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歷(劇情)
書迷正在閱讀:最喜歡安安了、被瘋批們覬覦的病弱皇帝、長門好細腰、對照組炮灰只想爆紅啊、我的田螺小夫郎、病美人養護指南、鳳儀、惦記、彩虹橋、色令智昏
戴明月拿著手上的病歷感到不可置信。 從最初的抑郁狀態到意識障礙、感覺缺失到體感異常、沒有明確部位的牽拉、擠壓、游走,捏鼻拒食幻嗅,腹腔內有蟲爬等內臟幻覺,強制涌現大量無意義聯想,自創新的語言和賦予特殊意義……從癥狀到用藥,定期復查,整整兩年多的,屬于戴明月這個名字的病歷,從頭到尾,完完整整。 乃至于第一次就診用的評定量表,簽字看起來都是戴明月自己的筆跡。 后面病情加重的血檢、腦電圖、腦脊液壓力檢查報告和ct,嚴絲合縫。 完整得像真的一樣,任何一個醫師都看不出來是贗品。 不,那就是真的,實實在在從醫院系統里面打出來的,戴明月的精神疾病診療記錄。 初次就診,是戴明月18歲生日前夕,哥哥帶著來打九價疫苗那一天。 簽字的家屬,不出所料的,是戴清風。 難怪,難怪。 本院外科醫生的meimei“因結核桿菌入侵引起腦膜炎,抗結核藥治療后殘留認知障礙和人格改變的精神癥狀,合并重度抑郁”,又結核又精神疾病,還有不知什么時候會轉雙相的重度抑郁。 最重要的是,最近小半年的用藥和就診是完全空白,醫生那一欄備注的是:失聯。 這樣的人,看起來完全正常,出現在醫院,說是找哥哥,不管是護士還是同科醫生,應該都會用好奇而復雜的眼神打量一番吧? 戴明月,你現在是個登記在案的極度危險分子,盡管你自己認為完全健康但無人在意,因為你的病例上寫的是夜間發病,除了你唯一的監護人——為你擔保居家隔離治療的可憐的兄長——之外,誰能證明呢? 從查到自己的就診號和電子病歷,到偷摸進入醫院趁著戴清風上廁所的間隙打開內網求證,再打印記錄,只過去一天。 憤怒已經過去,出離憤怒反而歸于平靜,戴明月將桌子上的東西歸位,帶著病歷離開了醫院。 門口那些醫患糾紛的家屬還在拉著橫幅放哀樂,因網絡風浪不大,招來的少數自媒體在那架著手機直播,戴明月覺得自己也快用上哀樂了。 不,該用的另有其人。 失去理智的不是我戴明月,而是他戴清風。童年歷盡坎坷經受磨礪,成年獨立生活摸索工作,雖然落得現在寄兄籬下的境地,但戴明月絕不服輸,幼時被小男孩扔石頭砸了頭也要抱著他不撒手同歸于盡,現在更是不想就此作罷,鵪鶉急了也要伸脖子咬人的。 當鵪鶉當慣了的戴明月,最后沒有直接當面對峙,選擇了迂回戰術——先去診斷單上的醫生那里尋求答案。 到底是怎么辦到的?是他戴清風利用全職偷天換日,還是真的有這么一位病重的女孩在真實就診,只是套上了戴明月的名字?如果是這樣,那么醫院那位醫師那里一定有正常的病歷。 李建安,300塊的專家號。 戴明月還是沒有忍痛掛號,白白300塊不說,要是真給逮著機會被扣留進了精神病院就麻煩了,畢竟現在是失聯危險患者。 在診室外鬼鬼祟祟,不知道監控看了作何感想,早就過了問診的時間,已經下午七點半,緊閉的診室門,依舊亮著的醫師信息屏:留美6年受邀歸來的精神領域博士,國內頂尖專家。 照片上半白的稀疏頭發,但是精神雀躍看不出來年紀,戴明月拿手機搜,門診樓下了班竟然跟斷了網一樣,白屏幕上一直轉圈圈。 忽然聽見緊閉的房門里傳來熟悉的聲音。 “老師,鬧得越來越大,涉及公眾人物,我怕……” “沒事,關淇只是來看望老爺子,沒兩天就走了,誰也關系不到那上面去?!?/br> “是,只不過讓老爺子家人這幾天不要出現在醫院門口,被直播媒體拍進去的話……” 戴清風在里面和誰說話,涉及關淇?那個和二代來醫院被誤會懷孕做成狗仔新聞的女明星? 這時候手機終于加載出了頁面,李建安,55歲,安福市心理衛生中心主任醫師,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博士,現研究生導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從事精神醫學及臨床心理學二十余年。曾任美國麥克林醫院醫師,治療抑郁癥、焦慮癥、精神分裂癥、雙相情感障礙、強迫癥、進食障礙和心理創傷后應激障礙等以其卓越的治療成績和專業知識在行業內脫穎而出。 非常專業的履歷,可是一個關聯頁面引起了戴明月的注意: 《李建安:打破醫學領域壁壘還是非人道取樂?》 大約是有小道消息說李醫生原本研究肝臟腫瘤方面的疾病,在美期間參與過同校老師負責的肝臟手術項目,失誤導致病人病情惡化死亡,后來轉而研究精神領域。 戴明月腦海中一根線緊繃起來,今天戴清風不該在門診部而在住院部,那為什么要來這里找一個精神科醫生,討論非自己負責的病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