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雙驕 第72節
聽聞宮侍稟報,她一時大感手足無措,心慌意亂。 盛隆和不能理解她的反應:“雖說消息有誤,把我受傷的事情傳為了兄長受傷,勞動母后前來,但也沒有什么,你同母后解釋清楚就行?!?/br> 問題就在于這里! 消息根本沒有差誤,盛瞻和的確遇了刺,甚至因此受了重傷,臆癥突發,變成了盛隆和??伤撛趺赐忉?? 還有皇后殿下,知道他變成盛隆和了嗎?還是只聽聞了他遇刺的消息?如果僅僅知道后者,到時她要怎么向長輩解釋? 覓瑜焦急不已,坐立不安。 偏生她還不能逗留在書房里,皇后駕臨,她身為太子妃,必須前去迎接,包括盛隆和也要去,不論他此刻的身份是太子還是奇王。 她咬著唇,蹙眉看向盛隆和:“可是——你——” 盛隆和道:“我什么?” “母后——” “哦?!彼行┟靼琢?,道,“我自然也要去。我常年離京,好不容易回趟長安,本該在第一時間進宮拜見母后,不想有事耽擱了?!?/br> “這會兒母后過來,雖然不是來看我的,但想來不會介意多看一個兒子,還能讓她安心,知道不是我哥哥受了傷?!?/br> 覓瑜心道,這可不一定,若是讓皇后得知長子臆癥突發,變成了次子,怕是不僅安不下心,還會格外憂心。 但不管怎么說,皇后都是必須要見的,容不得他們逃避。 所以最終,覓瑜和盛隆和一道去了前廳,恭迎皇后。 皇后的陣仗不大,只帶著管事姑姑、貼身宮女并之前告退的鄒敬臨,所著宮裝也很家常,看樣子是在長春殿里一聽聞消息,就即刻趕來的。 面對皇后,盛隆和下擺一撩,單膝跪地,行禮問安:“孩兒見過母后,母后萬安?!?/br> 全套舉動行云流水,一氣呵成,端的是干脆利落,瀟灑有勁。 卻讓覓瑜看得一呆,遲疑了原本要跟著他行的禮。 因為盛瞻和是不會這么行禮的,或者說,不會行得這般灑脫不羈。 皇后自然也察覺出了不同,驚疑不定地喚道:“……隆兒?” 盛隆和抬起頭,露出一張笑臉:“看來母后還沒有忘記孩兒?!?/br> 第75章 皇后神情一震, 聲線有些顫抖:“真的是你……隆兒?” 盛隆和略帶迷惑地回答:“自然是我。母后不認得孩兒了嗎?” 皇后的神情愈發復雜。 驚詫、愁容、憂心、悲戚……種種情緒交加,在她臉上一閃而過,最后化成強自鎮定的平靜, 微微一笑。 “母后自然是認得你的……只是, 半年不見, 你、你變得有些瘦了,和你哥哥——也越發像……母后一時沒有認出來……” 盛隆和笑道:“母后這話說得奇怪,孩兒與兄長是雙生子,從小一模一樣, 何來越發相像之說?” 皇后勉強笑笑,朝他招招手,示意他起身上前:“你何時——” 說話間, 她的目光掃過他被包扎的左手, 立時一驚:“你的手怎么了?” 盛隆和的態度和之前一樣渾不在意:“沒什么, 不過一點擦傷,不礙事, 母后無需擔心?!?/br> 皇后看起來沒有半點被他安慰到,焦急關切地詢問:“什么叫做擦傷?母后、母后聽聞你在外頭遇了刺,你——你怎么會遇上這樣的事情?” 盛隆和有些訝然:“母后知道是孩兒受的傷?孩兒還以為,宮中傳言有誤, 母后以為是哥哥受了傷,這才會著急趕來?!?