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節
當著這么多人的面,如果顧秋實應承了下來。以后雙胞胎但凡有事情求上門,他就必須得給個說法,多少都得幫上一幫。 馮鐵柱對于底下的弟弟meimei沒什么感情,他那些年被這姐弟三人折騰得夠嗆。這么說吧,夫妻倆不愛管孩子,大多數時候都把孩子交給他。 而孩子都活潑好動,年紀又小,難免就有磕磕碰碰,但凡孩子摔了或者是傷了,夫妻倆不說孩子不懂事,只找馮鐵柱,罵他帶孩子不盡心。 如果夫妻倆對馮鐵柱耐心細心,馮鐵柱對于帶弟弟meimei這件事也不會抵觸。這人就怕對比,夫妻倆對姐弟三人捧在手心,對馮鐵柱張口就罵,他心里能平衡才怪。 當然了,到底是同母所生,馮鐵柱對于弟弟meimei不怎么喜歡,甚至有點淡淡的討厭。但如果姐弟三人遇上了活不下去的難處,他在有余力可以幫忙的時候,也不會置之不理。 但是,他愿意幫忙是一回事,被人逼著幫又是另一回事。 顧秋實看著吳婆子,半晌不說話,直把人看到心虛低頭,這才出聲:“我和吳志富之間有許多的恩怨,今日這么多人,你別逼我跟你掰扯?!?/br> 馮父也道:“上次我在河邊遇上了蠻牛,你知道蠻牛嗎?就是當初故意當著我的面說何翠云不檢點,又剛好帶了一把匕首被我看見,然后被我一怒之下搶了匕首捅傷,害我蹲了十年大牢的罪魁禍首……還要我繼續說下去嗎?” 吳志富的所作所為,旁人不知,吳婆子卻是清楚的。 一開始吳志富和何翠云好上,兩人好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吳婆子還歡喜著大兒媳婦要進門,心里盤算著怎么壓低聘禮,結果,一轉頭就聽說何家那邊根本就不答應這門婚事,甚至都不愿意讓兒子進門,壓根不給和吳家談婚論嫁的機會。 吳婆子當場很生氣,沒幾天就聽說何翠云定親了。 母親看親兒,那自然是怎么看怎么好。她得知何翠云定親后,還特意打聽了一下洛水村的馮家,得知馮家有村里最好的宅院,有三十多畝肥田,吳婆子險些沒氣死,然后又說姓馮的這個年輕人絕對不行,要不然怎么會跑去下水村討媳婦? 她又打聽,發現人家懂事知禮,還讀過書。又重情重義,還特別孝順。 看見馮父如此,吳婆子心里很慌。 在兒子與何翠云如果夫妻這件事情上,真的是兒子和兒媳理虧,如果事情鬧大,當年的真相翻出來,那兒子就是死了也還要被人指指點點。 “我不想跟你多說?!眳瞧抛愚D身就走,假裝去廚房忙碌。 何翠云聽到馮家人來了,眼神動了動。她緩緩起身,走到了顧秋實面前,哭著道:“鐵柱,吳志富沒了,以后我怎么辦???” 話音落下的同時,開始嚎啕大哭。 顧秋實面色淡淡:“節哀!誰都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當初你選了姓吳的,就注定你們倆不能白頭到老,他不可能陪你到老。對了,上次見面他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出事了?” 聞言,何翠云一副傷心至極的模樣用手捂著臉,她也不回答,只搖搖頭,表示自己不知道。 顧秋實伸手扶住她的肩:“你看著我?!?/br> 何翠云不肯。 顧秋實卻不放過她,非要她抬起頭來不可。和翠云拗不過,眼神閃躲地看著兒子,卻只是一眼,又很快低下頭蒙住臉繼續哭。 見狀,顧秋實心知,吳志富之死,多半和何翠云有關系。 不過吳志富也不是什么好東西,死不死的,顧秋實并不太在乎。 顧秋實沒有去靈堂前行禮,吳家人不敢強迫,旁人看到馮父,也猜到了這里面的緣由。 吳志富與何翠云先認識,先定情,馮父還被害到蹲了十年大牢,馮鐵柱還愿意出現在這里,那是他們父子厚道,如果非要讓人行禮,吳家完全不占理嘛。 吳婆子一直提著一顆心,就怕馮家父子鬧事,好在一切順利。兩人很快就離開了。 馮家父子出現在這場喪事上,也不是一點作用都沒有,至少又一次提醒了眾人吳志富干的那些缺德事。 好多人都說,人在做,天在看。做了缺德事,早晚都會有報應。就比如吳志富,年紀輕輕人就沒了,就是因為他提前享了不該他享的福。 * 吳老頭發現,那個找他試圖說親的嬸子不搭他的話了。 也就是說,老大的婚事不了了之。 老兩口真的很后悔,如果不是因為這門婚事,他們也不會把兒子趕出去,若是不把受了重傷的兒子攆走,兒子也不會年紀輕輕就沒了。他們也不會白發人送黑發人。 但是那嬸子也沒有說要幫忙說親啊,當時只是問了一下,又說這院子里太窄,還說吳志富帶著妻兒住在家里太擠。人家并沒有把話說透,就像是隨口抱怨。這樣的情形下,老兩口想去找人算賬都站不住腳。 再說了,兒子之死,確實有他們把人攆出去的原因,但更多的還是吃了不該吃的東西。 至于吃了什么,何翠云只說不知道,無論老兩口怎么問,她都死不承認。多問兩句,她就開始哭,誰都拿她沒辦法。 吳志富已經去了,如今只剩下母子四人……既然婚事不成,吳婆子又怕小兒媳給兒子丟人,于是將母子四人留在了院子里。 至于鎮上那個小院的東家,吳婆子出面給了二兩銀子,才算了結了此事。 也就是說,何翠云帶著姐弟三人又住回了吳家院子。 之前他們夫妻手頭緊張,卻還是愿意搬到鎮上去住,說到底就是何翠云在吳家住得太壓抑了。 如今何翠云被婆婆強留在家里,明面上看是吳家老兩口照顧他們母子四人,其實她心里很不愿意住在這兒。 住在吳家只是暫時的,頭七過后,何翠云就坐不住了。公公婆婆口口聲聲說是她害死了吳志富,她又不好在這件事情上多說……多說多錯嘛,萬一說漏了嘴,那可不是玩笑。 何翠云做夢都想搬走,于是這一天她說要去找大兒子商量事,想去一趟洛水村。 吳婆子一聽就不愿意。 “人家父子倆都不搭理你,你去了也是自討苦吃?;仡^洛水村的人還會笑話你不要臉?!?/br> 何翠云低下頭:“孩子他爹已經不在了,如今姐第三人只能指望我。我這個當娘的沒什么本事,只能想法子將雙胞胎送到學堂,以后能讀成什么樣,全看他們自己。但我一個女人,肯定供不起兄弟二人讀書,只能去找鐵柱。雙胞胎是鐵柱的親弟弟……鐵柱心軟,現在他對我有怨,但我相信只要我多去幾次,再可憐一點,他絕對會給好處?!?/br> 吳婆子并不是不讓兒媳婦去找馮家人,而是怕兒媳婦借著去洛水村找人時私底下與其他的男人勾勾纏的。 她原本不想把話說得太直白,但又一想,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還不如把話擺到明面上。 “我兒子剛走,你還年輕,肯定要改嫁。我也沒指望你幫我兒子守節,但丑話說在前頭,這三年之內,你不許和任何男人來往,否則,老娘饒不了你?!?/br> 這話其實很過分。 中年喪夫或者喪妻,確實該在對方離世之后守一段時間再提成親之事。但大部分人都為對方守三個月左右就差不多了。 好多男人甚至連三個月都等不到,就會接新人過門。 何翠云這人還沒有死的時候就想過改嫁,一聽要等三年,她臉色當場就變了。 “娘,三年以后我都四十了,還能嫁給誰去?” 吳婆子看到兒媳婦的神情, 又聽了這話, 氣得拍大腿:“好你個何氏,我兒子剛過頭七,尸骨未寒,你就已經惦記著再嫁的事了,你的良心呢?” 她一生氣,嗓門就特別大。 何翠云不想被人議論,厲聲道:“娘!我都這把年紀的人了,并不是離不開男人才非要改嫁,說到底,我是為了找個人照顧我們母子四人呀。我性子軟,立不起來,必須得有個人領著,我照顧不了姐弟三人?!?/br> 言下之意,她改嫁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孩子。 但是對于吳婆子而言,姐弟三人在她心里的地位不一樣。大兒子帶回來的兩個孩子……吳婆子不知道孩子的身世為何。哪怕村里所有人都說兩個孩子是吳家血脈,但大兒子始終沒有承認過,吳婆子并不敢篤定。 到了二兒子那兒,只得了三個丫頭。 吳婆子能認定的孫子就只有雙胞胎,如果小兒媳婦再嫁,帶了雙胞胎一起離開,到時雙胎長大,孝敬的就是別的男人,說不定連姓都改了。到時,她生三個兒子,卻落得個斷子絕孫……她怕是死了都閉不上眼睛。 “我不攔著你改嫁,但必須得是一年之后,并且,你只能帶走俏麗,不可以帶走我兩個孫子?!?/br> 何翠云心里煩躁無比,這家里她住著壓抑,她都不想住,又怎么可能愿意留兩個兒子在這里? 