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節
圍觀眾人也發現了違和之處,新嫁娘不愿意嫁給青梅竹馬,但說話時喚人的語調完全不是那回事,明顯情意綿綿,仿若被富貴老爺棒打了鴛鴦似的。 “可我現在真的拿不出來,如果誤了那邊的吉時,你……我是為你著想呀?!?/br> 白明霜語氣里帶上了幾分焦急之意。 落在旁人眼里,更像是被人脅迫不得不嫁! “這樣吧,我準備一張借據,你在上頭摁個手印?!鳖櫱飳嵈驍嗔怂隹诘脑?,“也就是摁個手印的功夫,耽誤不了多久,你若連這都不肯,我會懷疑你想賴賬?!?/br> 筆墨紙硯對普通人家來說是個金貴物件,但是這足有一兩百人來喝喜酒,不止一戶人家有這東西。剛好斜對面的鄰居就有,他家老大是讀書人,過完年就要下場。 都快要參加童生試的人,寫一張借據就是抬抬手的事。半刻鐘不到,東西已經送了過來。 在這期間,顧秋實一直站在花轎面前不肯挪動。拿到借據,他將印泥和借據往花轎里一遞。 白明霜氣急:“阿暢哥哥,我就要嫁給別人了,你居然只顧著銀子?” “我眼皮子淺,沒見過多少銀子,也只在乎這個玩意兒?!鳖櫱飳嵳f到這里,語氣里帶上了幾分譏諷之意,“你也別把自己說得多清高,今日若不是這花轎的主人比我富裕得多,你也不會巴巴湊上去!” “你怎么能這樣說我?”白明霜傷心欲絕,“我……我……我沒想與人做妾?!?/br> 顧秋實順口接話:“你倒是想嫁給人家做妻,但大戶人家娶妻講究個門當戶對,你不配!快點的,別磨蹭!” 白明霜:“……” “你為何要這么刻???道歉!你不道歉,我就不簽這個借據?!?/br> 旁人里三層外三層圍了一大群,私底下議論紛紛,說什么的都有。 有人說白明霜不愿意與人為妾,只是被人脅迫。章暢身為未婚夫不想著幫她脫困,反而計較那點錢財,實在小氣,不堪為良配。 也有人認為,章暢計較銀子本就是應該。聘禮都要退,何況二十兩紋銀……在場至少有一半的人家中所有的積蓄都沒有二十兩。 這么大一筆銀子,憑什么不討回? 認為章暢刻薄的人,也不覺得這銀子不該討,就是不該當著這么多人的面討要,在人家花轎要啟程時鬧。顯得特別不大度! “我呸,你要是有二十兩銀子被人拿走,且不知道要被人帶到何處,會舍得不討不問?” 章暢的舅母劉氏口水都呸到了別人臉上,認為章暢不夠大度的人立即就閉了嘴。 顧秋實還在等著白明霜畫押。 白明霜不動。 半晌,顧秋實妥協了,收起了借據。 媒人見狀,心中一松,正想讓人起轎,顧秋實已經道:“稍后我就跟著花轎后頭,看看你嫁去了誰家,既然你不還這個債……白叔叔對這筆銀子又不知情,我不可能去問他討。就只能問你的夫婿要了?!?/br> 白嬸子對于侄女收了章暢大筆銀子的事情完全不知情,她還生怕侄女一嫁不歸,到時章家問她要這個銀子呢。急忙附和:“對對對?!?/br> 白明霜:“……” 本就身份不夠只能做妾,如果進門當日還帶了債主,家中長輩肯定不喜她,屆時她日子會更難過。 她一咬牙,伸出涂了鮮紅蔻丹的手,沾了印泥在那張紙上狠狠一摁。 “行了么?” 顧秋實退開:“那么,我不耽擱你的好前程,日后姑娘好自為之?!?/br> 白明霜到底不甘心背著一個攀附權勢的名聲出嫁,不甘心地道:“阿暢哥哥,其實我最想上的花轎不是這個?!?/br> 言下之意,她想上章家的花轎。 顧秋實似笑非笑:“你這是嫌棄人家沒給你準備大紅花轎?” 白明霜噎住。 