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節
書迷正在閱讀:病美人養護指南、鳳儀、惦記、彩虹橋、色令智昏、服了,戲精同桌是學霸、晴時雨[先婚后愛]、濫情、小貓咪靠吃瓜成為星際團寵、穿越漢花式養瞎夫郎
一群大老爺們兒平日里盡在外面吹牛,顯得自己多能一樣,現在抓個豬費了老半天勁都還沒逮到。 嫂子們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紛紛站在旁邊擠兌著。 等見到有幾個漢子被大豬撞了個屁墩兒時,更是毫不留情的哄笑起來,臊得一群漢子漲紅了臉。 他們殺了這么多年的豬也是第一次遇見這種人情況,這豬體格大也就算了,偏偏還很靈活,左右開路,誰都攔不住。 顧庭風抬眼看了一下圍觀的人群里,夫郎正笑意盈盈的看著他,薄唇緊抿了一下,自己拿了根粗麻繩上去了。 沒了眾人的哄趕,一個人反倒好行事,顧庭風趁豬停在角落里打盹的時候,動作輕巧的給它把繩套上了。 怕它反應過來掙脫了,又繼續纏了好幾圈,先把四肢捆住,最后再從肚子上穿過去。 等大豬反應過來,已經被縛了個結實,掙扎著想跑,眾人連忙撲上去扯緊麻繩,合力把它摁在地上,等它沒力氣了這才抬到桌子上。 嫂子們紛紛搖頭,追了一早上的豬,水都快冷了才按住,夠這群漢子們臊好幾天了。 晌午吃飯的人多,擺了兩張桌子,雖說都是成了親的哥兒嫂子,沒什么可避諱的。 但都還是默契的分開坐,飯吃到一半的時候,院里突然響起一道中氣十足的婦人聲音,這一下子就讓宴清霜想起了門嬸子,她在村口罵架也是這陣仗。 眾人下意識的順著門口望去,一位穿著鮮艷的婦人熟門熟路的進到屋里來。 身后還跟著一個牽著孩子的年輕女子,不似村里人的粗布短打,一身藍花帶刺繡的棉服裹身,斜式的領子纏了一圈小絨毛,看著就和這屋里不搭。 那婦人就更不用說了,大把年紀了還穿得輕狂,甚至比那年輕女子都還花枝招展。 一進來目光就滴溜溜的轉了一圈,發現還是老樣子,覺著沒什么意思。 再看吳大叔,自打這婦人進來,臉上早已沒了笑模樣,此時更是黑得能滴出水來,沉聲道:“你來干什么?” 婦人聽到吳大叔的聲音,才收斂了打量的目光,徑直朝著吳大叔走過去。 變臉似的,眼淚說來就來,用帕子壓了一下眼角,難過的說道:“瞧大哥這話說的,這里好歹也是我家,難道我還來不得了嗎? 一轉眼咱們兄妹二人都二十多年沒見過了,著實讓小妹我想念得緊??!這些年你身體可還安好?家里怎么樣?” 這番聲淚俱下,委實聽著情真意切,可惜吳大叔依舊不為所動,直接把手抽了出來。 婦人見他還是冷著個臉,有些訕訕,隨后又對著后面女子趕緊招了招手,示意她把孩子抱過來讓吳大叔瞧瞧。 “乖孫,快,快叫舅爺,這是你舅爺?!?/br> 婦人推搡著孩子,讓他叫人,可那孩子一個勁的盯著桌子上的rou瞧著,眼都不眨一下,別說看一眼吳大叔了。 婦人見他這樣子,臉色有些難看,悄悄用眼刀子剮了兒媳婦一眼:瞧你教的好兒子。 吳大叔對著孩子臉色緩和了些,哪怕他對著這個妹子再不滿,也不至于給個孩子臉色看,轉過頭去不說話了。 堂屋里一時有些靜默,桌上的好酒好菜好半晌才有人稀稀拉拉的動筷子。 還有人招呼道:“吃??!大家吃菜,都愣著干嘛?!?/br> 于是大家一邊吃飯,一邊看著那婦人,才反應過來,這可能是吳大叔的小妹,不過臉上皆有些疑惑,這瞧著感情也不怎么樣??! 年紀大些的嬸子們仔細瞧了一下,才發現確實是吳嬤嬤的小女兒吳金花回來了。 溪哥兒回過神來,一聽是姑母來了,連忙放下碗筷就準備招呼人坐下。 