不過,沒必要這時候與婆婆爭執,看如今最要緊是找好下家,即便是出嫁的時候帶不走兩個兒子,出嫁之后再回來帶也不遲嘛。 老兩口年紀這么大了,以后肯定爭不過她。 “行,不過我今天去馮家不是為了改嫁,而是為了讓兄弟倆趕緊讀上書。他們都八歲多了,再不能耽擱,你知不知道,那些家境好一些本身又聰明的孩子,十三歲就能考中進士了?!?/br> 而兄弟倆現在連四書五經都還沒有讀通,考童生都還早著。 吳婆子不覺得自己的雙胞胎孫子能考中什么功名,不過,多讀點書總有好處。她不再阻攔:“那你快去快回。我要不要給你留午飯?” 何翠云已經走了。 家中有喪,何翠云手臂上戴著一塊青布,她一路不停,直奔洛水村。 * 顧秋實一家四口正在用午飯,聽到敲門聲,張玉宜剛好離門口最近,她轉身就打開了門。 當看到出現在門口的何翠云,院子里誰也沒說話。 還是馮父開口:“你知不知道你很討人嫌?今兒又是為了什么來的?” 何翠云看了一眼桌上的菜色,簡直是色香味俱全,有葷有素還有湯。比吳家的伙食好了不止一點兒。 她有些恍惚,在馮父回來之前她過的就是這種日子,那時候真不覺得這飯菜難得。如今才發現,她以前是天天在福窩里。 馮父有些不滿:“有事說事,說完趕緊走,不要影響我們一家人吃午飯?!?/br> 其實村里人挺淳樸,一般不會在別人家吃飯時上門……因為村里的人都挺客氣,但凡家里在吃飯,一定會留客人一起吃。 懂事的人都不會在飯點的時候串門,何翠云這時候找來,確實不討喜。但是,別人家面對著這飯點湊上來的客人,心里再不高興,也會請人坐下一起吃。 馮父不打算給何翠云這個臉面。 何翠云苦笑:“鐵柱,我有話要對你說。你能不能出來一下?” 如今地里的糧食都收得差不多,馮家外面一片光禿禿的,田里只剩下了已經脫了谷粒的稻草,隨便都可以踩。 顧秋實我打算走太遠,就蹲在了家門口的田坎上:“你說吧!丑話說在前頭,如果你是想讓我照顧兩個弟弟,或者是給你一些方便,那趁早別開口,因為我做不到?!?/br> 何翠云看著面前的兒子,只覺得格外陌生:“鐵柱,你怎么變成這樣了?我是你娘啊,姐弟三人是你的親弟弟meimei,你怎么能不管我們呢?” “我拿什么管?”顧秋實攤手,“我要是有點本事,自己賺了銀子,積攢了一份家業,那怎么照顧你們都行。甚至把你們接到家里來養著也不是不能商量,但我如今住的是父親給的房子,吃的也是父親給的糧食,手頭沒有一個子兒,我拿什么來照顧?拿我爹的銀子來照顧你嗎?就憑你之前干的那些事,即便我爹大方不計較,我也不好意思,難道你好不好意思接受這份好意?” 何翠云面色復雜:“其實我有個法子,事成之后,以后我們母子能過上好日子,你也不用再夾在中間左右為難?!?/br> 顧秋實不信有這么好的法子,扭頭等著她的下文。 “你爹和那個姓李的感情好不好?”何翠云試探著道:“都說夫妻還是原配的好,你就不想讓雙親和睦,咱們一家人好好過日子?” 聞言,顧秋實明白了她的意思。 何翠云這是又想做回馮家婦。 “李姨是個挺好的人,她如今是我爹明媒正娶的妻子。你想回來,她又要怎么辦?” 何翠云低下頭:“她年輕,長得又好,肯定能夠再嫁到良人。鐵柱,我一個人養不活三個孩子,如果你不幫忙撮合,以后姐弟三人肯定會經常來麻煩你。你幫幫我吧,也是幫你的弟弟meimei?!?/br> “我幫不了你?!鳖櫱飳嵜嫔?,“你也不要為難我,如果你不讓我好過,那我也只好找你的麻煩。據我所知,吳志富是死于非命,大夫說他吃錯了東西,但其實他是中了毒,是被人給害了?!?/br> 何翠云聽到這里一顆心,提到了嗓子眼:“你不要亂說話,吳志富是因為身上有傷,又吃了一些相克的食物,所以才會猝死。沒有人害他,他活不到老,那是他自己的命?!?/br> 顧秋實呵呵:“你如果非要為難我,非要厚著臉皮回馮家,繼續做馮家婦。那這些話你還是留著去公堂上跟大人解釋?!?/br> 言下之意,他會去報官。 何翠云面色發白:“你什么意思?難道你覺得是我害死了吳志富?” 顧秋實隨口道:“是不是的,請大人查一查不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