,絮絮叨叨地說起了涮兔rou的由來。 “王爺有所不知,這撥霞供雖然傳承了數百年,最初卻并非由檀州人烹制,乃是前魏時期,季文公擔任檀州太守期間,無意發現……” 盛隆和配合地聽著,含笑道:“原是這般,小婿受教了?!?/br> 祝晴嫌棄丈夫:“好了,你少說點,每年都要嘮叨上這么一回,也不嫌煩。而且王爺未必不知道這事,季文公在檀州的那點子經歷,天下誰人不知?” 趙尋瑯輕聲附和:“季文公與撥霞供的軼事典故,的確流傳甚廣?!?/br> 趙得援不滿地爭辯:“哎,你們娘倆怎么在王爺跟前拆我的臺?我——” 聽著熟悉的聲音,看著熟悉的笑臉,覓瑜仿佛回到了沒有出嫁時,一顆心溢滿了歡喜與依戀,如果不是有盛隆和陪伴在身旁,她都想要留下來過夜了。 不過,僅僅是如此,也已經讓她心滿意足。 說起圣上與爹爹結拜的往事,她亦不似在宮中時拘謹,大著膽子,提出了疑問:“那幅對聯,我覺得沒什么問題呀,為何會使旁人不喜,生出誤會?” 趙得援支吾著,和從前一樣,含糊其辭,不說清楚。 反倒是盛隆和輕輕笑了,回答:“因為問題不在于對聯,而在于橫批?!?/br> 她疑惑道:“什么橫批?” 趙得援咳嗽一聲:“王爺,這、這個……” 盛隆和一笑:“岳父放心,紗兒不會亂說的?!?/br> 他湊近她,附耳低語:“父皇寫了……” 伴隨著答案的吐露,覓瑜緩緩睜大靈動的杏眸,眨了一眨,又眨了一眨。 見狀,趙尋瑯低聲道:“爹爹可以放心了,小妹沒有聽懂?!?/br> 趙得援同樣壓低了聲音,回道:“我擔心的是她聽得懂嗎?她那點文墨,能聽得懂就怪了!我擔心的是王爺給她解釋,讓她聽懂!” 趙尋瑯不動聲色地抿了一口屠蘇酒:“那便是小妹的福氣了?!?/br> “你!你怎么也和你娘一個樣!……” 酒過三巡,趙得援命人撤了宴席,領著眾人來到院子里,燃放焰火。 這是覓瑜最喜歡的環節,更令她感到興奮的是,往年都由娘親捂著她的耳朵,今年不僅換成了盛隆和,還握著她的手,和她一起點燃了一支穿云箭。 看著拖尾的火球沖上云霄,炸開絢爛的色彩,她又是歡喜,又是驚怯,笑容分外璀璨。 煙火熄滅時,夜色已深。 天邊盛開著明亮的圖案,那是宮中的禮花,將會燃放一夜,直至破曉。 趙得援抬頭望著,喃喃道出一句:“這是第五輪……時辰不早了……” 接下來的話,他沒有再說,但在場人都知道是什么。 ——他們該回去了。 覓瑜心中陡然涌起一股不舍,看向娘親,張口想要留下。 祝晴握著她的手,輕輕地搖頭。 “……”她頹然地抿了唇,垂下眸,沒有做聲。 盛隆和把她的情狀看在眼里,微微一笑,對趙得援道:“除夕之夜,本來不該多加叨擾,然事出緊急,還請岳父移步書房,與小婿詳談?!?/br> 覓瑜一愣,瞧向他。 他回以溫柔的一笑。 然后看向祝晴,低眉致意:“在此期間,煩請岳母關照紗兒一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