/br> 皇后一頓, 片刻方道:“……開始時, 母后是聽錯了消息,但在前來途中遇到鄒太醫, 聽聞鄒太醫稟告了詳情,才知是你受的傷。你——你沒事吧?” 盛隆和一笑:“孩兒沒事。嫂嫂醫術高明, 已經替孩兒治過傷口,解了毒,沒有什么大礙?!?/br> 聽聞他話中的“嫂嫂”,皇后又頓了頓,才像是想起覓瑜還在,看向她。 覓瑜連忙下跪,補上剛才沒機會行的禮:“兒臣見過母后?!?/br> 她原本不用行此大禮,畢竟這不是正式場合,但因為心虛、愧疚和自責等情緒,她還是選擇了這么做。 皇后沒有讓她行完禮:“快起來,你的身子還沒有好,怎么能行此大禮?瞻、隆兒,快扶你嫂嫂一把?!?/br> 這叮囑真是極其古怪,天底下哪有小叔子扶嫂嫂的道理?偏偏皇后這么說了,而盛隆和也這么做了,從善如流地扶起她。 靠近時,她甚至能聞到他身上傳來的氣息,是她依偎在盛瞻和懷里時常常能聞到的,微熏、融暖,松竹一般的清香。 覓瑜有些無措,抽回手,低下頭,離他遠了些。 沒辦法,直到這會兒,她還是不知道該怎么應對他,她名義上的小叔子,實際上的夫君。 至于盛隆和,則仍是原來的模樣,笑意慵懶,不甚在意,好像他扶她起來只是舉手之勞,她避開他也只是尋常反應。 皇后把兩人的情狀看在眼里,出聲道:“雖說你嫂子醫術高明,但事關你的身家性命,輕視不得,還是讓鄒太醫一同看過才好?!?/br> 她說著,發下吩咐:“鄒太醫,勞煩你去里間再替殿下診治一番?!?/br> 覓瑜心頭一跳,有些不安地想著,皇后此舉,莫非是不相信她的醫術? ……也是,她連自己都照顧不好,嫁過來幾個月,既沒有保住孩子,也沒讓盛瞻和的病情好轉,反而叫他提前發了臆癥,皇后不信任她是理所應當的。 直到盛隆和與鄒敬臨去了里間,皇后又屏退左右,獨留她們二人,她才明白,皇后只是想支開眾人,不由暗暗松了口氣。 眼見殿里沒有別人,皇后上前一步,壓低聲音,對她道:“母后不同你說旁的虛話,只問你,瞻兒什么時候能回來?” 覓瑜才放下去的心又懸了起來。 “……兒臣無能,”她羞愧地垂下頭,“請母后治罪?!?/br> “倘若請你母親來呢?也不能嗎?” “……假使殿下在前些年都沒有提前回來,想來,這次也是不能的?!?/br> 皇后急道:“可從前他也沒有提前消失過呀!” 覓瑜越發羞愧,耳根通紅:“請母后恕罪,殿下、殿下恐是因中毒之故,提前誘發了病癥——” 皇后道:“你的意思是,假使他再中一次毒,就能好了?” “不!”覓瑜連忙否認,“那枚刺傷殿下的箭矢,箭頭上涂了極其霸道的毒藥,殿下此回能得平安,完全是僥天之幸,萬萬不可以身試險!” 這個時候,她顧不上皇后會不會覺得她無禮,嫌棄她膽小無能了,她只想確保他的生命安全。 盛瞻和也好,盛隆和也罷,都是她的夫君,她在意的人,她不能讓他涉險。 幸好,聽聞此法可能會使他有性命之憂,皇后打消了這個主意,緩緩道:“看來……我們只能這么等著了……” 不等覓瑜對此說些什么安慰的話,她又蹙起眉,嚴肅了神情,低聲道:“可是,我們能等,別人不能等,尤其是皇上?!?/br> 覓瑜一驚:“母后此言何意?” 皇后道:“瞻兒患病年月雖久,但病情一直很穩定,不論遇到什么,發病的時間都固定在秋冬兩季,不超過四五個月,皇上尚能忍受?!?