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當恒恒看到黎宇時,他的臉上帶著一絲陌生的熟悉感。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迷惘和不確定,仿佛在思考著這個陌生人是誰。 恒恒的表情顯得有些拘謹和警惕,而且他不愿意讓黎宇抱,這讓黎宇感覺很沮喪。 等黎宇一直想方設法地逗他玩,兩人這才又重新熟悉起來。后來黎宇順理成章地抱起他,他也不掙扎,乖乖讓他抱。 對此,黎宇差點感動地哭起來。 好險!差點兒子就不認識他了! 殿試評卷比較快,殿試結束后的第二天開始評卷工作。評卷完成后,成績將在第三天公布,也就是殿試過后的第三天發榜。 經過殿試后,錄取的考生會根據成績和排名被分為三個等次:一甲、二甲和三甲。 其中一甲為最高等級,共錄取三名,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他們被稱為“進士及第”,也叫做“三鼎甲”。 二甲是指排名次于一甲的考生,他們被稱為“進士出身”,二甲頭的名號是“傳臚”。 剩下的考生被分為三甲,他們被稱為“同進士出身”。 考生的名次確定后,填榜官會填寫發榜,這個榜單被稱為甲榜。 鄉試的榜單稱為乙榜,殿試的榜單稱為甲榜。 因此,所謂的“兩榜進士”指的是在科舉考試中通過了鄉試和殿試,最終成為進士的考生。 他們的名字會被列在乙榜和甲榜上,代表他們在考試中的成績和排名。 成為“兩榜進士”是每個書生的夢想和榮耀,也是他們進入官場、追求官職的重要資格。 今日便是閱卷日,考卷分別交給閱卷官八人,每人一桌,輪流傳閱。 他們正仔細審閱每份殿試的考卷,評定其中的優劣。最終,他們選出了最優異的二十份考卷呈交給皇帝。 接下來就是由皇帝來親自確定最終排名,這關系到每個考生的未來和榮耀。到時皇帝會仔細地閱讀每份考卷,認真地比較每份考卷的優缺點。 這個排名不僅關系到考生的前途,也關系到國家的未來。因此,皇帝必須慎重考慮,做出最公正、最合理的決定。 這時考卷已經在皇帝手上了,他正端坐在龍椅上,手持著一份份考卷。他眉頭微皺,神色凝重地細看考生的試卷。 他最主要是看會試前二十名的試卷,后面的試卷名次都由其他大臣來定。 若后面的考生哪里有突出的地方,那些大臣會挑出來給他再評判一番。 他隨手翻閱了幾份試卷,心里有些失望。這些人的文章雖然中規中矩,但都沒有什么出彩的地方,無法令他眼前一亮。 關于農民稅賦問題,有些書生可能沒有深入了解過,就直接在試卷上洋洋灑灑寫了一個長篇大論。 他們口口聲聲說要朝廷克服困難,主動減稅,這樣才能減輕農民的負擔。 皇帝簡直要被這人氣笑了,心想:要是能讓百姓少交點稅,他自己早就下令讓底下各縣的官員立即執行了,根本就不必在這事上浪費時間。 突然,他看到一份很有意思的試卷。試卷上的字跡工整而絹秀,文章的結構也很嚴謹。 皇帝不禁產生了一絲好奇,他開始仔細閱讀這份試卷。 這份試卷深入淺出地分析了農民稅賦問題,并提出了一些獨特的觀點。 他認為,朝廷應該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減輕農民的負擔,而不僅僅是減稅。他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措施,如改革稅制、加強農業技術推廣、如何提高農民的財富等。 皇帝越看越入迷,這份試卷讓他看到了一個不同的思路。 他意識到,農民稅賦問題不僅僅是個人如何增加財富的問題,更是一個朝廷如何作為的問題。 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增加財富的問題,那么減稅也只是一時之策,不能長久地解決問題。 皇帝心中涌起一股欽佩之情,他不禁感嘆,這人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寫出如此精妙的文章。 他覺得這人非常適合做官,日后定能讓他為朝廷出謀劃策,成為自己的得力助手。 皇帝對能寫出這份試卷的人很好奇,他迫不及待地翻開這人的試卷看名字,一看居然還是秦淮的試卷。 他對這人的印象更好了,秦淮的文章他之前也看過,確實非常出眾,今日一見,更是名不虛傳。 皇帝心中暗自慶幸,還好自己沒有錯過這樣一位人才。他決定要好好重用秦淮,讓他為朝廷做出更多的貢獻。 他細細閱讀著其他幾份試卷,雖然沒有像秦淮那樣驚艷,但也很有用心寫了。 最后他大手一揮,直接定下了殿試前二十名的名次,等他那些大臣評好后面考生的名次,就可以直接宣布殿試的成績了。 次日,宣布這次殿試名次的時間到了。 秦淮和黎宇等人早早入殿等候宣布名次。他們心中充滿了期待和緊張,每個人都希望能在這次殿試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皇帝此時正坐在上頭,而眾人低著頭靜靜地等待結果。 一個太監從皇上身邊走出來,他手上拿著榜單,準備開始宣讀殿試的結果。 第155章 被欽點為狀元了 在殿試中,基本不會出現黜落的情況。一般都是根據前一次會試的結果,再重新排一次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