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做白糖要用大火,還要用瓦溜子過濾糖膏,對于繁忙的十月份而言多少有點火上澆油的意思,最后夏蔓只熬了紅糖,沒有做白糖。 之前收獲的玉米榨成了玉米油,剩下的被夏蔓掰下曬干,磨成了玉米粉。石墨磨出來的玉米粉不如小麥粉細膩,可能是和作物本身的組織結構有關。 夏蔓留了一部分顆粒較粗的玉米粉用來煮粥喝,剩下的繼續打磨,直至打磨成細膩的顆粒,然后用來做玉米窩窩頭。 如果謝自然在外奔波時餓了,還能啃兩口。 磨細膩的玉米面在揉面之前還要用開水燙一下,這樣燙出來的玉米面不容易卡嗓子。等玉米粉燙好后,再加入小麥面粉、紅糖、植物酒曲增加風味。 以前夏蔓做窩窩頭都是用白糖,但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她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用紅糖。 秋冬之季的面團發酵時間比夏季更長,時間也會隨著早晚的溫度落差而發生變化。夏蔓擔心發酵久了面團味道會發酸,隔一段時間就會掀開蓋子看一眼。 等面團發酵至兩倍大就可以揉面排氣,分成大小合適的劑子,揉圓揉光滑,然后放到蓋在竹篦子上的紗布上,醒發二十分鐘后開始大火蒸熟。 夏蔓一般會蒸二十個玉米饅頭,現在正午的天氣也陰涼了下來,蒸好的饅頭可以放一天。 謝自然時常去安全地帶外轉悠,有時一去就是大半日,夏蔓便用麻布縫了一個系帶抽拉的麻布袋,洗干凈后給她用來裝饅頭。 以前謝自然都是一早起來就踩著腳踏車四處溜達,現在都是等夏蔓蒸完饅頭后再提著布袋四處溜達。 遇到菜田豐收季時,夏蔓還會做素餡包子給謝自然帶出去吃,一般是青椒土豆絲餡、西紅柿雞蛋餡,偶爾還會有南瓜餡、冬瓜餡、葫蘆餡等各種餡料,餡料的內容完全取決于夏蔓當天摘的菜。 竹竿架子上的葫蘆由青變白,表皮逐漸老化。夏蔓用剪刀將這些老化的葫蘆剪下來,放進籃子里。 這些葫蘆是她特意放老、用來做水瓢。 之前她和謝自然都是用碗盛水,后來使用陶杯,但論輕便、防摔,肯定還是葫蘆做成的水瓢好用。 表皮老化的葫蘆已經接近木質化,夏蔓只能用鋸子將它對半鋸開,掏出里面的瓜瓤。較嫩的瓜瓤可以切成絲煮湯喝,老的瓜瓤被夏蔓用去皮的藤條串起來,放在竹竿上晾曬。曬干的葫蘆會絲質化,可以當抹布使用,里面的籽可以留下來做種。 清除掉瓜瓤的葫蘆殼還需用水蒸煮,防止招蟲蟻,同時也能方便進一步除去附在葫蘆殼上的瓜瓤以及葫蘆表面的瓜膜。 處理完的葫蘆水瓢被夏蔓放在竹篩上晾曬,畢竟是煮過的葫蘆,還是要先曬干里面的水分。 夏蔓留了四個老葫蘆,正好可以做八個水瓢,兩個放在土灶邊,一個放在廚房,一個給謝自然拿到溪流對面去,另外四個留著備用。 葫蘆一年種一次,葫蘆水瓢一年做一次,她得多備一些。 夏蔓剛曬完葫蘆水瓢,謝自然便踩著腳踏車回來,大概因為十月的天氣溫涼,她這次在石楠湖那邊的濕地里撿到了不少鴨蛋。 之前做的咸鴨蛋早就吃完了,那沙沙流油的口感,夏蔓和謝自然都很喜歡。 后院的場地很大,夏蔓考慮過要不要讓謝自然捉幾只鴨子回來,最后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鴨比雞還愛上躥下跳,又愛在水邊蹦跶,她可沒有那么大塊地來養鴨,不如直接去濕地里抓。 一部分鴨蛋被謝自然拿去腌制了咸鴨蛋,還有一部分鴨蛋被夏蔓留下日常食用。 最近后院的雞產蛋的頻率變高了,十幾只雞扎堆產蛋,夏蔓隔幾日就能收到一堆雞蛋。 她現在做饅頭打雞蛋,炒菜打雞蛋、蒸雞蛋、做虎皮蛋,還腌制了咸雞蛋,最后只能一狠心將吃不完的雞蛋賣給黑心的回收系統。 兩個雞蛋換一個兌換幣。 最后夏蔓學聰明了,她放棄了賣雞蛋,開始賣腌制過的咸雞蛋,回收的價格瞬間翻了一倍,變成一個咸雞蛋換一個兌換幣。 晚飯的時候,夏蔓煮了六個咸鴨蛋,等鴨蛋煮熟后撈起來放進涼水中剝殼,在鍋里放油,將鴨蛋表皮煎至金黃,撈起后備用。 鍋里再加入姜、蒜、干辣椒、八角,炒香后后放入煎好的虎皮鴨蛋,最后加入鹽、紅糖、一點點米醋、半碗白酒。 缺少醬油的虎皮鴨蛋味道總是有些淡,不過夏蔓做得少,每次做時謝自然都很愛吃。 事實上,無論夏蔓做什么,謝自然好像都吃的很開心,至于是否真的合謝自然的胃口就只能靠夏蔓自己猜測。 “來,多吃點?!毕穆纸o謝自然夾了一個虎皮鴨蛋。 謝自然咀嚼的腮幫子短暫的停頓了一下,立刻被夏蔓的眼睛捕捉到。 今天做的虎皮鴨蛋風味不夠,根本不是謝自然的口味,這家伙還說好吃,她就知道她又是在哄她。 “喜歡吃就多吃點?!毕穆Σ[瞇地又給謝自然夾了一個虎皮鴨蛋。 第130章 秋風起,蟹黃香 水瓢的清水被倒入桶里,落到一群掙扎著、試圖逃走的大閘蟹頭上。 謝自然手上拿著一把用黑熊毛和木條做成的刷子,左手抓起桶里的大閘蟹,指尖捏住螃蟹的左右兩側,對著螃蟹的肚子便是一陣洗刷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