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節
書迷正在閱讀:上心、仙尊的反派妻、天涯盡頭原是這般模樣、我只是個畫符的、蟲族:雌君老婆又美又颯、美麗炮灰的怪物愛人、機甲學院的華夏轉學生、修仙之我竟穿成了瘋批反派的義父、侯門夫妻重生后、我在宮斗劇里當皇子
把信送出去,時不虞的視線重又落在輿圖上。已經五月底,事情一定要結束在這個冬季之前。 命人在傳言上圍剿章相國不擇手段的同時,她也讓朝中太師一黨的人發動對章相國的質疑,把這一池子水攪得渾之又渾。 她不需要答案,也不需要結果。 她要的,是把章相國拖進這渾水中來,讓他看不清,聽不明。 她要的,是在所有人都不知不覺中,心里對計安已經有了偏向。 以她的一身疼痛為代價,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基本都知道了以章相國為首的四皇子一黨容不下安殿下,連那么見不得人的手段都用上了。 而身為安殿下的未婚妻,她自始至終都維持著體面,未說過他人半句不是。 兩相對比,高下立現。 和大捷一起送回來的,還有計安求朝中給與糧草支援的折子。 皇帝稱病不臨朝,朝政由章相國把持。 兵部鄭尚書接連兩天在朝會上提及,他都說一定會告知皇上,可之后卻沒有任何消息。 時不虞身上比前兩天才摔的時候更疼,可這會比起疼,她更氣。 來京城兩年,她從來沒有這么生氣過。 十四五萬大軍,對上如今的丹巴國已經不吃虧了,所以才能這么快奪回寶口城。 可兵馬是增加了,糧草卻沒有,從去年開始糧草就給得不痛快,自從計安領兵后,更是一減再減。到如今,將士們每天只能維持一頓干的一頓稀的。 計安自出生至今,便是有過種種不如意,有些苦,卻也是沒有吃過的。 可眼下,他與將士們有難同當,在捱餓。 時不虞放下信,看向卷起來的竹簾后面,懸掛得整整齊齊的宣紙。 “吩咐下去,為計安大張旗鼓籌糧,造出聲勢,引導全城送糧?!睍r不虞看向言則:“計安明面上那些鋪面兌出去一些,不收銀錢,用糧食換算?!?/br> 言則應是,不過:“怕是會有人壓價?!?/br> “不會?!睍r不虞笑:“世家慣來喜歡兩頭,甚至三頭下注,明面上他們不敢和皇帝做對,站到計安這邊,這些鋪面就是我給他們的機會。他們非但不會壓價,還會多給糧食。無論他們給多少,我們都只管收著。若是要的人多,鋪面不夠,臨時添幾個也無妨,都是彼此心知肚明的事?!?/br> 言則應下去忙,心下拜服不已。時姑娘這腦子是真轉得快,他拍馬都趕不上。 時不虞拿出賬本翻看,糧食和藥材一直在買入,可十四五萬將士,一天消耗的量就巨大,以他們幾人之力不可能供應得上。 她今日這番安排能籌得一些糧食,但最終她的目標,還是讓皇帝給糧。 勝仗在前,籌糧在后,這等于是一巴掌狠狠打在了皇上臉上。 她不但要為計安籌到糧草,還要讓皇帝丟人丟到史書上去,以后誰讀史書讀到這一段都要罵他一句,再贊揚計安一句。 這樣,計安這苦才算沒白吃。 *** 安殿下又奪回一城,京城百姓喜氣洋洋的等著下一場大捷。 可大捷還沒等到,不知從哪傳出消息,連打勝仗的將士們連飯都吃不飽,每天勒緊褲腰帶在和敵人拼命。 大家半信半疑,如今的大佑不說有多強盛,但也還沒到連糧草都供應不上的地步。 可緊接著,安殿下的鋪子要兌出去,并且只以糧食換算的消息傳遍大街小巷,且證據確鑿:鋪子外邊都張貼出來了。 有那門路廣的再一打聽,得知傳令兵確實帶回了安殿下請求朝中給糧草支援的折子,只是呈上去的折子如石沉大海,全無消息。 至于原因,看看朝中現在是誰在把持就知道了。 如今安殿下處處壓著四皇子一頭,他們怕是恨不得安殿下死在戰場上,怎么可能還老老實實給糧草。 滿城嘩然,卻又寂靜無聲。 生活在這皇城根下的人自有一套生存之道,朝中事平時說一說無妨,可涉及皇子之爭,最好是管好嘴巴,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只是想到安殿下現在的處境,大家不免憂心。 小老百姓人微言輕,命如草芥,可他們也知道失城代表著國弱,而國弱必被欺辱,他們的日子會更難過。 因為有安殿下,他們懸著的心才終于放下來。 和親割地的恥辱,安殿下用幾場勝仗狠狠還擊了。 他們也相信,安殿下一定還能再打勝仗。 只要安殿下在,就無人能說大佑國弱。 一個不弱的大佑,才能不被強鄰當成砧板上的rou隨意取之。 然而立下如此大功的安殿下,如今卻得自籌糧草,旁人看著都覺得寒心。 第447章 入我局來(6) 歷來百姓最是無人在意,他們說不上話,甚至正眼看那些大人一眼的膽量都沒有。 可他們心里自有一桿秤,這桿秤精細無比,最擅秤人心。 就如眼下,他們知道話不能亂說,所以,他們把對安殿下的支持表現在了行動上:買買買。 