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門好細腰 第708節
書迷正在閱讀:對照組炮灰只想爆紅啊、我的田螺小夫郎、病美人養護指南、鳳儀、惦記、彩虹橋、色令智昏、服了,戲精同桌是學霸、晴時雨[先婚后愛]、濫情
丹陛下,他萬人之上,無人可以撼動。 阮溥開口,“不知王爺召老夫等前來,是何用意?” 裴獗目光掃過去,隱隱的,唇角竟有一絲笑。 眾人很少從裴獗臉上看到笑意。 這一刻,他竟然笑了。 “來人,帶莊賢王世子上殿?!?/br> 眾人微驚。 阮溥亦是抬高了脖子。 他們不知裴獗此言何意,直到看到元閱被四名禁軍五花大綁的拽上來,拉到大殿中間。 “諸公救我……” 元閱面頰蒼白,雙眼通紅,顯然是被嚇到了極點。 “我沒有加害陛下,沒有,我是冤枉的……還望諸公明鑒啊?!?/br> 裴獗冷冷地看著。 阮溥吸口氣,眼里添了怒意。 “敢問王爺,這是何故?” 裴獗不說話,抬手擊掌。 緊接著,幾名太醫被帶上殿來。 裴獗淡淡道:“將你們在大牢里說的話,再說一遍?!?/br> 太醫們不敢抬頭。 其中一個年歲較輕的,傾身俯下,朝裴獗磕了個響頭,這才抖抖索索地道: “回大王話,立春后的天氣乍暖還寒,陛下偶感風寒,引發舊疾,但只要細心照料,多加休養,等到日子暖和起來,也就大好了……” 裴獗點點頭。 “繼續說?!?/br> 那太醫看看自己的同伴,緊張得臉都皺到了一起。 “臣等每日侍疾,無不小心翼翼,生怕陛下再受風寒,致使病癥加重???,可世子桀驁,以嗣君自居,常不聽臣言,明明天寒地凍,世子偏生嫌殿內悶躁,要將門窗大開,簾帷高掛,說也不聽……” 元閱臉色大變。 “你胡說!” 太醫道:“臣沒有胡言亂語,御前宮女、內侍皆可作證,太醫院也不止臣一人得見……” 元閱雙眼死死盯住他。 “你,你誣蔑我?你為何要誣蔑我?是不是雍懷王屈打成招……” “放肆!”敖政低斥一聲,站起身來,朝上位的裴獗拱了拱手。 “雍懷王為國事cao勞,鞠躬盡瘁,世子豈可信口開河,輕言妄語,毀大王清譽?” 說罷又是重重一哼,他面向眾臣。 “難不成世子果然有不臣之心,故意趁著陛下病重,行加害之事……” 元閱大吼:“一派胡言?!?/br> 他看著敖政,再看裴獗,內心的恐懼無以復加。 若說之前他還存了有朝一日君臨天下的心思,這一刻,已然都死去了。 眼下,他要的是,如何保住小命。 只一刻,他便明白過來。 雙膝一軟,便跪了下去。 堂堂王府世子,在裴獗跟前重重一磕。 “大王饒命,是小臣侍疾不周,沒有照顧好陛下,但小臣忠心耿耿,斷無加害陛下之心啊,還望大王明察?!?/br> 上呼大王。 下自稱臣。 跪地求饒。 不得不說,莊賢王世子有一顆好腦子,眼看大勢已去,也算能屈能伸…… 眾臣無言。 阮溥的眼,無聲地合上了。 他甚至都不知道該不該責怪元閱不爭氣…… 但他這么一跪。 嗣君之位便不會再屬于他了。 示了弱,認了錯,稱了臣,對先帝侍疾不周,在裴獗面前俯首帖耳,何以為君? 政和殿久久無聲。 裴獗淡淡看著,面容冷峻,眼神沉靜。 “莊賢王世子侍疾不周,致陛下疾癥加重,無力回天。但顧念其有悔過之心,不予重罪。即日起,褫奪尊號,幽禁宮中,反省三年?!?/br> 第544章 敢不從命”喏……” 禁軍應是。 眾臣無聲。 阮溥張了張嘴想說什么,終是啞然。 兩行眼淚從元閱的眼角淌了下來。 他養尊處優慣了,年歲又不大,何時見過這般陣仗? 緊張,畏懼,所有的一切在這一刻塵埃落定,他竟然是喜極而泣。 龍椅上白骨累累,不知多少人慘死。先前以為可以孤注一擲,可當真面臨死亡危機,他才發現,求生是本能。 幽禁便幽禁,至少還有命在…… “多謝大王……” 元閱被帶下去了。 腳步拖在青磚石上,刮出一種令人發怵的沉悶聲,慢慢地,拖著他遠離原本只剩一步之遙的龍椅…… 政和殿里,無人說話。 甚至沒有人多追問幾句,元閱到底是如何說服那些宮人開的窗,又是如何導致陛下風寒加重,從而喪命的…… 因為那不重要。 元閱做沒有做過,真相如何,都不重要。 這里有天下至重的權力。 卻是全天下最不講理的地方…… 講的是權,是兵,是誰能一手遮天,指鹿為馬。 在座的朝臣,沒有一個不是人精,也沒有一個不熟知歷史。古今皇位更替無非如此,何況亂世當前…… 裴獗平西番,定北疆,光復鄴城,滅軍閥割據,奪并州,收信義,軍功赫赫,權柄在手。 但是…… 他顯然不能也不便取代晉朝,自立為帝。 門閥為尊的大背景下,堵不住悠悠眾口,便會有無數反對的聲音,籠絡不住高門士族,他坐上九五至尊的寶座,也勢必會引來更大的動蕩…… 那肯定不是他要的。 他要的是…… 立威。 打壓。 試探…… 鏟除異己,樹立絕對的權威…… 一步一步踩踏大晉宗室的底線。 他扶植新黨,抗衡舊黨,動搖世族根基。 他重才干,不重門第,大力提拔寒門子弟和低階庶族,目的是瓦解世族政治…… 今日他憑心情處罰一個世子,沒有人敢吭聲。 明日他再尋個由頭,打殺一個王爺,也沒有人反對。 那么…… 這個朝堂對他而言,就不會再有“不”字。 那時候,便是他為所欲為之時,改朝換代也是水到渠成,不會再留下半點污漬和詬病。 政和殿上,鴉雀無聲。 眾人都深信自己看懂了裴獗的心思—— 卻又不知,他接下來要做什么。 阮溥又氣又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