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殿內幾乎所有目光又瞬間集中到他一人身上。 魏云嵐應聲出列。 幾位皇子目光灼灼地盯著,而當中有一人眼底劃過了陰狠之色。 你若是拉攏不到魏家,那便是總有一日會被你其他的兄弟拉攏,或是太子,又或是你的弟弟們。 皇位只有一個,成王敗寇。 也不是沒有其他的辦法,只要北境的烈云軍不姓魏,盡管過程會犧牲一些,但這于你而言,只有那二十萬烈云軍盡在你手,你才有資格與東宮抗衡。 第54章 要說這繁星殿上,誰最期待這一天?當屬這站在高階上的永寧帝。 因為只有極少數的人知道,魏云嵐從北境回帝京時,曾經繞路靜宗,見過大殷赫赫有名的靈犀大師,并帶回了一件東西。 這件東西是時隔二十年才到魏云嵐之手。 永寧帝有些沒來由地覺得,魏云嵐從靈犀大師手里拿到的東西,會在今天獻給他最小的兒子,青陽弘瞻。 殿外,一名太監捧著一個紫檀木盒緩步走了進來。 繁星殿所有人的目光瞬間又都落到了太監手中的紫檀木盒上,眼中皆是好奇,都想不出來這魏云嵐會給七皇子殿下送什么樣的滿月禮。 直到那太監走到臺階下,雙膝跪地,再將手中的紫檀木盒舉起,緩緩打開。 幾乎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伸長脖子去看,結果看到那盒子里竟然就躺著一串絳紅色的木質小手串時,眼中都露出了失望之色。 無外乎其他,這滿月禮太普通了,看上去還不如那紫檀木盒來得金貴。 魏云嵐面色如常,永寧帝眼中卻是劃過了疑惑之色。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永寧帝會看過一眼就叫人收起來時。 魏云嵐拱手向永寧帝說明其來歷:陛下,此為木心手串,由一棵千年古樹最內環的年輪制成,上面有北疆最古老的雪山民族,寒英人親手雕刻的可辟邪擋災的圖騰,其雕刻手藝精湛萬分。 一聽到寒英人,永寧帝眼底微微一亮。 魏云嵐又接著道:這木心手串在二十年前被一名來自遙遠北方的年輕祭祀,親手交付靜宗靈犀大師。 靜宗靈犀四字一出,舉座皆驚,在場眾人紛紛又如獅頭鵝般伸長脖子。 在大殷,大抵是沒有人不認識靜宗靈犀,這四個字簡直如雷貫耳。 傳聞那靈犀大師是個早已活過超百歲的耄耋老人,一生與百藥百草百木為伍,不僅醫術精湛,還通曉煉丹之術。 而靈犀大師這個名字之所以為天下人所知是因先帝還在位時,有一年忽染惡疾,命懸一線,就在太醫們束手無策時,有一天半夜,靈犀大師忽然出現在宮里。 他在先帝床頭點了一炷香,并留下一句話,香盡,人醒。 就這么一炷香,先帝惡疾不治而愈,靜宗靈犀之名就此響徹大殷。 而就這么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老人,在二十年前,又發生了一件叫人摸不著頭腦的事情。 一名據說來自遙遠北疆雪山上的年輕祭祀不遠萬里跋涉前來大殷,千里迢迢只為見靈犀大師一面。 二人于靜宗的古樹下促膝長談七天七夜。 最后,那名年輕的祭祀給出了一條木心手串,交給了靈犀大師。 二十年前的舊聞,大殷早已沒有人記得,但此時出現在這繁星殿的木心手串,還是把一小部分人的記憶拉起來。 永寧帝看著那木心手串,臉上的笑意更盛。 他對著魏云嵐道:邊雪,這木心手串如此珍貴,靜宗靈犀大師將它贈予你或有一番天意,你就這么轉贈給弘瞻嗎? 在座的人在聽見邊雪這個稱呼時眼神都微微一變。 要知道這里可是繁星殿,有宗室成員與大殷朝臣的宴席,永寧帝在這時直呼魏云嵐的字,已經很能說明魏云嵐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魏云嵐笑了笑,陛下,木心手串從來不屬于臣,臣在今日將其贈予七皇子殿下,才是天意。 永寧帝聽得眉開眼笑,一旁的太監十分有眼色地走下臺階,將那紫檀木盒與里頭的木心手串一同送到永寧帝面前。 永寧帝一手抱著七皇子,一手從紫檀木盒里取出那木心手串,然后就把小巧的手串戴到了七皇子小小的手腕上。 七皇子小小的手臂伸出了襁褓,很有力氣地晃了晃,永寧帝抱著他笑得眼睛都瞇成了一條縫。 二皇子低頭看著眼前桌上精致的酒盞,端起一飲而盡,隨機又慢悠悠地拿起一邊的酒壺重新滿上。 獻過滿月禮的魏云嵐回到座位上,永寧帝也把手里抱著的七皇子還給了一旁的熙美人。 這個大殷最尊貴的男人端起酒盞面向這奢華至極的繁星殿,在座眾人也紛紛起座。 永寧帝心情顯然很好,他高舉手中的酒盞,我兒弘瞻,福澤綿長。 陛下萬福,殿下萬福。 一杯酒飲盡,宮廷樂師重新奏響了禮樂。 樂聲里,二皇子的耳朵卻一遍遍回響曜魄的話。 這毒對尚且年幼的孩子來說,要不了一盞茶的時間。 只有他死了,眾目睽睽之下,毒害皇子的罪名才能讓魏云嵐萬劫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