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節
何三月很瘦,從窗戶落下的她沒法穩住自己的身形,砰一聲砸在了地上,痛得她渾身癱軟,好半晌起不來身。 陳云朵和楊彩云愿意嫁給周常平,是因為周常平長得好嘴甜,還因為周家不算是窮的那種人家。 誰知道江大年會在他們過門之后立刻搬出去,還收走了那么多銀子……關鍵是何家的地還了回去,周家明年再也沒有三成糧食可收。 今年吃的糧食不知道去哪里找,明年的糧食收回來也不夠吃,這日子簡直沒法過。 陳云朵剛剛生了孩子,她打算滿月之后我就回娘家跟雙親商量一下以后的日子要怎么過……有楊彩云在,加上坐月子這些日子受的委屈,她有了改嫁的想法。 別看何三月盡心盡力伺候她吃喝拉撒,還將孩子換下來的尿布都洗了,但也僅此而已。剛生下來的孩子要喝奶要換衣裳,一點不如意就哭。 誰也不愿意睡著哭唧唧的孩子身邊,周常平也一樣,如果跟村里其他的年輕人一般只娶一個妻子,周常平再不愿意睡孩子身旁也只能守著母子倆。但周常平有另一個妻子,邊上還有一間房,那邊還有個知情識趣的美人,他白天偶爾會回來看兩眼,夜里都在那邊住。 自從生下了孩子,陳云朵就沒有睡過一個好覺。外頭的人還說她享福,說何三月這個婆婆盡心盡力。 陳云朵從來就不覺得自己比別的姑娘差,憑什么要跟旁人分享一個男人? 原先江大年對她一心一意,有什么好東西都送到她面前。如今江大年一躍成為村里最富裕的人家,陳云朵真的是越想越不甘心。 早知道,當初就接受江大年的好,如今那四合院就是她的了。 心里不甘心,面上就帶出了幾分,陳云朵自從楊彩云進門之后就沒有過好臉色,旁人倒也習慣了。 何三月不怕兩個兒媳婦,事實上,在周家所有人中,她只有在兩個兒媳婦面前才能放松幾分。 “哎呦,今天好乖,一點都沒鬧?!?/br> 陳云朵翻了個白眼:“嬸兒,把那邊的衣衫拿去洗了吧……” 話還沒說完,就聽到外面傳來女子的哭聲。 聲音由遠及近,一路哭著進了門。 何三月面色微變,轉身跑了出去。 “綿綿,這是怎么了?” 這哭著跑回來的是周常平的親meimei周綿綿,她嫁到了城里,不經?;貋?,但每次回來都是哭。 周綿綿從小沒娘,卻沒受什么委屈,因為有江小月這個小可憐長期供她欺負,養成了她霸道的性子。后來有媒人說親,將她嫁到了城里去。 村里的姑娘嫁去城里,怎么都算是高攀,但周家給了她豐厚的嫁妝,等于給了她底氣。夫妻倆成親之后,時常吵架。周綿綿的男人是個愛動手的,她也還手,但每次都是被打的那個。 挨了打,她就跑回娘家告狀。 但周家人在親家面前說不起硬氣話,自家女兒受了傷,從來不敢登門算賬,只把女兒留在家里,等女婿上門接人的時候教訓幾句,裝模作樣拿拿喬,多聽幾句女婿說的好話,就會妥協了。 “他又打我……”何三月來的時候,周綿綿也才六歲,養了十多年,母女之間感情不錯。 這個感情不錯,指的是何三月對繼女特別耐心,不管周綿綿出了什么事,何三月都會特別上心。 “怎么能打人呢?你餓不餓?” 周綿綿確實還沒吃飯,點了點頭。 家里有坐月子的陳云朵,即便是周家沒有多少銀子了,也還是想方設法給他買了些雞和雞蛋,還有陳家那邊 ,也三天兩頭送好吃的來。這會兒鍋里就燉著一鍋湯。 何三月立刻進了廚房盛了一碗湯。 周綿綿一邊吃一邊哭。 因為是嫁到城里的緣故,如果不是挨了打,她也只有逢年過節才會回娘家一趟,甚至陳云朵生了孩子,她也沒回來,并不知道家里出了事。 喝完湯后,周綿綿后之后覺發現院子里眾人臉色都不太好。不過她沒放在心上,以為他們是為了自己。 不管換了哪家的姑娘,在婆家挨了打回娘家,娘家人的臉色都不會好。 