她說的每一句話,回頭都可能會被男人質問,她這么說,確實打算按照章暢說的那樣跟男人解釋。 “走吧,別磨蹭了,要是誤了吉時,我的罪過可就大了?!?/br> 章家夫妻早已站到了兒子旁邊,只是他們活了大半輩子第一回遇上這種事,自己攤上這種事后,又有那么多人看熱鬧,他們站在這里,腦中一片空白。都不知道該說什么,仿佛說什么話都不合適。 看著花轎遠去,顧秋實轉身掏出了一把錢打發了迎親隊伍。按照之前說好的價錢一文沒少,多給了一些壓驚錢。 迎親隊伍一行人都很不好意思,為首的人站了出來:“沒能迎到人,我們沒?;幼?,只收一半……” “不用,今兒虧了那么多,也不差這點?!鳖櫱飳嵣焓掷瓰槭字耍骸笆?,等了一早上了,大家都不容易,吃了席再走?!?/br> 章家夫妻今天便邀親朋好友,是因為兒子要娶妻,此時兒媳婦飛了,夫妻倆都不知道這些該不該擺。 那么多菜,不擺就浪費了。 第300章 被私奔的新郎 四 顧秋實低聲跟章家夫妻商量:“菜又吃不完, 還是請大家吃了,愿意來賀喜的都不是外人。再說,我剛剛問白明霜討要銀子, 還說她攀附權勢……當時我沒忍住,細想想,這做法實在不大氣。請大家吃一頓,證明我不是小氣的人。行不行?” 章母完全沒了想法, 隨便兒子怎么辦。 章父贊同。 這么多親戚都來了,難道讓人餓著肚子回去? 顧秋實見二人答應,沖著眾人拱手:“多謝大家愿意抽空來賀我大喜, 雖然出了些意外, 但大家難得歡聚一堂,吃好喝好??!今兒不收禮金?!?/br> 不光不收禮金,有一些親戚……比如章暢舅舅, 給外甥準備了一身新衣,從里到外連鞋襪都有。這純粹是當下習俗, 不知道是從哪里興起的, 反正外甥成親, 舅舅就要準備。 顧秋實把準備的衣裳都退了回去,還有些喜盆喜碗,他也退了。 有些人特別擅長活躍氣氛, 即便沒有新嫁娘,院子里還是挺熱鬧。 章母恍恍惚惚,趁著客人不注意,把兒子拉入了房中。 “你什么時候把那么多銀子交給了明霜?”話問出口, 她一拍額頭,“我想問你上哪兒攢的這么多銀子?” 怎么攢的? 章暢從記事起, 就沒有出去做過事,都在自家的鋪子里幫忙,這些銀子,全是章家夫妻給的,他們是想讓兒子買點吃的用的,不要虧著嘴。 結果,章暢全部都攢了,包括他從小到大親戚過年時給的紅封……章家夫妻還算會做人,和親戚都相處得不錯 ,章暢一到逢年過節,就要收不少。尤其是舅舅,給得最多。 章家夫妻不缺這點銀子,從來不問幾個孩子討要。 顧秋實實話實說,章母聽完就哭了,狠狠錘了兒子的肩膀:“你傻不傻?銀子花了才算是自己得了,你攢著作甚?攢給誰花?” 她是心疼孩子虧了嘴。 “您三個弟弟meimei就從來不干這種事,你怎么不跟他們學一學?”章母邊哭邊咕噥,“尤其是老四,他可是會在外頭賒賬讓我們去還債的主兒,同樣是親生的,你這么省作甚?” 顧秋實心下無奈。 各人是各的脾性,章暢身為家中老大,被迫早熟,早早就知道了銀子要花在刀刃上的道理。 “娘,出去吃飯吧,這些事以后再說!” 這場喜宴到底是和真正的喜宴不同,眾人吃過飯后,都來找章家夫妻道謝,然后飛快離去。 一個時辰之后,院子里桌椅都收拾干凈,碗筷也洗好了。專門租桌椅碗筷的東家過來把東西一拉,滿院子的大紅色和喜字早在鄰居們幫著打掃時就已經收拾了。除了廚房里還有幾盆剩下的菜,再沒有辦喜宴的痕跡。 本來章白兩家離得近,白家夫妻要準備幾桌飯菜答謝親戚,章母大包大攬,在成親前就提過,讓白家和那些親戚過來一起吃。 