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門好細腰 第31節
書迷正在閱讀:對照組炮灰只想爆紅啊、我的田螺小夫郎、病美人養護指南、鳳儀、惦記、彩虹橋、色令智昏、服了,戲精同桌是學霸、晴時雨[先婚后愛]、濫情
等他出門,馮蘊好笑地抱起鰲崽,親了一口。 “你哥真喜歡捉魚,崽崽有魚吃了…” 第30章 她的夫主 馮蘊去了信,果然沒有等來裴獗的回音。 阿樓有點為主子憤憤不平。 他差人去打探過,是覃大金帶兵運的糧,就在馮敬廷焚毀的府庫下方,隔著層層石板有一個更大的隱藏糧倉,不知道淳于焰是怎么做到的,給過前任太守多少油水,才能把府庫下方變成自己的私家庫房。 二十萬石糧,那是天大的功勞…… 女郎還以將軍名義派粥,幫將軍掙回名聲。 在阿樓看來,將軍應當給女郎重賞…… 怎可當作無事發生呢? 而馮蘊若無其事,也不生氣,照常捯飭馮家的鋪子,督促邢丙訓練梅令部曲,以及以大將軍的名義派粥—— 阿樓不知道花月澗的事,時不時要埋怨幾句。 馮蘊只是笑話他,不要看眼前得失,要看長遠。 阿樓看不長遠,但他愿意聽女郎的話。 做大管事不很容易,阿樓識字不多,以前也不怎么會算賬,于是什么都得從頭來學。 好在,女郎特地聘來個管事先生,從做賬到管家,樁樁件件地教他。 以前阿樓從未想過,管個家而已,居然有這么多學問,更是沒有想到自己長這么大了,還要從頭學識字,學算學…… 不僅他要學,府里其他人也被拉來聽。 而且女郎不藏私,使了先生好處,不論是部曲家里的孩子,還是仆婦雜役家里的孩子,不分男女,一律可以免束脩聽先生授課…… 這天大的好事,以前誰敢想? 識字那是世家貴族的特權,貧民子弟竟然也可以學識字,學算學? 阿樓睡著了都能笑醒。 他私下里問過女郎,請來的先生什么都懂,女郎為何不請先生管家,卻花時間打磨他這個二愣子? 女郎只笑:因為你是阿樓,其他人不是。 女郎的想法,阿樓是理不清的。但他猜測,可能是那天出城乞降,府里其他人都不愿為女郎駕車,他很害怕,還是站了出來。 但女郎不知道,他是被人推出去的…… 這是阿樓天大的秘密,不敢說給任何人聽,只暗地里拼命去學,做好管家,為女郎分憂。 這些日子,府里的變化很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誰敢想?柔柔弱弱的一個女郎,當真把這么大的攤子給管起來了,規矩也都立起來了,井井有條。 女郎定下的規矩,與別家都不太一樣。 吃飯、睡覺、工食,乃至府里的和個人的衛生,都有嚴格要求,且賞罰分明,不論私情,只按規章辦事。 女郎很溫和,沒有架子,但誰壞了規矩,真要餓飯。 一來二去,日子越過越有盼頭。 梅林部曲就不說了,那是女郎的私兵,個個忠誠于女郎,都舍得為女郎豁出命去。仆女仆婦和府中雜役,腿腳也勤快,都爭著表現,想得女郎的獎賞,哪怕女郎口頭說一句好,都能讓他們快活好久…… 也是的。 這樣的世道,常有人餓死,可他們關起門來吃的都是什么? 不僅粟米麥飯管飽,還吃了兩次大rou,大饅頭,rou汁湯,油鹽都是有的,想想都流口水…… 因此,女郎說的話,阿樓都聽。 沒想到,他很快就見識到了女郎說的“遠見”是什么。 初十這天晌午,好消息來了。 “大將軍派佐官來安渡郡宣事,百姓一律到府門外聽宣?!?/br> 沉寂多日的安渡城,就這樣熱鬧起來。 安渡城近來無序,百姓也盼著石頭落地,當即成群結隊地過來。 來的佐官叫賀洽,出自晉朝八大世家之一的廣平賀氏。他原是裴獗身邊的功曹參軍,蓄著一撮小胡子,約莫四十來歲,看上去溫和又精悍。 賀洽的車馬停在府門,人站在門前槐樹下的石臺上。 武將掌庶務,比文臣利落。 賀洽對著里三層外三層的百姓,大著嗓門就吆喝。 “本官姓賀,暫代太守事,掌安渡郡政務,庇護治下百姓?!?/br> 將軍府派粥幾天,百姓對北雍軍沒有先前那么怕,但也并不擁戴,在他們看來,北雍軍毀了他們安寧的生活,骨子里是有怨恨的。 賀洽笑瞇瞇的,對著一張張冷漠的臉。 “明日會有施政文書下來,今日先給大家透點風聲?!?/br> “其一、凡身處安渡的郡民,無論戶籍何處,均可申請立戶?!?/br> 百姓鴉雀無聲,卻又腹誹不止。 飯都吃不起了,戶籍是齊還是晉,又有什么關系?反正皇帝三天兩頭換人坐,吃不吃得飽飯才是正經。 賀洽又道:“其二、十日內恢復營生的商戶,免稅五年?!?/br> 以前齊太守執政,課稅并不輕松。 可戰打成這樣,如何恢復營生?恢復營生又能安穩幾日? 人群里議論紛紛。 賀洽捋著小胡子瞇眼而笑。 “其三,諸位都要聽好了——” 人群頓時安靜下來。 賀洽滿意地清了清嗓子,“大將軍體恤民情,已上呈陛下,將安渡郡內無主土地分給無田、少田的民戶。以戶員均量,使土不曠怠,民有地耕。男丁十五歲以上者,一人受田二十畝,婦人十畝。婦人當戶主的女戶,課稅減半?!?/br> 賀功曹在說什么? 分田,均分? 人群面面相覷,不敢相信。 “諸位,諸位!即日起,請抓緊到將軍府立戶。這次均分的露田、桑田,無主之地,先來者先選?!?/br> “但有一條,有主的土地,主人在藉的,暫不作變動。具體的政令,明日會張貼在各縣、鎮、街、村的布告牌上……” “識字的民眾,請代為宣講,不識字的,多多詢問!” 賀洽在石臺上叉著腰,說了約莫有兩刻鐘。 百姓越聚越多,將街道都堵塞了。 響午,將軍府里照常抬了粥桶出來,這時人群沒有完全散去,不時有人來領粥,順便打聽情況。 影壁前、石鼓邊、樹臺下,圍著好幾個圈子,人山人海。 馮蘊沒有去湊熱鬧,大半天都坐在長門院看書。 外頭的消息都是阿樓說給她的。 “大將軍是個好人!真是個大好人,以前我很是誤解他……” 阿樓口沫橫飛說著大將軍即將頒布的戰時政令,一臉崇拜。 “無田、少田的人去找功曹立戶,就可以分到田地。哪怕不是安渡郡的人,只要今后在安渡討生活,也可在安渡郡安家落戶?!?/br> “讓耕者有其田,女郎女郎,你可聽見了?大將軍是救世之人吶?!?/br> 馮蘊沒什么反應。 她沒告訴阿樓這是自己的建議。 更沒有告訴阿樓,她為什么篤定裴獗會同意。 因為均田政策,就是上輩子的裴獗頒布的政令。 于她而言,只是用裴獗的骨頭熬湯喂給裴獗喝下而已。 帶兵打仗,要緊的是糧食。裴獗搶奪萬寧安渡等郡縣,正是因為這一帶的良田沃土,一旦收入囊中,就是晉國的大糧倉。 這也是為什么萬寧郡和安渡郡一丟,齊國的反應會這么大,齊帝也不得不在馮敬堯帶著文武大臣三番五次地催請后,起用他一直忌憚的竟陵王蕭呈…… 裴獗不是只會嗜殺的蠻夫,他懂得安渡郡的重要性,也明白“民窮不可久刮”的道理,該養民生的時候,他是懂得治理的。 所以,裴獗才是第一個主張均地于民的人。 但前世這個政令下達,遇到了不少現實的問題。 于是,馮蘊巧妙地“借用”裴獗的觀點,再補充施政的困難,以及解決的辦法,再糾正一些在后來才發現的錯誤,就寫出了幾個萬言書…… 她心知,一定會說到裴獗的心坎里。 但她不知道,當裴獗發現有人如此契合他的所思所想時,是會驚喜,還是會感到驚恐…… 馮蘊問阿樓:“賀功曹現在何處?” 阿樓道:“在政事堂?!?/br> 大將軍府的前身是郡太守府,有辦政務的正堂,有胥吏房。除去馮蘊住的后宅外,東西兩側都有屬吏的住處。 賀洽來了,安渡很快會恢復秩序,很多事情不需要馮蘊再cao心??神T蘊沒有做成屬吏,心里就像堵了個篩子,高興不起來。 幸好,裴獗的政令里有一條。 “有主的土地暫不變更?!?/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