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門好細腰 第89節
書迷正在閱讀:對照組炮灰只想爆紅啊、我的田螺小夫郎、病美人養護指南、鳳儀、惦記、彩虹橋、色令智昏、服了,戲精同桌是學霸、晴時雨[先婚后愛]、濫情
馮蘊笑了一下,“捉魚郎的快樂,我不懂?!?/br> 她走得很快,只有小滿戀戀不舍地回頭。 卻發現那少年郎脊背僵硬地轉過來,恰好逮住她的眼神,狠狠地瞪了一眼。 小滿慌不迭地小跑,差點踢到石階。 敖七很懊惱。 他不是誠心想瞪小滿,只是太難受了。 葉闖說,女郎都愛長得俊俏的郎君,是他不好看嗎? 他個子挺拔,身子骨精壯有力,后背形態更是完美。葉闖告訴他說,只要讓女郎看見,一定會移不開眼睛的…… 可女郎一聲不吭就走了。 她并不想看他。 美男計很不好使,敖七再沒招了。 那明日,乖乖護她去涂家塢堡吧…… 第78章 涂家塢堡 次日便是和任汝德約好的日子。 馮蘊睡眼惺忪地出來,打開門就看到敖七在門外。 一身輕甲手扶鋼刀,身子冷硬得像石頭一樣,不肯給她半個好眼神。 馮蘊看他表情,瞇了瞇眼:“敖侍衛這是做什么?” 敖七道:“將軍交代,寸步不離?!?/br> 馮蘊嘆了一聲。 她不太相信裴獗會下這樣奇葩的命令。 說到底,這少年心態有問題。 太迷戀他舅舅了…… 她笑了笑,抬步走在前面,敖七默不作聲的扶著刀跟在她背后,見她多一眼不肯看自己,睫毛輕扇幾下,眼睛便浮上一層潮氣。 小滿打傘跟上來。 敖七停頓一瞬,一言不發退后兩步。 馮蘊察覺到氣息有點僵硬,回頭看看這兩人,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走快些,別誤了時辰?!?/br> - 涂家塢堡距安渡城足有八十里,在一個名為涂山的地方,臨山而建。 從“廣記”上看,涂氏塢堡是一支百年前為避亂從北邊遷來的世家豪族所建,宗族執掌,但與那種燒殺搶掠的武裝豪強很是不同。 塢堡內有名士之流,文教德化,宗族子弟,學文習武,農耕織瓷,應有盡有。 夕陽下,土石建筑的鄔堡土樓上,值守的堡眾,著甲持刀,看上去很有正規軍的模樣,其余民眾各事生產,安居樂業,家戶人家也有炊煙裊裊,儼然是一個世外桃源。 馮蘊大為感慨。 這一趟,就當學習取經了。 若有一天,她也有這樣一座塢堡,何須男子庇護…… 馮蘊送上了拜帖,涂家塢十分客氣地將他們一行引入大門。 那涂堡主是個爽快人,一聲朗笑,便上前抱拳。 “里君,請?!?/br> 馮蘊深揖一禮,“打擾了?!?/br> 這次馮蘊過來,帶了部曲隨眾二十人,以前對涂家塢堡都只是聽說,進入塢堡內部便都驚呆了…… 涂家塢堡的建筑結構十分精巧,可以讓人居住舒適,更可以御敵…… 更古怪在于它的陳設。 堡里客堂一律是高形的坐具。 凳子、座墩,眼下長門莊里也有,但樣子簡單,不像涂家塢堡這么多樣,精良…… 方形、圓形、橢圓形、長條形,看得人眼花繚亂。 時人雖已經開始使用高形的坐具,但大部分人家還是席地而坐,一到涂家塢堡看到風格大變,還是令人驚詫。 這是一個很是與眾不同的地方。 馮蘊被請入座席。 垂足而坐相比于跪坐,舒適度高了一些。 于是馮蘊便又多打量了一下那些坐具。 任汝德做了中間人,說明了馮蘊的來意。 她需要一批農具,還有糧食種子。 這些東西,集市上解決不了,但涂家鄔堡可以。 但涂堡主顯然不想給他們造成這樣的誤解。 “任先生過譽了?!?/br> 他一聲嘆息,“不瞞二位,涂家塢看著家大業大,可人多,嘴巴也多,日子并不好過……” 馮蘊笑道:“我不白要。我拿東西和涂堡主交換?!?/br> 涂堡主臉上的微笑沒變,可眼里一閃而過的光芒,不是質疑,分明就是看不起馮蘊一介女流。 人在塢堡,對周遭的事情不是一無所知。 馮蘊的身份在她來前,堡里就摸清了。 在涂堡主看來,這就是一個背靠裴獗卻有點自視甚高的女郎…… 接待她,是不愿意得罪人,不論是裴獗,還是任汝德,都是要給幾分面子的。 他也都想好了,好吃好喝招呼,走時給一點淘汰下來的農具,給點糧種就當是個心意。 再想要多的,那就沒有了。 馮蘊顯然明白他的想法,禮貌地拱了拱手: “我找堡主不是借農具,不是買農具,而是要和堡主合制農具。我得實惠,但所制農具,對貴塢而言,也有大益?!?/br> 涂堡主唇角翹起,露出一個笑。 “飲下這盞茶,我帶女郎看一看鄙塢的農具房?!?/br> 這是馮蘊看過的,最大的農具房。 比起她以前在自家田莊里見到的,要多得多的多。 不僅是數量,還有種類。 涂堡主的自信和底氣不是白來的,可以說這天底下有的農具,在這個農具房里都找得出來,其他地方沒有的農具,這座農具房里,也找得出來。 幾個塢眾陪同,臉上都露出得意的笑。 “我涂家塢,無所不有?!?/br> 這個馮蘊相信,這個塢里有很多厲害的匠人,他們掌握的制作水平,不低于朝廷的工匠,甚至比朝廷更善于研發。 涂家塢甚至有一個研制室,就專門搞這個的。 他們有了世上最好的匠人和工藝,對她所謂的“合制農具”自然不感興趣。 所有人都在嘲笑馮蘊的班門弄斧。 馮蘊卻好似看不出別人的臉色,轉頭叫小滿。 “拿上來,給堡主掌掌眼?!?/br> — 小滿低頭,將手上的盒子捧上來。 馮蘊將盒子當眾打開,拿出里面她親自寫畫,已經作舊處理的幾幅圖。 “這叫木牛水車?!?/br> “這叫曲猿犁?!?/br> “這叫耙鋤?!?/br> 三種農具圖,都很清楚。 涂堡主看了片刻,讓下人去喚來老師傅。 兩個匠人進門前看到一個女郎立在農具前,還有些不屑,待接過圖紙,相視一眼,臉上大為驚訝。 隔行如隔山,內行一眼就看穿。 馮蘊只需稍加解說,兩位匠人便領悟了其中的奧秘,激動得紅了眼圈。 “好東西,好東西??!” 馮蘊道:“貴塢所在地勢較高,將水汲到高處灌溉和飲用,要耗費大量的人力,有這個木牛水車,便可借勢而起……” “還有這個犁……” 她指著圖紙上的曲轅犁,又對比一下農具房里的鐵犁。 “貴塢的蔚犁已然優于大多農戶的直轅犁,可不便深耕,不便回旋,貴塢所有的土地都不是平原大壩,用曲轅犁最是合適……” 犁頭,耙鋤,這些東西涂家塢保都有,不如馮蘊圖紙上的精巧便捷,但也不足以讓人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