吳金花也不客氣,見溪哥兒起身后,一屁股坐到了他的位置上,頤指氣使的讓溪哥兒去給她添碗飯加兩雙筷子上來。 第95章 吳金花 吳大壯見她這分不清主次的樣子,心里有些惱,又念著她是自己長輩硬生生憋著火。 偏偏吳金花還不消停,坐下后撇著嘴,不住的抱怨著: “這路都這么多年了還如一日,也沒想著好好修葺一下,一路過來,差點沒把我這把老骨頭顛散架。 還有這村里也還是老樣子,大瓦房都沒得幾家,也不知道怎么住人。 若不是因為年邊了,回來看看,我才不想遭這么大的罪,跑到這窮鄉僻野里來受苦?!?/br> 她這話也不知道是說給誰聽的,語氣要多嫌棄就有多嫌棄,好似她來這實在是難為她了一樣。 大家聽后紛紛嗤笑一聲。 對于這位不速之客,她們的印象本來就不好,現在更是如此,她也知道是年邊了,甩著兩只手就來了。 這里還是她家,這么多年沒回來,連塊糖都舍不得帶,這叫來看人嗎? 村里人樸實,平日里上門去誰家看望,都會在籃子里裝幾個雞蛋瓜果啥的,這人倒好,兩手看看,還腆著個臉。 就算是親人也不應該這么沒規沒矩的,更何況一進來就嫌這嫌那,好像自己高人一等,很瞧不起別人的樣子。 桌上的人都在望著她,她倒好,接過飯自己一個人大吃大造起來,那白rou一口一片,骨頭上的rou沒剔干凈就丟了。 這一吃相和她之前進門嫌棄的嘴臉,以及矯揉造作的姿態可完全不同,反倒像是逃難過來,好幾天沒吃飯的模樣。 還有她那孫子,看著有四五歲的樣子了,吃飯也沒個規矩,腳下不斷的踢打著桌腿,桌上的湯被灑出來了。 鬧了一會,筷子又不斷的敲擊著飯碗邊沿,一個勁的嚷嚷著要吃rou。 吳金花連忙道:“好好好,寶兒乖,奶奶給乖孫夾rou吃?!?/br> 說罷一個勁的往他碗里夾rou,那大海碗的里豬rou被她翻了個徹底,菜葉更是一點沒碰,盡挑著好的來。 最后那孩子碗里都快冒尖了,她還嫌不夠,直接把桌上盤子里的一個大豬肘子端起來,蓋到他孫兒碗里去了。 那肘子軟糯脫骨,桌上的人都還沒吃兩口,就被吳金花連端帶拿的,還有桌上的菜統統被她攪和了一遍,最后全進了他孫子和自己碗里。 大家臉色都不好看,倒不是非要和一個孩子爭口吃的,只是那么大一個肘子,那孩子沒吃兩口,就“啪”一下扔桌子底下了。 吳金花和她兒媳婦見到了也不管管。 在座的都是頂著烈日,土地里艱難刨食的,哪能見這兩人這么糟踐糧食??!還有這么鬧別人也不好吃飯。 王嬸子就提了一嘴,笑著說道:“孩子,你這個rou要吃干凈了,不能浪費食物,還有碗里的米飯也不能一直扒拉,都灑桌上了?!?/br> 吳金花聽到這話不高興的看著王嬸子,她倆自然也是認識的,雖然二十多年沒見了,但她還是一眼就認出來了。 年輕的時候,因著王嬸子做的一手好茶飯,村里的人每每見了都要夸一下,也有人拿她和王嬸子作比較的。 所以吳金花單方面和她不怎么對付,也不待見王嬸子,現在見她還教育起自己乖孫來了,自然沒什么好臉色。 吳金花逮住機會,指桑罵槐的道:“寶兒,別聽有些人胡說八道,這吃個rou還得摳摳搜搜的,瞧著就一股寒酸氣,再說了,這也不是她家的啊,咸吃蘿卜淡cao心?!?/br> 王嬸子自問自家在村里還算富裕,家里人都勤勞能干,牲畜滿圈,現在居然有人說她寒酸氣。 當即就坐不住了,“砰”的一聲把碗撂倒桌上,指著吳金花就是一頓臭罵:“你不寒酸?你不寒酸咋就空著手來了?你不寒酸怎么像八百年沒吃過rou一樣? 看這一大桌子菜,別人都還沒怎么吃呢,就被你哐哐一頓造,就你這吃相,活像街邊乞丐似的,大把年紀了,還穿得像老妖怪一樣,也不知道兜里有沒有兩個銅板。 