早有那有心人,將安殿下名下的店鋪一一攏總了貼出來。 身家豐厚不差錢的,就帶上幾車糧食去那金樓銀樓里買。 身家差一些的,成衣鋪子點心鋪子是個好去處。要實在買不起這些,幾個人合一起買上一樣也不錯。 還有一些人,索性就什么都不買,提上家里的糧食往店鋪門口一放就走人,無論多少,都是他們的心意。 有人帶了頭,各個鋪子外邊排起了長龍,也堆成了小山,并且有成大山之勢。 大家謹慎的不將來意訴諸于口,京城看起來還沒有往日喧嘩,可那種無形的,好像有千言萬語在表達的氛圍,讓那些各有心思的人也都沉默下來。 一個人做了什么,或許史書上不會有記載,朝堂上不會有名字,可百姓記得。 而這,就是對他最大的褒獎。 齊心看得熱淚盈眶,緊緊把著沉棋的手臂,語句哽咽,但是熱烈:“得民心者得天下,阿弟,得民心者得天下??!” 沉棋看著越排越長的隊伍笑了笑:“阿兄教出來一個好學生?!?/br> “我的學生當然不差?!饼R心胡亂擦去眼角的眼淚,拽著人往回走:“外人都這么盡心盡力了,我怎能被比下去!接下來你就跟著我天天喝稀飯吧!” “吃rou也行?!背疗逍Γ骸安惶??!?/br> 齊心大笑,開心,實在是開心??! 當然,開心的不止他。 所有與計安有關的人得知此事都很開心,都是讀圣賢書長大的,知道民為貴,君為輕。知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 可真正看到了這樣的盛景,才知道有多震撼,那是他們做夢都不曾想過的場景。而他們因著早先做的決定,竟與這一場景也有了關系。 而與這一切有著最大關聯的紅梅居,卻一如既往的安靜,平和。 言則急匆匆的腳步在跨過三角梅下的院門后就慢了下來,到書房門外,心態便恢復成了往常的模樣。 時不虞抬頭看他一眼,低頭繼續寫信。 言則也就安靜等著。 落了款,放下筆,時不虞拿濕帕子擦了擦手,問:“事情都順利?” “是,比預料得還順利,如今各個鋪面前都排起了長龍?!毖詣t將袖中幾張紙雙手奉上:“這是和掌柜留下話的人家,并且都說價錢好說?!?/br> 時不虞接過來看了看,有些人在她預料之中,有些人卻也讓她有些意外。 可仔細一想,又在情理之中。 大佑走下坡路的時間還短,雖然朝中眾臣各有黨派,平時也是互相不放過的斗個你死我活,可他們經歷過無人敢欺的盛世,和親割地對他們的打擊遠超其他人。 他們無法想象,二十年前還俯首進貢的小國,怎么如今都敢騎到他們頭上來了。 所以哪怕立場不同,也不能光明正大的站到安殿下身后,可對于給大佑找回尊嚴的安殿下,他們心里自有一分敬意。 如今有這種方式可以支援他,他們非常樂意。 出多少糧食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把這鋪子兌給他。 時不虞用筆點了朱砂,一一勾選她覺得合適的人。 “他們既然如此有心,那就讓他們自行出價,只要比我們預設的價錢高就行?!睍r不虞笑了笑:“若他們愿意分多次付糧食,我們也沒意見?!?/br> 言則聽明白了,比起一次性吃下這買賣,他家姑娘更愿意分多次吃,至于這個次數多少,定也是對方說了算,反正他家姑娘沒做過賠本的買賣。 這么大動靜的事,章相國自然知曉。 他并不在意皇上是不是失了人心,等立了太子,拉攏人心這事自有太子去做,而且人心這東西,在他看來完全無用。 所以當次日大朝,兵部鄭尚書和戶部錢尚書再上折子,他仍是丟在一邊置之不理,只催著禮部盡快周全立太子之事,并試圖把時間提前。 鄭尚書恨極了章相國,自然不會讓他如愿。一通攪和下來,若非章相國防他防得厲害,這吉日非但不能提前,差點還往后延了。 時不虞得知這個結果并不生氣,一邊有條不紊的部署京城,一邊將手伸往離京城近的幾郡,搜刮糧食送給計安的同時,也將皇帝的所作所為宣揚出去。 消息傳播慢,有時間差,她都將之利用起來。 皇帝在逐漸失去民心。 而計安,一日比一日更得民心。 時不虞把章相國那點打算看得清清楚楚,想留著余地給新太子造勢?做夢!她絕不可能讓計安已經擁有的東西再失去。 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中,傳令兵送回平陽城大捷的消息。 餓著肚子打仗的大佑將士仍不墜威名,再次大勝! 皇城之中,關注著此事的人終于有理由光明正大的狂歡。 時不虞得到這個消息就無心其他事了,按照以往的習慣,給她送消息的傳令兵會慢上半個時辰左右。 不算久,可時不虞覺得一次比一次難熬。 “姑娘!”言則帶著喜意的聲音從外傳來:“傳令兵到了!” 時不虞立刻站起身來,可還不等她從書案后走出來,那人的影子就先一步進了屋,輕盈瘦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