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跟云氏搞好關系,孟院長也很是愿意。 云逸:“首先呢,云氏冠名,肯定給冠名費。所有的活動經費云氏來負責。 其次,我們希望可以在云視頻平臺上直播比賽,并且由云視頻公司開拍一個紀錄片。 紀錄我們比賽的全程,也會跟蹤拍攝。 比賽結束后第二年播放。 第三,海大云商場上面有辦公區域,云氏免費提供給立項成功的小組作為辦公區域。 第四,前三名的項目如果合適,云氏會直接進行投資,或許作為云氏分公司呢?!?/br> 云逸說完這四點,孟院長想立刻簽合同了。 這些都對海大沒有壞處,好處多多,海大沒有拒絕的道理。 孟院長:“那云氏要什么呢?” 云逸:“創業比賽的學分我要!” 云逸不好意思再來這里參加比賽得學分了,但以評審或者投資人的身份,一般是不給學分的。 她想提前畢業,能三年畢業最好了。 論文云逸這一年寫了十幾個課的,快些寫瘋了。 腦海中一直是什么假設、回歸證明、支持不支持、理論意義現實意義…… 真的,饒了她吧…… 孟院長:“創業比賽只有4個學分,您……你確定?” 云逸:“我確定!” 孟院長緊急跟院里商量了一下,決定同意云氏獨家冠名。 雖然是學校的比賽,但商學院的學生畢業后要不然就是創業,要不然就是進公司,他們更需要接觸到真實的社會。 云氏的冠名,資金上給了他們更多的試錯成本,經驗上也會有指導,而且有企業冠名,這個比賽更加透明和真實,出來的結果也少了很多中看不中用的。 商學院覺得這件事很劃算,而且云氏只要一個學分…… 就這樣,云氏定了獨家冠名海大創業比賽。 第132章 宣傳期 云寒露負責跟海大配合事宜。 云氏花錢,必須有人看著錢用在哪里。 云逸不怕學生們創業失敗資金損失。 她怕其中一些門門道道導致錢到不了學生手里,最后創業失敗。 所以云氏肯定是要有監督責任的。 只要合理范圍內,云氏絕對不會插手比賽。 所以,很快海大的人就發現,學校很多地方擺上了云氏冠名海大大學生創業大賽的宣傳海報和易拉寶。 有云氏的獨家冠名,海大對創業有興趣的學生都想試試。 一時之間,商學院老師們的預約都滿了。 每天都有好多學生來商學院堵門,想要拜托這些老師成為他們的創業項目指導老師。 水漲船高,商學院老師們最近雖然忙,但全校的學生們都來這里找他們,這種當老師的成就感也讓他們開心了一番。 而且只要他們輔導的項目成功了,指導老師也是可以收到云氏的工資的。 何樂而不為? 所以老師們都對于發到他們郵箱里的項目企劃都很認真的看,就想找到一些有潛力的項目。 學校附近的咖啡廳、茶室最近生意很是火爆。 學生們都在這邊討論創業問題,連咖啡廳都推出買咖啡,體供創業計劃書模板的項目了。 打印店更是搜羅的歷屆的比賽優秀項目計劃書,開始售賣了。 往年參加比賽的可能只有幾十個項目,今年,學校預估可能上百個。 孟院長看到這種情況更是笑開了花~ 希望海大商學院借著這些比賽,成為華國頂級的商學院。 在項目初審截止日期,海大一共遞交了349份創業計劃書,是去年的5倍左右。 創業大賽項目組的老師們加班加點的開始篩選。 往年,創業大賽另一個難點是需要找投資方。 投資方越多,大賽越有意思。 但很多投資方都是人情。 賺錢的很少,大學生項目很多人都認為是玩玩而已。 但此次云氏獨家冠名,而且是直播,所以很多企業都想來參加一下。 最后經過篩選,除了云氏還有11家不同領域的企業來參加。 每個企業都拿出一定的資金,底線是1萬,每家企業至少要給一個項目投出一萬的資金。 由于云視頻的大力宣傳,再加上學生們自己也會拍項目相關的視頻放在云視頻上。 一時之間海大大學生創業大賽成為這段時間的熱點。 云逸直接決定項目初選放在海大室內籃球館。 整個籃球館改裝成曾經很火的電視節目,非你莫屬那種求職類型的。 12個老板坐在一邊,海大大學生創業小組坐在側面,中間是一個非常大的展示臺和一個非常大的曲面屏。 保證三面的觀眾可以清晰的看到臺上的展示。 經過篩選,最終選出100份有潛力的投資報告。 每個小組有20分鐘的時間展示自己的成果和進行報告。 如果老板們第一輪有意向,就留著燈。 沒有意向,就拍按鈕滅了燈。 所有人的燈都滅了,展示立馬停止。 第二輪是項目組向有意向的老板探討投資報價。 談合適,就當場簽,不合適就流拍了。 流派的項目可能會被贊助,但要等所有項目都展示結束才有機會讓更多的投資商來選擇是否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