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節
梁母頗有些無奈:“我都還沒說是誰呢,你就拒了?!?/br> 顧秋實看她滿臉疲憊卻不肯回去休息,明顯是有話還沒說完呢,他隨口問:“那你說的是誰家的姑娘?我都一把年紀了,女兒都要嫁人了,可不好占人家小姑娘的便宜?!?/br> “我知道?!绷耗竾@口氣,“我說的是周氏。當年你們倆要定親,后來你和白氏有了肌膚之親,所以才舍了她?!?/br> 梁昌平記憶中,沒有這個險些成為他未婚妻的女人的下落。 周氏好像沒有嫁人?梁昌平記憶中沒有她定親成親的印象。 “她如今在哪兒?” 梁母再次嘆氣:“可憐見的,當初你定親后,她那邊重新開始相看,相看的時候挺順利,就在再次要定親時,她出去合八字,結果馬車壞在路上,她和她娘遇上了歹人。說是沒有發生什么,但周府家風嚴謹,將母女二人都送到了郊外的庵堂里……一住就是這么多年?!?/br> 第589章 獨子難教 九 顧秋實從這番話里聽出了一股子陰謀的味道, 他看向梁母,問:“是被人算計了嗎?” 梁母搖頭:“不知道呢。她當年再議的那門親事,是朱家次子?!?/br> 朱家如今還是老爺子當家, 朱二爺與梁昌平年紀相仿,娶的是白家的姑娘,算起來是梁昌平的妹夫。 不過,那位是白家庶女, 白水靈想來不喜歡跟庶出的姐妹來往,這些年兩家雖是親戚,私底下沒什么來往。 梁母見兒子若有所思, 道:“我就是覺得她可憐, 你不愿意就算了,不用勉強自己,這天底下可憐的人多了去, 你也救不完?!?/br> 比起外人,她當然是更心疼自己的兒子。 也不可能因為一個姑娘跟兒子鬧翻……哪怕那姑娘再可憐也不行。 梁昌平確實還年輕, 如果府里有個當家主母, 對顧秋實而言會輕松許多。 “等得空的時候, 我去瞧瞧?!?/br> 梁母聽到這話,有些糾結:“你要是不愿意,不用勉強自己。娘到底還是希望你過得自在舒心?!?/br> 顧秋實點點頭。 老兩口回來的時候, 還怕兒子受不了這個打擊,變得頹廢不堪。 見兒子精神不錯,還準備在郊外買一下山頭做工坊,說是得了一個不錯的方子。 有心思cao持這些, 那應該不是裝出來的豁達。 二老還是更喜歡住在郊外的山上,他們陪著孫女玩耍了幾天, 送了不少東西給明月,半個月后,二人啟程回莊子上。 白明月這些年來關在梁府,她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身份,從來不敢肆意,長這么大,總共也沒出過幾次門,郊外更是一次沒去過。 梁母準備帶著孫女去一趟。 顧秋實主動提出陪同。 畢竟,白明月第一回出遠門,回來的路上二老肯定不放心,到時還得送她回來。 二人年紀大了,這送來送去的,經不起這么折騰。 “我也去一趟郊外,順便把明月帶回來,你們就不用再跑一趟了?!?/br> 白明月很是聽話懂事,梁家二老心里憐惜,私底下已經跟顧秋實囑咐過,這兩三年之內最好都別幫她議親,她喜歡學做生意,那就讓她好生學,若是真的不想再娶了,以后把家業交到她的手里也行。 顧秋實意外于二老的豁達。 這世上大部分的人,在稍微有點兒家底后,都希望這份家底能長長久久的傳下去,若是能更上一層樓就最好了。 梁父早已不管事,直言這人享多少富貴,梁府家業能傳承多久,那都全看天意。老天不愿意看梁家興旺發達,再怎么折騰都沒用。 他從來不為已經過去的事情糾結,以后雖然后悔當年娶了白水靈……可是在那樣的情形下,除了娶白水靈,也沒有其他的選擇。 去郊外的馬車上,梁父都還在勸兒子:“白氏不是個好的,咱們一開始看不清她的真面目,如今你卻陰差陽錯知道了她是個怎樣的人,其實這同樣也是天意。天意認為咱們梁府不應該被外姓人奪走家業,也認為你不應該被她欺騙一輩子,所以就有了這些安排?!?/br> 顧秋實頗為無語。梁昌平可是被害到家破人亡,最后眼睜睜看著偌大家業落到梁玉手中的。 不過,老頭子都一把年紀的人,他愿意這么想,也行吧。 梁父還在說著自己的見解:“你人到中年,只有明月這一個女兒,這可能也是天意。以后明月要是能做生意,就證明我們梁府該繼續傳下去,若是不能,她真把家業敗了,那也是我們梁府的命?!?/br> 顧秋實有些恍惚,如果是梁父遭遇了梁昌平身上發生的事,可能也不會有怨,這也太佛了。 “嗯,兒子記住了?!?/br> 梁父見兒子似乎真的聽進去了,心下松口氣。人到中年碰上這種事,若不是足夠堅強的人,說不定想死的心都有。只希望兒子能想得開……比起家業,他更想讓兒子好好活著。 * 梁府的莊子占據了半個山頭,山腰上有個庵堂,而再往上,山頂上有一個寺廟。 來都來了,明月就想去山頂上走一走。 寺廟中有一大片楓葉林,每到秋日,景致不錯。 如今是夏日,楓葉林里特別涼爽。就連二老,有時候興致來了,也會去林子里走走。 顧秋實陪著明月去了山上。 父女二人之間,客氣有余,親近不足。明月不知道該怎么和父親相處。 山頂的寺廟離山莊后門不遠。 