除了大房之外,周家其他人根本就沒把周綿綿挨打放在心上。 這丫頭從來都不肯吃虧,孰是孰非都不一定。再說,嫁都已經嫁了,夫妻床頭吵架床尾和,早晚都會和好。 周綿綿手臂上青紫一片,據說是被她男人用扁擔敲了一下。 周常平滿臉憤然。 “綿綿,妹夫也太過分了。這一次你千萬不要輕易原諒他?!?/br> 周綿綿左右看了看,沒有看到自己想見的人,問:“大年哥呢?” 一句話出,院子里一瞬間落針可聞。 陳云朵生孩子的時候,要派人去城里給周綿綿報喜。周家發生的那些事,他們認為不適合讓周綿綿知道,實在是太丟臉。 此時聽到她的問話,不回答又不行,周常平冷著臉道:“我才是你的親哥哥,你出了事找我就行,找他做什么?” 周綿綿聽出兄長的語氣不太好,耐心解釋:“我們家的院墻倒塌了一片,我想請大年哥去幫忙搬磚。家里人都在上工,再說他們也沒力氣?!?/br> 周柳樹皺了皺眉:“這件事情稍后再說?!?/br> 何三月眼神一轉,悄悄出了門,再次去找了兒子。 顧秋實已經選好了日子準備搬家,剛好今天城里的鋪子要送家具,他正和江小月一起將各處的屋子門打開,準備將堆家具的地方再掃一掃,不然,等家具放好后,就得挪開了才能掃。 院子門開著,顧秋實倒灰的時候我看到了何三月進門。 “又有什么事?” 何三月聽到兒子這話,心頭一梗。這些天她在周家處境尷尬,都是被兒子給害的。 “綿綿回來了,說是院子里倒了想請你去幫忙搬磚。 ” 顧秋實揚眉:“你們當我是什么?” “大年,周家收了江家的糧食,但也還給你了。你到底是在周家長大,綿綿是你meimei,如今她需要人幫忙,你可不能拒絕?!焙稳略俅螐娬{,“你又不忙,就去一下嘛。算我這個當娘的求你?!?/br> 江小月忍無可忍:“娘,哥哥只有我一個meimei?!?/br> 顧秋實頷首:“對啊,周綿綿那個不講道理的算哪門子meimei?我額頭上這個疤還是拜她所賜,我不計較,卻不代表我沒生氣?!?/br> 何三月啞然。 “你有一個城里的妹夫,對你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我這是想幫你?!?/br> 或許她是真覺得在幫兒子。 顧秋實擺擺手:“不需要?!?/br> 第416章 拖油瓶大哥 十五 何三月是真心覺得, 兒子跟城里人有親,會得到一些好處。眼看兒子不愿意,甚至臉色都不太好了, 她只能哭著離開。 “不管你信不信,我是真心希望你能好?!?/br> 顧秋實看著她背影:“你少惦記我們兄妹,我們還能更好的點?!?/br> 這話著實傷人,何三月身子僵了僵。 周綿綿回家, 周家人沒有多熱情,卻也不會對她甩臉子,正如何三月想的那樣, 誰家要是有一門城里的親戚, 只有好處沒壞處。 但前提是,這親戚別在家里住太久。周綿綿回來的第一天,家里人還耐心問他夫妻二人為何吵架, 第二天眾人開始各忙各的。到了第三日,周老婆子都沒有專門為她添菜。 周家如今沒了糧食, 每頓的伙食很差。原先做窩窩頭用的是粗糧, 偶爾是粗糧混細糧, 如今卻添上了野菜。并且,還將碾谷子剩下來的谷糠添了進去。 遇上災年,誰家都這么吃, 但是近幾年風調雨順,加上周家一直有江家的糧食補貼,年輕一輩中誰也沒吃過。 那玩意兒,誰吃誰知道。 一口咬下去, 滿嘴都是沙,根本就咽不下, 還剌喉嚨。 周家人以為原先的窩窩頭就已經不好吃,跟這個比起來,那已經算是不錯的。 并且周家的菜地一直種的是江家的宅基地,如今整塊宅基地全部都被青磚圈起來,兩個四合院就已經占掉了大半的地方,剩下的那一點兒,被圈成了院子和菜地。原先周家種的菜,全部都被拔了個干凈……導致周家現在沒菜吃。 