/br> “可是如今,他提前發病了,雖說是因為中了毒,但焉知皇上不會認為,瞻兒從此以后,會因為別的緣故發???” “皇上可以忍受瞻兒患病,但不能忍受他的病情惡化,即便有真人之言作保,皇上不會動瞻兒的太子之位,也未必不會動別的心思?!?/br> “所以,”皇后牢牢握住覓瑜的手,“你要讓瞻兒回來,就算回不來,也要讓他回來。你明白嗎?” 覓瑜一陣怔忪:“母后……” 皇后道:“皇上此刻正在與朝臣商議要事,尚未聽聞消息。母后等會兒回去,會向皇上表明,這些不過是外頭的謠傳,瞻兒沒有事?!?/br> “同時,母后也會盡力拖住皇上,讓他慢一點過來看望瞻兒,少則一個時辰,多則一個晚上。你要在這段時間里讓瞻兒回來,知道嗎?” “讓殿下回來?”覓瑜沒想到自己會被委以這么一個重任,有些無措地重復,“可是……這該怎么做?兒臣無能,醫術不精,無法——” 皇后打斷她的話:“醫術不行,就用話術!你只要勸服隆兒,讓他在這段期間扮演瞻兒,不要叫任何人看出來,就行了!” 覓瑜一驚:“勸服殿下?這、這要怎么勸?” “你自己想?!被屎蟮?,“這是本宮的命令,你必須做到?!?/br> 說完,許是覺得這話過于嚴厲,她又緩和語氣,接著道:“你也別覺得這事難辦,隆兒是個通情達理的孩子,只要你好好同他說,他會答應幫忙的?!?/br> “他又喜歡你,對于你的請求,他一定不會拒絕。從前瞻兒在東宮里做什么,今后他就在東宮里做什么。母后相信你,也相信隆兒?!?/br> 覓瑜驚訝為難的情緒尚未消退,又添了一重遲疑,臉頰蔓延上一抹嫣紅:“這……” 皇后的意思是,讓她留盛隆和在東宮?誠然,這里本來就是他的宮殿,但是——但是他不這樣認為啊—— 而且扮演太子不是只要待在東宮就行,細節方面也不能有所缺漏,要不然很容易被人看出破綻。 讀書進學、處理事宜等方面還好,她相信,以他的能力,即使沒有了相應的記憶,也能應對自如。 問題在于他和她之間——他要像盛瞻和一樣,對她關懷備至,與她同枕共眠,至少在外人看來如此。 向他提出這種要求……他、他會怎么想她?又真的會答應嗎? 覓瑜心亂如麻。 但她不能拒絕,皇后說得對,圣上從前不介懷太子有疾,不代表今后一直不介懷,若是讓有心人借題發揮,更有可能會動搖他的儲君之位。 所以她必須得答應。 就算跪著求盛隆和,也要讓盛隆和點頭。 “……是,兒臣知道了?!?/br> 皇后帶著滿意的笑容離開了。 盛隆和慢悠悠走到覓瑜身旁,詢問她:“母后和你說了什么?” 見她露出有些被驚嚇到的神情,他微微一笑。 “別這么看我,我雖然和母后聚少離多,但也知道,以母后的性情,如果她真的擔心我,是不會單獨讓太醫給我診治的,要在一旁看著才能安心?!?/br> “她這么做,顯然是有話要和你談,這才特意支開我?!?/br> “所以,她同你說了什么?” 覓瑜遲疑著,不知道該怎么和他說。 見狀,盛隆和十分善解人意,道:“沒關系,不能告訴就不告訴,左右我不是我哥哥,沒必要知道?!?/br> “說起來,你知道他去哪里了嗎?都快傍晚了,怎么還不見他的人影?就算他貴人事忙,也不該把我這個傷患扔在這里吧?我可是替他辦事才遇刺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