而這個山莊不像是別人家的那樣大多數是用來種植蔬菜瓜果,因為梁家二老在此長住,這里更像是一個別院,前前后后修了十年,假山魚池,小橋流水,樣樣齊全。 明月第一回來這里,一路賞著景上山,父女倆一前一后走著。 到了山頂,看著底下的云海,明月心情很好:“爹,你對我真好?!?/br> 顧秋實輕咳了一聲,倒也不是單純陪明月過來,而是他自己也想來走走。 下山時,明月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顧秋實跟在身后,手中抓著一把折扇搖著。 再有幾天,寺廟中有燈會,好多想要來求神拜佛的人都會等著燈會的時候一起來,下山時,路旁幾乎沒有人。 忽然,就在前面的明月哎呦一聲,然后就讓身邊的丫鬟去救人。 顧秋實聽到動靜,快走幾步,一眼看到有個帶發修行的師太,背著個簍子,摔得頭破血流,人都昏迷不醒。 明月身邊的兩個丫鬟已經上前去扶人,她們沒什么力氣,男女有別,胡林他們也幫不上忙。 不過,顧秋實認為,在小命面前,名聲是小事,他剛想上前,明月已經跳了下去。 “爹,人還有氣,呼吸還算平穩,讓胡叔去喊人幫忙?!?/br> 此處離庵堂還有三里地,但離梁家的莊子后門只有半里。胡林估算了一下距離,去了莊子。 大夫和婆子來得很快,彼時明月已經帶著兩個丫鬟將人抬到了路上躺著,顧秋實也已認出了昏迷的人,正是周氏。 大概是因為沒生過孩子的緣故,周氏肌膚白皙,看著不顯老,只是一雙手很粗糙。 也是,那腦子里裝著不少草……既然都跑到這里來割草了,多半是因為庵堂附近的草已經割完。 當初兩人相看過,還沒到問名,梁昌平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 大夫趕到,把脈過后表示她傷得挺重,雖然發現得及時,呼吸平穩,不至于有性命之憂,但也要好好養上一段時間。 明月有些為難:“爹,咱們是把人送回庵堂,還是帶回莊子上?” “帶去莊子?!鳖櫱飳嵖戳艘谎壑苁夏悄鞘抢侠O的手,想也知道回了庵堂多半得不到好的照顧。 一行人浩浩蕩蕩將周氏抬進了莊子,顧秋實沒有吩咐人去庵堂報信。 周氏當日沒醒,倒是晚上的時候,庵堂那邊來了人。 來的人是周夫人,也是周是的母親。 周夫人比梁母要年輕兩歲,但看著卻很是蒼老,臉上皺紋深深,手上也有不少繭子。當初還在城里時,兩人就認識了,周夫人進門之后,對著梁母納頭就跪。 梁母驚了,急忙上前把人攔?。骸安槐厝绱?,你這是做什么呀?” 周夫人未語淚先流:“若不是你們出手搭救,我女兒怕是……我怕是要白發人送黑發人了。大恩不言謝,我也拿不出像樣的謝禮,唯有一拜,以表心意?!?/br> 梁母不允,愣是將年近五旬的周夫人扶了起來:“大難不死,必有后福。周姑娘經此一難,后半生一定會平安順遂?!?/br> 周夫人擦著眼淚。 她們母女這些年在安堂一日日熬著,看不到翻身的希望。平安順遂……不過是奢望罷了。 “先別回庵堂了,就在這里住下吧,等周姑娘好轉了再說?!绷耗付济搅酥芊蛉耸稚系睦侠O,猜到母女倆在庵堂里的日子不好過。 周夫人不怕吃苦,但她不想折騰女兒。 “那我就厚顏留下,梁夫人大恩大德,我……” “不說這種話?!绷耗钙鹕?,“我帶你過去?!?/br> 顧秋實也站在旁邊,跟著一起去探望周氏。 周夫人看到頭上包著布,滿臉蒼白,連唇上都毫無血色的女兒,心痛得無以復加,撲到床前握著女兒的手:“玉宜……玉宜……你千萬不要有事,我……我……要是你出事……娘還怎么活???” 她哭得傷心至極,顧秋實聽到她喊出的名字,心都跳了跳。 他側頭吩咐:“胡林,這屋子有點悶,床上的帳子都舊了,一會兒找些鮮亮的顏色來換上?!?/br> 胡林愕然。 說實話,這屋子里的擺設和床上的帳子確實需要換,因為周家母女這么多年住在庵堂,身上也穿著師太獨有的素袍。 她們雖然不是方外之人,也算是半個出家人。不應該用這些鮮亮的顏色。 胡林得知周氏要留在莊子里養傷,都讓人去庫房里翻素帳子了。 結果主子居然嫌棄帳子不鮮亮……按理說,主子那么忙,應該不會想著給客人安排一個什么帳子,尤其這還是女眷。難道……他不敢多想,立刻答應了下來。 明月才知道周家母女這些年的遭遇,頗為唏噓。 因為梁昌平對妻子一心一意的緣故,夫妻倆在城里是出了名的恩愛,好多人都說白水靈運氣好……而關于兩人當初定親的原因,也總有知情人。 有不少人懷疑兩人的這門婚事是白水靈算計得來的,明月身為白水靈的侄女,也聽說過不少類似的傳言。 她不知道白水靈有沒有算計,只知若不是當年的意外,如今梁府的家主夫人就是周氏。憑著梁昌平對妻子的一心一意,周氏的日子絕對會很好過。 果真是命。 周夫人不肯去客房,只愿意守著女兒。 男女有別,顧秋實想要多看看周姑娘,也不好進去。只能等人醒了再說。 好在周姑娘醒得很快,翌日顧秋實用過早膳,就聽說人醒了,還喝了半碗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