當初江大年造宅子,讓眾人拔菜時,周家沒好意思出面阻止。 人家的宅基地,他們種了這么多年,一文錢沒要。如今江家要用,又有他們想讓江大年喜當爹之事,周家哪里還有臉讓江大年賠菜錢? 野菜團子不好咽,又沒有菜吃,還沒吃幾天,全家人都滿臉菜色,臉黃肌瘦,比不上要飯的乞丐,也跟荒年眾人的臉色差不多了。 周老頭就想不明白,怎么家里就把日子過成這樣了。 要說倒霉的緣由,就是城里那些人來追債,把家里的銀子和糧食都拿走了?;蛘吒缰?,江大年鬧著要自立門戶。 說到底,就是江大年對周家寒了心,非要搬出去住,后來又因為周家想要何三月出面拉攏他,所以他跑回來要了糧食……至此,周家多年的積蓄和今年的糧食才被人搬走。 不光是老兩口想清楚了,周家兄弟也想明白了。 周柳樹不愿意承認都是兒子的錯,他只有周常平一個兒子,子不教父之過,可是兒子都已經當了爹,不會再聽他的話。他說多了,兒子對他生了怨,以后不給他養老怎么辦? 何三月是忙得沒空想,一家這么多人要吃飯喝水,院子里人一多,就很容易臟,從早到晚忙個不停,跟個陀螺似的。 他們夫妻不提,二房三房可不是啞巴。 在又一次吃晚飯時,桌上的一盆野菜團子,野菜里加上幾粒粗糧和糠,幾乎都團不起來,一碰就要散。 關鍵就這種玩意兒還沒有多的,每個人能分到一個大人分大的,女人和孩子分小的。周槐樹在看到一個稍大的團子被周常平眼疾手快拿走后 ,當場就爆發了,一巴掌拍在桌上:“這日子沒法過了,分家!” 周綿綿抖了抖身子,她也發現這一次回來家里的氣氛很不對,每個人都窩著一肚子火,好像隨時會炸似的。 周槐樹是真起了分家的心思,他生了二子一女,加上夫妻倆,一家才五口,兩個小的才幾歲,一頓就吃一個小團子。二哥跟他一樣,就是孩子稍微大點,算起來是他吃虧。大房就厲害了,五個大人一個娃娃,陳云朵還在坐月子,說是要吃好的,楊彩云肚子里揣著孩子,也要吃好的。光他們一房人吃的糧食,比他們兩家人加起來還要多。 再往后,孩子一兩年又長不大,楊彩云緊接著又要生,周常平兩個媳婦,換著屋子折騰,以后不知道還要生出多少。等他長子成親,大房的孩子都跟葫蘆似的一大串了。 越算越虧,這日子不能過了。 “爹,今天這家您不分也得分?!敝芑睒錄_自己二哥使了個眼色,“咱們家里現在什么都沒有,您還不如把我們分了,之后各奔各的前程。說難聽點,孩子外祖看不慣孩子吃苦想要補貼,看到我們這么大一家人,人家都不敢貼。畢竟,貼過來也不一定能落到自己孩子口中?!?/br> 這話周柏樹贊同,眼瞅著長子就大了,今年還沒過年糧食就沒有了,等到明年秋收,這一年日子絕對難過,現在還有野菜團子,過完年會吃得更差。更讓人絕望的是,到了明年秋收不是熬出頭,家里的糧食本來就不夠供這么多人吃,明年沒有了江家的三成糧食,家里會接著餓肚子。 “爹,分了吧?!?/br> 兄弟倆都是干活的好手,媳婦也不懶,底下的孩子也能跟著去地里多少幫點忙。而大房……兩個女人生孩子帶孩子,吃要吃好的,做事的時候人家干不了,想想就虧。 一大家子住著,兄弟倆生的女兒一個七歲,一個六歲,正是帶孩子的好手。他們自己都舍不得使喚閨女,憑什么讓閨女幫周常平? 他們幫周周常平干的已經夠多了。 周老頭早就有了分家之意,上一次如果不是有一大堆債,這家早已分了。 “分吧,你們去請村里的長輩過來?!?/br> 周綿綿滿臉尷尬,她是出嫁女,不摻和分家之事,可此時她也沒地方去。 她心里開始后悔,這兩天不該回來的。城里的男人也是,怎么還不來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