后來出了意外,白家的親戚飛快走了,白家夫妻連吃飯的心思都沒有,兩人坐在屋子里生悶氣,也沒有到章家來吃飯。 夫妻倆已經審了扶著侄女的女兒,得知侄女讓上粉色花轎。 孩子已經被打得跪在地上抽泣不止,白叔叔不抽旱煙的人,都忍不住抽了幾口,他沒有專門抽旱煙的煙桿,煙燒到手指后回過神來,呵斥道:“別哭了,起來吧。下次遇到這么大的事,記得跟長輩說一聲!” 白嬸子林氏嘆氣:“不關孩子的事,明霜從小心思就深,那時我說,你還不信,認為我容不下她?,F在你瞧她干的這些事?別說咱們整個外城,就是整個府城的,都找不出一個這么膽大的姑娘來?!?/br> 白叔叔不愿意相信侄女這么壞:“她應該是被人威脅了?!?/br> “你可別做多余的事?!绷质咸嵝?,“那只是你侄女,我們幫她爹娘還了一大筆債,又把她養大,已經是仁至義盡!本來隔壁章暢挺好,她自己不嫁,非要做妾,那她以后過得是好是歹,你都不許多管?!?/br> 白雙橋瞪了妻子一眼:“我倒是想管,管得著嗎?” 林氏強調:“你要是再管她的閑事,以后你就自己過,我帶著幾個孩子過?!?/br> 白雙橋:“……” 他心情本就不好,聽到妻子這類似分家的話:“你要真想帶孩子自己過,現在也可以?!?/br> 這話算是將林氏給氣著了,夫妻倆大吵了一架,嗓門險些把房頂都掀翻,別說一墻之隔的章家聽得清清楚楚,就是這整條街的都聽見了。 出了這么大的事,吵架很正常,不吵才不正常。 知道這件事情的人都會說白明霜不對。 這和上輩子已經不同了,章暢不出現,迎親隊伍由老三章勉帶著,白明霜壓根不上花轎,還說章家沒有誠意,她一副被氣著了的模樣上了粉轎。 許多人勸她三思,不要因為一時義氣做出讓自己后悔的事。她說,章暢毫無誠意,大喜之日就敢給下馬威,回頭還不知道要如何欺負她……她不嫁! 于是,婚事不成,變成了章暢的錯。 * 章家夫妻在送走了客人之后實在無聊,干脆又去了鋪子里。 夫妻倆這些年很少關鋪子休息,今兒迫不得已關了一間,剩下的兩間由伙計看著。 顧秋實跟原先的章暢一樣,翌日就去庫房里幫忙。 章家夫妻做的生意,嚴格來講,并沒有規定要賣什么,他們夫妻倆機緣巧合之下認識一位賈姓管事,此人是碼頭上一位擁有幾艘大船的東家的得力管事,他會把一些不太好的好東西打成大包裹賣給章家夫妻。 就比如特別精致的瓷器,上面的花畫壞了,或者是瓶口歪斜了一些。也可能是抽了絲的好料子。 章家夫妻拿這些貨比較便宜,賣價也比正經的好東西便宜得多,如果能從里面挑出兩樣瑕疵不那么明顯的,就能多賺一點。 挑東西把關,就是章暢的活計。 他身邊還有四個人,那些人負責打開包裹將里面的東西拿出來,遇上特別好的就送到章暢面前。 顧秋實大早上挑出了幾堆料子,打算做頭花和鞋襪。 這些東西不需要多大的料子,小片就能做成,將沒有瑕疵的料子裁下,做出的東西照無暇。 章家夫妻聽了兒子的話,他們以前也有過類似的想法,但夫妻倆只有一雙手,家里又有四個孩子,實在管不過來。如今兒子長大,婚事上受了打擊,好不容易想做一件事,如果他們阻撓了,兒子肯定會失望。 “你去做,缺銀子爹給你拿!” 章父說這話時,心里盤算了一下家里的積蓄。外人眼里,夫妻倆就在這兒撿破爛。實則不然,他們攢下來的銀子,已經有四百兩之多。 夫妻倆已經私底下商量過,一個兒子分一百兩,剩下的三閨女,每人準備七十兩的嫁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