一進門就擺譜,你擺給誰看呢,還有,嫌路不好你來干嘛?鎮上容不下你了還是怎么,別以為你做的那些事別人不知道?!?/br> 這王嬸子本就不是個受氣的性子,旁邊的人拉了好一會都沒拉住,愣是看她把吳金花懟得啞口無言,臉色青一陣白一陣的。 旁桌的漢子們心大,原本都已經大吃大喝起來了,那喝酒的聲音一陣賽過一陣的,現在聽到這邊的動靜紛紛看過來。 吳大叔剛去屋里和阿么提了一嘴,順便送些吃的。剛出來就聽見兩人吵起來了,連忙安撫著,轉頭對著吳金花怒道:“再不安分就給我滾出我家去?!?/br> 就連大哥也不向著她,吳金花老臉當即就掛不住了,桌上眾人也都望著她,饒是她臉皮再厚也坐不住了,訕訕的說想要去看看阿么。 王嬸子直接啐了她一口,“呸,都進門多久了,現在才想起來見自己阿么,早干嘛去了,哦!” 王嬸子故意看了一眼那堆尖的碗,說“急著吃rou去了?還瞧不起誰呢,我們就是再寒酸也不會這么吃??!” 這可真是一點沒給吳金花留面子??! 大家聽著都心里暗爽,紛紛感嘆這王嬸子不愧是村里出了名的潑辣子,恐怕若不是看在吳大叔的面上,估摸著還能說出更難聽的話。 吳金花被她擠兌得臉上漲紅著,就連腳步都移不開,嘴唇開開合合好幾次,愣是被對方倒豆子似的堵了回來。 吳大叔怕再吵下去,今天這殺豬飯都得推了,連忙叫溪哥兒引著她去吳老嬤屋里。 王嬸子出了口惡氣,也沒追著不放,還招呼道:“這真是年紀越大越受不住氣,耽誤大家吃飯了,快,快,都坐回去,咱們繼續吃?!?/br> 大家擺著手,也沒在意,又都坐了回去。 這好好的一頓殺豬飯,被這么一頓攪和,菜都要冷了,正準備好好吃飯的時候,忘了桌上還有個鬧騰的孩子。 ——走了個老的,還有個小的,偏偏大的也是不管事的,吳金花的兒媳婦,自從上了桌就沒見她把頭抬起來過。 見那孩子筷子一直甩來甩去的,都快戳到宴清霜臉上去了,顧庭風眉頭一直皺著,扯了一下夫郎的袖子。 “來我這,到這桌來吃?!?/br> 宴清霜轉過頭朝他笑了一下,“沒事,我快吃好了?!?/br> 第96章 退婚 他們那桌上全是一群大老爺們,他一個哥兒坐過去也不合適,兩口扒拉完碗里的飯菜就準備離桌了。 最后別說宴清霜沒吃好,就是離吳金花三人遠些的,也都沒怎么好好吃。 還有些在吵起來的時候,就匆匆夾了些菜到灶房里吃去了,躲個清靜。 等吃完飯,嫂子們憋了好久的話終于忍不住了,“那人是吳大叔的親妹子嗎?我都嫁到村子里好多年了,這怎么從來沒有見過她??!” 王嬸子早就被那不要臉的老潑皮氣的不輕,也不管這還是在吳家家里,一股腦的全說了。 原來這吳金花確實是吳大叔的親妹子。 二十多年前,吳大叔的阿爹上山砍柴火,回來的時候柴火挑得多,不小心踩空了,掉到山崖下面。 到了晚上吳阿爹還沒回來,吳大叔和吳老嬤發發覺不對勁,連忙去村里請了人,幫忙上山找。 山上黑燈瞎火的,廢了好些時間,等在山崖下找到人的時候,吳阿爹就已經快不行了。 結果還沒等抬到家里人就去了,吳老嬤那時候還年輕,受不了這個打擊,等把丈夫下葬了以后身體就垮了。 那時吳金花去鎮上給阿么抓藥,巧合之下認識了一戶鎮上的王姓人家。 那漢子見吳金花有幾分顏色,便動了心思,正好吳金花因為阿么的病,去鎮上的次數也多了起來。 一來二去的,兩人也都有了那方面的心思,可難就難在吳金花早已和別人有了婚約。 吳家早在一年前,就收了村尾周家的婚書和聘禮,這若是傳出去了可怎么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