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書迷正在閱讀:讓你花錢 你買下整個娛樂圈、港島夜色、npc靠讀心經營魔物餐館、全球刷國運我直接獻出系統、手握課本,制卡成神、我是乙女游戲反派千金、開局是農場游戲系統[天災]、男主懷了我的崽、[綜] 快穿之每天都在考慮如何自救、穿為偏執主角的反派黑月光
他又說起冬日行圍乃練兵之舉,不可廢止,但春夏應放山于民,給他們打獵獲取食物的途經。如此樁樁件件,三官保都一一應下,腿都跪的沒知覺了。 康熙終于喚他起身,拍拍人的肩膀。 “幾個跨院既然封了,就那么放著吧。還有你費盡心思叫人尋來的那些奇石珍寶,藏著自己玩一玩,朕便做不知,也無不可?!?/br> 三官??粗f歲爺遠去的背影,終于腿一軟,重新癱軟在地。 * 從盛京出來,康熙走走停停,直奔吉林烏喇軍屯地方。 三月末,下了一場暴雨,御路被沖毀不少。 康熙正好帶著胤礽、赫舍里駐蹕庫魯皇莊,索性也就多呆了幾日,順道將沿途所見所聞整理一番,寫成三封長長的信件,交予專差送回京師慈寧宮。 莊子里頭真是應有盡有。 胤礽一向喜歡這些個種地務農之事,覺著與泥巴打交道十分有趣。這回有時間,更是跟著莊戶們玩了個盡興,還學到許多新知識。 康熙也不攔著。 他本就重視農桑,每年入春都會親自下地耕種,甚至打算過兩年等京郊的暢春園建成了,要在那里親種一片水稻。 帝后二人相攜坐在午后的樹下,吹著涼風,看著胤礽饒有興致跟在莊戶身邊,學習水稻育秧。 赫舍里無奈嘆道:“這孩子真是隨了皇上的性子?!?/br> 康熙當然是希望胤礽像他一般,成為大清未來的賢明君主。但私心又想著,孩子在父母面前,還是要如皇后一般,淳善柔和的好。 于是道:“保成也像舒舒,他是隨了咱們得優勢?!?/br> 赫舍里便也笑了。 …… 與樹下的帝后二人相比,稻田這頭卻八卦的起勁兒。 胤礽正興致勃勃聽人講滿洲嫁娶風俗。 皇莊上的奴才,尤其是能在太子爺面前露臉的,那也算是旗屬包衣。今日莊子上的旗校特意尋了自家婆娘覺羅氏來,陪著太子爺聊天閑談,熟悉務農之事。 覺羅氏是下五旗的包衣,今年瞧著三十多歲,卻已經是二嫁了。 先頭她所嫁非人,丈夫是個短命的,染上病早早死了,她的一應陪嫁、田產、牲口都要被判給夫弟。 這是滿人一貫的傳統。世祖入關之前,滿人續娶兄嫂、侄媳、嬸娘等事屢見不鮮。多半都是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 覺羅氏一點也不愿意留下。 “多虧了當今圣上頒布了一道旨意,準許八旗包衣寡婦不再守節,另行婚嫁,且再嫁后能取回部分嫁妝財產。奴婢這才能全須全尾地出來,跟著當家的過好日子?!?/br> 她說話時,眼中滿是感激,還帶著鮮活的生命力。 胤礽不禁探著腦袋,往康熙那頭張望—— 康熙已經起身去巡看莊田插秧之事了。小太子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這才發覺,原來阿瑪竟然早就會插秧了。 他好像什么都會。 而這個什么都會的人就是他的阿瑪! 胤礽心底升起一點驕傲之情。 阿瑪愿意把這些八旗底層的人放在心里,所以小小一道旨意,就能叫這么多真真切切的人過上好日子。 小太子忍不住發散著想: 他也很喜歡漢人。往后,要以阿瑪為榜樣,叫這天下無論滿漢,都能露出覺羅氏這樣的笑顏。 胤礽跟這樣快活積極的人總是很聊得來,又問了許多稀奇古怪的農事,心頭一本滿足。 他站起身,伸了個長長的懶腰,忽然想起了盛京的“生息銀兩”。 于是脫口而出:“你可知內務府皇商借貸的生息銀?” 覺羅氏一怔,垂下頭道:“奴婢知道?!?/br> 胤礽對人的情緒態度轉變十分敏銳。 他看出覺羅氏有些顧忌,便只好奇問:“盛京的皇商很厲害嗎?” 這個倒是可以說。 覺羅氏松了口氣:“皇商多是盛京上三旗出身,他們實力雄厚,多以販鹽、販銅、運糧和售賣人參為業。其中勢力最為龐大的,便是介休范氏和王氏?!?/br> 這兩家都是內三旗包衣出身,世居遼陽,根深蒂固的。 胤礽一雙小手認真地插著秧苗,理順邏輯道:“孤記著阿瑪說過,內務府將生息銀兩放貸給皇商,只收取極低的利息??梢娝麄兘栀J是有利可圖的?!?/br> 覺羅氏便又緊張起來,結巴著笑道:“奴、奴婢不懂這些個?!?/br> “那孤只問你,這幾年來盛京的鹽價、銅價、次等人參價格如何?漲了還是跌了?” 覺羅氏心中驚嘆太子殿下的聰敏,連忙答話:“旁的不知曉,但鹽價從康熙十五年至今,每年都在緩步上漲的。當家的這兩年補著身子,奴婢也隔斷日子去買些下等參回來,售價卻是翻倍了?!?/br> 胤礽心中便有數了。 可以確認,生息銀是有用的,但汗阿瑪只將生息銀兩放給盛京大皇商,便不是件好事了。 同樣的道理,盛京內務府也未必干凈。 三官??梢园凑蘸拱數囊蟮拖⒎刨J,卻未必能堅守底線,不被鄭氏、王氏收買。 這樣一來,生息銀所帶來的巨額利益,都被內務府內部侵吞了,哪里能達到阿瑪所想的效果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52書庫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gt;.lt;) 傳送門:好書推薦 | 宮斗文 清穿 title=鴉瞳 target=_blank>鴉瞳